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g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玉石质地坚硬温润,色泽鲜明,晶莹纯洁,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璀璨的玉文化。每个时代的艺术家匠心独运,把玉雕琢成装饰品、艺术品,赋予美好、珍贵、高尚、圣洁的文化内涵。本文将通过汉白玉雕作品《仕女》的创作,来阐述艺术创造的魅力。
  关键词:玉雕;艺术的创造:仕女
  中国是最早用玉的国家之一,早在近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人的先祖就发现并开始使用玉石了。在这个古老而博大的国度里,玉石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像“书中自有颜如玉”“美人如玉”“冰清玉洁”“琼楼玉宇”等等涉及到玉的美好词汇可谓是数不胜数。在《说文解字》中诠释为“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系之方也”。即说玉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等特性。故有诗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故君子贵之也”,将玉比喻成“仁、义、智、勇、洁”五种高贵的品德。可以发现,玉在邈远的岁月积淀中已成为了美好品质的化身和代名词,它已跨越了物质层面的意义,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在这句荡气回肠的词句中,可以感受到玉是在四季之雨露的滋养下,日月之光华的照耀下形成的圣洁之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们纯粹、朴素,美而不朽。然而,在古语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未经雕刻家雕琢的玉,只是具备着自然属性,不具有艺术个性,不是艺术品。穿梭于中国历史文化的隧道之中,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时代,或以尊贵典雅、或以纯洁无暇般地在历史舞台中渐次登场的是玉器、是玉文化,它给予拥有者一种别样的荣耀,一种卓尔不群的感受。它的历史和每一处微妙的细节,都萦绕着美丽的光环,都铭刻着一种特殊的情怀,而这些恰恰是艺术创造的强大力量。
  艺术创造需要凭借才能和技巧,以造型、质料、线条、色彩、节奏、语言符号等为载体,使心象变成物象,构成现实存在的艺术作品。因此,玉器是经过艺术家智慧的洗礼,将玉石原有的美好属性与文化内涵、人的情感巧妙地融合起来的流传千古的艺术品,在中国的历史中不乏这般精品: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人,人物长脸尖额、大鼻,炯炯有神的双目,抚着双膝稳坐,身着云纹高领窄袖衫,腰束宽带,造型严谨,色泽晶莹,塑造了一个典型的奴隶贵族的形象,这个时代的雕刻艺术以玉这种材质为媒介来反映这个时代人物的面貌特征;又如陕西成阳汉代遗址出土的玉天马,晶莹的质地加上出人意料的奇特造型,给人一种新颖的视觉感受,加上作者“天马行空”的构思,使整个作品荡溢着一种威武雄壮的气势:骑马者为高鼻、尖额,肩臂生翼的习习人,左手按住马辔,右手执灵草,玉马张舌露齿,双目注视,四腿健壮有力,呈向前奔腾状,大气简洁,玲珑剔透,可为两汉玉雕精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出生于雕艺之乡福建莆田,在耳濡目染以及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掌握了闽莆地区独特精湛的传统雕刻技艺。在多年的从艺历程中,我对汉白玉这种材质情有独钟。汉白玉,通体洁白、质地细腻、温润剔透,内含闪光晶体,熠熠生辉,是一种具有观赏性的建筑和雕刻材料,在西方从古希腊时代就开始用白色的大理石作为雕刻材料,这种材料在中国也被广泛的运用。每每获得汉白玉,总会乐此不彼地坐在其前,静心斟酌,研究其肌理、形状、色泽等,并与内心的构思融合起来,在将玉石这种材质雕琢成玉器的过程中享受着艺术创造的喜悦,个中的乐趣难以言语。
