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新编教材《哲学与人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将人生发展中的顺境和逆境归于第二单元第五课进行教学和理解。在认真备课、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极有必要在原教材教学的基础上,结合中职生的实际,全面而深入地对顺境逆境这两种境遇进行探讨,作一个前瞻性的心理预防尤为必要。
关键词:辩证思维;顺境;逆境;转化;心理;疏导
教材第二单元用哲学的观点来点明题旨。即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而直接涉及两种境遇是第五课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进行简洁的讨论。我要在这里研讨的是在中职生整个学习进程中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人生中两种境遇的辩证教育,显得至为重要。
通过该教材三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毕业生以及顶岗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有必要对在校学生进行两种境遇的心理疏导教育,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人生旅程的需要,进而使每个学生真正走好人生路,活的鲜艳、活的坦然、活的更有价值。
那么,我是怎样进行研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呢?
一、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分析、消化教材
这里就要对事物的变化发展作初步认识。就是说从哲学的角度讲,万事万物的发展具有永恒的性质,一切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新事物在不断的产生,旧事物在不断的消亡,永恒变化运动和发展是事物的本质表现。事物的变化又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事物的发展则又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恒发展的过程。
由此而理解到人生是“流水”,也是“登山”,是“演戏”,还是“战斗”,如似通常讲的那样,人生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二、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
基于对万事万物的唯物辩证关系的认识,有必要在中职生中开展人生发展中的两种境遇教育,即对顺境与逆境问题的深入讨论,以利学生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正确对待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从而以从容不迫,坦然有序的心态去对待之。
那么,何谓顺境和逆境呢?
顺境实际上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行进时有着优厚的条件保证,障碍和阻力比较小,可以较为顺利的达到成功的彼岸。
逆境则是指在人生旅途上行进时遭遇的障碍和阻力较大或较为严重,一时难以达到成功的彼岸。
作为现实中的中职生,应该怎样对待或应对这两种境遇呢?
1.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真正弄懂弄清顺境和逆境的涵义,深入感悟这两种境遇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和人生真谛。
2.通过教学,竭尽启迪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互动,认真讨论,体会顺境与逆境的辩证关系。即人生在世,顺境与逆境相伴而生。顺境,人之所求,往往又有求而违人意;逆境,人之所遇,往往又避之而不及,不期而遇,有违人意,却又无可奈何!
3.对顺境要有正确而有效的态度待之。一方面在顺境时,要抓住机遇,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也显示人生价值,为个人的人生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在顺境面前切不可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忘孚所以,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否则,顺境就会产生逆转。那么,广大的中职生就很有必要固守那份顺利,避免不利结果的出现。
4.可能最难为情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中职生想避,而又避之不及的是逆境这种人生境遇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而全面的深入讨论。
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个问题啊。
三、为正确对待逆境,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
古语有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就是说,不经一番风雨,怎知秋风?人生不经磨练,怎能体会人生的真味?
而广大的中职生还是一群不醒人世的少男少女,如要对他们的实际,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实际多一点客观而务实的分析和了解,就会认识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会白做的,会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在广大的中职生身上,心理表现的优势勿容怀疑,应予肯定。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他们心理上以及思想上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以利我们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分析示下:
(一)他们比较缺乏成就动机。
许多学生只为在学校三年,拿一张中专文凭和一张职业资格证书,混时混世成其中职三年的主事,进取心荡然无存。
(二)他们厌学情绪浓厚。
由于中职生的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气,没得到根本改进,学习上的动力欠缺。又加基础差,又无克服缺点、坏习气的恒心和决心,在学习上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动力。
(三)还有就是,他们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许多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未来没有自信的把握度,驱动力缺失。
(四)他们依赖的心理与渴望自立的想法并存。
由于长期存在的“成绩好一切就好”评定标准,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依赖习惯,实限制了他们真正的实现自主。
(五)他们不但容易情绪冲动、行事偏激,而且自控能力较差。
这与他们处于青春期的年龄有很大关系。我们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客观地分析他们出现此类情况的主客观原因,应寄予积极的、向上的、阳光的、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六)另外,他们逆反心理严重。
由于他们处于青春期的最重要的时期,他们的父母及长辈的教育许多时候不得法,就造成了一些中职生不分是非黑白,对人对事均釆取不正确的态度,予以逆反。
正是因为他们以上心理的弱点和问题,修正、磨练他们的人生意志,进行逆境方面的教育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中职生在顺境面前往往会产生耽于安乐,不思进取;而在逆境中则又往往遇难而退,沉沦而颓废。
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顺境与逆境的辩证思维教育。告诉他们,二者会产生转化。
逆境在许多人的人生路途上往往居多,如若处置不当就会消磨斗志,削弱战斗力。但是“自古英雄多磨难”、“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凡有志气,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历经风雨和磨难,遭遇百般挫折,吃尽千般苦,尝尽无赖和辛酸,都凭借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事业的成功。
纵观人世沧桑,处于顺境,切不可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处于逆境,不可怕,切不可消极等待,更不可自甘堕落和沉沦。
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顺境和逆境要有理性的、平和的心态和思想认识去感悟、体验顺境和逆境,把握住顺逆二境的辩证转换。成功不傲,失败不馁。这才是新时代中职生在人生旅途中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哲学与人生》,2009年5月.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修正版,2009年7月.
[3] 二00九年《当代职校生》报刊“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辑”.
