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推动,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也随之产生。即“开放式”教学。它作为一种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形式,已经越来越为大家所认同与采用。其中作文“开放式”教学更被大家所追求。但是。据目前的操作来看,似乎口号响,开头热,真正能拿出效果及一套完整的成功经验的不多。为什么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对“开放式”教学的准备不足。由于准备不足。于是策略不够、措施不力、方法失当,效果也就不好。准备不足的关键是什么?就在于开放还没有真正“放开”。特别是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浅,不懂得开放,无法开放。要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开放是一种过程、一种状态、甚至一种结果,而放开才是其要达到开放的方法、技巧、手段、艺术等综合的行为方式。因此,教育学生用放开的眼光和触觉伸向儿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首先要敢于将思维“放开”,将笔头“放开”。所以,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开放式”。首先还得“放开式”,只有“放开”才能“开放”。只有“放开”才能放胆也才能写出“放胆文”。只有放开了手脚,放开了胆子,那么才有可能敢于创新、开拓,才有可能让学生所写的内容更丰富、更新颖、更具体、也更生动,这样写作过程中的思路也才更活跃、立意更深刻,因此这种放开型的作文堪称为“放胆文”。怎样鼓励学生在“放开”中写出“放胆文”呢?
一、从“有话就说”活动开始。让学生的思维空间与题材范围得到最大值的开拓
我们常在课前利用5分钟时间,举行“有话就说”活动。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而且直接为学生拓开思维空间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写作素材。学生们可说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物,海阔天空,只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话、一段话,不拘一格。通过学生有话就说,我们发现了现在独生子女都有因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负担过重的怨声。于是,我们又举行了“少儿心声”活动,让学生把在家不敢说或无法说的话,在学校畅所欲言。从孩子所说的肺腑之言中,我们发现他们埋怨妈妈的居多,因为每一家孩子的学习管理几乎都由妈妈承担。为了让学生理解自己的妈妈,为自己有一个好妈妈而感到自豪。少些怨言,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看妈妈,说妈妈”的活动。首先要大家带来各自妈妈的一张最好的相片来。有的学生带来了妈妈的生活相、工作照,有的还带来了妈妈的婚纱照。课堂上,老师先问孩子:“你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的妈妈很漂亮。”“你的妈妈如何漂亮?”学生于是开始进行小组讨论。接着老师问:“你为什么觉得妈妈漂亮,是因为你喜欢妈妈吗?那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妈妈呢?”这时,学生们就说出妈妈为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如何辛苦。听到这些,教师又顺势上了一节说话写话课,题目就是《我的妈妈》。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们的讨论以后,他们懂得了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从而激发了孩子对母亲的爱。此后,学生再也没有对父母产生怨言了,而且所写出的文章。篇篇都是情真意切,真可谓放开了心声,写出了佳作。
二、从感兴趣活动开始。让学生为“感兴趣”而写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十分注意兴趣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也为他们增加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提供契机。对于兴趣活动。我们认为,不能只事先由教师认为有兴趣,而应该让学生感到兴趣。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这是兴趣活动,或者没有兴趣参加,那这还不能起到“兴趣活动教学”的作用。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参加了兴趣活动,还要让他们感受到这些活动确实有兴趣。只有对活动确实感受到了兴趣,才会对这些有兴趣的活动产生情感、产生感受、产生不把它写出来就按捺不住的心情。这时候的写作状态才会是最佳的。为“感兴趣”的事而写,才会在一种轻松、愉快、毫无束缚的“放胆式”思维状况下进行写作。
例如。我们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激发情趣。边玩边有兴趣地学习写作,即以情趣点为中心来选材、构思,再拓展成文,或以情趣点为引线,导出其他有意义的写作题材和主题。例如“摸人”、“画三毛”等。在活动中先让学生轮流游戏、观看,确实感到有兴趣,而后老师恰当地提示观察与点拨,最后由学生写成文章。这样,学生的文章才写得生动活泼、充满感情。如组织学生布置墙报。学生们很有情趣地参加。于是老师设计了一个栏目,叫“二十年以后的我”,目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结果在教师点拨和活动引导下,学生们都写出了一篇篇想象非常丰富、既有趣味又有思想又有文采的表达理想的佳作。又如,当看到有的学生想当科学家时。教师举行了一次班会活动,题目是《明天的科学家》。上课前,教师特意准备一个相镜,并准备了一段精美的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是著名的科学家的相片。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展示)啊!你们都知道了,但现在谁都不许说出来,要边看边想自己的理想。”于是学生们轮流看相片。通过“边看——边思”活动,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调动了写作积极性,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就是学生真正为“感兴趣”而写了。
