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建设是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农村建设成长的难点,随着我们的基层民主监督取得一定成效,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为发展带来瓶颈,基于此,文章首先对近年来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建设成效做综合概述,接着分析当下面临的问题,最后对农村民主监督给出策略建议,一起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策略建议
一、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建设发展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在发展中影响农村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在文化、生态、经济等领域都有了显著的变化,随着我党就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等方面提出方针、政策,村民自治程度不断深化,民主监督体系得到完善,组织健全、内容丰富,且形式更灵活了。
首先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体系得到完善,自从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州诞生,村民自治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三十年发展建设,我国农村基层诉求得到极大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也在不断创新完善,2004年中央发布《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意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将“群众自治制度”列为我国坚持的政治制度,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村组法》,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制度,2012年中央紀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绵竹监督要求及目标,并对此给予工作指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户“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现百年奋斗目标”。
其次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组织健全,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将近90%的农村,有村民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制度,95%以上的农村,由村部组织,成立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等,对于贫困户更是100%设立了公益帮扶组织,截止2016年底,登记在册的合作社超过30万家,有效保障村民权益,保障村民民主监督工作的顺利执行。
再次农民基层民主监督内容丰富,农村基层自治范围,监督主体是村民委员会及其相关成员,监督的内容主要有: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行为监督。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繁荣发展,村民政治诉求提升,为了满足、保障村民民主权力,许多农村开始扩大村务公开的范围,更多的监督内容延伸至村民关心的问题,例如、保险、土地等,在基层监督方面,开展民主评议,树立民主监督媒体空间,村干部启动述职程序,接受村民监督评价。
二、当前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流于形式的村务公开妨碍民主监督
村务涉及到村民利益,村民委员会按照制度将全村财务、政务等问题公开传达给村民,这是接受基层监督的形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发展相对成熟,村务公开质量与效果都很高,但也存在个别村部,在做村务公开接受监督过程中存在问题,有些表现为村务内容不全面,公开信息失真、有些表现为重形式轻内容,甚至村务公开板报没有内容,再有一些村务公开采用载体不得当,还有一些村务公开后,缺乏对基层民主监督意见的收集与梳理,导致民主监督得不到成效。
2、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走流程,民主监督受限
新《村组法》指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作为村级最高权力机构,有决定权,民主决定受村民会议监督。目前我国部分农村,没有按时召开村民会议,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做决定不通过村民会议,这就导致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权受限,从另一方面看,村民会议相关制度也是有本质缺陷的,例如《村组法》,这其中缺乏对于村民代表的报酬规定,这也会影响参与村民会议的积极性,虚弱基层监督的热情,不利于村民自治。除此之外,一些村民素质、能力有限也会影响到农村会议与基层民主监督的时效性。
3、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参与率低
民主评议是民主监督的表现形式,广大农村开展民主评议有利于防止村干部腐败,村委会办事不公等情况,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推动村干部素质提升与村部办事效率,然而在评议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民主评议的对象存在局限性,比如一些实际参与村务的人员没有纳入评议范围,再有民主评议群众参与不高,调查可知,参与民主评议的人员还是以乡镇政府公务员、村代表等居多,无职务村民比例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人际关系网的影响,让民主评议缺乏公正性。
4、基层监督组织不合理、缺乏保障
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组织主要有村务监督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这些组织的成熟度关系着民主监督的有效性,现实操作中,很多村存在一些不成熟的监督组织,迫使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其次监督组织的成员村民能力偏低,且职责不清,这就弱化了代表群众的功能,在一些监督程序上不敢提出意见;再次村民监督小组缺乏保障制度,大部分农村对于基层监督的规范做的相对笼统,没有经费、不设奖惩,这些都难以给民主监督留出更多的空间。
