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必须要有一个鲜明的观点统率全文,观点的提出可以在开头,可以在结尾,甚至可以在文章的中间。但对于高中生所写的800字左右的议论文而言,一般以在文章开头就明了地提出观点为好。这样做不仅可以使文章议论的方向更加明确,避免议论中偏题、离题、拖沓的发生,更能让阅卷老师快速地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借古讽今,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文章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接着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句对观点作概括性解说,引出下文的具体议论。从行文来看,这一开头为全文的议论提供了论证的方向与范围。接着,作者分别论述了“赂秦”和“不赂秦”的国家各自灭亡的原因。
第三段先讲“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作者先摆事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然而“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接着分析原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据此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的结论。这一段是对第一段的深入,正面论证了“弊在赂秦”的观点。
第四段,作者分别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不同情况着手分析,认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总结了“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不赂者以赂者丧”,进一步将第一段“弊在赂秦”的道理分析透彻。
第五段,作者从历史的角度针对以上论述发表了感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六段,作者又谈及现实,“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两段从事实说理转向议论说理,深化了中心论点。
正因在开头明确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论》议论指向清晰,论证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严密,无可辩驳。
2015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的关系表达看法、阐明观点。一篇800字左右的高考作文,要讨论这样一个关系型的问题,容不得考生作大量铺垫,必须让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那么,最可取的行文思路就是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议论。
从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来看,多数文章都在开头明确提出了观点。2012年浙江省高考的作文题为材料作文“坐在路边鼓掌与在路上奔跑”,考场满分作文《光荣的荆棘路》(见本刊第23页)就是这样开头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可是,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作者针对材料的观点,直接提出论点“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可谓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干脆利落。接着,又以假设“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将有谁来为后来人树一个航标,开创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引出下文,进一步强调观点。再用沈从文、巴金等“奔跑在光荣的荆棘路上的人”的事例和冰心的名言来论证观点,深化主题,强调奔跑的意义。最后谈及材料中刘继荣女儿的话:“我不能否认刘继荣女儿的话有一定的可取性,为别人喝彩的确重要。但我更坚信,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种信仰、一种期待、一种追求。”既不轻易否定,又回应开篇提出的观点,强化自己的见解。文章脉胳清晰,论证思路通畅,层层推进,不旁不逸,正是得益于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写法。
当然,阅卷中也经常发现,一篇千余字的议论文不是直接提出观点,而是喜欢绕圈子,文章写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也未能将观点亮出来。殊不知,考场议论文如果二三百字还不能亮出观点,是很冒险的,往往显得老牛拖车般繁杂拖沓,或蜻蜓点水般没有重点,或似浮萍漂于水面缺乏深度。因此,想写好考场议论文,《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写法,不妨学学。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中,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从六国灭亡的教训立意,借古讽今,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覆辙。文章开头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观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指出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接着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句对观点作概括性解说,引出下文的具体议论。从行文来看,这一开头为全文的议论提供了论证的方向与范围。接着,作者分别论述了“赂秦”和“不赂秦”的国家各自灭亡的原因。
第三段先讲“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作者先摆事实:“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然而“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接着分析原因:“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据此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的结论。这一段是对第一段的深入,正面论证了“弊在赂秦”的观点。
第四段,作者分别从齐、燕、赵三国灭亡的不同情况着手分析,认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总结了“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不赂者以赂者丧”,进一步将第一段“弊在赂秦”的道理分析透彻。
第五段,作者从历史的角度针对以上论述发表了感慨“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第六段,作者又谈及现实,“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两段从事实说理转向议论说理,深化了中心论点。
正因在开头明确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论》议论指向清晰,论证分外有条理、有层次,畅达严密,无可辩驳。
2015年高考浙江卷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的关系表达看法、阐明观点。一篇800字左右的高考作文,要讨论这样一个关系型的问题,容不得考生作大量铺垫,必须让阅卷老师一看就知道你的观点是什么。那么,最可取的行文思路就是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观点,然后围绕观点展开议论。
从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来看,多数文章都在开头明确提出了观点。2012年浙江省高考的作文题为材料作文“坐在路边鼓掌与在路上奔跑”,考场满分作文《光荣的荆棘路》(见本刊第23页)就是这样开头的:“台湾著名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可是,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作者针对材料的观点,直接提出论点“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可谓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干脆利落。接着,又以假设“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将有谁来为后来人树一个航标,开创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引出下文,进一步强调观点。再用沈从文、巴金等“奔跑在光荣的荆棘路上的人”的事例和冰心的名言来论证观点,深化主题,强调奔跑的意义。最后谈及材料中刘继荣女儿的话:“我不能否认刘继荣女儿的话有一定的可取性,为别人喝彩的确重要。但我更坚信,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种信仰、一种期待、一种追求。”既不轻易否定,又回应开篇提出的观点,强化自己的见解。文章脉胳清晰,论证思路通畅,层层推进,不旁不逸,正是得益于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写法。
当然,阅卷中也经常发现,一篇千余字的议论文不是直接提出观点,而是喜欢绕圈子,文章写了三分之一甚至更多,也未能将观点亮出来。殊不知,考场议论文如果二三百字还不能亮出观点,是很冒险的,往往显得老牛拖车般繁杂拖沓,或蜻蜓点水般没有重点,或似浮萍漂于水面缺乏深度。因此,想写好考场议论文,《六国论》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的写法,不妨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