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面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困惑,每一个教师有责任思考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制定高中三年写作计划,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进行二次作文,先规范写作再发展个性,积极倡导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制定计划;积累素材;落到实处。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由于高考中作文占60分,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几乎所有的教师和考生都十分重视作文,在高三特别是高考前一个月为作文几乎吃不好,睡不着;另一方面,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写作中却又对作文不重视或苦于找不到好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至于写作的成效不大。作文似乎成了师生们的一块心病。
高中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对作文教学均有明确阐释,可以说,作文教学有氛围、有政策。目前需要的是具体的措施,笔者有以下尝试:
一、统筹安排,制定好三年计划
高一上学期:记叙文训练。
1、记叙文写作诊断:"趣事"
2、写作指导:审题立意、人物描写、叙事方法、选材、结构等。
3、训练规范书写。
高一下学期记叙文强化训练。
1、记叙文写作诊断:我的高中生活
2、记叙文强化训练:立意、选材、结构。
3、记叙文语言训练。
高二上学期:议论文训练。
1、议论文写作诊断:自信
2、片段训练:观点+材料+分析
3、议论文结构介绍与训练。
4、议论文论证方法介绍与训练。
5、议论文说理训练。
6、议论文语言训练。
高二下学期:议论文深刻透彻说理训练。
1、议论文写作诊断:《远方》读后感。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3、发散思维训练。
4、逆向思维训练。
5、关系型作文训练。
6、内容深刻训练。
高三上学期:话题作文以议论文为主。
高三下学期:
1、不限文体作文训练。
2、题目、立意、结构等备考训练。
二、做好材料积累
大部分学生成天埋头于数、理、化、英题海中,无暇光顾中外名著,阅读面狭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看问题不透彻,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写作"无米下锅",写起文章来,语言干巴,内容空洞,缺乏写作素材,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因此积累材料是写作的关键一步。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写作和别的学科不同。如数学和历史,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它们可以传授,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就不可以传授。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知识。它具有综合性,牵扯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运用文字的能力、知识面、文化水平等等。所以写文章还得多读多练。"
1、摘抄品评背诵。高一一入学要求学生平时准备一本笔记本,及时把在每天至少15分钟的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佳词美句、诗词名句,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做到每天一摘抄,并在旁边做好相对的语句评析,可从语句中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用词的精妙、句式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品评,或者写上自己的读后见解与感受,以促使自己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有效地积累语言。同时,只抄不记还不能达到目的,江泽民说过: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非浅。因此,同学们可以把积累下来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经典作品、哲理典故、精彩时文等具有一定写作典范的语言材料,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想办法把这些内容背诵下来,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感悟、比较、品味和欣赏,以此来把素材贮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增加各类知识的储备,使到语言日臻丰富,在运用语言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增强了书面表达的能力。
2、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每天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科学家,最喜欢的作家、诗人,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最喜欢的作品或作品片断等待,并说明最崇拜、最喜欢的理由,并尝试写心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各种有益书籍的兴趣,课外阅读也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上大家彼此进行交流,于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内容都能在语文上掀起小小的波澜。学生的阅读量与日俱增,认识、胆识、素质也一天天得到提高。通过阅读,让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热点问题,甚至社会言语习惯;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作家写作的方法,以期对写作有所帮助;通过阅读,锻炼记性,积累写作素材,使自己笔下流出的东西生动、鲜活、引人。因此,只有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书,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且用词恰当,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析理深刻。
3、进入高三,时间短,任务重,"放任自流"的散漫阅读方式已不可能,教师必须精选鲜活材料以简报形式印发,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营养"上的强化补充。印发的内容要克服盲目性、无序性,要循序渐进,形成序列,便于学生阅读积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素材库:每次作文,装订成册,放在班内翻阅。让学生从其他学生的作文中收集现成的材料,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作文的批改。