  在创作汉白玉雕作品《仕女》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抽象的人文思想与具体的质感、以及和雕刻技艺的结合所产生出的视觉语言。仕女,这个词代表的是我国古代那些美丽聪慧的女子,仕女题材,是众多画家所青睐的,翻开中国画的历史,专门有“仕女画”类别,“仕女”可以说是美的象征。美国著名哲学家桑塔耶娜曾说过:“美是真,美是理想的表现,美是神的完善之象征,美是善的感性显现。”透过此句话,我们可以理解到“美”即是人们所追求的“真、善、美”的品德。因此,在塑造“仕女”的形象涵义之时,要注重传达出其精神气质,即“聪慧美丽”的内在抽象涵义。首先,简约地雕刻出仕女优美的身型轮廓,用玉质的光洁、细腻、圆润等特点来表现仕女绰约的柔美身姿,使仕女温婉恬静的性格与汉白玉洁白的质地水乳交融,达到相得益彰的完美境界。古时候的女子总是外披着轻飘美丽的绣花罗衫,裙裾褶褶如雪月光华流动轻泻于地,迈着缓缓的步伐从远处轻盈走来。而要表现这种轻盈的身姿就要考虑到仕女的基本姿势,仕女的姿势是表现仕女仪容风采和内心思想感情的重要艺术语言,要求“愈隐愈显”“潜在含蓄”“窈窕舒展”才能够合人心意,并借助身体的回旋、曲折、扭转来和顺势顾盼呼应,使外形与内韵相统一。在作品《仕女》中则采用了逆势的站姿:低首右转,胸微右转,跨部左转,前伸的右脚和向右微侧的左脚,富于变化的身型站姿,显现出优美的情怀,间接突出了仕女的内在美。仕女梳着端庄整齐的发髻,头饰一支珠钗,随着轻盈的步伐轻轻摇荡;清秀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嘴唇小而丰满,双手挽着长长的衣袖,右侧的脸庞与富于变化的身姿相协调,使微微低垂的双眸倍加顾盼生情,散发着由内而发的典雅恬静的精神气质。
  在作品中,不管是仕女的发髻、脸部、身型还是衣纹等都采用了简约的雕刻方法,主要以圆雕和浮雕两种雕刻手法为主,以一种简洁大方的外在形式来表现仕女的内在美,汉白玉这种材质的特性是适宜用精雕细刻这种方法的,在此因材施艺就显得倍加重要了。在雕刻仕女的衣纹之时,首先需要创作者善于观察生活,不仅要观察生活中衣纹的形成和变化韵律,也要从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去深切感受各种事物的韵律美。纵观许多玉雕作品,其人物的衣纹显然继承了我国绘画艺术中的传统风格——以线的造型为主。衣纹线条的雕刻从刀法上来讲是需要“提、按”的雕法来使衣纹富有韵律感的。衣纹的韵律,要靠雕刻时的起承转合、轻重缓急、虚实顾盼来实现“力的旋律”。但是雕刻时的流畅性和连贯性对于衣纹韵律感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要求雕刻艺术家有“一气呵成”之势,达到“行云之飘渺于太空”那样自然,有种“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以期获得一种自然美,这也是克服衣纹“板、散、僵、死”的关键所在。作品《仕女》的衣纹以浮雕的雕刻手法为主,衣纹的线条走向大致分为三部分:臂肘部分、裙摆部分以及双手挽着的部分。臂肘部分若隐若现地雕刻着几道衣纹,它们的走向是一致的,是仕女双手挽着所形成的自然形态,但是线条的粗细、长短却是有区别的,凸显衣纹的“轻重缓急”的韵律,仿佛起伏跌宕的音乐,富有节奏上的变化。其余两部分的线条呈现着一种无形的连贯,即衣纹表面上看是不衔接的,实际是形断意不断,共同表达着皱折的关系,使整个衣纹宛如潺潺的山泉之水,时而在山林中穿越着,时而回转而现,从不会因为形迹的瞬间消逝而让观者产生断源之感,这也是雕刻者追求的急缓不匀的刀法所产生的效果。总之,汉白玉雕《仕女》作品的创作完成,是富于自然性的玉石被雕琢为具有人性化的玉器的过程,是艺术创造的过程,为玉石注入了仕女独有的“美丽聪慧”的内涵意蕴。
  “玉不琢,不成器”,每一件玉器都是雕刻者内心深处灵感的进发、利用玉的材质美精心雕刻的精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雕刻艺术家用玉这种自然之物为载体,把玉的至美至纯的自然特性与人文意蕴融会贯通,创作出了许多“有情之石”,具有着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底蕴,且在无形之中成为了文化的传播媒介,让不同的文化接受者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如今,素有“东方艺术奇葩”之美誉的中国玉雕在世界上名闻遐迩,与书法、国画、京剧等艺术那般被国人视为国粹。
  (邹敏智 福建省莆田市新东艺雕刻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7月23日,“生命冲力——2015年第二届平昌双年展”在韩国江原道平昌阿尔卑斯开幕。本次双年展总策展人为李在彦,赵慧玎、Matsunaga Ko、申银淑等人共同参与策划。《雕塑》杂志社社长范伟民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并与韩国女雕塑家协会会长申银淑等人作进行友好交流。中国有王小蕙、吴俊勇、缪晓春、李大方4位艺术家参展,具有中国元素的作品既丰富了展览多元化的呈现,也促进了中韩当代艺术之间的交流和碰撞。 
2010年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已在北京拉开了帷幕。这是国内举办的第五届高校毕业生雕塑展,也是第一次邀请国外高校毕业生同台献艺的雕塑展。在宽敞明亮的展厅,在一件件作品前驻足,蓦然跳入我脑海的话题是材料:材料的多样化,同学们对材料的执着出新乃至出奇的追求是引人注意的问题。  这是一个时代性课题,是一个极具现代性,也极具后现代性思潮的话题。  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的现代主义艺术理论家罗杰·
