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贵州撤并校点后,由于路途遥远、学生就学成本加大,所以辍学现象增多;新的学校也难以满足学生学习与生活需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对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较大作用。但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缺口大、食宿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学校管理面临新挑战等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关键词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撤并校点;贵州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09)06-0008-03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为实现“两基”目标,解决两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由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举措。它对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较大作用。但笔者对贵州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后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一、推行寄宿制的重要背景:撤并校点
撤并校点是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前提与背景。2002年,贵州省开始大规模撤并校点。一些教学点、复式班和村小相继被关闭,当年全省小学学校数量就减少了近4000所,教学点减少了40298个。在当年贵州省政府下发的“黔府办发109号”文件中,规定了每所完小的覆盖人数为5000人左右,最小规模12个班,在校生500人左右;乡(镇)中心完小最小规模18个班,在校生800人左右,覆盖人口8000人左右。在农村完小服务半径3千米以内的区域,不能有其他小学和教学点。同时,文件要求重点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开办寄宿制。人口较少的乡镇可办九年制学校,其他小学一律不再办附设初中班。
据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关于集中资源办学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影响和政策执行绩效的研究表明:撤并校点后,新的问题相继出现:
1、学生失学、辍学现象严重
如Q县某布依族村距中心学校实际距离10千米,有168名适龄儿童,撤并校点后,有116名(69%)儿童失学、辍学,其中因家庭困难失学、辍学的有61名,占失学辍学儿童比例的53%;因路远失学、辍学的有55名,占47%。某苗寨距中心学校实际距离7千米,7岁~12岁的适龄儿童120名,失学、辍学的72人,占60%。失学的原因是因为学校距家较远。这两所学校是村级小学,并不具备开办寄宿制学校的条件。
同样,由于路途上的不安全或者家长担心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的安全,所以不少家庭选择了让孩子辍学或者推迟入学年龄。例如:乌高小学服务3个自然村,其中一个自然村有教学点,撤并后,学生在家校间往返必须经过一条河流,夏季无法涉水而过,为此,30余名学生辍学。营盘小学撤并后,学生必须每天往返两次,行走12千米上学,一些家长因担心学生的安全,选择让女孩子辍学,让男孩子推迟上学的年龄。
2、新学校难以满足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合并后,学生增加,学校教学设备短缺,教室不够;很多学校没有住宿条件;教师工作量增加。而被撤并的小学校舍则处于闲置状态。
二、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问题
从2004年起,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同时,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对现有条件较差的寄宿制学校和不具备寄宿条件而有必要实行寄宿制的学校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尽快具备基本条件。
2005年,作为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试点地之一,贵州省开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有利于集中资金投向,改善办学条件,减轻学生负担,可以对留守儿童提供严格的安全保障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但寄宿制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1、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经费问题仍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寄宿制工程项目大部分分布在偏远落后、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一般都比较落后。一方面是上面的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另一方面是地方的配套资金缺口大,加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可预计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费增加、天气影响等,使实际投资成本大大超过工程预算,从而导致原本就紧张的财政投入雪上加霜,阻碍了工程进度。
同时,财政投入的不足,也导致寄宿制学校需要增加的人员编制(如食堂、宿舍的管理人员和校医等)迟迟不能落实。为了保证寄宿制学校的健康运转,一些学校只能挪用上级下拨的有限的办公经费自行解决,致使原本就紧张的办公经费更加难以为继。
2、食宿条件相对较差
一些学校用房紧张。首先是寝室超负荷:有的学校一张小床上竟要睡两个学生,也有把两张床并在一起睡4个学生的。有的学校一间8人寝室要住进二三十个学生。其次是教学用房被挤占:由于寝室紧张,所以有的学校只能将教室改成宿舍,四五十名学生同住一屋,致使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健康问题随之凸显(许多学校还没设医务室),学生健康受到很大威胁。
