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巴蜀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cao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现代艺术》结缘是因为我写作的《四川美术史》,记忆最深刻的“交往”算来有三次,其中两次都与巴蜀历史文化,特别是巴蜀美术历史,紧密相关。此处的美术是指中国传统美术,其分类不是单单指绘画,而是包括绘画、书法、建筑、雕塑和工艺美术等五大门类,是为“大美术”的概念。
  第一次是“祝贺海报”。
  2015年9月,我所著的《四川美术史》(上册·先秦至隋唐卷,巴蜀书社)出版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四川省文联联合召开了一个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人员有:时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侯水平研究员和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兵先生,以及陈焕仁、魏学峰、江永长、程峰、田旭中、王民平、侯安国、卢加强、陈沫吾、张彦、刘俊民、范小平、吴晓东、杨学宁等书画界、史学界、出版界、新闻界人士。时任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李明泉研究员担任主持人。会上,通过时任四川省艺术院院长卢加强博士,我认识了《现代艺术》杂志社总编辑蒲秀政先生。由于到会的人多,加之时间有限,他没有在会上发言,不过,我们分别时,他握着我的手说,为了表达对四川古代美术前辈和成果的敬意,《现代艺术》将发~个东西对《四川美术史》上册的出版表示支持和关注。当时,我并没太在意,有时候,有的人的承诺别太当真,况且我们只是一面之交,况且当时本书也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想不到,《现代艺术》在2015年第10期封三居然用一个整版刊登了《四川美术史》的一个“海报”:热烈祝贺《四川美术史》出版……。
  仅仅一面之交,甚至可以说是素昧平生,《现代艺术》就以一个在全国艺术较有影响的杂志的封页来向全社会推介《四川美术史》,让我感到:《现代艺术》的总编辑是一个尊重历史文化的编辑人,《现代艺术》是一份有历史文化情怀的刊物。
  第二次是“文艺讲坛”。
  2017年底至2018年初,我应时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秘书长、四川美术馆副馆长杨梁相之邀,根据安排,在四川美术馆举办《四川美术五千年》系列讲座,获得了较好反响,时任四川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现为四川美术馆副馆长的刘克萍女士曾告诉我,说我的讲座是四川美术馆建馆以来举办次数最多的系列讲座。《现代艺术》杂志得知后,觉得我讲的内容非常有利于传承和发展优秀的巴蜀文化,因此邀请我作客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會《现代文艺》杂志社“文艺百家”工程·文艺讲坛,讲坛于2018年2月8日下午在四川省文联四楼会议室举行。这个讲座是“文艺讲坛”开始以来的第二个讲座,我深感荣幸。
  我讲座的题目是“诗画本一律天然与清新一一对四川历代大师绘画书法珍品的观察”,其内容主要是对古代巴蜀美术的回顾,分为四个部分:“中国绘画史上的中国名画…‘中国书法史上的书法名作”“中国文人是中国古代书画创作的主要力量”和“中国历代高僧是中国书画创作的重要力量”,主要介绍四川(籍)古代绘画大师黄筌、黄居宷、文同、苏轼、赵昌、石恪、法常、扬无咎、蒋兆和、张大干,书法大师武则天、李白、李建中、苏轼、无准师范、圆悟克勤、兰溪道隆、郭沫若,对他们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讲解和分析。讲座后,《现代艺术》2018年第3期以整整10个版面刊登了本次讲座的情况以及我专门撰写的文章,向社会各界隆重推介这些《四川美术史》的重要成果。
  《现代艺术》对古代巴蜀优秀文化成果的高度重视及热心宣传,“不忘初心”由此可见一斑。
  如今,“文艺讲坛”已举办30余期,邀请了李伯清、李兵、张旭东、谢季筠、杨德全、肖德美等文艺界名人担任主讲人,内容包括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影视、杂技等几乎所有文艺门类,已经成为四川文化界的一个有影响的品牌。
  第三次是“骨四雅”研讨班。
  2018年8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在四川雅安市举办第四届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四川有12位学员列席了此次研讨班,我和《现代艺术》杂志社总编辑蒲秀政也在其中,其余还有艾莲、曹峻冰、陈荣、何万敏、杨荣宏、王小平、胥勋池、李昱瑾、潘存厚、王富强,另外,张霞、袁一民是正式学员,最令人感动的是,四川泸州市评协副主席徐潋自费前来参会。此次研讨班在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的研讨班序列中称为“骨四雅”,意思是全国文艺评论骨干专题研讨班第四届在雅安市举办。这是我与蒲秀政单次接触交流时间最长的一次,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虚心好学的精神。
  “骨四雅”研讨班以“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改革开放文艺思潮的嬗变与未来展望”为主题。仲呈祥、王杰、饶曙光、高建平、傅道彬、李德顺、罗斌等当代各界名家围绕“当代文艺思潮与新时代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建构”“新时代与中国电影新发展”“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当代文艺思潮”等研究课题,为学员进行辅导授课并开展互动,引导学员结合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实践和文艺理论基础创新,深入研讨交流,共同商讨对策办法,研究和总结推动文艺评论工作创新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新方法。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在文艺评论方面是顶尖的。我发现,每次讲座,蒲秀政都比我专心认真得多,不但认真记笔记,课后还与这些著名专家交流,就一些没弄明白的问题虚心向他们请教。
