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白杨树的湖中倒影
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功能,而我必须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那我的选择会是“macht sichtbar”。这句德文的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眼中,这就是文学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功能。
你们熟不熟悉鲁迅的小说?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
假想一下,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我们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也可能是村子里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看见愚昧,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无可奈何的悲伤。文学,使你“看见”,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对“美”的顿悟。
苏东坡写过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缥缈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会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的诗词则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
空,是另一种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岸上有一排白杨,这排白杨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树干的凹凸,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现实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没注意到它的存在。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风起的时候,下雨的时候,月光浮动的时候,白杨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颜色,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回旋的,它是破碎的,它是若有若无的。
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那个千变万化、与我们心灵息息相关的层面。
文学总在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它就是湖水里那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
欧洲有很多迷宫,十分复杂,你进去了就走不出来。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就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你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夜晚降临,星星出来了,你从迷宫里抬头,可以望见满天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空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的天问。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屈原站在他绿色的迷宫里仰望满天星斗,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天为什么和地上下相合,十二个时辰怎样区分,日月附着在什么地方,二十八星宿根据什么排列……这是一个三岁孩童都会发出来的疑问,非常原始。因为原始,所以深刻,所以我们对这样的问题无可回避。
其实,所谓走出思想的迷宫,在西方的历史里有很多特定的名词,譬如说“启蒙”,18世纪的启蒙。所谓“启蒙”,不过是在绿色的迷宫里发觉星空的存在,发出天问,思索出路,并走出去。对于我,这就是启蒙。
如果说文学使我们看见水里白杨的倒影,那么哲学使我们能藉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迷宫。
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
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我拿在手里,它只是一蓬干草,很难看。但是朋友告诉我,它其实是一种地衣。你把它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干枯。把它藏个几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我把这团干草用碗盛着,注满清水放在厨房里。从此我和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看: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第二天去看,它稍稍舒展了,而且有一点绿意……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一个邻居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株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疯狂大叫,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我愣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只是一把挺难看的低等植物。他看到的是定在那一个时刻的、孤立的现象,而我们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的来历。于是在我们的眼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我们能够欣赏它,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对于任何东西,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有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不认识过去,不理解现在,不能判断未来,你又有什么资格来做“龙的传人”?
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晚熟的学生,40岁之后才发觉自己的不足。写《野火》的时候,我只看孤立的现象。40岁之后,我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评,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它在更大的坐标里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批判。
这种对自己的“苛刻”,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基本条件。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是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一个追求。