吃饭问题更为严重。受经济条件制约,很多学校没有标准化食堂,贫困生经常是自带粗粮解决吃饭问题,或者是在学校附近的农户家里吃廉价饭。夏天时,学生自带的食物不好储存、容易变质,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显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寄宿制学校。
3、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调查发现,生源的集中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缺教室和寝室、无体育活动场所、无图书室和实验室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学校为了节省空间,校领导和教师都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他们不得不挤在一个会议室里办公。有的学校为了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把等待改造的老旧危房改造为教师的临时宿舍,由此又产生了新的安全隐患。
4、学校管理面临挑战
其一,学校管理任务增多、难度加大。小学住宿生的自我约束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年龄小的只有六七岁,每周5天吃住在校,周末还要从家里赶到校,最远的路程有20多千米,其间的管理维度、细致程度与难度都大大增加。中学住宿生的管理也有新变化,诸如:有的学校没有学生食堂,只好把钱直接发到学生手里。由此产生的问题:一是监管不到位。学生到街上或到附近农户家吃饭,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二是给学生以错觉。有的学生认为“读书都有工资了”,似乎钱可以随便花。有些学生不把钱完全用于生活和学习,而是用在了吸烟、打游戏机、谈恋爱上。三是带来攀比现象,导致学生心态、心理发生问题。如何管理饭费等理财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其二,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学校安全事故隐患大增。通常寄宿制学校会面临三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是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的不安全因素。需要住宿的学生,大部分居住在分散、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他们上学、放学途中随时会遇到诸如跋山涉水、过桥、狗咬、蛇袭、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二是校内安全管理不当带来的问题。诸如:学校保安不到位,学生被校外人员欺负;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等情况。三是学生外租住房带来的问题,诸如:学生自己做饭引起火灾或煤气中毒等事故。
其三,由于专项资金短缺、编制限制,很多学校都不能配备专职的学生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教职工的编制比例为1:21,寄宿制小学高段按1:50配备生活教师。而实际上,很多学校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学校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男女生寝室各配一个宿舍管理人员,生活管理多由任课教师兼职担任,再聘请一个校门保安、两三个食堂师傅。
任课教师兼任生活管理老师,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也有的学校采用低薪外聘的办法解决问题,但非专业人员往往因缺乏教育专业知识、素质低下而无法满足学校管理的要求。
编辑 张葳
关键词 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撤并校点;贵州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2384(2009)06-0008-03
“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是国家为实现“两基”目标,解决两部农村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瓶颈问题,由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教育举措。它对优化教育资源、保障教育公平、提高办学效益起到了较大作用。但笔者对贵州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后发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一、推行寄宿制的重要背景:撤并校点
撤并校点是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前提与背景。2002年,贵州省开始大规模撤并校点。一些教学点、复式班和村小相继被关闭,当年全省小学学校数量就减少了近4000所,教学点减少了40298个。在当年贵州省政府下发的“黔府办发109号”文件中,规定了每所完小的覆盖人数为5000人左右,最小规模12个班,在校生500人左右;乡(镇)中心完小最小规模18个班,在校生800人左右,覆盖人口8000人左右。在农村完小服务半径3千米以内的区域,不能有其他小学和教学点。同时,文件要求重点办好乡(镇)中心小学,完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开办寄宿制。人口较少的乡镇可办九年制学校,其他小学一律不再办附设初中班。
据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关于集中资源办学对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影响和政策执行绩效的研究表明:撤并校点后,新的问题相继出现:
1、学生失学、辍学现象严重
如Q县某布依族村距中心学校实际距离10千米,有168名适龄儿童,撤并校点后,有116名(69%)儿童失学、辍学,其中因家庭困难失学、辍学的有61名,占失学辍学儿童比例的53%;因路远失学、辍学的有55名,占47%。某苗寨距中心学校实际距离7千米,7岁~12岁的适龄儿童120名,失学、辍学的72人,占60%。失学的原因是因为学校距家较远。这两所学校是村级小学,并不具备开办寄宿制学校的条件。
