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马克思的实践观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mlypm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标志性著作之一,马克思扬弃以前一切旧哲学,把科学的实践观作为新哲学的逻辑起点并贯穿于整个新哲学体系的始终,在《提纲》中马克思不仅阐释了科学的实践观点,而且还进一步论述了实践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论证了人类和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实现了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观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可以说是西方实践观的集大成者,但他的实践观由于绝对精神的理念最终没能跳出唯心主义的范畴,费尔巴哈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即从写作《基督教的本质》到《宗教的本质》的完成,使唯物主义直接了当地登上了王座,从而宣告了唯心主义的破产和唯物主义的胜利,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在黑格尔到马克思的哲学的转变中,费尔巴哈起到了桥梁性作用。马克思在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先后写了《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提纲》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的起点,这篇文章篇幅虽短,但蕴含着丰富的新哲学思想,是旧唯物主义和新唯物主义的分水岭,是马克思本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正如恩格斯所说:“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又进一步具体阐述了生产实践的内容。本文试图从《提纲》中马克思萌生的科学的实践观做分析,浅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框架中实践观的基本思想内容。
  一、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根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观点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之前,黑格尔把实践引入了认识的过程,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必然环节,但由于他绝对精神的理念使其实践观没能跳出唯心主义的范畴,没能把实践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性活动,而只是当做精神活动的概念外化,是人们思想、理念的实践活动。费尔巴哈在吸收了黑格尔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思想,扭转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谁决定谁的问题,承认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但他把意识对物质的反映理解为直观的、照镜子似的抽象,而没有把感性理解为人的实践活动,没有从人的实践的角度出发解释人的意识,而是从被动的、静态的角度说明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137当然,我们也必须澄明费尔巴哈也并不是完全不重视实践,只是他的实践局限于了从人们具体的社会生活去解释,而没有上升到人类的社会革命实践。正如他在第一条最后写到“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137他对实践的认识就像马克思所说仅仅从卑污的犹太人的生活去理解,而没有上升到人类社会革命的高度。马克思从整个物质世界的角度出发,即如他所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1]136强调从整个人类社会出发,把人类实践活动作为认识的起点并贯穿于认识过程的始终,明确阐明人们的思想意识是在变革客观事物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马克思还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1]134这就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唯心主义认为理性即真理,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感性的直观,自然也不可能实现回到实践中去检验意识。马克思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决定性因素,明确思维是来源于对客观物质世界能动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有重新把它放在实践中去检验才能最终得知它是否具有真理性。由此可见,马克思实质上是从费尔巴哈“感性的直观”的概念上升到了“实践”的概念,从人们具体的一般的生活实践上升到了整个人类社会革命的实践,站在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了人的感性的革命的实践,并通过论证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认识过程明晰了实践对真理标准的检验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认识论上的飞跃。
  二、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
  自文艺复兴提出以人为中心的观点以来,对人本质的探索一直是困扰哲学家们的问题,从康德“人为自然立法”到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虽然对人本质的探索不断进步,但都没形成对人本质科学的解释。黑格尔那里的人只是思维活动的人,没有碰触现存的世界。费尔巴哈从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中超越了对人本质纯思辨的理解,重视对人的研究,并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人本学,把人作为他哲学的最高对象,但费尔巴哈由于没有把人的活动看成是彻底的革命的实践活动、没有从历史角度去考察,所以他把人仅仅理解为自然的生物意义上的一般的人,把人看成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体,对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135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仅仅说成是感情、爱的抽象,而不懂得人与人之间其他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35在这里费尔巴哈认识到了从人的本质出发寻找宗教的本质,认识到了上帝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出来的,是人的异化,但是由于他对人本质认识的不彻底性,导致他对宗教的本质也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在批判继承费尔巴哈思想的基础上,对人本质的探究逐步立足和深化到实践的视角上,从而从根本上阐明了人的本质。   首先,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探索先是开始于对宗教的批判,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批判了鲍威尔把犹太人的解放归结为放弃宗教,鲍威尔把人的解放寄托于宗教,而没有看到人本身。马克思于是批判到:“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那里去寻找他的宗教的秘密。”对犹太人解放的认识回归到了去犹太人的现实中找根源。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又进一步批判了宗教,表明宗教是人自我意识的丧失,是人在现实中找不到自己,而只好寄托于宗教。同时还论述了人解放的途径,写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初显实践的影子,隐含着人类必须通过实践去摧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最终实现自身的解放。
  其次,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得到理论上的进一步提升。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从异化劳动角度解释了人正是通过劳动改造物质世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这个类特征就是通过劳动表现出来的。他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57最后通过分析人与人相异化描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资本家和工人的雇佣剥削关系的概念,把人拉回到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在现存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寻找人的本质。后在《形态》中更进一步阐释了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马克思在这里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中萌发了从劳动实践角度对人本质解释的思维,但这时他对人本质的认识还局限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没有把人看成是社会的历史的人,仍然是抽象的理想中的人,所以还存在很大局限,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到现存的社会实践上来。
