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文史类典籍中只有“疆埸(yì)”或者意义相类的“沙场”,绝没有用“疆场”的。谓余不信,不妨去翻查一下汉语工具书(指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到清代为止,较大型语词类的词书,莫过于康熙时代的《佩文韵府》《骈字类编》,算“钦定”的。晚近的如《辞通》《联绵字典》《辞海》及商务版《辞源》,均足证余言之不虚。这些词书都没有“疆场”而只收录了“疆埸(yì)”(或“沙场”),因为古文献中本没有“疆场”这一说。
还是先拿文献语例来说明问题吧。“沙场”的用例不少见,最为人传诵的莫如唐代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了,是因为古代边塞多在北方朔漠,万里黄沙的缘故。宋代辛弃疾《破阵子》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明代有位名叫唐璃的,不大知名,有首《拟出塞》:“将军猿臂志成灰,马上琵琶去不回;偏回沙场留胜迹,明妃青塚李陵台。”读后令人肠回,战争终非善策。再说一下“疆埸(yì)”,《左传·桓公十七年》:“疆埸(yì)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
这里要多赘几句,即“疆埸”之“埸(yì)”本应作“易”,《周易·大壮》云“丧羊于易”,陆德明释文:“易,陆作埸,谓疆埸也。”据以推知,汉魏以后,俗写给加了个提土旁,这是清代学者郑珍《说文新附考》说的,不是我的发明。因之,凡读古书,遇见了“疆易”就不必犯疑,那就是“疆埸(yì)”的旧体。“疆易”多在汉魏之前,汉魏以后就一律都作“疆埸(yì)”了,从俗嘛。
古代还有专门负责边境治安的官吏,称为“疆埸(yì)司”,与时下所称“司局级”可能类似。如《国语·鲁语上》记晋国发生内乱(指晋厉公被弑),鲁国“边人以告(鲁)成公……”韦昭注:“边人,疆埸之司也。”又,“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师,日: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埸之司。”韦昭注:“司,主也,主疆埸吏也。”
那么“疆场”是怎么出现的呢?不仅仅“出现”,还十分强势,几乎要取代了“疆埸(yì)”!唯一的解释大概是“场”的旧繁体“埸”,字形与“埸(yì)”太过于相似,书写起来只一画之别的缘故。尤其简体规范颁行之后,“埸”变成了“场”,书写更为简便,出现以上情况似也不足为怪。只是有点难为了汉语词书的编纂者们,如今通行的《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就既收载了“疆埸(yì)”同时也收了“疆场”。作为《现代汉语词典》,从语料的现状为准,两者都收录,似亦不宜妄议。《汉语大词典》情况就不同了,所收词目必得有文献足征的。“疆埸(yì)”就不说了,古文献语例多的是,可“疆场”的例就少得多,具有待商榷处。《大词典》只引录了两例,一是元代杂剧,宫天挺《七里滩》一例,一是清初孔尚任《桃花扇》一例。关于《桃花扇》的语例,我妄言之,此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注家似未曾校勘,孔尚任的其他诗文如《岸塘文集》《湖海集》等也没有可资佐证的语料,寒斋又无梁任公的注本,只好存而不论。再者,清初或已经有用到“疆场”,这点下文会提到。这里只说说元杂剧《七里滩》的例子,见该剧第一折“混江龙”曲文,谨按《汉语大词典》的引用照录如下:
……坐筹帷幄,竭力疆场,百十万阵,三五千场,满身矢簇,遍体金疮。明眼人一望即知,哪有同一句中连用相同的“场”字做韵脚的道理?不要说是词曲类的韵文,即古代散文也找不出这种另例来。这儿的“竭力疆场”必定是“竭力疆埸(yì)”之讹。
按,这出《七里滩》见于中华版《元曲选外编》,是原人教社隋树森先生继《元曲选》之后汇编的,所据为元刊《古今杂剧》和明刊《古名家杂剧》以及脉望馆抄本。原抄和原刻也许就错了(而隋先生并未作校勘),这正是为什么宋版书极珍贵的原因。以后的元、明、清各代没能后出转精,这个例子似可作一例证。