据《论语·公冶长》记载,一次,孔子的学生宰予“昼寝”,孔子知道后,生气地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粉刷)也。”只是睡个午觉的事,老先生至于发这么大的火吗?   这不得不从古人的饮食习惯说起。古人一日吃两餐,早餐约在上午9时,称朝食或饔;晚餐在下午4时左右,称晡食或飧。而饔飧便指一天的饮食了。如《孟子·滕文公上》:“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饮食不能保证,则称“饔飧不继”。这种一日两
记得两年前,在北京的一个展览研讨会上,有的批评家谈到这几年崭露头角的年青艺术家中,许多都是毕业于雕塑专业,像梁硕、卢征远、王思顺、厉槟源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实验精神,并非通常概念中的雕塑创作。从当代艺术所呈现的实验性、跨界和综合性来讲,从学科背景和学缘结构来讲,似乎应当出自实验艺术似乎更为合理,但事实好像并不是这样,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  针对这个话题,我当时做了一个回应,雕塑专业有着完整
内容摘要:神话时代的人物,飘渺而不可及。是雕刻艺术,让他们贴近我们的生活,以最接近人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知道所信奉的不再是虚幻的存在,而是实实在在、栩栩如生的形象。雕刻艺术因材料的不同分门别类,相比较其中又以石材最被广泛运用。  关键词:佛像雕塑;宗教信仰;佛教  菩萨驾慈航,寻声诵咒施无畏。  众生溺苦海,转意回头行吉祥。  “庄严国土、行乐有情”是中国佛教徒的行为准则。宗教是被压迫生灵
一、导言  今天中国的美术和美术教育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西方艺术思想、创作理念本土化的问题。第二,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思想、造型理念向现代性转换的问题,其指意:在当代我们的传统文化、审美思想、形态创作理念经过梳理变革,在坚守其思想精髓的前提下是否适应于当代文化生活节奏,是否转化为今天艺术创作的资源。  第一个问题,经历了近百年的实践,特别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西方的美术教学体系全盘移植中国
屁是动物排放的废气,其中含有甲烷、氮、二氧化碳等气体,而作为自然界的湖泊显然是不会放屁的。所谓放屁的湖,指的是这类湖蕴含丰富的甲烷等气体,和屁的成分非常相似。   在北极地区就有这样一个会“放屁”的湖,湖中含有丰富的甲烷气体,湖水不停地发出“汩汩”“噼啪”的声音,拳头大小的气泡随处翻滚爆裂,整个湖像要爆炸似的,美国的凯蒂·沃尔特·安东尼教授称它为艾塞湖。艾塞湖位于美国的阿拉斯加北部,在北极圈内的
中国美术学院万曼壁挂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4月,由保加利亚功勋艺术家万曼教授(马林·瓦尔班诺夫 Maryn Varbanov)创建和执导。1989年由文化部正式命名,它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从事当代纤维艺术创作与教学的机构。  万曼原名马林·瓦尔班诺夫,1932年出生于保加利亚,1951年考入保加利亚索菲亚美术学院雕塑系,1953年来中国留学,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19
由韦天瑜等策划、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办的“公共艺术与人文生态——2012上海国际景观雕塑论坛”于2012年3月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本届论坛聚焦目前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发展问题。  参加此次活动的专家,有来自国内外著名公共艺术学者、著名公共艺术家、商业空间设计师、城市管理决策者和房产商等参加。本论坛由著名艺术评论家马钦忠担任学术主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主任韦天瑜教授阐述了公共艺术的社
以下稿件由数次访谈整理而成。一般而言,国内对大地艺术的介绍仅局限于对美国的报道,而忽略了这是一次全球性的艺术运动。本次访谈对象克里斯·德鲁里先生是英国一位重要的地景艺术家,他将用自己的经验和作品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审视大地艺术的视角。在生态环境已经达到临界平衡极限的今天,重提大地艺术之精神则不无暮鼓晨钟之意,以此与艺术界同仁共勉。  艺术家简介:克里斯·德鲁里,英国大地艺术家、观念艺术家。19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