  最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在《提纲》中得到飞跃发展,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劳动”上升为社会实践,真正从历史的、实践的角度阐述了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首先,人的实践活动最先以改造自然为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的,但分离并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人必须通过改造自然获取维持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同时,人对自然的改造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然会与他人发生联系,人对自然多样的需求就要求人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其次,人的实践活动是对象化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社会化的历史活动。人除了要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与他人发生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参加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宏观讲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微观讲包括家庭、朋友、同学等一切与人发生联系的活动等,这些多样的活动就构成了社会关系的总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1]134这就说明了人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人改变环境,环境塑造人,同时也一定意义上说明了人通过参加多种社会实践活动共同改变环境,反过来再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实践活动的社会性也就决定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性,“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134也就是说人和环境的改变是一致的,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改造环境,环境的改变又促进人的进一步发展,即它们是历史的统一于人的社会实践中。旧唯物主义由于没有从历史角度去考察,所以把环境的改变,历史的发展当做英雄创造的。马克思从历史角度出发,把实践看做一个历史的过程,说明了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历史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史。因此,马克思从历史的、实践的角度出发考察人,论证了人本质的内在规定性。
  三、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马克思在《提纲》中还写到:“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不能说生活的本质就是实践,只能说人类通过实践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奠定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实践只是社会生活的根本特征,而不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本质。
  第一,实践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人类社会的形成首先在于人的形成,人作为原本意义上依附于自然界的猿,只是本能的存在,是与动物没有本质区别的存在。当猿开始制造工具,并用工具来改造自然获取自身生存的生活资料时,猿逐渐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意义上的人。人类不断创造和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形成一定的物质资料,在特定物质资料的基础上人们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了有机的各种社会关系系统,人类社会形成。
  第二,实践奠定了人类社会关系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关系系统,这些关系系统不是简单的表面交织和叠加,而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系统。人类从物质生产实践出发,在向自然界获取自身物质资料的时候与自然发生联系,在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同时,实践作为人主观能动性的活动,其活动结果和意识预设具有一致性,也就是人与自身的意识发生联系,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意识的关系构成社会关系的整体,由此可见,这些社会关系的形成明显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关系的一条主线。
  第三,实践构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类的实践活动除了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外,还包括社会政治的实践、科学文化的实践。这些实践活动分别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这些实践活动形式就不能构成这些生活领域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同时,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是其他实践形式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的水平和进程。
  第四,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向前发展。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过程,实践作为主客观的中介环节,既要求人类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又要求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扩展着社会活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空间和进程,逐渐形成并推动着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自人类社会开始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并且未来我们即将迈向共产主义社会,这些社会形态的更替和进步都是在人类不断扩展的社会实践得基础上展开的。因此,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社会形成、发展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四、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实现了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
  哲学观上的伟大转变就在于马克思通过对革命的科学的实践观的阐释,实现了对哲学的理解由解释世界向改变世界的升华。正如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134这虽然看似一句简单的辩证逻辑,但其就对当时的哲学家对哲学的认识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立场和视野的洗礼。
  黑格尔哲学作为马克思以前的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对哲学的解释达到一个思辨的顶峰,但在哲学观立场上与马克思相比,主要有两方面缺陷:其一,黑格尔哲学是思辨哲学,他对世界的解释局限于思维活动,不能从现存的事实出发,从而也就不能理解人意识本身的意义,不能看到实践的伟大力量。其二,黑格尔哲学是唯心主义哲学,他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先后关系,所以就更谈不上从实践出发改造世界。
  费尔巴哈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直接思想来源,他突破了黑格尔思辨哲学的范畴,开始从物质世界出发思考哲学,并把人的哲学称为新哲学。但他的哲学是直观的感性哲学,没有认识到人类实践的伟大作用。他的哲学理论是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是认知哲学、解释哲学,但是他的这种认知哲学又是不彻底的,不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根本性解释,而是对具体生活现实现象的阐释,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的哲学不是革命的哲学,他没有认识到哲学的根本目的是改造整个物质世界。
  马克思把哲学看做是改造世界的哲学并不是马克思的突发奇想,而是马克思把实践贯穿于认识论、人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等过程的研究结果。马克思最终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纠正了人的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照镜子似得直观反映,而是人们通过实践在思维里改造过的认识;说明了人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并决定人存在的内在规定性是实践;阐述了人类社会得以形成、维系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践。正是通过对所有这些的分析,马克思最后认识到哲学的目的是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我们的现存世界,并在改造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发现规律,更好的解释这个物质世界。
  因此,通过分析可知,马克思在《提纲》中通过对费巴哈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凸显出了自己革命的科学的实践观,让实践观成为支撑起马克思主义新哲学体系的支柱,成为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实现了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马克思,恩格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
  [6]何中华.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J].河北学刊,2003(7).
  [7]袁吉富.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命题的再认识[J].学术界,2002(2).
  [8]韦礼.马克思的实践观-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广西大学学报,2011(6).
  [9]任婷,雷龙乾.解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J].社会纵横,2015(3).
