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记者贝尔纳·努斯曾经说过:“德国人非常热爱森林,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像德国那样对森林有如此炙热的感情。”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德曼特也认为森林对德国人有重要意义,森林体现了德国人的自我意识和对家乡的挚爱。由此可见,森林在德国文化中有着非比寻常的独特意义。本文尝试研究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关键词:德国文化;森林崇拜;森林
  一、 前言
  在文化史上,森林与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森林对德国文化更是起着不容小觑的重要作用。法国记者贝尔纳·努斯曾经说过:“德国人非常热爱森林,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一个国家会像德国那样对森林有如此炙热的感情。”历史学家亚历山大·德曼特也认为森林对德国人有重要意义,森林体现了德国人的自我意识和对家乡的挚爱。由此可见,森林在德国文化中有着非比寻常的独特意义。本文尝试研究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意在起到抛砖引玉之作用。
  二、 森林崇拜在德国文化中的源起
  早在19世纪,森林就成了德国人的心灵港湾,德国人对森林的情感逐渐成为一种“森林崇拜”。19世纪的德国学者威廉·里尔明确提出德国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保存好森林,这样才能保证民族生命脉搏的持续跳动。里尔还说:“如果德国人砍伐森林,就相当于抢走了德国人的生命元素。”从这里可以看出德国人的森林崇拜情结早已有之。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森林与日耳曼人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德国还未成立时,森林就在日耳曼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公元9年,罗马人试图征服日耳曼,但是却被日耳曼人打得溃不成军。罗马军团虽然装备精良,但是输得如此彻底,是因为日耳曼的大森林发挥了巨大作用。日耳曼人借助森林的帮助,采取巧妙的战术战胜罗马大军,使得日耳曼人对森林有了特殊的情感。德国艺术作品中也有关于森林的描绘。比如多瑙画派的绘画作品中有着大量的植物描绘。多瑙画派的艺术家们通过想象出来的森林场景,描绘了宗教改革和帝国统一的画面,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在后期的哥特艺术中,树木也大量出现于教堂的装饰艺术中,比如英格尔斯塔特的圣母大教堂里有着用植物勾勒出来的装饰;艾希施泰特的大教堂里也布满了树叶形状的装饰。这些都说明德国人对植物、树木的青睐。
  三、 森林的商业化和无害化
  虽然森林崇拜在德国文化中早已有之,但是在中世纪的德国,森林神话还没有被唤醒。与此同时,功利和现实需要在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活得更好是德国人的首要目标,属于精神层次的艺术和神话被压制在德国人的内心深处。德国人将森林视为获得燃料的重要来源,这使得森林形象略显世俗化。可以说,在19世纪之前,森林对德国人来说,还没有显得那么重要。站在历史角度来看,德国文化的森林崇拜經历了森林的无害化和森林的神圣化这两个阶段。
  德国森林的无害化其实就是指森林的商业化,和很多国家一样,德国森林也经历过一个商业化过程,此后才被赋予神圣的意义,直至获得“森林大教堂”的美誉。由于看到了森林的无害化,森林得以从一个自然景观慢慢具备文化意义,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德国进入工业化社会后,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森林开始被大量砍伐,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砍伐现象愈演愈烈,森林的生长速度赶不上被毁灭的速度,所以德国的经济发展又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很多邦国郡主开始呼吁恢复林业,一些邦国相继颁发森林法,希望通过国家干预来提升森林覆盖率。在长期的努力下,德国的人造林开始取代了原始森林,再加上宽敞道路的建立,森林对德国人而言不再是难以接近的,森林不再是危险的。为了谋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德国人大面积种植杉树和松树,森林景观被彻底改造。杉树高大挺拔,茂盛的杉树聚集在一起,可以在地面上留出很大的空地供人们休闲、娱乐和散步,再加上杉树的树梢紧密连接在一起,在天地之间构筑起一个巨大屏障,仿佛一个庞大的房顶,给人们带来安全感。在浪漫主义者的文章中,这些绿色屏障被赋予了特殊意义,被认为可以为人们提供庇护。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德国人对森林越来越崇拜。
  四、 森林崇拜产生于德国的原因
  通过上文分析可以看出,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与德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但是我们都知道西欧不少国家都发生过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有大面积的森林,有各种各样的植物和树木,但是为什么只有德国有如此炽热的森林崇拜呢?笔者认为,这是由于德国的工业化手段与其他国家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德国发展工业时以重工业为主,只要大量砍伐树木作为原材料便可进行生产。英国虽然也砍伐森林,但是英国以航海业、纺织业为主,这些产业发展并不太需要森林资源的支持,所以森林对英国人的意义比较一般。而且英国的工业化速度比较缓慢,而德国的工业化如狂风暴雨般来势凶猛,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德国加速了对森林看法的改变,德国人认为森林资源是帮助自己改善生活的重要资源,是支持工业化的原动力,所以德国逐渐产生了强烈的森林崇拜。
  五、 结束语
  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德国文化产生森林崇拜,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森林与德国人天生就有一种不解之缘。在德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森林给德国人提供了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由于森林可以作为经济来源,所以森林在德国文化中逐渐被神圣化,森林崇拜给德国人提供了心灵庇护。郁郁葱葱的森林可以说是德国人的心灵港湾。在未来,德国文化是否继续崇拜森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张远.德国文化中的森林崇拜[J].德国研究,2012,(06):17-18.
  [2]徐天.德国人的森林崇拜现象初探[J].德国研究,2012,(07):21-27.
  [3]吴成.森林文化在德国文化中的展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08):27-29.
  [4]黄红.浅析德国人的森林意识[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09):29-37.
其他文献
