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这一口号的提出,曾一度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让孩子们几度高声歌唱。但是,在残酷的升学率面前,他们本应快乐的童年,又被无穷无尽的作业剥夺了,本应是开心放松的休息日,却被赶场似的兴趣班淹没了。如何让孩子们减轻负担,提高效率,快乐学习,是当前教育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谈谈我在多年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几点经验和体会。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行吗?我认为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注意“减负”这个字眼,它是带有预期、目的性的,并非盲目减轻负担,体现于教学中即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开阔,教学方法新奇,教学重点突出;作业量少效大,“一叶知秋,举一明三,闻一以知十”;注重及时反馈,测验方式多样化,测试题目宁缺毋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课堂之余多与学生沟通,博爱包容,不以学习成绩分等级,不以品德言行论优劣,做学生忠实信赖的朋友……教师的职责不是重复课本、教参上的文字,不是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实在体现,也是從“减负”升华至“增效”这个过程有力的保证,坚实的奠基。
二、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是减负增效的保障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为外在的对教育行为的导向作用与内在的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所以每一位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并在思想、道德、品质、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很好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师者,无才、无德、无信不立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时刻谨记慎独律己,言行一致,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楷模,意志坚强,保持乐观态度,临危不乱,处事泰然。“减负增效”的教改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做一个受学生崇拜的老师。
三、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是减负增效的核心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不可能每个都一样聪明一样乖巧,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性格、气质、兴趣、能力互有差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之一在于:应试教育盲目追求高升学率,扭曲了“人才”的定义,素质教育则不受其制约,它强调“人性”与“民主”,摆正“人才”的本质涵义,保护学生的兴趣。大教育家孔子云“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宋代朱熹说得好:“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意思是说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质和才能小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资质和才能大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不会有不堪造就而要遗弃的人。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充分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导语,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学手段一定要灵活多样。任何事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如若运用不当,就会把它们变成课堂上的娱乐,就会分散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再者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收起严肃的面孔,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恰当的应用风趣幽默的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此时此刻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了释放,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悄然建立。
五、精心设计作业,减轻课业负担
作业是巩固和拓展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作业设计要做到精选、精练,精批,避免机械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倒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是减负增效的前提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符合当今社会发展潮流的有用之才。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这行吗?我认为我们是要让马儿吃好草,而不是不吃草。“好草”从哪里来?当然从教师那里来。要教改,首先要在教学思想上转变过来。注意“减负”这个字眼,它是带有预期、目的性的,并非盲目减轻负担,体现于教学中即是: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开阔,教学方法新奇,教学重点突出;作业量少效大,“一叶知秋,举一明三,闻一以知十”;注重及时反馈,测验方式多样化,测试题目宁缺毋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能力;课堂之余多与学生沟通,博爱包容,不以学习成绩分等级,不以品德言行论优劣,做学生忠实信赖的朋友……教师的职责不是重复课本、教参上的文字,不是让学生听明白,不出错误;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搞“题海”战术。教师应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及时恰当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达到完整。只有教学思想转变了,才能做到设计出先进的教学思路,即不只是给出结论,而是更注重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才能切实做到“减负增效”。这些是素质教育的实在体现,也是從“减负”升华至“增效”这个过程有力的保证,坚实的奠基。
二、加强教师自身素质修养,是减负增效的保障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为外在的对教育行为的导向作用与内在的对学生的熏陶作用。所以每一位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师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并在思想、道德、品质、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很好地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师者,无才、无德、无信不立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时刻谨记慎独律己,言行一致,树立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楷模,意志坚强,保持乐观态度,临危不乱,处事泰然。“减负增效”的教改实际上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培养学生的各种素质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俗话说得好: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现在,知识信息正高速发展,教育系统的新事物也是层出不穷,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的制作,软件的开发等等。教学方法更是不断优化和创新,具有其先进性。所以,教师得不断学习充电,吸取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手段,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为高效率的教学创造自身条件,做一个受学生崇拜的老师。
三、教师做到因材施教,是减负增效的核心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不可能每个都一样聪明一样乖巧,由于各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学生性格、气质、兴趣、能力互有差异。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区别之一在于:应试教育盲目追求高升学率,扭曲了“人才”的定义,素质教育则不受其制约,它强调“人性”与“民主”,摆正“人才”的本质涵义,保护学生的兴趣。大教育家孔子云“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宋代朱熹说得好:“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意思是说施行教育,必须依据各人的不同资质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资质和才能小的就培养成低一级的人才,资质和才能大的就培养成高一级的人才,不会有不堪造就而要遗弃的人。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以及家庭、社会背景等,有针对性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充分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四、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减负增效的关键
积极备课寻找激发兴趣的切入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备课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间,教师不但要备知识,还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富有吸引力的导语,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认真授课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针对学习内容,学生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等,设计出富有弹性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营造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创设自主学习、积极互动参与、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学手段一定要灵活多样。任何事都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我们一方面要应用电化教学手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手段的应用。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论使用什么教学手段,都必须目的明确,计划周到。因为一节课的时间有限,运用辅助工具不是越多越好,而要恰到好处,少而精,如若运用不当,就会把它们变成课堂上的娱乐,就会分散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注意力。再者是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设法让学生学会知识,更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于渔”,让学生真正地变“学会”为“会学”,变“死学”为“活学”,这是减负增效所需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应收起严肃的面孔,正襟危坐的授课方式。恰当的应用风趣幽默的技巧,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活跃课堂气氛,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许多有经验的教师上课时常出现师生开怀大笑而又秩序井然的气氛,此时此刻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了释放,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悄然建立。
五、精心设计作业,减轻课业负担
作业是巩固和拓展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作业设计要做到精选、精练,精批,避免机械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尽量留一些课堂时间(一般5~10分钟)给学生用来完成作业。课外可以少布置或布置一些思考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让学生没有那种课业负担的心理,反倒有一种意有未尽的感觉,激发他们再学习,再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作业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