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修订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引导教学要关注育人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新课标强调了教、学、考的有机衔接,通过“考”来指导“教”和“学”。本文通过对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创设高中物理习题的研究,从四个方面结合具体的案例分析,阐述如何有效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设计高中物理习题,发挥习题的功能作用,着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字】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习题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32-01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习题应注重创设具有一定问题性、现实性和探究性的习题,倡导有科学思维深度的习题,创设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融合科学态度与责任的习题。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习题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创设物理习题生活情景,培养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紧密结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习题情景来源于生产、生活中。因而在习题中需要有可以体现其真实存在的场景。在设计习题时注重对题中生活情景的分析、构建物理模型,不仅把解题的过程变成探究的过程,更是知识应用的过程。
【案例1】某同学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距离交通路口停车线16m时,发现绿灯转为红灯,马上紧急制动,经4s恰好停在停车线处,已知该人和车的总质量约70kg,求自行车在制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大?习题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构建物理模型能力:一是把该人和车视为质点;二是把自行车的运动简化成匀变速直线运动。
创设习题时通过与生活真实场景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审题时能够在大脑中呈现所熟悉的物理情景,发展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通过改变条件,在场景中不断拓展、探究不同问题,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具有较强的干扰性的习题,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选择题的题干要围绕一个中心,选择题的错误选项要具有较强的干扰性,能反映学生的典型错误,有利于改进学生。所以在进行相关习题的设计时,可以试着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错误的认识,然后再进行纠正,这样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案例2】一个质量为m的同学站在倾角为e的斜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共受四个力的作用;B.斜面对人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若人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u,则摩擦力的大小为umgcos θ;C.当倾角θ减小时,人所受支持力将随之减小;D.人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很多学生都认为斜面对人的作用力就是斜面对人的支持力而错选B,不理解斜面对人的作用力是指斜面对人施加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通过设计这种具有干扰性的习题,学生在经历这样的典型错误就会对类似的问题记忆更深,也加强了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创设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的生活情境习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试题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或开放性”。可见情境化的试题是新课标倡导的方向,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作为命题素材也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因此,要通过习题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习题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具有问题性或开放性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质疑、思考、分析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3】在无风的日子,一滴水从高为45m的窗户从静止滴落到地面,其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
A. 15ms
B.30m/s C.40 m/s D.90m/s
由于水滴下落的后阶段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全过程的运动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但在解题时,可先将其抽象简化成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来求解,最后将理想状态中的结果和真实情境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正确选项。
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时,必须要学会在真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形成简单又包含着事物本质的简化、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促使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转变,起到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融入立德树人任务的物理习题,让学生在“做题”中學会“做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认为在物理试题中无法融入育人目标。实际上,在习题教学中,只要善于利用素材,也能渗透品德教育,落实育人目标。
【案例4】若一块0.2kg的金属从一栋高楼的27层掉落,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2ms,则该金属对地面产生的作用力约为多大?通过对本题的分析计算,可以估算出该金属对地面产生的作用力大小约为4000N,如果砸到行人,后果将不堪设想。比起说教,物理学更强调对现象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从物理原理的层面讲述高空坠物的危害,促使学生更自觉地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
通过创设这类源自生活的素材作为习题任务情景,对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会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
总之,在习题教学中创设各种类型的习题,发挥其功能作用,既有利于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转变,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作用。
课题研究:清远市教育科研第十八批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练习题适切性的研究》,课题编号:18-71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吴洪文,融入立德树人任务的物理习题教学.《求学》2019( 12) 34-37
【关键字】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习题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20) 06-032-01
习题教学是高中物理的重要教学环节之一,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习题应注重创设具有一定问题性、现实性和探究性的习题,倡导有科学思维深度的习题,创设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融合科学态度与责任的习题。笔者认为,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习题的创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
一、创设物理习题生活情景,培养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科素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和科技紧密结合,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习题情景来源于生产、生活中。因而在习题中需要有可以体现其真实存在的场景。在设计习题时注重对题中生活情景的分析、构建物理模型,不仅把解题的过程变成探究的过程,更是知识应用的过程。
【案例1】某同学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在距离交通路口停车线16m时,发现绿灯转为红灯,马上紧急制动,经4s恰好停在停车线处,已知该人和车的总质量约70kg,求自行车在制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多大?习题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在观察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的构建物理模型能力:一是把该人和车视为质点;二是把自行车的运动简化成匀变速直线运动。
创设习题时通过与生活真实场景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审题时能够在大脑中呈现所熟悉的物理情景,发展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通过改变条件,在场景中不断拓展、探究不同问题,也有利于提升学生发散性的思维能力。
二、创设具有较强的干扰性的习题,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选择题的题干要围绕一个中心,选择题的错误选项要具有较强的干扰性,能反映学生的典型错误,有利于改进学生。所以在进行相关习题的设计时,可以试着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了解到什么是错误的认识,然后再进行纠正,这样能更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案例2】一个质量为m的同学站在倾角为e的斜面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共受四个力的作用;B.斜面对人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若人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素为u,则摩擦力的大小为umgcos θ;C.当倾角θ减小时,人所受支持力将随之减小;D.人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很多学生都认为斜面对人的作用力就是斜面对人的支持力而错选B,不理解斜面对人的作用力是指斜面对人施加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
通过设计这种具有干扰性的习题,学生在经历这样的典型错误就会对类似的问题记忆更深,也加强了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三、创设具有复杂性、开放性的生活情境习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试题的情境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性、真实性、探究性或开放性”。可见情境化的试题是新课标倡导的方向,以生活中的真实情境作为命题素材也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因此,要通过习题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习题教学中应尽可能创设具有问题性或开放性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质疑、思考、分析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案例3】在无风的日子,一滴水从高为45m的窗户从静止滴落到地面,其落地时的速度可能是
A. 15ms
B.30m/s C.40 m/s D.90m/s
由于水滴下落的后阶段所受空气阻力的影响不可忽略,全过程的运动不能视为自由落体运动,但在解题时,可先将其抽象简化成自由落体运动,然后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来求解,最后将理想状态中的结果和真实情境中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正确选项。
学生在解决真实情境的问题时,必须要学会在真实情境中抽象概括、形成简单又包含着事物本质的简化、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促使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思想观念转变,起到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融入立德树人任务的物理习题,让学生在“做题”中學会“做人”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物理教师认为在物理试题中无法融入育人目标。实际上,在习题教学中,只要善于利用素材,也能渗透品德教育,落实育人目标。
【案例4】若一块0.2kg的金属从一栋高楼的27层掉落,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2ms,则该金属对地面产生的作用力约为多大?通过对本题的分析计算,可以估算出该金属对地面产生的作用力大小约为4000N,如果砸到行人,后果将不堪设想。比起说教,物理学更强调对现象进行科学的实证分析,从物理原理的层面讲述高空坠物的危害,促使学生更自觉地杜绝这种行为的发生。
通过创设这类源自生活的素材作为习题任务情景,对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会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实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
总之,在习题教学中创设各种类型的习题,发挥其功能作用,既有利于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的转变,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作用。
课题研究:清远市教育科研第十八批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练习题适切性的研究》,课题编号:18-71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
[2]吴洪文,融入立德树人任务的物理习题教学.《求学》2019( 12) 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