把“疆埸(yì)”误成了“疆场”,应是刻书人的手误,为明此,我姑举两例如下。
一是《尔雅·释诂下》“疆、界、边、卫、国,垂也”的郭璞注:“疆埸(注意,不是“疆场”)、境界、边旁、营卫、守圉,皆在外垂也。”
清代乾嘉时代著名学者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公认是对《尔雅》郭注之后最详赡的注疏本,而且还经过了高邮王念孙的审核,使这部《尔雅义疏》成了经典。郝氏之于《尔雅》,犹段玉裁之于《说文解字》,沾溉后人,功莫大焉。但遗憾的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郝懿行的孙辈们斥资刊刻他们祖父的传世之作,于《尔雅义疏》中,竟将上引郭璞注中“疆埸(yì)”误刻作了“疆场”(见上海古籍版影印本册上242页)。北宋学者邢爵著有《尔雅注疏》传世,见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本册T2575页下栏,就正作“疆埸(yì)”,没有错!宋本之优于明清本,这应是很好的例子。
二是《汉书·食货志上》“瓜瓠果蔬,殖于疆易”的颜师古注。我们今天所看到或读到的中华版标点本《汉书》是经过整理的,看不出其中有何问题。但从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却发现,此处颜师古注文中引了《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yì)有瓜”句中就错成了“疆场”。王先谦补注云:
场,当作“埸(yì)”,易,古字。
这也正照应上文所说汉魏以后加了个提土旁的意思。总言之,颜师古引《诗》的错,到郝氏家刻本《尔雅义疏》的错,都在“埸(yì)”与“场(埸)”字形太相近而造成。这让我忆及于右任先生早年那桩“小处不可随便”的佚闻来,不是吗?当代内地一些不少的“文艺创作”中常见“疆场”,几乎见不到“疆埸(yì)了。
平素常见有成语“习非成是”“约定俗成”大约就是指这类情况。诚若上面是我提到“清初或已有用疆场”的,这除了孔尚任的《桃花扇》例子之外,我还可补充一例,即明末入清,与陈子龙等创立“几社”(按,当年著名的文人集社,与“复社”齐名)的宋征舆《林屋诗稿》中的一首七古《参军行》,其最末两句:
呜呼,权臣报复有如此,疆场谁肯摅孤忠!
宋征舆的诗名与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近世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中不少地方都涉及他)相颉颃,“所作以博赡见长,才气睥睨一世,而精练不及(陈)子龙,故声誉亦稍亚之云”。这是《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话,据四库馆臣所提供的信息,《林屋诗稿》也是“家刻本”,和上面所举郝懿行《尔雅义疏》情况同,其细枝末节处的类似毛病实不足为怪。因为是七言古诗,是韵文,篇末两句相对仗的是“权臣”与“疆场”,该对仗的“臣”与“场”都是平声字,拗口,若是“疆埸(yì)”就顺口叶律了,清代刻书人的手误,这是否算得一例?
最后再说说上面提的一句“难为了辞书编纂者们”的话。如今通行的汉语辞书“疆场”“疆埸(yì)”都收载了’《汉语大词典》还收了“疆易”,各分别释义,似乎这些词条间没有丝毫关系。如《汉语大词典》“疆场”释义为“战场”,而“疆埸(yì)”的义项有4项:①田界,田边。②边界,边境。③犹疆土,领土。④战场。《现代汉语词典》略有异,“疆场”义为“战场”,而“疆埸(yì)”的义项有2项:①田边。②边境。竟然没有“战场”义!要知道,我们若说“效命疆场”,不也可以说“效命疆埸(yì)”吗;而“驰驱疆场”自也可以说“驰驱疆埸(yì)”的。只是稍觉“文”了点儿。现如今处处时时都要与文化挂钩,辞书可是最“文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中就常见有“书”的标志,指的是书面语,直白了说就是相对于口语而言要“文”一点儿。那为何将“疆埸(yì)”的“战场”又抹掉了呢?