  有一个虚心好学的总编辑,有一批愿意吃苦、愿意奉献的年轻编辑,《现代艺术》前途可期。
  “推出优秀文艺作品,推出优秀文艺人才”,这是《现代艺术》办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个方面,刊物的编辑们可谓做得尽心尽力,且成果丰硕,且有目共睹,我和我所著的《四川美术史》姑且算是其中的一小例吧。
  谢谢《现代艺术》对巴蜀优秀文化传承发展的关注。
  谢谢《现代艺术》一直的努力。
其他文献
主管单位:达州市中共开江县委  达州市开江县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开江县委宣传部  达州市开江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朱映铮  ZHUYINGZHENG  《魅力開江》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达州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开江县文联副主席,开江县文艺创作办公室主任,政协达州市第三、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开江县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常委。  寄语  2013年初秋,
“薪火相传,笔墨精神。”这八个字用来总结周嗣铨先生一生很合适。周嗣铨先生今年已是八十一岁高龄,但他依然在书法创作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着。用周嗣铨先生对自己的要求为本文作个结:“写好书法,为人生添一抹靓丽的色彩。写漂亮字,做优秀人,字如其人。”  真正的书法家是靠他的书法出名的。  欣赏书法家的字画,我很少看他们装裱好的作品,更喜欢看的是书法家们现场挥毫泼墨,喜欢看他们一边写一边与人聊天的感觉
画为心声,画通心灵。水墨西域雪山画的代表人物李兵先生,当为我深心里激赏的画家。他强调心悟,笔与意合,意随笔遣;他以心应物,以情应心,笔补造化;他作画不为造物役,写“神”不为“形”所拘;他万类由心,尽雪山之“态”,炼雪山之“魂”。他就如是永远固守着中国西部雄浑壮美、诗性空灵的风采,贪婪的笔墨向着西域雪山深掘,渴望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灵”的世界。这是我再读李兵雪山画的感悟。五年前,我读他之作品
周天《书香满屋》国画 188cm×188cm 2013年  周 天  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人物画专委会委员,四川省农工党画院副院长,四川省政协书畫研究院人物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家。
宋小川   又名晓川。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画师,成都画院特聘画师,四川省政协书画院画师,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级美展,并入编天津美术出版社《国画家》杂志以及河南、河北、四川美术出版社等系列丛书,已出版多部个人画集。《荷花》等作品被张大千纪念馆和个人收藏。   猴年伊始,晓川画猴。这猴手捧鲜桃,似有着花果山猴的机灵与憨顽而令人爱怜。他发在微信上,给师友们祈
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出身川剧世家,自幼学习川剧,得其父著名川剧生角熊焕文亲传,继承了川剧著名表演艺术家陈淡然的代表剧目和表演技艺,并向杨又村、周继培等艺术家学习川剧技艺。主演《赵氏孤儿》《十五贯》《长生殿》《卧虎令》《变脸》等二十余部大幕戏和《扫松》《三击掌》《乐羊啜羹》《卖画劈门》《马房放奎》《单刀会》等百余出折子戏。曾获得四川省首届艺术节优秀表演奖等奖项,主演的作品也多次获得省部级奖
布贴画 275cm×157cm 2019年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俗称布贴画,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该画色彩丰富鲜艳,剪贴的边线明朗整洁,富有木刻版画的刀木特点,是华夏艺术中的一绝,也是我国延续一千五百年的手工工藝品,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品类繁多、底蕴深厚、技艺精湛,享誉中外,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艺术瑰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品采用主题画的创作方式,体现了创作者对人与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川北大木偶,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继承了秦汉时期木偶高大、酷似真人的古朴之风,有着“木偶巨人”之称。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会长、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主席李延年先生盛赞“它是中国木偶中的‘独生子’,也是世界偶戏中的‘巨人’。”国际木偶联会亚洲太平洋委员会主席唐大玉女士认为川北大木偶不仅是“中国南充的文化名片”,更是“连接东西方友谊的桥梁”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作
我出生在嘉陵江中游的南充市,八岁那一年,我就开始往返于城乡之间,在母亲教书的老祠堂或古寺庙里读小学。“大跃进”年代的许多“忙假”里,我几乎都要跟着母亲在田间地头“检查”老乡挖地深度够不够,晚上“搞夜战”打没打磕睡。从那时起,我就感受到了母亲与老乡们的融融亲情。   1969年秋天,我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看到过的人,经历过的事更是令我铭记不忘。  春天,青蛙满沟争鸣的时候,我和队里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