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奇特的外形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四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yw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作文要求是描写一处自然景观,要求写出这处景观的奇特之处。其实,在写这篇作文时,我们可以从景观的奇特外形入手。
  [片段一]
  来到山脚下,我就惊讶于它的美了。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再看看笔陡的石级,就像从天上挂下来似的,真想征服它呀!
  沿着山路向上爬,周围被巨石围绕,有的像一个个仙桃,挂在山峰上,等着人们去摘呢!有的像一只只猴子,争着去山间洗澡、摘桃子!还有的像一只巨大的靴子,正等着人们到这里穿上它呢!
  ——节选自《美丽的仙岩山》
  从这一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写的景是高山。重重叠叠的山像“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笔陡的石级像“从天上挂下来似的”,还有形态各异的巨石,像仙桃,像猴子,像靴子,抓住高山、石阶、巨石外形的奇特,就等于牢牢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吸引了读者的心。
  [片段三]
  沿着弯曲的公路一直往前,拐过一个弯,再拐过一个弯,哇,金溪水库到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巨大的拦水大坝。它就像是两座山之间架起的一座桥,在大坝中间建有机房,房顶上立着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金溪水库。
  走在大坝上,往下看,觉得整个人似乎都悬在上面。爸爸告诉我,拦水大坝高64米,坝顶弦长有190米。沿着大坝往前走,发现下面还有四孔闸门。泄洪的时候,四孔闸门同时打开,四条白色飞瀑并驾齐驱,似两对银龙飞跃而下,溅起高高的水花,远远望去,如烟似雾,慢慢往上升腾,声音如同战马齐鸣,多么壮观呀!
  ——节选自《家乡的金溪水库》
  [片段二]
  我们学校操场的一边有九棵高大的梧桐树。它们有三层楼那么高,大的要两个小朋友才能合抱住。它们像接受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又像勇敢的士兵守卫着校园。
  ——节选自《校园的梧桐树》
  这一片段,写的是校园里的梧桐树,梧桐树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呢?一是高大,高大到什么程度,“有三层楼那么高,大的要兩个小朋友才能合抱住”,二是整齐,用连续的两个比喻句来表现,“像接受检阅的队伍”,“像勇敢的士兵”,读者读了之后,展开想象,就能感受到梧桐树有多么整齐。
  在写一处建筑物时,建筑物的外形奇特是给游览者的第一印象。在这一片段中,作者抓住了家乡金溪水库的拦水大坝这一建筑巨大、壮观的外形特点,运用具体的数字和生动的比喻,具体体现了大坝的高和长,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跟着作者一起感叹“多么壮观呀”。
  走进一处景点,我们最先是用眼睛看景物。景物的外观特征,是第一印象,所以写景离不开写景物的外观,通过外观的奇特来展现景物的奇特,这是展现景物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有些景物外观的奇特是别的景物所没有的,如:万里长城的雄伟、苏州园林的精致等。当然,还有很多在我们身边的不知名的景观,一棵草,一朵花,一座公园,只要你有一双慧眼,一定能发现它外形的奇特之处,抓住外形特点,就能写出你心中最美的自然景观。
  (本版由吴卫琴供稿)
其他文献
高大的大理石门柱上大幅喜庆的对联闪闪发光,院子里火红的大灯笼围成一圈,宽敞的舞台正面的宣传画鲜艳醒目,悠扬动听的音乐飘荡在文化馆院场内外。这就是大年初一西乡县文化馆举行的新春少儿歌唱比赛的现场,人声鼎沸,热闹喜庆。我作为参赛选手之一,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开头不落俗套,直接进行场面描写,大气喜庆,先入为主营造出一派新气象,用词精准恰当,充满力量感,并把自己参赛的心情勾画了出来,言简意赅。)  早上八
期刊
我的老家有座美丽的山叫陀螺山,那里风景优美,景色壮观。那么为什么把它叫成陀螺山呢?我一直不明白,爸爸说有机会带我去看看,我就会明白。  初夏的一天,爸爸终于答应带我去游览陀螺山了,啊!我真是太高兴了,因为马上就会知道答案了。一路上我特别兴奋,真想立刻到达脚下。汽车行驶了大约两个小时,爸爸指着前面说那就是陀螺山,我顺着他的手指往前看,一片绿色映入眼帘,  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出现在我们眼前,挺拔险峻,