更有意料之外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一样,两个词都收了,义项亦同,只是在词条之后,释义之尾,特别加上了一句“提示”(即手形符号)。“疆场”条下说“跟‘疆埸(yì)’不同”;“疆埸(yì)”条下说“跟‘疆场’不同”。愚钝如我者,实在弄不明白,怎么个“不同”法?“规范”云乎哉!
还是先拿文献语例来说明问题吧。“沙场”的用例不少见,最为人传诵的莫如唐代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了,是因为古代边塞多在北方朔漠,万里黄沙的缘故。宋代辛弃疾《破阵子》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明代有位名叫唐璃的,不大知名,有首《拟出塞》:“将军猿臂志成灰,马上琵琶去不回;偏回沙场留胜迹,明妃青塚李陵台。”读后令人肠回,战争终非善策。再说一下“疆埸(yì)”,《左传·桓公十七年》:“疆埸(yì)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
这里要多赘几句,即“疆埸”之“埸(yì)”本应作“易”,《周易·大壮》云“丧羊于易”,陆德明释文:“易,陆作埸,谓疆埸也。”据以推知,汉魏以后,俗写给加了个提土旁,这是清代学者郑珍《说文新附考》说的,不是我的发明。因之,凡读古书,遇见了“疆易”就不必犯疑,那就是“疆埸(yì)”的旧体。“疆易”多在汉魏之前,汉魏以后就一律都作“疆埸(yì)”了,从俗嘛。
古代还有专门负责边境治安的官吏,称为“疆埸(yì)司”,与时下所称“司局级”可能类似。如《国语·鲁语上》记晋国发生内乱(指晋厉公被弑),鲁国“边人以告(鲁)成公……”韦昭注:“边人,疆埸之司也。”又,“展禽使乙喜以膏沐犒师,日: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埸之司。”韦昭注:“司,主也,主疆埸吏也。”
那么“疆场”是怎么出现的呢?不仅仅“出现”,还十分强势,几乎要取代了“疆埸(yì)”!唯一的解释大概是“场”的旧繁体“埸”,字形与“埸(yì)”太过于相似,书写起来只一画之别的缘故。尤其简体规范颁行之后,“埸”变成了“场”,书写更为简便,出现以上情况似也不足为怪。只是有点难为了汉语词书的编纂者们,如今通行的《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就既收载了“疆埸(yì)”同时也收了“疆场”。作为《现代汉语词典》,从语料的现状为准,两者都收录,似亦不宜妄议。《汉语大词典》情况就不同了,所收词目必得有文献足征的。“疆埸(yì)”就不说了,古文献语例多的是,可“疆场”的例就少得多,具有待商榷处。《大词典》只引录了两例,一是元代杂剧,宫天挺《七里滩》一例,一是清初孔尚任《桃花扇》一例。关于《桃花扇》的语例,我妄言之,此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注家似未曾校勘,孔尚任的其他诗文如《岸塘文集》《湖海集》等也没有可资佐证的语料,寒斋又无梁任公的注本,只好存而不论。再者,清初或已经有用到“疆场”,这点下文会提到。这里只说说元杂剧《七里滩》的例子,见该剧第一折“混江龙”曲文,谨按《汉语大词典》的引用照录如下:
……坐筹帷幄,竭力疆场,百十万阵,三五千场,满身矢簇,遍体金疮。明眼人一望即知,哪有同一句中连用相同的“场”字做韵脚的道理?不要说是词曲类的韵文,即古代散文也找不出这种另例来。这儿的“竭力疆场”必定是“竭力疆埸(yì)”之讹。
按,这出《七里滩》见于中华版《元曲选外编》,是原人教社隋树森先生继《元曲选》之后汇编的,所据为元刊《古今杂剧》和明刊《古名家杂剧》以及脉望馆抄本。原抄和原刻也许就错了(而隋先生并未作校勘),这正是为什么宋版书极珍贵的原因。以后的元、明、清各代没能后出转精,这个例子似可作一例证。
把“疆埸(yì)”误成了“疆场”,应是刻书人的手误,为明此,我姑举两例如下。
一是《尔雅·释诂下》“疆、界、边、卫、国,垂也”的郭璞注:“疆埸(注意,不是“疆场”)、境界、边旁、营卫、守圉,皆在外垂也。”