摘要:《数控编程与加工》在数控技术中是一门非常重要,而且相对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尤其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掌握这门技术,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都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目前的情形来看,《数控编程与加工》在教学上存在着一些弊端,因此,《数控编程与加工》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中职学生,将这门课的课程变得多元化、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成为现在改革所要实
摘要:开放式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知识的传授,通过联系、创新等方式让学生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感知和获取知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新课改要求和科学学科的开放性特征等决定了开放式教学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的必要性。教师要在理解开放性教学的基本原则下做到开放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合理安排作业和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观念,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
摘要:当前,在小学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目中无人”的现象,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很不利。对此,教师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目中无人;现象;教学反思;解决对策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对学生积极的学习热情的培养和求知欲望的激发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不够高,经常会产生“目中无人”这种现象,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积极反思引起
摘要:职业高中电工基础课程是该类型专业中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相关专业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学生基本技能的水平,是职业高中理工科类相关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问题。因此,在对其教学现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改进职业高中电工基础课程教学十分必要。  关键词:职业高中;电工基础;教学  职业高中《电工基础》课程是职高学校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其课程内容多,课时数量多。加上职业高中学生的
摘要: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将外在知识观念转化为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关键词:设疑;兴趣;发散思维;实践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终身教育的需要。因此,为了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真正成
摘要: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开放、多元化的社会化环境中,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一些大学生滋生了享乐主义,给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高校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 引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就是根据高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组织制度,以交流和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方
摘要:在全新的网络时代,互联网成了高校学生互动与交流的主要平台,而网络文化参差不齐,再加上全球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大学生所崇尚与热衷的语言更具网络特点,这就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面临更大挑战。为有效提高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实效,就需要教师依据学生特点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语言的内容与形式,借助一定的语言艺术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教材内容,从而为教学质量的优化与提升提供保障。本文就网络时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结构转型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了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次转变,其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革新奠定了基础。从各高校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其都涉及到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基础的选择等方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高校和企业之间强化交流,以实现人才培养的全方位对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进步,社会经济的迅猛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当下在教育界各个领域中都引进了高新科技技术,将课堂内的传统黑板换成交互式电子白板,利用白板这一智能“黑板”能够极大提升课堂的科学技术含量,对实际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能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就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究与说明。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技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