5、选举、罢免制度不完善造成监督困难
列宁同志曾说“真正的民主要承认和实行选举人对代表的罢免权”民委会由民主选举产生,诞生于民就要接受民之监督,尽管新《村组法》对农村干部罢免给出了规定,但对于村民参与及政府履行义务却说得模糊,导致村干部当选容易罢免难,形成监督弊端,近年来媒体曝出的黑背景干部也让我们看到,农村存在宗族势力,为基层民主监督带来阻碍。
三、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建设发展策略建议
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有利于提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八大不断强调深化村级民主监督,推动村治科学化制度化。在基层民主监督过程中,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作用,保障村民权利,同时要结合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1、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体系
改善权力制衡,科学配置公众权利,完善监督机制是建设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首先要限制村委会大权,尤其在民主选举环节,尽量推举品行好、素质高、热心公益、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成为管理者,坚决打击拉票、行贿等现象,强化监督、促进干部廉政,其次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建设,做好会议宣传,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再次突出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建立专门村务监督机构,并且增强它的权威性,明确成员的职责。
2、完善监督法规、加强建设创新
加快农村立法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现代化有利于整体经济的提升,这里我们不仅要加强民主监督法律法规制定与调整,继续深化民主监督手段上的建设创新,让更多人接受创新,鼓励创新,推出更多的典型,以此深化农民参政议政的政治意义,无论是浙江后陈村的监督委员会创新制度,还是河北武安的一制三化制度,都让我们看到创新的成果、创新带来的发展。
3、提高村干部的监督意识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的基础,首先,加强村干部的思政教育,加强马列主义思想传播,端正村干部金钱观、权力观,遏制贪腐;其次加强村委干部的培训与监督,从根本上提升干部能力,督促其认真对民办事;再次强化干部廉政,村干部在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村民群众考核,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提高农村村民民主监督能力
农民是实践者,广大农村在发展建设中,不断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程度,可见,农村村民公民参政能力决定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质量,因此强化基层监督很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加强村民民主监督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村民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在村民参与民主监督过程中,加强制度完善,鼓励制度创新,在提高村民参与意识的同时更要提升民主管理能力,把村民组织起来,在思想政治文化武装后,做到监督村委、村干部,维护村民自身正当利益。■
关键词: 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策略建议
一、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建设发展取得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一体化在发展中影响农村发展,我国广大农村在文化、生态、经济等领域都有了显著的变化,随着我党就加强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等方面提出方针、政策,村民自治程度不断深化,民主监督体系得到完善,组织健全、内容丰富,且形式更灵活了。
首先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体系得到完善,自从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在广西宜州诞生,村民自治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三十年发展建设,我国农村基层诉求得到极大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也在不断创新完善,2004年中央发布《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制度意见》,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确定将“群众自治制度”列为我国坚持的政治制度,2010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村组法》,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制度,2012年中央紀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民主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层绵竹监督要求及目标,并对此给予工作指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户“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现百年奋斗目标”。
其次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组织健全,调查可知,目前我国将近90%的农村,有村民大会及村民代表会议制度,95%以上的农村,由村部组织,成立村民理财小组、村务监督小组等,对于贫困户更是100%设立了公益帮扶组织,截止2016年底,登记在册的合作社超过30万家,有效保障村民权益,保障村民民主监督工作的顺利执行。
