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改教育理念在各教育阶段的不断渗透,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然成为教学重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一系列基础性以及综合性的教学要求,是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前提。本研究就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27-0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内涵进行融会贯通,构件有效的教学体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育本质的体现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在教科书中我们不曾见到过抽象这个字眼,但是其教学内容很多都较为抽象。很多教学内容所反应的并不是其事物自身的属性,而是在各事物之间提炼出的能将其作为独立思考的内容。在对抽象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学到怎样从形或者量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培养学生通过抽象教学内容的学习,去认识我们周围的这个客观世界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很多抽象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比如,在西南师大版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一章节的学习,教材中设计到“满十进一”的小班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数小棒、摆小棒以及捆小棒等方法,利用小棒解答教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积累起丰富的活动经验,从而构建起抽象的数学思维。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能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对满十进一的竖式计算。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十的认识”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的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识的思考,来解决所面临的新知识和困难,这是一种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巨大提升。比如,学生在解答这一题目时:
可以看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在竖式中将满十进一的教学知识得以明确的理解。另外,学生之前掌握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不能帮助其解决这样的学习问题,“4+8”后满十进一的这个“1”,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处理,然后在式子右边的部分,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其把摆放出来,从而就会变成这样一个式子:
或者还有同学会直接把这个多出来的“1”舍弃,列出这样的式子:
不管同学们怎样去算,就是不知道这凭空多出来的“1”到底该怎样处置。但是在同学们思考的过程中,这一抽象的知识概念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起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抽象思考能力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对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整合应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去表达出数学现象,利用数学概念、数学图形以及数学符号等将数学现象进行完整的表述,以此来建立出正确的数学模式和数学法则去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理解和解释,强化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实践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关系到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数学推理能力也是贯彻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关键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数学推理知识。比如,教材中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或者“你知道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等等一系列的提问,这样的编排其实就是为了引導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激发同学们的数学推理兴趣。
三、培养学生将整体观点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空间想象能力是有限的,也没有较强的图形观念。而在空间与图形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单凭自己对图形和空间的理解想象,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将整体观点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而信息技术的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图形和空间概念具体化,将空间和图形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以及生动化,从而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空间与图形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老师在教授空间与图形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重难点问题,即是老师用简单直观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一些教学工具进行讲解,学生还是难以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特别是对一些想象力不丰富的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学习,不用再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灵活多变功能,能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体的大小快慢、动静虚实等之间的变化得到直观的体现,将物体的运动过程或者发生过程以生动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并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就能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且能将推理和抽象的教学观点相融合,以此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总结
学生在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上,构建起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习启蒙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数学思考能力,突破数学学习障碍,并且能掌握将整体观点进行融会贯通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2]董文彬.寻找数学的美与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主题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究[J].中国教师,2016,(2):62-67.
[3]周浩.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2):52-55.
[4]第一届海峡两岸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观摩研讨会[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5,(10):63-63.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027-02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内涵进行融会贯通,构件有效的教学体系。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就对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在数学核心素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探讨。
一、数学教育本质的体现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在教科书中我们不曾见到过抽象这个字眼,但是其教学内容很多都较为抽象。很多教学内容所反应的并不是其事物自身的属性,而是在各事物之间提炼出的能将其作为独立思考的内容。在对抽象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学到怎样从形或者量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培养学生通过抽象教学内容的学习,去认识我们周围的这个客观世界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涉及到很多抽象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能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发展创新能力。
比如,在西南师大版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中,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一章节的学习,教材中设计到“满十进一”的小班教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数小棒、摆小棒以及捆小棒等方法,利用小棒解答教学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积累起丰富的活动经验,从而构建起抽象的数学思维。然后,教师再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
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这一章节的学习过程中,能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对满十进一的竖式计算。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十的认识”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口算”的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对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知识的思考,来解决所面临的新知识和困难,这是一种对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巨大提升。比如,学生在解答这一题目时:
可以看到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他们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在竖式中将满十进一的教学知识得以明确的理解。另外,学生之前掌握的知识以及学习方法不能帮助其解决这样的学习问题,“4+8”后满十进一的这个“1”,他们不知道该怎样处理,然后在式子右边的部分,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其把摆放出来,从而就会变成这样一个式子:
或者还有同学会直接把这个多出来的“1”舍弃,列出这样的式子:
不管同学们怎样去算,就是不知道这凭空多出来的“1”到底该怎样处置。但是在同学们思考的过程中,这一抽象的知识概念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起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培养学生抽象思考能力的过程中,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师对这些有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方法进行积极的整合应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去表达出数学现象,利用数学概念、数学图形以及数学符号等将数学现象进行完整的表述,以此来建立出正确的数学模式和数学法则去对具体的事物进行理解和解释,强化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在实践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关系到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数学推理能力也是贯彻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的关键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蕴含着较为丰富的数学推理知识。比如,教材中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像“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或者“你知道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吗?”等等一系列的提问,这样的编排其实就是为了引導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激发同学们的数学推理兴趣。
三、培养学生将整体观点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空间想象能力是有限的,也没有较强的图形观念。而在空间与图形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单凭自己对图形和空间的理解想象,是很难完成学习任务的。所以应该培养学生将整体观点进行融会贯通的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而信息技术的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图形和空间概念具体化,将空间和图形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以及生动化,从而开拓学生的学习思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空间与图形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老师在教授空间与图形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重难点问题,即是老师用简单直观的教学方法并结合一些教学工具进行讲解,学生还是难以对其进行正确的理解,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特别是对一些想象力不丰富的学生,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帮助他们进行知识点的理解学习,不用再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灵活多变功能,能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物体的大小快慢、动静虚实等之间的变化得到直观的体现,将物体的运动过程或者发生过程以生动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并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就能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且能将推理和抽象的教学观点相融合,以此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总结
学生在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上,构建起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习启蒙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让学生积极发挥自己的数学思考能力,突破数学学习障碍,并且能掌握将整体观点进行融会贯通的数学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率,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2]董文彬.寻找数学的美与理—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主题作业优化设计的实践探究[J].中国教师,2016,(2):62-67.
[3]周浩.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版),2016,(2):52-55.
[4]第一届海峡两岸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课程与教学观摩研讨会[J].小学教学设计(数学),2015,(10):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