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地理选修《环境保护》的教学中笔者尝试应用“走进生活、学习地理”的教学模式。本文列举了自己实施过的教学案例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分析了实施该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中地理走进生活《环境保护》初次接触《环境地理》,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满是生活中的地理,却又满是自己未知的领域,每次上课之前总不像上其它地理课那么自信,《环境地理》的课堂上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也是初学者,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有些学校只用了十几课时就跑完了一本书,理由是考试不会考多少。原本生动的、贴近生活的课变得索然无味……于是,在教学中途,我大胆作了尝试: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地理——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学习《环境地理》。
一、《环境地理》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
1.提出问题。我分析了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和特点,选取教材中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易于着手调查研究、经过一番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工业污染的防治、农业污染的防治、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等章节作为他们的研究课题。
2.分组研究。班级同学自愿组合分成若干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分头进行研究。
3.教师指导。指导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将研究得出的结果表现出来,以便课堂汇报。当然对优秀的研究成果应帮助学生加以推广。
4.课堂汇报。在教学过程中,到相应章节时,每小组推选优秀小组成员走上讲台,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5.总结点评。汇报结束,小组成员可作简短自评、请同学点评或老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作总结点评。
二、《环境地理》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案例】农业污染的防治(以下为学生研究成果汇报课部分内容实录)
[课题]农业污染的防治
[组成人员]指导老师:王杰华
组长:王宝家
组员:寇卉、杨小晨、袁月、黎露萍、宋牧
[活动目的]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作物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燃烧秸秆产生的烟尘污染。农业污染如不及时治理,必然危及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过程简述](1)自学教材;(2)设计问卷调查民众对农业污染的知晓情况;(3)到农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农村的环境问题及农民对农业污染的认识;(4)到环保局请教环保专家,理解农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5)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政府对农业污染问题的信息掌握情况,以及所采取的相关措施;(6)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农业污染的信息;(7)制成课件走上讲台汇报展示。
[问卷调查及结果]农业污染知多少(调查对象为100人)
(1)农村目前的环境状况如何?
很好13%,一般39%,很差48%。农民和环保工作人员答案一般为“很差”,城镇居民答案一般为“一般”,一部分经常进行乡村旅游或绿色农业旅游的人答案一般为“很好”。
(2)农业污染的对你有影响吗?
有很大影响60%,有点影响31%,没有影响9%。农民和一部分城郊居民答案为“有很大影响”,城镇居民和一部分城郊居民答案为“有点影响”,少数城镇居民答案为“没有影响”。
(3)农业污染对你有哪些影响?
不同人员答案不同。农民的答案一般有:水源被污染导致生活用水不便、土地被污染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各种疾病增多;城镇居民的答案一般有:燃烧秸秆产生大气污染、农作物污染影响身体健康;环保工作人员的答案很全面也很深入: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的产量、水污染导致水产品的污染、农产品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农民生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如何有效的治理农业污染?
答案很丰富,归纳起来几个方面: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
(调查结果更坚定了我们做这个课题的决心!)
[成果汇报](课件展示)
(1)问卷调查的结果。
(2)农民燃烧秸杆和城市大气污染的图片。
(3)某同学家长烧饭前用水泡蔬菜,清洗农药的图片。
(4)农村土地污染图片、水污染图片展示。(学生惊叹)
(5)到农村调查访问的视频展示。
(6)折线图表示近十年以来某镇农村人口癌症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学生惊叹)
(7)饼状图表示去年某镇农村人口癌症发病率的比例。(学生惊叹)
(8)视频展示:环保专业人士解析农业污染的原因。
(9)视频展示:政府官员解释国家有关农村的政策及政府相关措施。
(10)调查结论:①农业污染的影响;②农业污染的原因;③农业污染的防治。(具体内容略)
[活动感言]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有很大的收获。例如起初进行采访时,都会不好意思,甚至紧张,害怕。想到这是自己的责任,慢慢变的坦然。活动前,去环保局了解情況,大家都没有把握,没有自信,怀疑专家们会不会帮助我们,联系的时候他们的热心给我们更多的自信。活动过程中,我们被拒绝过,但没有退缩、放弃,最终完成了任务,更多的锻炼了自己。所以,我们坚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够成功!