再次农民基层民主监督内容丰富,农村基层自治范围,监督主体是村民委员会及其相关成员,监督的内容主要有: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行为监督。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繁荣发展,村民政治诉求提升,为了满足、保障村民民主权力,许多农村开始扩大村务公开的范围,更多的监督内容延伸至村民关心的问题,例如、保险、土地等,在基层监督方面,开展民主评议,树立民主监督媒体空间,村干部启动述职程序,接受村民监督评价。
二、当前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流于形式的村务公开妨碍民主监督
村务涉及到村民利益,村民委员会按照制度将全村财务、政务等问题公开传达给村民,这是接受基层监督的形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发展相对成熟,村务公开质量与效果都很高,但也存在个别村部,在做村务公开接受监督过程中存在问题,有些表现为村务内容不全面,公开信息失真、有些表现为重形式轻内容,甚至村务公开板报没有内容,再有一些村务公开采用载体不得当,还有一些村务公开后,缺乏对基层民主监督意见的收集与梳理,导致民主监督得不到成效。
2、村委会村民代表会议走流程,民主监督受限
新《村组法》指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作为村级最高权力机构,有决定权,民主决定受村民会议监督。目前我国部分农村,没有按时召开村民会议,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做决定不通过村民会议,这就导致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权受限,从另一方面看,村民会议相关制度也是有本质缺陷的,例如《村组法》,这其中缺乏对于村民代表的报酬规定,这也会影响参与村民会议的积极性,虚弱基层监督的热情,不利于村民自治。除此之外,一些村民素质、能力有限也会影响到农村会议与基层民主监督的时效性。
3、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参与率低
民主评议是民主监督的表现形式,广大农村开展民主评议有利于防止村干部腐败,村委会办事不公等情况,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通过开展民主评议,推动村干部素质提升与村部办事效率,然而在评议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民主评议的对象存在局限性,比如一些实际参与村务的人员没有纳入评议范围,再有民主评议群众参与不高,调查可知,参与民主评议的人员还是以乡镇政府公务员、村代表等居多,无职务村民比例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人际关系网的影响,让民主评议缺乏公正性。
4、基层监督组织不合理、缺乏保障
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组织主要有村务监督小组、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这些组织的成熟度关系着民主监督的有效性,现实操作中,很多村存在一些不成熟的监督组织,迫使民主监督流于形式;其次监督组织的成员村民能力偏低,且职责不清,这就弱化了代表群众的功能,在一些监督程序上不敢提出意见;再次村民监督小组缺乏保障制度,大部分农村对于基层监督的规范做的相对笼统,没有经费、不设奖惩,这些都难以给民主监督留出更多的空间。
5、选举、罢免制度不完善造成监督困难
列宁同志曾说“真正的民主要承认和实行选举人对代表的罢免权”民委会由民主选举产生,诞生于民就要接受民之监督,尽管新《村组法》对农村干部罢免给出了规定,但对于村民参与及政府履行义务却说得模糊,导致村干部当选容易罢免难,形成监督弊端,近年来媒体曝出的黑背景干部也让我们看到,农村存在宗族势力,为基层民主监督带来阻碍。
三、农村基层民主监督建设发展策略建议
强化农村基层民主监督有利于提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党的十八大不断强调深化村级民主监督,推动村治科学化制度化。在基层民主监督过程中,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基层党组作用,保障村民权利,同时要结合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1、建立健全农村基层民主监督体系
改善权力制衡,科学配置公众权利,完善监督机制是建设民主监督的重要途径。首先要限制村委会大权,尤其在民主选举环节,尽量推举品行好、素质高、热心公益、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成为管理者,坚决打击拉票、行贿等现象,强化监督、促进干部廉政,其次加强村民代表会议建设,做好会议宣传,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再次突出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建立专门村务监督机构,并且增强它的权威性,明确成员的职责。
2、完善监督法规、加强建设创新
加快农村立法是当下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现代化有利于整体经济的提升,这里我们不仅要加强民主监督法律法规制定与调整,继续深化民主监督手段上的建设创新,让更多人接受创新,鼓励创新,推出更多的典型,以此深化农民参政议政的政治意义,无论是浙江后陈村的监督委员会创新制度,还是河北武安的一制三化制度,都让我们看到创新的成果、创新带来的发展。
3、提高村干部的监督意识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农村基层民主监督的基础,首先,加强村干部的思政教育,加强马列主义思想传播,端正村干部金钱观、权力观,遏制贪腐;其次加强村委干部的培训与监督,从根本上提升干部能力,督促其认真对民办事;再次强化干部廉政,村干部在不断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村民群众考核,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提高农村村民民主监督能力
农民是实践者,广大农村在发展建设中,不断提升经济、政治、文化程度,可见,农村村民公民参政能力决定农村基层民主发展质量,因此强化基层监督很重要的着力点就是加强村民民主监督能力,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村民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提升村民文化素养,在村民参与民主监督过程中,加强制度完善,鼓励制度创新,在提高村民参与意识的同时更要提升民主管理能力,把村民组织起来,在思想政治文化武装后,做到监督村委、村干部,维护村民自身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