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渗透你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文学让你看见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历史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所谓的“素养”是在你广泛涉猎文史哲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东西“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那就是对“人”的关怀。在我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素养之前,不必凑热闹去谈什么“数理化”,自己的道路自己走,一步一个脚印。
龙应台:台湾地区著名作家,著有《野火集》《百年思索》《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等多部文集。本文系作者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讲演,有删改。
如果说文学有一百种功能,而我必须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一种,那我的选择会是“macht sichtbar”。这句德文的意思是:使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在我眼中,这就是文学最重要、最实质、最核心的功能。
你们熟不熟悉鲁迅的小说?鲁迅的短篇《药》,讲的是一户人家的孩子生了痨病,民间的迷信是馒头沾了鲜血给孩子吃,他的病就会好。
假想一下,如果你我是生活在鲁迅所描写的那个村子里的人,那么我们看见的、理解的会是什么呢?我们可能就是那一大早去买馒头,等看人砍头的父亲或母亲,也可能是村子里最大的知识分子,一个秀才,大不了对农民的迷信表达一点不满。
但是透过作家的眼光,我们和村子里的人就有了艺术的距离。在《药》里头,你不仅看见愚昧,同时也看见愚昧后面人的生存状态,看见人的生存状态中无可奈何的悲伤。文学,使你“看见”,看见现实背面更贴近生存本质的一种现实。在这种现实里,除了理性的深刻以外,还有对“美”的顿悟。
苏东坡写过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那欲言又止的文字,文字里缥缈的意象,意象所激起的朦胧的感觉,会使你停下来叹一口气,使你久久地坐在黑暗里,与隐藏最深的自己素面相对。如果鲁迅的小说使你看见了现实背后的纵深,那么一首动人的诗词则提供了一种“空”的可能。
空,是另一种现实。 假想有一个湖,湖岸上有一排白杨,这排白杨当然是实体的世界,你可以用手去摸,感觉树干的凹凸,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现实世界。但事实上有另外一个世界,我们不称它为“实”,甚至没注意到它的存在。白杨树长在水边,就有倒影:风起的时候,下雨的时候,月光浮动的时候,白杨的倒影永远以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深浅颜色,不同的质感出现,它是回旋的,它是破碎的,它是若有若无的。
我们通常只活在一个现实里,就是岸上的白杨树那个层面,手可以摸到、眼睛可以看到的层面,而往往忽略了水里那个千变万化、与我们心灵息息相关的层面。
文学总在提醒我们:除了岸上的白杨树外,有另外一个世界,它就是湖水里那白杨树的倒影。
哲学:迷宫中望见星空
欧洲有很多迷宫,十分复杂,你进去了就走不出来。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就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何在。你在绿色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夜晚降临,星星出来了,你从迷宫里抬头,可以望见满天星斗——哲学就是对于星空的认识,如果你认识了星座,你就有可能走出迷宫,不为眼前障碍所惑,哲学就是你望着星空所发出的天问。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两千多年前,屈原站在他绿色的迷宫里仰望满天星斗,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天为什么和地上下相合,十二个时辰怎样区分,日月附着在什么地方,二十八星宿根据什么排列……这是一个三岁孩童都会发出来的疑问,非常原始。因为原始,所以深刻,所以我们对这样的问题无可回避。
其实,所谓走出思想的迷宫,在西方的历史里有很多特定的名词,譬如说“启蒙”,18世纪的启蒙。所谓“启蒙”,不过是在绿色的迷宫里发觉星空的存在,发出天问,思索出路,并走出去。对于我,这就是启蒙。
如果说文学使我们看见水里白杨的倒影,那么哲学使我们能藉着星光的照亮,摸索着走出迷宫。
史学:沙漠玫瑰的开放
朋友从以色列来,给我带了一朵沙漠玫瑰。我拿在手里,它只是一蓬干草,很难看。但是朋友告诉我,它其实是一种地衣。你把它泡在水里,第八天它会完全复活;把水拿掉的话,它又会渐渐干枯。把它藏个几年,然后哪一天再泡在水里,它又会复活。这就是沙漠玫瑰。
我把这团干草用碗盛着,注满清水放在厨房里。从此我和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看: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第二天去看,它稍稍舒展了,而且有一点绿意……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一个邻居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这时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株丰润饱满、复活了的沙漠玫瑰!我们疯狂大叫,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就一把杂草,你们干吗呀?我愣住了。
是啊,在他的眼中,它不是玫瑰,只是一把挺难看的低等植物。他看到的是定在那一个时刻的、孤立的现象,而我们看到的是现象和现象背后一点一滴的线索,辗转曲折的来历。于是在我们的眼里,它的美是惊天动地的。我们能够欣赏它,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知道它的起点在哪里。知不知道这个起点,就形成我们和邻居之间价值判断的南辕北辙。
对于任何东西,如果不认识它的过去,你如何理解它的现在到底有什么意义?不理解它的现在,又何从判断它的未来?不认识过去,不理解现在,不能判断未来,你又有什么资格来做“龙的传人”?
对于历史我是一个非常晚熟的学生,40岁之后才发觉自己的不足。写《野火》的时候,我只看孤立的现象。40岁之后,我发现了历史,知道了沙漠玫瑰一路是怎么过来的。我的兴趣不再是直接的批评,你给我一个东西、一个事件、一个现象,我希望知道它在更大的坐标里是在哪一个位置上。在我不知道这个坐标之前,对不起,我不敢对这个事情批判。
这种对自己的“苛刻”,我认为应该是一个基本条件。我们不可能知道所有前人走过的路,但是对于过去的路有所认识,至少是一个追求。
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道;必须让知识渗透你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文学让你看见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在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历史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所谓的“素养”是在你广泛涉猎文史哲之后,更进一步认识到这些东西“学”到最后,都有一个终极的关怀,那就是对“人”的关怀。在我们还没有属于自己的素养之前,不必凑热闹去谈什么“数理化”,自己的道路自己走,一步一个脚印。
龙应台:台湾地区著名作家,著有《野火集》《百年思索》《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等多部文集。本文系作者在台湾大学法学院的讲演,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