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音乐活动挖掘和发展着孩子们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培养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激发着幼儿初步感觉美、表现美的情感。在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中,在唱唱跳跳、讲讲议议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本领,能唱、会跳、能欣赏、会创造,从而在音乐艺术活动中表现音乐,接受美的熏陶,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近阶段,我们根据班级开展的主题,选择一些适宜的音乐活动内容,把音乐活动融入主题,使两者相互渗透,让孩子们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一、结合主题内容,精选适宜歌曲
主题进展过程中需要多方活动支持,从而不断延续和深入主题内容,音乐是它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从孩子的演唱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正一步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从孩子的表演中可以挖掘歌曲更深的情感和内涵。如在主题活动“我爱妈妈”中,我选择活泼轻快的歌曲“妈妈,妈妈”,让他们理解妈妈平时工作的操劳和辛苦,并结合“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们与他们一起参与这个活动,增进孩子与妈妈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老乌鸦和小乌鸦”也是一首表现妈妈与孩子之间相亲相爱情感的歌曲,在活动中孩子们根据音乐创编了一系列有趣夸张的动作,让妈妈们笑弯了腰。又如在主题“我要上小学”中,根据幼儿当时的热点,我选择歌曲“快上一年级”、“像个小学生”、“幼儿园毕业歌”、“老师再见了”等,进一步激发孩子们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还从中引发他们大胆质疑。如上小学是不是每天都要做作业?小学生什么时候可以戴上红领巾?是不是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当班长、中队长?……可见,适宜的歌曲不仅能帮助孩子延续主题内容,挖掘主题内涵,而且能激发孩子们的各种情感因素,大胆地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质疑,从而思考并想方设法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创设音乐情境,萌发幼儿的情感
音乐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教师的范唱、弹奏、言行还是环境的营造,教具的准备和活动的组织过程,都要体现艺术性、开放性、灵活性,要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情感的体验,从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为此,我们巧设环境、场景,师生共同动手,精心设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如在主题“我要上小学”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即将离别老师、阿姨和小朋友,心中顿时产生依依不舍之情,在非常难过之余流下深情的眼泪。于是,他们主动提出要在毕业前把自己学过的本领表演给老师、阿姨、弟弟、妹妹看,便产生主题中的一个分支主题“大一班小小音乐会”。小朋友以小组形式参与、分头准备,有的策划节目、找材料,有的提笔涂画音乐会的宣传画,还有的为自己的演出设计演出服装、道具。每天教室里、小舞台里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不仅音乐会宣传画贴满教室的每个角落,小朋友们设计的服装更是赶超世界服饰潮流。有的用各种马甲袋、时装袋制作,有的用报纸、皱纸等废旧纸张设计而成,有的则用一次性桌布精心打造,材料各异,款式各异,着实体现了孩子们参与时的积极性,可以看出他们是真正动了一番脑筋。不久,音乐会的准备已初见雏形,有的组是乐器表演,有的组是演唱歌曲,有的组是舞蹈,也有的组是时装表演。终于,临近演出,孩子们的心中也有了顾虑,生怕自己怯场,于是他们提议“先在自己班级试一试”,我同意了。作为一次彩排活动,孩子们抽签,按顺序各自进行表演。果然,他们发现了音乐会的许多不足之处。如:(1)七个组中有三个组的节目雷同;(2)时装表演姿态、动作不大方,最好合着音乐节拍表演;(3)部分幼儿的表情不够丰富等。知道这些不足之后,大家便想办法更正,有的组的幼儿不放心,还亲自邀请我做他们的业余辅导员,帮助他们编排走步动作等,使表演更完美……音乐会正式开始,我们邀请幼儿园其他班的小朋友观看,孩子们不再怯场,个个大方、开朗,受到老师及小伙伴的好评。
三、提供自主空间,体验快乐分享
教师在活动的决策中让幼儿一起思考、评价,允许他们以现有的经验、独特的思维表现方式在自由的空间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及与同伴合作的需要,使之对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体验到愉悦。例如:在主题活动“小鸟飞起来”中,孩子们对创编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歌曲“啄木鸟”中,学了第一段后,孩子们便自由结伴、讨论,提供时间、空间,让孩子自主创编后几段歌词,并通过集体动脑筋,创编歌曲的最后一段,使整个故事完整地结束。而每一个创编的过程都使孩子们体验到合作、协商的乐趣,在创编之后的表演中孩子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练唱和技能技巧的练习,而是自主参与的氛围,同伴合作、协商的愉悦,从而提高孩子们探索、實践的兴趣和自己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相信,这种关注幼儿体验性与表现性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美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建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
