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迦巴瓦在藏语中解释为“雷电如火燃烧”。《格萨尔王传》中的“门岭一战”中将其描绘成“长矛直刺苍穹”。传说天上的众神时常降临其上聚会,那高空风云造成的旗云就是神们燃起的云烟,山顶上还有神宫和通天之路。
南迦巴瓦峰是名列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第一名的山峰。海拔7782米,是西藏东部最高和喜马拉雅山最东端的山峰,也是世界第15高峰。主峰北坡有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山梁,夹带着三条巨大的冰川,一直伸延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东北坡由六个6000米以上凹凸起伏的山峰组成,绵延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西北坡突出着两座海拔6936米和7146米雪峰,高峰如刃锋锯齿,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四季变幻南迦巴瓦
2002年3月,我来到南迦巴瓦脚下的林芝工作。正值春季,朋友们都说这是造访南迦巴瓦峰的最好时节,于是我跟随着他们这些当地人的脚印,从林芝出发由远及近看南迦巴瓦。春天,正是藏东天蓝云清的好时节,山峰上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刺痛我的双眼,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之后南迦巴瓦就成为了我心中的神山。南迦巴瓦峰挺拔高大,又处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在林芝、米林、墨脱的很多地方都能观赏到。距林芝县只有120余公里,我利用工作便利,以搭乘汽车,直升机和徒步等各种方式,对南迦巴瓦峰进行了长达五年多角度,多方向和不同时辰、距离的观赏。
几年下来,我眼中的南迦巴瓦峰是一幅大自然完美的图画,是任何一座世界高峰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地理奇观。
南迦巴瓦与大峡谷珠联璧合,有山有水分外壮观。雅鲁藏布江水和水汽通道的云雾环绕它做180度的转弯,形成了波澜壮阔、山水合一、震撼人心的壮阔奇景。受大峡谷巨大水汽通道的影响,阳光与水汽的作用,每日都会出现“两头红”的丽景。早霞映照时,紫红色的光照耀在山峰上,如同一个个披着红披风列队守护大峡谷的壮士。夕阳西下时金碧辉煌、满目霞光,如同一把把燃烧着的火炬。
走近南迦巴瓦
摄影师笔下的“走近”,是一个模糊的空间概念,是按光影思维来理解的“走近”。2005年9月16日我带领16人的队伍去墨脱县。在门巴族向导罗布仁鉴的指引下,马不停蹄、风餐露宿地在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陡峭削壁和尖锐石块地上徒步行走了300公里,经历了人生艰险而又有意义的16个日日夜夜,时时处于身体劳累的极限摧残和美丽景色的极端享受之中。也许正是我们虔诚的行为和满心喜悦的欣赏感动了南迦巴瓦,记得9月19日那天,一直都是阴雨的天空突然放晴,隐隐约约从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树缝里透出一个巨大的雪山之顶,我们虽然背负着六十余斤的装备但还是加快脚步,顾不上劳累飞快地走出原始丛林来到一个叫“大悬崖”的地方,站在那里,大家都被眼前的超级美景惊得狂呼大叫起来,这里的叫声有湘音、川音、闽音、黔音、门巴音……与绿色大山中那晶莹剔透的南迦巴瓦一样美。
南迦巴瓦峰是名列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第一名的山峰。海拔7782米,是西藏东部最高和喜马拉雅山最东端的山峰,也是世界第15高峰。主峰北坡有海拔7043米的乃彭峰,乃彭峰分别向东南、西南伸出两条山梁,夹带着三条巨大的冰川,一直伸延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东北坡由六个6000米以上凹凸起伏的山峰组成,绵延30公里,直抵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西北坡突出着两座海拔6936米和7146米雪峰,高峰如刃锋锯齿,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四季变幻南迦巴瓦
2002年3月,我来到南迦巴瓦脚下的林芝工作。正值春季,朋友们都说这是造访南迦巴瓦峰的最好时节,于是我跟随着他们这些当地人的脚印,从林芝出发由远及近看南迦巴瓦。春天,正是藏东天蓝云清的好时节,山峰上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刺痛我的双眼,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之后南迦巴瓦就成为了我心中的神山。南迦巴瓦峰挺拔高大,又处在雅鲁藏布大峡谷入口处,在林芝、米林、墨脱的很多地方都能观赏到。距林芝县只有120余公里,我利用工作便利,以搭乘汽车,直升机和徒步等各种方式,对南迦巴瓦峰进行了长达五年多角度,多方向和不同时辰、距离的观赏。
几年下来,我眼中的南迦巴瓦峰是一幅大自然完美的图画,是任何一座世界高峰都无法与之比拟的地理奇观。

南迦巴瓦与大峡谷珠联璧合,有山有水分外壮观。雅鲁藏布江水和水汽通道的云雾环绕它做180度的转弯,形成了波澜壮阔、山水合一、震撼人心的壮阔奇景。受大峡谷巨大水汽通道的影响,阳光与水汽的作用,每日都会出现“两头红”的丽景。早霞映照时,紫红色的光照耀在山峰上,如同一个个披着红披风列队守护大峡谷的壮士。夕阳西下时金碧辉煌、满目霞光,如同一把把燃烧着的火炬。
走近南迦巴瓦
摄影师笔下的“走近”,是一个模糊的空间概念,是按光影思维来理解的“走近”。2005年9月16日我带领16人的队伍去墨脱县。在门巴族向导罗布仁鉴的指引下,马不停蹄、风餐露宿地在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陡峭削壁和尖锐石块地上徒步行走了300公里,经历了人生艰险而又有意义的16个日日夜夜,时时处于身体劳累的极限摧残和美丽景色的极端享受之中。也许正是我们虔诚的行为和满心喜悦的欣赏感动了南迦巴瓦,记得9月19日那天,一直都是阴雨的天空突然放晴,隐隐约约从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树缝里透出一个巨大的雪山之顶,我们虽然背负着六十余斤的装备但还是加快脚步,顾不上劳累飞快地走出原始丛林来到一个叫“大悬崖”的地方,站在那里,大家都被眼前的超级美景惊得狂呼大叫起来,这里的叫声有湘音、川音、闽音、黔音、门巴音……与绿色大山中那晶莹剔透的南迦巴瓦一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