三、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生活。让学生从熟悉中发现新意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但是,学生往往因为自己的生活太简单、太普通而缺乏新鲜感,可以说熟视无睹,于是这些生活也就无法进入他们的写作范围。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放开”观察与“放开”思维的缘故。学生由于未能放开思维,放飞想象,便对生活“熟无激情”,难以发现新意并吸收为写作题材。因此,我们务必指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学会用陌生的眼光来观察与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从中悟出新意,写出新作。这里,首先要求学生在家里、在社会适当参加实践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进入多彩的生活空间。产生生活的体验。然后让学生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热心人,既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动机,捕捉更多有独特意义的题材,成就佳作。如《记一次春游》、《给妈妈的一封信》、《参观科技展览》、《洗碗》等。这些文章都充分写出了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讴歌和向往,真可谓眼光一放开。思维一放开,生活就新鲜起来了。视野就更开阔了,写作兴趣与激情也就出来了,写作题材也就有了,另外。我们还可通过生活图画来创设情境,使生活画面更趋理想化、美趣化,从而形成一种“陌生”的感觉、惊喜的感觉,也就是新鲜的感觉,然后根据儿童特点,采取由直观到抽象、由说到写、小组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把这种“感觉”写出来,往往这时候写出来的习作也是最佳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只要引导得当,大部分学生都能放开想象,而且想象得合情合理。如用观察《下雨啦》四幅图进行写作训练时,不少教师特意设置了这样一种情境,即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急匆匆、助人为乐、抚摸”等词,虚拟构建了一个特定情境,这样就较好地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写出一种“陌生”而新鲜的感觉来。
由于学生爱看童话。也爱写童话,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有些教师在教完《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后,又鼓励学生丢开原有课文的结尾,通过续写的形式来创设一种“陌生”的情境,以产生异样的感受,从而写出一个新的结尾或另外一个故事来,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写出新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也很好,有的学生想到了小灰兔第二年也种出许多白菜,有的学生想到小灰兔第二年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了老山羊和小白兔等等。由此可见,用“陌生”法去引导学生放开观察与体验、放胆思考与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开放式作文教学。通过真正的放开以后,能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么说写都行。但由于学生本身差异和说写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导致效果各异。所以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不能没有教师创建“放开”的必要模式和有利契机。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首先在思维上“放开”,然后在写作上“放开”,努力给他们创设一个放开思维、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并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这样他们才能写出一篇篇既有时代生活气息、又有个性特点的创新之作。
一、从“有话就说”活动开始。让学生的思维空间与题材范围得到最大值的开拓
我们常在课前利用5分钟时间,举行“有话就说”活动。这样,不仅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而且直接为学生拓开思维空间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写作素材。学生们可说身边事、身边人、身边物,海阔天空,只要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句话、一段话,不拘一格。通过学生有话就说,我们发现了现在独生子女都有因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负担过重的怨声。于是,我们又举行了“少儿心声”活动,让学生把在家不敢说或无法说的话,在学校畅所欲言。从孩子所说的肺腑之言中,我们发现他们埋怨妈妈的居多,因为每一家孩子的学习管理几乎都由妈妈承担。为了让学生理解自己的妈妈,为自己有一个好妈妈而感到自豪。少些怨言,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看妈妈,说妈妈”的活动。首先要大家带来各自妈妈的一张最好的相片来。有的学生带来了妈妈的生活相、工作照,有的还带来了妈妈的婚纱照。课堂上,老师先问孩子:“你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的妈妈很漂亮。”“你的妈妈如何漂亮?”学生于是开始进行小组讨论。接着老师问:“你为什么觉得妈妈漂亮,是因为你喜欢妈妈吗?那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妈妈呢?”这时,学生们就说出妈妈为了自己的生活、学习如何辛苦。听到这些,教师又顺势上了一节说话写话课,题目就是《我的妈妈》。这样,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学生们的讨论以后,他们懂得了母爱是无私的、伟大的,从而激发了孩子对母亲的爱。此后,学生再也没有对父母产生怨言了,而且所写出的文章。篇篇都是情真意切,真可谓放开了心声,写出了佳作。