【案例反思】
农业、农村、农产品这都是学生身边活生生的研究素材,教师没有必要包办代替,而且有些问题教师也未必知道得很全面,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到实践中去学习?通过本节课的成果汇报,不仅学生知道了农业污染的影响、原因,原本是教材上空洞的内容,经过学生的挖掘,会带来更多意外的收获与惊喜。尝试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环境地理》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地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求地理教育走上适应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之路。
2.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学生自己不伸手弯腰,岂能学会体操。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教学,改革教学,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教学创新是必要的,只有创新的教师,才会有创新的学生,也才会有创新的民族。因此,教师应当为他们的自身活动创造环境。”
四、结束语
这样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究,真正承认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并不成熟的尝试,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
高中地理走进生活《环境保护》初次接触《环境地理》,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满是生活中的地理,却又满是自己未知的领域,每次上课之前总不像上其它地理课那么自信,《环境地理》的课堂上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我也是初学者,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和其他学校的老师交流,有些学校只用了十几课时就跑完了一本书,理由是考试不会考多少。原本生动的、贴近生活的课变得索然无味……于是,在教学中途,我大胆作了尝试:让学生走进生活,学习地理——以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学习《环境地理》。
一、《环境地理》教学模式的教学安排
1.提出问题。我分析了学生目前的学习水平和特点,选取教材中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学生易于着手调查研究、经过一番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如当代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其表现、工业污染的防治、农业污染的防治、城市垃圾污染的防治等章节作为他们的研究课题。
2.分组研究。班级同学自愿组合分成若干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分头进行研究。
3.教师指导。指导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学生将研究得出的结果表现出来,以便课堂汇报。当然对优秀的研究成果应帮助学生加以推广。
4.课堂汇报。在教学过程中,到相应章节时,每小组推选优秀小组成员走上讲台,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
5.总结点评。汇报结束,小组成员可作简短自评、请同学点评或老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作总结点评。
二、《环境地理》教学模式的教学案例
【案例】农业污染的防治(以下为学生研究成果汇报课部分内容实录)
[课题]农业污染的防治
[组成人员]指导老师:王杰华
组长:王宝家
组员:寇卉、杨小晨、袁月、黎露萍、宋牧
[活动目的]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农作物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温室农业中废旧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燃烧秸秆产生的烟尘污染。农业污染如不及时治理,必然危及农业生产乃至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研究过程简述](1)自学教材;(2)设计问卷调查民众对农业污染的知晓情况;(3)到农村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农村的环境问题及农民对农业污染的认识;(4)到环保局请教环保专家,理解农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5)到政府相关部门了解政府对农业污染问题的信息掌握情况,以及所采取的相关措施;(6)上网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农业污染的信息;(7)制成课件走上讲台汇报展示。
[问卷调查及结果]农业污染知多少(调查对象为100人)
(1)农村目前的环境状况如何?
很好13%,一般39%,很差48%。农民和环保工作人员答案一般为“很差”,城镇居民答案一般为“一般”,一部分经常进行乡村旅游或绿色农业旅游的人答案一般为“很好”。
(2)农业污染的对你有影响吗?
有很大影响60%,有点影响31%,没有影响9%。农民和一部分城郊居民答案为“有很大影响”,城镇居民和一部分城郊居民答案为“有点影响”,少数城镇居民答案为“没有影响”。
(3)农业污染对你有哪些影响?
不同人员答案不同。农民的答案一般有:水源被污染导致生活用水不便、土地被污染导致粮食产量下降、各种疾病增多;城镇居民的答案一般有:燃烧秸秆产生大气污染、农作物污染影响身体健康;环保工作人员的答案很全面也很深入:土壤污染影响农产品的产量、水污染导致水产品的污染、农产品的污染影响人体健康、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农民生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如何有效的治理农业污染?
答案很丰富,归纳起来几个方面: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投入、加大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等。
(调查结果更坚定了我们做这个课题的决心!)
[成果汇报](课件展示)
(1)问卷调查的结果。
(2)农民燃烧秸杆和城市大气污染的图片。
(3)某同学家长烧饭前用水泡蔬菜,清洗农药的图片。
(4)农村土地污染图片、水污染图片展示。(学生惊叹)
(5)到农村调查访问的视频展示。
(6)折线图表示近十年以来某镇农村人口癌症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学生惊叹)
(7)饼状图表示去年某镇农村人口癌症发病率的比例。(学生惊叹)
(8)视频展示:环保专业人士解析农业污染的原因。
(9)视频展示:政府官员解释国家有关农村的政策及政府相关措施。
(10)调查结论:①农业污染的影响;②农业污染的原因;③农业污染的防治。(具体内容略)
[活动感言]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有很大的收获。例如起初进行采访时,都会不好意思,甚至紧张,害怕。想到这是自己的责任,慢慢变的坦然。活动前,去环保局了解情況,大家都没有把握,没有自信,怀疑专家们会不会帮助我们,联系的时候他们的热心给我们更多的自信。活动过程中,我们被拒绝过,但没有退缩、放弃,最终完成了任务,更多的锻炼了自己。所以,我们坚信:只要用心去做,一定能够成功!
【案例反思】
农业、农村、农产品这都是学生身边活生生的研究素材,教师没有必要包办代替,而且有些问题教师也未必知道得很全面,何不放手让学生自己到实践中去学习?通过本节课的成果汇报,不仅学生知道了农业污染的影响、原因,原本是教材上空洞的内容,经过学生的挖掘,会带来更多意外的收获与惊喜。尝试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时候让学生进入教师角色,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环境地理》教学模式的实施意义
1.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地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要求地理教育走上适应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之路。
2.学生发展的迫切需要。学生自己不伸手弯腰,岂能学会体操。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审视教学,改革教学,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教学创新是必要的,只有创新的教师,才会有创新的学生,也才会有创新的民族。因此,教师应当为他们的自身活动创造环境。”
四、结束语
这样的教学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究,真正承认和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当然,这种教学模式仅仅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并不成熟的尝试,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