  [10]禹国峰,陈恩才.哲学终结:费尔巴哈实践观向马克思实践观的发展[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9(9).
  [11]孙厚权.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 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J].学术论坛,2003(7).
其他文献
摘要:“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使电影率先成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联结、艺术交流、产业互融互通的重要窗口。从院线、影院、制片市场等多维角度分析近年来西安电影业发展的实绩与遭遇的瓶颈,对重新审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西部电影产业发展的现实境遇,把握历史发展的难得机遇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西部电影产业的破题发展和再度腾飞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为中国电影产业真正实现均衡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极为重
期刊
摘要:本文借助戈夫曼拟剧理论,把现代传播条件下的网络游戏和日常生活视为个体活动区域的网络前区与现实后区,认为个人在网络游戏中进行的游戏行为,如语言表达、玩家对游戏角色的外观打扮等就是一种前区的角色扮演,而游戏玩家在现实生活之中则是一种后区的角色扮演。在网络游戏中的角色的呈现有时与现实后区的个人形象相符,有时却存在较大差距。本文针对网络游戏中个人前区的角色扮演与个人后区的现实角色进行探究。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真人秀类节目正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开始占据电视荧幕的所谓“黄金时间”。户外真人秀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功,短时间内刮起了一股户外真人秀风潮。在湖南卫视推出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并收视口碑双丰收之后,各大卫视都加紧步伐,开始引进同类节目,但多数因同质化而未能脱颖而出,只有东方卫视凭借《花样爷爷》完成了阶段性突围。本文就以《花样爷爷》为例,试图从叙事和产业链角度探寻户外真人秀节目成功
期刊
摘要:阿来的多篇(部)小说描写到一个叫机村的地方。机村是父权制社会,村里有个单亲母亲叫桑丹。桑丹是机村来历不明的女人,也是一个受迫害的精神病患者。她可能是“高贵的大家闺秀”,由于“癫狂”而存留了藏族传统文化中一些神性力量。桑丹是一个象征符号,象征自在的备受侵害的大自然,也象征机村传统文化中的神性因素。桑丹也是一个性别话语符号,她以“罗刹魔女”的本能欲望打败了机村男人们的伦理道德,以受侵害者的姿态提
期刊
摘要:在以农业社会为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粮食价格的偏低或是偏高对于民众来说,都存在不利的情况,所以有“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说法。唐代中央政府分别从货币、仓廪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多措并举,力求达到粮食价格的“恒使得中”,以维护民众的根本利益。纵观唐代整个时期,其采取措施在调控粮食价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唐代历史进程中,其采取措施因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所以在某一特定时期并不能充分发挥调控粮食
期刊
摘要: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学的两种分野即仪式观和传递观,仪式观认为传播是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通过信息的共享来达到在时间上对一个共同体的维系。对美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不满使得詹姆斯·凯瑞提出仪式观,而其仪式观的理论来源建立在对芝加哥学派的思想继承之上,杜威、库利等人的思想都在仪式观中有所表现。本文试图探究詹姆斯·凯瑞关于仪式观的思想源流及其对芝加哥学派理论的重构,探究詹姆斯·
期刊
摘要:2015年6月8日,蓝色光标传播集团收购了中国两大移动广告公司多盟和亿动,开始布局中国移动广告市场,并陆续在互联网、金融、数据及广告等领域展开攻势。不仅如此,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三大互联网公司巨头也纷纷在拓展移动数字业务方面进行了新一轮的投资,移动游戏、移动社交应用服务和数字视频等数字内容领域已经成为新兴媒体行业中活跃的投资市场。面对数字媒体与移动互联产业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局面,
期刊
摘要:好的诗风应该是雅俗共赏,平易近人。文学史上传世的经典之作,皆具平易、朴实、纯真之美。平易、朴实与肤浅无缘,而是浅中寓深,以小见大,平中见奇,这缘于诗人对生活之美的慧眼发掘,现代大诗人艾青是这方面的典范。  关键词:诗风;雅俗;平易;朴实;艾青  中图分类号:I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马克思曾说:“风格就是人。”我以为,诗风也就是人风。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性,
期刊
摘要:回顾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模式的演变对社会治理的作用可以发现,地方政府权力运行模式对社会治理产生深刻影响。地方政府推行权力清单,是政府权力运行模式转变的一个缩影。以推行和优化权责清单制度为抓手,转变政府职能,改善政府流程,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中国社会行稳致远。  关键词:权力运行模式;社会治理;权力清单;政府流程;政府职能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八届
期刊
《中庸》的“诚”思想  张 悦  摘要:本文以《中庸》为中心,探究儒家的“诚”思想。认为“诚”在殷商末期,人的地位提高,“德”日益受到青睐,“诚”由人对鬼神的崇拜转成对道德的崇尚,尤其是孟子对“诚”作了理论性论述。关于“诚”的含义,文章分析了“诚”与“天命之谓性”和“率性之谓道”及“修道之谓教”的关系,即认为:“诚”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天道;是圣人之德,是圣人才能达到的至善境界;认为圣人至诚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