关键词:辩证思维;顺境;逆境;转化;心理;疏导
教材第二单元用哲学的观点来点明题旨。即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而直接涉及两种境遇是第五课变化发展与顺境逆境进行简洁的讨论。我要在这里研讨的是在中职生整个学习进程中进行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和人生中两种境遇的辩证教育,显得至为重要。
通过该教材三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对毕业生以及顶岗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有必要对在校学生进行两种境遇的心理疏导教育,以适应未来职业岗位、人生旅程的需要,进而使每个学生真正走好人生路,活的鲜艳、活的坦然、活的更有价值。
那么,我是怎样进行研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的呢?
一、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分析、消化教材
这里就要对事物的变化发展作初步认识。就是说从哲学的角度讲,万事万物的发展具有永恒的性质,一切都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新事物在不断的产生,旧事物在不断的消亡,永恒变化运动和发展是事物的本质表现。事物的变化又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事物的发展则又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一个不断变化,永恒发展的过程。
由此而理解到人生是“流水”,也是“登山”,是“演戏”,还是“战斗”,如似通常讲的那样,人生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
二、人生发展中的顺境与逆境
基于对万事万物的唯物辩证关系的认识,有必要在中职生中开展人生发展中的两种境遇教育,即对顺境与逆境问题的深入讨论,以利学生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正确对待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各种机遇和挑战。从而以从容不迫,坦然有序的心态去对待之。
那么,何谓顺境和逆境呢?
顺境实际上就是指我们每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行进时有着优厚的条件保证,障碍和阻力比较小,可以较为顺利的达到成功的彼岸。
逆境则是指在人生旅途上行进时遭遇的障碍和阻力较大或较为严重,一时难以达到成功的彼岸。
作为现实中的中职生,应该怎样对待或应对这两种境遇呢?
1.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联系现实生活实际,真正弄懂弄清顺境和逆境的涵义,深入感悟这两种境遇所蕴含的哲学道理和人生真谛。
2.通过教学,竭尽启迪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教与学的互动,认真讨论,体会顺境与逆境的辩证关系。即人生在世,顺境与逆境相伴而生。顺境,人之所求,往往又有求而违人意;逆境,人之所遇,往往又避之而不及,不期而遇,有违人意,却又无可奈何!
3.对顺境要有正确而有效的态度待之。一方面在顺境时,要抓住机遇,为社会、为他人多作贡献,也显示人生价值,为个人的人生发展提供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在顺境面前切不可沾沾自喜,骄傲自满,自以为是,忘孚所以,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否则,顺境就会产生逆转。那么,广大的中职生就很有必要固守那份顺利,避免不利结果的出现。
4.可能最难为情的,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中职生想避,而又避之不及的是逆境这种人生境遇了,这就需要我们认真而全面的深入讨论。
我们怎样来对待这个问题啊。
三、为正确对待逆境,要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思想准备
古语有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就是说,不经一番风雨,怎知秋风?人生不经磨练,怎能体会人生的真味?
而广大的中职生还是一群不醒人世的少男少女,如要对他们的实际,特别是心理方面的实际多一点客观而务实的分析和了解,就会认识到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会白做的,会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的理解和认同。
在广大的中职生身上,心理表现的优势勿容怀疑,应予肯定。但更重要的是要分析他们心理上以及思想上存在的各种不同问题,以利我们有清醒而客观的认识。分析示下:
(一)他们比较缺乏成就动机。
许多学生只为在学校三年,拿一张中专文凭和一张职业资格证书,混时混世成其中职三年的主事,进取心荡然无存。
(二)他们厌学情绪浓厚。
由于中职生的许多同学在中学阶段养成的不良习气,没得到根本改进,学习上的动力欠缺。又加基础差,又无克服缺点、坏习气的恒心和决心,在学习上就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和动力。
(三)还有就是,他们自卑心理严重、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许多学生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乏积极向上的精神对未来没有自信的把握度,驱动力缺失。
(四)他们依赖的心理与渴望自立的想法并存。
由于长期存在的“成绩好一切就好”评定标准,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依赖习惯,实限制了他们真正的实现自主。
(五)他们不但容易情绪冲动、行事偏激,而且自控能力较差。
这与他们处于青春期的年龄有很大关系。我们应该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全面客观地分析他们出现此类情况的主客观原因,应寄予积极的、向上的、阳光的、正面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
(六)另外,他们逆反心理严重。
由于他们处于青春期的最重要的时期,他们的父母及长辈的教育许多时候不得法,就造成了一些中职生不分是非黑白,对人对事均釆取不正确的态度,予以逆反。
正是因为他们以上心理的弱点和问题,修正、磨练他们的人生意志,进行逆境方面的教育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然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中职生在顺境面前往往会产生耽于安乐,不思进取;而在逆境中则又往往遇难而退,沉沦而颓废。
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顺境与逆境的辩证思维教育。告诉他们,二者会产生转化。
逆境在许多人的人生路途上往往居多,如若处置不当就会消磨斗志,削弱战斗力。但是“自古英雄多磨难”、“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凡有志气,取得重大成就的人都历经风雨和磨难,遭遇百般挫折,吃尽千般苦,尝尽无赖和辛酸,都凭借他们顽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念,战胜一切困难,取得事业的成功。
纵观人世沧桑,处于顺境,切不可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处于逆境,不可怕,切不可消极等待,更不可自甘堕落和沉沦。
我们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顺境和逆境要有理性的、平和的心态和思想认识去感悟、体验顺境和逆境,把握住顺逆二境的辩证转换。成功不傲,失败不馁。这才是新时代中职生在人生旅途中的正确态度。
参考文献
[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哲学与人生》,2009年5月.
[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修正版,2009年7月.
[3] 二00九年《当代职校生》报刊“职业教育优秀论文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