三、作文批改应采用多种形式,注重指导,注重批改,有重点的突出训练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因此,每次学生作文完毕,教师就应针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次修改自己的作文,让他们学会修改作文。这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如此,学生下次作文时,就会注意这些问题。再如抽组批改,将更快更有效的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一个小组基本可以反映全班学生在作文时出现的普遍问题。从上、中、下三个档次中选出三四篇在全班交流,由学生评论或师生共同评论,或分组交流评论,指出其优点、问题和修改的意见,然后再把作文交给学生分组集体批改,作者读大家评,由一位同学集中大家意见,写出评语;也可以同桌或前后桌对批,作文批改要有评语,而且要求评语要有重点,因为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批改,这就要求评语与本次作文训练目标相符合。再者应特别强调学生作文的优点,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批完后我再行全面或部分审批或面批,既批文章又批评语,对正确的评语给予肯定,对不恰当的评语予以纠正,抓典型,奖优改劣。这样,每篇文章都有两个评语,同学们既想知道老师的意见,又想知道自己作的水平,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流、传阅,共受启发,常常收到一石二鸟或多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讲评总结,效果比以往好得多。当然,作文批改的方式有很多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发的产生写作的欲望
四、面对高考,我建议进行二次甚至三次作文
面对高考我们仍需按照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文体、结构、语言等系列化,作为我们城镇中学来讲,首先要保证作文不拉分,再考虑个性化和发展等级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作文能达到阅卷者所指定标准模式,高中教学必须要教会学生作文的基准模式,但由于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这种模式并非一次就成功,必须要求学生多次熟练掌握。目前数理化等科特别要求学生三番五次地去做错题,重复做题,而且认为这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既然如此,我们作文为何就不能进行多次写作呢?因此我认为作文也应进行同题同体多次作文。
建议:每两周些同题同体作文2篇
周一60分钟写作
周二、周三教师批阅
周四45分钟讲析作文45分钟学生二次作文
下节课教师指导学生批阅
五、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练好书写基本功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所以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较快的提高书写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写字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写好字,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养成学生高雅乐观的情趣。尤其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实行无纸化阅卷后,因为卷面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甚至得0分屡见不鲜,所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忽视。良好的作文习惯还包括:阅读习惯,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日记练笔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联想与想像的习惯,口头作文的习惯,先想再写的习惯,快速行文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评判作品的习惯。学生形成生活习惯,便形成语文生活习惯,大语文教育观强调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也就能实现。
总之,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钻研理论的同时,还要多实践,多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作文命题要不拘一格,从生活实践中来,和学生一起评价社会、分析生活,作文批改平等主体化,不要搞"一支笔"、"一言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语文学习》。
[3]朱光潜:《谈谈写作》。
关键词:作文教学;制定计划;积累素材;落到实处。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面临的尴尬局面:一方面由于高考中作文占60分,被称为语文的"半壁江山",几乎所有的教师和考生都十分重视作文,在高三特别是高考前一个月为作文几乎吃不好,睡不着;另一方面,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写作中却又对作文不重视或苦于找不到好方法,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至于写作的成效不大。作文似乎成了师生们的一块心病。
高中新课改下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面对作文教学均有明确阐释,可以说,作文教学有氛围、有政策。目前需要的是具体的措施,笔者有以下尝试:
一、统筹安排,制定好三年计划
高一上学期:记叙文训练。
1、记叙文写作诊断:"趣事"
2、写作指导:审题立意、人物描写、叙事方法、选材、结构等。
3、训练规范书写。
高一下学期记叙文强化训练。
1、记叙文写作诊断:我的高中生活
2、记叙文强化训练:立意、选材、结构。
3、记叙文语言训练。
高二上学期:议论文训练。
1、议论文写作诊断:自信
2、片段训练:观点+材料+分析
3、议论文结构介绍与训练。
4、议论文论证方法介绍与训练。
5、议论文说理训练。
6、议论文语言训练。
高二下学期:议论文深刻透彻说理训练。
1、议论文写作诊断:《远方》读后感。
2、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3、发散思维训练。
4、逆向思维训练。
5、关系型作文训练。
6、内容深刻训练。
高三上学期:话题作文以议论文为主。
高三下学期:
1、不限文体作文训练。
2、题目、立意、结构等备考训练。
二、做好材料积累
大部分学生成天埋头于数、理、化、英题海中,无暇光顾中外名著,阅读面狭窄,思维仍然停留在初中阶段,看问题不透彻,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学生写作"无米下锅",写起文章来,语言干巴,内容空洞,缺乏写作素材,这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瓶颈。因此积累材料是写作的关键一步。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写作教学从古到今都不行。怎么办?没有别的窍门,只有多读多写。写作和别的学科不同。如数学和历史,都是知识性的东西,它们可以传授,你不知道,你不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但写文章就不可以传授。写文章是一种修养,不是一种知识。它具有综合性,牵扯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运用文字的能力、知识面、文化水平等等。所以写文章还得多读多练。"