清代乾嘉时代著名学者郝懿行的《尔雅义疏》,公认是对《尔雅》郭注之后最详赡的注疏本,而且还经过了高邮王念孙的审核,使这部《尔雅义疏》成了经典。郝氏之于《尔雅》,犹段玉裁之于《说文解字》,沾溉后人,功莫大焉。但遗憾的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郝懿行的孙辈们斥资刊刻他们祖父的传世之作,于《尔雅义疏》中,竟将上引郭璞注中“疆埸(yì)”误刻作了“疆场”(见上海古籍版影印本册上242页)。北宋学者邢爵著有《尔雅注疏》传世,见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本册T2575页下栏,就正作“疆埸(yì)”,没有错!宋本之优于明清本,这应是很好的例子。
二是《汉书·食货志上》“瓜瓠果蔬,殖于疆易”的颜师古注。我们今天所看到或读到的中华版标点本《汉书》是经过整理的,看不出其中有何问题。但从王先谦的《汉书补注》却发现,此处颜师古注文中引了《诗·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庐,疆埸(yì)有瓜”句中就错成了“疆场”。王先谦补注云:
场,当作“埸(yì)”,易,古字。
这也正照应上文所说汉魏以后加了个提土旁的意思。总言之,颜师古引《诗》的错,到郝氏家刻本《尔雅义疏》的错,都在“埸(yì)”与“场(埸)”字形太相近而造成。这让我忆及于右任先生早年那桩“小处不可随便”的佚闻来,不是吗?当代内地一些不少的“文艺创作”中常见“疆场”,几乎见不到“疆埸(yì)了。
平素常见有成语“习非成是”“约定俗成”大约就是指这类情况。诚若上面是我提到“清初或已有用疆场”的,这除了孔尚任的《桃花扇》例子之外,我还可补充一例,即明末入清,与陈子龙等创立“几社”(按,当年著名的文人集社,与“复社”齐名)的宋征舆《林屋诗稿》中的一首七古《参军行》,其最末两句:
呜呼,权臣报复有如此,疆场谁肯摅孤忠!
宋征舆的诗名与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近世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中不少地方都涉及他)相颉颃,“所作以博赡见长,才气睥睨一世,而精练不及(陈)子龙,故声誉亦稍亚之云”。这是《四库全书总目》中的话,据四库馆臣所提供的信息,《林屋诗稿》也是“家刻本”,和上面所举郝懿行《尔雅义疏》情况同,其细枝末节处的类似毛病实不足为怪。因为是七言古诗,是韵文,篇末两句相对仗的是“权臣”与“疆场”,该对仗的“臣”与“场”都是平声字,拗口,若是“疆埸(yì)”就顺口叶律了,清代刻书人的手误,这是否算得一例?
最后再说说上面提的一句“难为了辞书编纂者们”的话。如今通行的汉语辞书“疆场”“疆埸(yì)”都收载了’《汉语大词典》还收了“疆易”,各分别释义,似乎这些词条间没有丝毫关系。如《汉语大词典》“疆场”释义为“战场”,而“疆埸(yì)”的义项有4项:①田界,田边。②边界,边境。③犹疆土,领土。④战场。《现代汉语词典》略有异,“疆场”义为“战场”,而“疆埸(yì)”的义项有2项:①田边。②边境。竟然没有“战场”义!要知道,我们若说“效命疆场”,不也可以说“效命疆埸(yì)”吗;而“驰驱疆场”自也可以说“驰驱疆埸(yì)”的。只是稍觉“文”了点儿。现如今处处时时都要与文化挂钩,辞书可是最“文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中就常见有“书”的标志,指的是书面语,直白了说就是相对于口语而言要“文”一点儿。那为何将“疆埸(yì)”的“战场”又抹掉了呢?
更有意料之外的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与《现代汉语词典》一样,两个词都收了,义项亦同,只是在词条之后,释义之尾,特别加上了一句“提示”(即手形符号)。“疆场”条下说“跟‘疆埸(yì)’不同”;“疆埸(yì)”条下说“跟‘疆场’不同”。愚钝如我者,实在弄不明白,怎么个“不同”法?“规范”云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