二、从感兴趣活动开始。让学生为“感兴趣”而写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都十分注意兴趣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能力,也为他们增加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提供契机。对于兴趣活动。我们认为,不能只事先由教师认为有兴趣,而应该让学生感到兴趣。如果学生没有感受到这是兴趣活动,或者没有兴趣参加,那这还不能起到“兴趣活动教学”的作用。也就是说不仅让学生参加了兴趣活动,还要让他们感受到这些活动确实有兴趣。只有对活动确实感受到了兴趣,才会对这些有兴趣的活动产生情感、产生感受、产生不把它写出来就按捺不住的心情。这时候的写作状态才会是最佳的。为“感兴趣”的事而写,才会在一种轻松、愉快、毫无束缚的“放胆式”思维状况下进行写作。
例如。我们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玩中激发情趣。边玩边有兴趣地学习写作,即以情趣点为中心来选材、构思,再拓展成文,或以情趣点为引线,导出其他有意义的写作题材和主题。例如“摸人”、“画三毛”等。在活动中先让学生轮流游戏、观看,确实感到有兴趣,而后老师恰当地提示观察与点拨,最后由学生写成文章。这样,学生的文章才写得生动活泼、充满感情。如组织学生布置墙报。学生们很有情趣地参加。于是老师设计了一个栏目,叫“二十年以后的我”,目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结果在教师点拨和活动引导下,学生们都写出了一篇篇想象非常丰富、既有趣味又有思想又有文采的表达理想的佳作。又如,当看到有的学生想当科学家时。教师举行了一次班会活动,题目是《明天的科学家》。上课前,教师特意准备一个相镜,并准备了一段精美的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是著名的科学家的相片。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展示)啊!你们都知道了,但现在谁都不许说出来,要边看边想自己的理想。”于是学生们轮流看相片。通过“边看——边思”活动,他们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调动了写作积极性,于是他们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这就是学生真正为“感兴趣”而写了。
三、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生活。让学生从熟悉中发现新意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和灵感来自于他们的生活。但是,学生往往因为自己的生活太简单、太普通而缺乏新鲜感,可以说熟视无睹,于是这些生活也就无法进入他们的写作范围。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放开”观察与“放开”思维的缘故。学生由于未能放开思维,放飞想象,便对生活“熟无激情”,难以发现新意并吸收为写作题材。因此,我们务必指导学生运用求异思维的方法,学会用陌生的眼光来观察与思考这些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从中悟出新意,写出新作。这里,首先要求学生在家里、在社会适当参加实践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进入多彩的生活空间。产生生活的体验。然后让学生做观察生活的有心人、热心人,既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动机,捕捉更多有独特意义的题材,成就佳作。如《记一次春游》、《给妈妈的一封信》、《参观科技展览》、《洗碗》等。这些文章都充分写出了他们对劳动的热爱、对生活的讴歌和向往,真可谓眼光一放开。思维一放开,生活就新鲜起来了。视野就更开阔了,写作兴趣与激情也就出来了,写作题材也就有了,另外。我们还可通过生活图画来创设情境,使生活画面更趋理想化、美趣化,从而形成一种“陌生”的感觉、惊喜的感觉,也就是新鲜的感觉,然后根据儿童特点,采取由直观到抽象、由说到写、小组讨论的方法,指导学生把这种“感觉”写出来,往往这时候写出来的习作也是最佳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只要引导得当,大部分学生都能放开想象,而且想象得合情合理。如用观察《下雨啦》四幅图进行写作训练时,不少教师特意设置了这样一种情境,即用“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急匆匆、助人为乐、抚摸”等词,虚拟构建了一个特定情境,这样就较好地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写出一种“陌生”而新鲜的感觉来。
由于学生爱看童话。也爱写童话,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有些教师在教完《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后,又鼓励学生丢开原有课文的结尾,通过续写的形式来创设一种“陌生”的情境,以产生异样的感受,从而写出一个新的结尾或另外一个故事来,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写出新意。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也很好,有的学生想到了小灰兔第二年也种出许多白菜,有的学生想到小灰兔第二年把自己种的白菜送给了老山羊和小白兔等等。由此可见,用“陌生”法去引导学生放开观察与体验、放胆思考与写作,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总之,开放式作文教学。通过真正的放开以后,能让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怎么说写都行。但由于学生本身差异和说写水平的参差不齐,必然导致效果各异。所以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不能没有教师创建“放开”的必要模式和有利契机。我们要不断地引导学生首先在思维上“放开”,然后在写作上“放开”,努力给他们创设一个放开思维、展现个性的时间和空间,并让他们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个性。这样他们才能写出一篇篇既有时代生活气息、又有个性特点的创新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