1、摘抄品评背诵。高一一入学要求学生平时准备一本笔记本,及时把在每天至少15分钟的阅读过程中发现的佳词美句、诗词名句,分类摘抄在笔记本上,做到每天一摘抄,并在旁边做好相对的语句评析,可从语句中的修辞方法、表现手法、用词的精妙、句式的结构等方面进行品评,或者写上自己的读后见解与感受,以促使自己更好地领悟语言文字的内涵,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有效地积累语言。同时,只抄不记还不能达到目的,江泽民说过: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非浅。因此,同学们可以把积累下来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经典作品、哲理典故、精彩时文等具有一定写作典范的语言材料,在正确理解的基础上,想办法把这些内容背诵下来,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交流、感悟、比较、品味和欣赏,以此来把素材贮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增加各类知识的储备,使到语言日臻丰富,在运用语言时就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增强了书面表达的能力。
2、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我们每天利用课前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轮流介绍自己最崇拜的伟人、科学家,最喜欢的作家、诗人,最喜欢的名言警句,最喜欢的作品或作品片断等待,并说明最崇拜、最喜欢的理由,并尝试写心得。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各种有益书籍的兴趣,课外阅读也成了学生的必修课。课堂上大家彼此进行交流,于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内容都能在语文上掀起小小的波澜。学生的阅读量与日俱增,认识、胆识、素质也一天天得到提高。通过阅读,让学生开阔眼界,使学生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热点问题,甚至社会言语习惯;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作家写作的方法,以期对写作有所帮助;通过阅读,锻炼记性,积累写作素材,使自己笔下流出的东西生动、鲜活、引人。因此,只有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书,写起文章来才能信手拈来,且用词恰当,语言流畅,内容充实,析理深刻。
3、进入高三,时间短,任务重,"放任自流"的散漫阅读方式已不可能,教师必须精选鲜活材料以简报形式印发,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营养"上的强化补充。印发的内容要克服盲目性、无序性,要循序渐进,形成序列,便于学生阅读积累,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素材库:每次作文,装订成册,放在班内翻阅。让学生从其他学生的作文中收集现成的材料,更有利于消化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作文的批改。
三、作文批改应采用多种形式,注重指导,注重批改,有重点的突出训练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给予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因此,每次学生作文完毕,教师就应针对学生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批改方式,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多次修改自己的作文,让他们学会修改作文。这一方面提供了学生对自己的作文重新认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如此,学生下次作文时,就会注意这些问题。再如抽组批改,将更快更有效的反映学生的作文水平,因为一个小组基本可以反映全班学生在作文时出现的普遍问题。从上、中、下三个档次中选出三四篇在全班交流,由学生评论或师生共同评论,或分组交流评论,指出其优点、问题和修改的意见,然后再把作文交给学生分组集体批改,作者读大家评,由一位同学集中大家意见,写出评语;也可以同桌或前后桌对批,作文批改要有评语,而且要求评语要有重点,因为一篇作文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去批改,这就要求评语与本次作文训练目标相符合。再者应特别强调学生作文的优点,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批完后我再行全面或部分审批或面批,既批文章又批评语,对正确的评语给予肯定,对不恰当的评语予以纠正,抓典型,奖优改劣。这样,每篇文章都有两个评语,同学们既想知道老师的意见,又想知道自己作的水平,我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流、传阅,共受启发,常常收到一石二鸟或多鸟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讲评总结,效果比以往好得多。当然,作文批改的方式有很多种,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作文教学的每个环节,让他们真正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发的产生写作的欲望
四、面对高考,我建议进行二次甚至三次作文
面对高考我们仍需按照传统作文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如文体、结构、语言等系列化,作为我们城镇中学来讲,首先要保证作文不拉分,再考虑个性化和发展等级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作文能达到阅卷者所指定标准模式,高中教学必须要教会学生作文的基准模式,但由于学生个性和能力差异,这种模式并非一次就成功,必须要求学生多次熟练掌握。目前数理化等科特别要求学生三番五次地去做错题,重复做题,而且认为这是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之一。既然如此,我们作文为何就不能进行多次写作呢?因此我认为作文也应进行同题同体多次作文。
建议:每两周些同题同体作文2篇
周一60分钟写作
周二、周三教师批阅
周四45分钟讲析作文45分钟学生二次作文
下节课教师指导学生批阅
五、培养良好的作文习惯,练好书写基本功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外表,所以以写字教育为突破口实施素质教育,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较快的提高书写水平是很有必要的。写字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写好字,而且能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锻炼学生刻苦顽强的品质,养成学生高雅乐观的情趣。尤其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实行无纸化阅卷后,因为卷面原因造成的不必要的失分,甚至得0分屡见不鲜,所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不能忽视。良好的作文习惯还包括:阅读习惯,观察体验生活的习惯,日记练笔的习惯,积累语言的习惯,联想与想像的习惯,口头作文的习惯,先想再写的习惯,快速行文的习惯,修改文章的习惯,评判作品的习惯。学生形成生活习惯,便形成语文生活习惯,大语文教育观强调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也就能实现。
总之,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钻研理论的同时,还要多实践,多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作文命题要不拘一格,从生活实践中来,和学生一起评价社会、分析生活,作文批改平等主体化,不要搞"一支笔"、"一言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许多优秀的作品。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语文学习》。
[3]朱光潜:《谈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