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维的《渡河到清河作》是一首很清通的诗,可以说解读起来并不难。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冢。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说的是王维渡黄河而至清河县的经历。先是茫茫大河,不见涯涘;继而发现城郭,而且渐渐清晰;最后回望来处云霞满天。这种沿途记录的诗歌,唐诗里面多得是,并不出彩的,也容易被大家忽略。事实上,这首诗也真不能算是王维的好作品。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作品,从语言的表达力上说,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是那个“忽”字。毛姆说过,词语是有重量、有色彩、有声音的。而中国文化更是讲究,所有的语词都是在一定的“氛围”(境)里面起作用的。上一句“积水穷天涯”无论是从声音上还是意思上都显出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感觉。所以这个人声字“忽”的出现,无论是声音上还是感觉上,都是一种“打破”,有一种轻快、欣喜的感觉。
“宛然”在这里是“清晰”的意思。有人会说,为什么要解释成清晰呢?“宛然”,不也可以是“隐隐约约”的意思吗?既然前面提到了“境”的问题,那么解释词语,就应该放在“境”里面,要“瞻前顾后”,这恐怕是理解汉语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文心雕龙》说“事不孤立”,也是这个意思。那么与“宛然”相关联的是作者所见的“城市”,与之相对的则是渐行渐远的“旧乡国”,作者形容那个“旧乡国”的是“渺漫”(遥远而不清晰),所以这里的“宛然”就应该是“清晰”的意思了。这就叫作“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意思似乎就此明了了。但是还是有些不明白,诗人究竟要说些什么呢?为什么以凝重开篇,又以怅然若失结尾呢?明明有经过艰难的航程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欢欣,又为何会有瞻望故国的失落呢?这就是诗歌解读的不易处了。
诗人首先是文人,他的精神世界既是他自己的,又是属于他所处的文化的。但凡读点书的人,登泰山,总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这既是人心的自然反映,也是习染诗书的积念。临河而生生命流逝的感慨,这是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的影响,深入所有文人的骨髓,王维也不例外,更何况是一个羁旅行役之人呢?很多时候,文人一旦进入到那个特定的场景,他的所思所感就会出现一些“类”的相同,叶落而伤秋,远行而思乡,大约总是一样的,是被我们所属的文化所规约了的,这恐怕就是文化的力量吧。大而言之,则是因为在中国人心中自然与人事之间总有那么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而且这种对应关系有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在《渡河到清河作》里,那种欢欣,那种“宛然”,实际上都是为了反衬出回瞻的落寞的。可以说,那种欢欣是“自然人”的反应,而那种“渺漫”则是文人的反应。一切自然的反应,最终都化为了文人的感喟。再来看“积水穷天涯”的凝重,就有了更深的人生茫茫的感慨了。凝重——欢欣——怅然,构成了诗歌的变化与节奏,也成就了文人内心的波澜。读出这些,是读诗的不易处。
有人说,是不是要考据一下啊,看看王维当时的环境和境遇,这倒大可不必,要是每首诗都要用上考据的力气,那诗歌还会有人念吗?我想摩诘先生也不会这样想吧。
泛舟大河里,积水穷天涯。
天波忽开拆,郡邑千万冢。
行复见城市,宛然有桑麻。
回瞻旧乡国,渺漫连云霞。
说的是王维渡黄河而至清河县的经历。先是茫茫大河,不见涯涘;继而发现城郭,而且渐渐清晰;最后回望来处云霞满天。这种沿途记录的诗歌,唐诗里面多得是,并不出彩的,也容易被大家忽略。事实上,这首诗也真不能算是王维的好作品。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作品,从语言的表达力上说,实际上还是有不少有意思的地方。首先是那个“忽”字。毛姆说过,词语是有重量、有色彩、有声音的。而中国文化更是讲究,所有的语词都是在一定的“氛围”(境)里面起作用的。上一句“积水穷天涯”无论是从声音上还是意思上都显出一种压抑和沉重的感觉。所以这个人声字“忽”的出现,无论是声音上还是感觉上,都是一种“打破”,有一种轻快、欣喜的感觉。
“宛然”在这里是“清晰”的意思。有人会说,为什么要解释成清晰呢?“宛然”,不也可以是“隐隐约约”的意思吗?既然前面提到了“境”的问题,那么解释词语,就应该放在“境”里面,要“瞻前顾后”,这恐怕是理解汉语作品的一个重要的原则。《文心雕龙》说“事不孤立”,也是这个意思。那么与“宛然”相关联的是作者所见的“城市”,与之相对的则是渐行渐远的“旧乡国”,作者形容那个“旧乡国”的是“渺漫”(遥远而不清晰),所以这里的“宛然”就应该是“清晰”的意思了。这就叫作“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意思似乎就此明了了。但是还是有些不明白,诗人究竟要说些什么呢?为什么以凝重开篇,又以怅然若失结尾呢?明明有经过艰难的航程终于到达目的地的欢欣,又为何会有瞻望故国的失落呢?这就是诗歌解读的不易处了。
诗人首先是文人,他的精神世界既是他自己的,又是属于他所处的文化的。但凡读点书的人,登泰山,总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这既是人心的自然反映,也是习染诗书的积念。临河而生生命流逝的感慨,这是孔老夫子的“逝者如斯夫”的影响,深入所有文人的骨髓,王维也不例外,更何况是一个羁旅行役之人呢?很多时候,文人一旦进入到那个特定的场景,他的所思所感就会出现一些“类”的相同,叶落而伤秋,远行而思乡,大约总是一样的,是被我们所属的文化所规约了的,这恐怕就是文化的力量吧。大而言之,则是因为在中国人心中自然与人事之间总有那么一种微妙的对应关系,而且这种对应关系有时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在《渡河到清河作》里,那种欢欣,那种“宛然”,实际上都是为了反衬出回瞻的落寞的。可以说,那种欢欣是“自然人”的反应,而那种“渺漫”则是文人的反应。一切自然的反应,最终都化为了文人的感喟。再来看“积水穷天涯”的凝重,就有了更深的人生茫茫的感慨了。凝重——欢欣——怅然,构成了诗歌的变化与节奏,也成就了文人内心的波澜。读出这些,是读诗的不易处。
有人说,是不是要考据一下啊,看看王维当时的环境和境遇,这倒大可不必,要是每首诗都要用上考据的力气,那诗歌还会有人念吗?我想摩诘先生也不会这样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