一、结合主题内容,精选适宜歌曲
主题进展过程中需要多方活动支持,从而不断延续和深入主题内容,音乐是它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从孩子的演唱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正一步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从孩子的表演中可以挖掘歌曲更深的情感和内涵。如在主题活动“我爱妈妈”中,我选择活泼轻快的歌曲“妈妈,妈妈”,让他们理解妈妈平时工作的操劳和辛苦,并结合“三八”妇女节,邀请妈妈们与他们一起参与这个活动,增进孩子与妈妈之间相互关爱的情感。“老乌鸦和小乌鸦”也是一首表现妈妈与孩子之间相亲相爱情感的歌曲,在活动中孩子们根据音乐创编了一系列有趣夸张的动作,让妈妈们笑弯了腰。又如在主题“我要上小学”中,根据幼儿当时的热点,我选择歌曲“快上一年级”、“像个小学生”、“幼儿园毕业歌”、“老师再见了”等,进一步激发孩子们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还从中引发他们大胆质疑。如上小学是不是每天都要做作业?小学生什么时候可以戴上红领巾?是不是每个小学生都可以当班长、中队长?……可见,适宜的歌曲不仅能帮助孩子延续主题内容,挖掘主题内涵,而且能激发孩子们的各种情感因素,大胆地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质疑,从而思考并想方设法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二、创设音乐情境,萌发幼儿的情感
音乐是一门艺术,无论是教师的范唱、弹奏、言行还是环境的营造,教具的准备和活动的组织过程,都要体现艺术性、开放性、灵活性,要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情感的体验,从而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为此,我们巧设环境、场景,师生共同动手,精心设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如在主题“我要上小学”的活动中,孩子们知道即将离别老师、阿姨和小朋友,心中顿时产生依依不舍之情,在非常难过之余流下深情的眼泪。于是,他们主动提出要在毕业前把自己学过的本领表演给老师、阿姨、弟弟、妹妹看,便产生主题中的一个分支主题“大一班小小音乐会”。小朋友以小组形式参与、分头准备,有的策划节目、找材料,有的提笔涂画音乐会的宣传画,还有的为自己的演出设计演出服装、道具。每天教室里、小舞台里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不仅音乐会宣传画贴满教室的每个角落,小朋友们设计的服装更是赶超世界服饰潮流。有的用各种马甲袋、时装袋制作,有的用报纸、皱纸等废旧纸张设计而成,有的则用一次性桌布精心打造,材料各异,款式各异,着实体现了孩子们参与时的积极性,可以看出他们是真正动了一番脑筋。不久,音乐会的准备已初见雏形,有的组是乐器表演,有的组是演唱歌曲,有的组是舞蹈,也有的组是时装表演。终于,临近演出,孩子们的心中也有了顾虑,生怕自己怯场,于是他们提议“先在自己班级试一试”,我同意了。作为一次彩排活动,孩子们抽签,按顺序各自进行表演。果然,他们发现了音乐会的许多不足之处。如:(1)七个组中有三个组的节目雷同;(2)时装表演姿态、动作不大方,最好合着音乐节拍表演;(3)部分幼儿的表情不够丰富等。知道这些不足之后,大家便想办法更正,有的组的幼儿不放心,还亲自邀请我做他们的业余辅导员,帮助他们编排走步动作等,使表演更完美……音乐会正式开始,我们邀请幼儿园其他班的小朋友观看,孩子们不再怯场,个个大方、开朗,受到老师及小伙伴的好评。
三、提供自主空间,体验快乐分享
教师在活动的决策中让幼儿一起思考、评价,允许他们以现有的经验、独特的思维表现方式在自由的空间里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以满足幼儿自我表现的欲望及与同伴合作的需要,使之对音乐作品产生共鸣,从而体验到愉悦。例如:在主题活动“小鸟飞起来”中,孩子们对创编活动非常感兴趣,在歌曲“啄木鸟”中,学了第一段后,孩子们便自由结伴、讨论,提供时间、空间,让孩子自主创编后几段歌词,并通过集体动脑筋,创编歌曲的最后一段,使整个故事完整地结束。而每一个创编的过程都使孩子们体验到合作、协商的乐趣,在创编之后的表演中孩子们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在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中孩子们体验的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练唱和技能技巧的练习,而是自主参与的氛围,同伴合作、协商的愉悦,从而提高孩子们探索、實践的兴趣和自己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相信,这种关注幼儿体验性与表现性的音乐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美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建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