期刊
今天下午,妈妈给我买来了三条可爱的小金鱼,分别是红的、黄的、蓝的,我喜欢极了!  媽妈拿出饲料,仅仅往里面撒了三颗鱼料,就去看电视了。鱼儿们一见到食物,就争先恐后地去抢,我只去喝了口水,那三颗鱼料就没了,于是我心想:“吃得这么快,鱼料这么少,它们一定还没有吃饱吧!”想到这儿,我就去偷偷地拿饲料,生怕被老妈发现。终于,我安全地拿到了鱼料,但在倒的时候,一不留神,让鱼料和水来了个“亲密接触”。为了不让
期刊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晚饭时间就要到了。平时很少做饭的爸爸忽然说要给我和妹妹做一道“蚂蚁上树”的菜。什么?蚂蚁上树?我是不是听错了?还有一道这么奇怪的菜啊?爸爸会用什么食物来做呢?天哪!不会真的用蚂蚁吧……带着这些疑问,怀着无比好奇的心情,我跟着爸爸来到厨房看他做菜。  只见爸爸先从冰箱里取出一块新鲜的瘦猪肉放在菜板上,然后拿起菜刀飞快地切了起来,只见刀影飞舞,不一会儿,一大块猪肉就变成了一堆肉末
期刊
信远斋铺面很小,只有两间小门面,临街是旧式玻璃门窗,拂拭得一尘不染,门楣上一块黑漆金字匾额,铺内清洁简单,地道北平式的装修。进门右手方有黑漆大木桶,里面有一大白瓷罐,罐外周围全是碎冰,罐里是酸梅汤,所以名为冰镇。北平的冰是从什刹海或护城河挖取藏在窖内的,冰块里可以看见草皮木屑,泥沙秽物更不能免,是不能放在饮料里喝的。什刹海会贤堂的名件“冰碗”,莲蓬桃仁杏仁菱角藕都放在冰块上,食客不嫌其脏,真是不可
期刊
今天,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荷园赏荷花。  跨入荷园大门,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走进荷花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仔细一看,有的荷叶才冒出一点点嫩角,有的荷叶已经完全成熟了,似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还有的荷叶已经有我两个手掌那么大了……刚下过雨不久,碧绿的荷叶上面还有水珠滴溜溜地滚动着,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真是“一阵风来碧浪翻,珍珠零落难收拾”呀!  我们顺着指示牌的指向
期刊
声音既看不见也摸不著,写起来难度较大。下面结合一些典型实例,具体谈谈描写声音的技巧。  一、模拟声音,惟妙惟肖。  用拟声词摹写声音,使人如闻其声。如《小音乐家扬科》一文中:“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呱呱”“笃笃”“嗡嗡”,或响亮,或沉闷,或轻微,音色各异,有强有弱,长短不一,汇成了一支大自然的交响乐。  二、描述联想,激发想象。  具体介绍文中听者的联想,
期刊
我的家乡在晋江,这里不只有高楼大厦,还有晋江农场、休闲农业、美丽乡村、森林人家……怀着好奇心,去年暑假妈妈带着我走进了深沪镇森林公园——森林人家。  一到门口,大门就自动为我们敞开,好像在热情地欢迎我们。一进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我迫不及待地飛奔了过去。只见,在园林的最前方的中间,高高地耸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榕树,就像是一把为我们挡风遮雨的大伞。我快活地跑向小路,只见无数条弯弯曲
期刊
“孔子的雕像坐落在美丽的校园……”每每唱起校歌,我就会想起学校的那座孔子雕像。  走进学校的大门,便来到主干道——孔子大道。为什么将这条主干道叫孔子大道呢?那是因为大道的正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孔子雕像。  雕像立在圆形花坛的中央。四季常青的灌木和五颜六色的鮮花常年簇拥着它。孔子身穿长袍,双手交叉在胸,左手臂还夹着一副竹简,身体略向前倾,像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微笑地迎接着每一个进入校园的人们。  走
期刊
【原文】  蚂蚁上树  星期天的晚上,晚飯时间就要到了。平时很少做饭的爸爸忽然说要给我和妹妹做一道“蚂蚁上树”的菜。“蚂蚁上树”是一道什么菜呢?(这里的描写太过简单,只有一句话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惊奇,可以连续用上两三个相关联的疑问句,制造悬念,渲染气氛,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跟着爸爸来到厨房看他做菜。(“激动”用词不当,应该改为“好奇”。)  只见爸爸先把一块瘦猪肉剁成肉末放在一边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