同样,由于路途上的不安全或者家长担心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的安全,所以不少家庭选择了让孩子辍学或者推迟入学年龄。例如:乌高小学服务3个自然村,其中一个自然村有教学点,撤并后,学生在家校间往返必须经过一条河流,夏季无法涉水而过,为此,30余名学生辍学。营盘小学撤并后,学生必须每天往返两次,行走12千米上学,一些家长因担心学生的安全,选择让女孩子辍学,让男孩子推迟上学的年龄。
2、新学校难以满足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需要
合并后,学生增加,学校教学设备短缺,教室不够;很多学校没有住宿条件;教师工作量增加。而被撤并的小学校舍则处于闲置状态。
二、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问题
从2004年起,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帮助西部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以农村初中为主的寄宿制学校;同时,在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加快对现有条件较差的寄宿制学校和不具备寄宿条件而有必要实行寄宿制的学校进行改建或扩建,使之尽快具备基本条件。
2005年,作为国家“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试点地之一,贵州省开始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寄宿制学校有利于集中资金投向,改善办学条件,减轻学生负担,可以对留守儿童提供严格的安全保障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消除了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但寄宿制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1、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经费问题仍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面临的第一大问题。寄宿制工程项目大部分分布在偏远落后、道路崎岖、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的经济条件一般都比较落后。一方面是上面的资金没有及时到位,另一方面是地方的配套资金缺口大,加之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随时出现的不可预计因素:如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费增加、天气影响等,使实际投资成本大大超过工程预算,从而导致原本就紧张的财政投入雪上加霜,阻碍了工程进度。
同时,财政投入的不足,也导致寄宿制学校需要增加的人员编制(如食堂、宿舍的管理人员和校医等)迟迟不能落实。为了保证寄宿制学校的健康运转,一些学校只能挪用上级下拨的有限的办公经费自行解决,致使原本就紧张的办公经费更加难以为继。
2、食宿条件相对较差
一些学校用房紧张。首先是寝室超负荷:有的学校一张小床上竟要睡两个学生,也有把两张床并在一起睡4个学生的。有的学校一间8人寝室要住进二三十个学生。其次是教学用房被挤占:由于寝室紧张,所以有的学校只能将教室改成宿舍,四五十名学生同住一屋,致使学校管理难度加大,学生健康问题随之凸显(许多学校还没设医务室),学生健康受到很大威胁。
吃饭问题更为严重。受经济条件制约,很多学校没有标准化食堂,贫困生经常是自带粗粮解决吃饭问题,或者是在学校附近的农户家里吃廉价饭。夏天时,学生自带的食物不好储存、容易变质,这些都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显然,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合格的寄宿制学校。
3、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调查发现,生源的集中对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都达不到规定的标准,缺教室和寝室、无体育活动场所、无图书室和实验室的现象很普遍。有的学校为了节省空间,校领导和教师都没有单独的办公室,他们不得不挤在一个会议室里办公。有的学校为了解决教师的住宿问题,把等待改造的老旧危房改造为教师的临时宿舍,由此又产生了新的安全隐患。
4、学校管理面临挑战
其一,学校管理任务增多、难度加大。小学住宿生的自我约束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差,年龄小的只有六七岁,每周5天吃住在校,周末还要从家里赶到校,最远的路程有20多千米,其间的管理维度、细致程度与难度都大大增加。中学住宿生的管理也有新变化,诸如:有的学校没有学生食堂,只好把钱直接发到学生手里。由此产生的问题:一是监管不到位。学生到街上或到附近农户家吃饭,容易产生食品安全问题。二是给学生以错觉。有的学生认为“读书都有工资了”,似乎钱可以随便花。有些学生不把钱完全用于生活和学习,而是用在了吸烟、打游戏机、谈恋爱上。三是带来攀比现象,导致学生心态、心理发生问题。如何管理饭费等理财问题,变得突出起来。
其二,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学校安全事故隐患大增。通常寄宿制学校会面临三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是学生在上学、放学途中的不安全因素。需要住宿的学生,大部分居住在分散、偏远、交通不便的山区。他们上学、放学途中随时会遇到诸如跋山涉水、过桥、狗咬、蛇袭、交通事故等安全问题。二是校内安全管理不当带来的问题。诸如:学校保安不到位,学生被校外人员欺负;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容易出现食物中毒等情况。三是学生外租住房带来的问题,诸如:学生自己做饭引起火灾或煤气中毒等事故。
其三,由于专项资金短缺、编制限制,很多学校都不能配备专职的学生管理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农村小学教职工的编制比例为1:21,寄宿制小学高段按1:50配备生活教师。而实际上,很多学校都达不到这个标准。学校通常的解决办法是:男女生寝室各配一个宿舍管理人员,生活管理多由任课教师兼职担任,再聘请一个校门保安、两三个食堂师傅。
任课教师兼任生活管理老师,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压力。也有的学校采用低薪外聘的办法解决问题,但非专业人员往往因缺乏教育专业知识、素质低下而无法满足学校管理的要求。
编辑 张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