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孝胥(一八六○——一九三八)的日记自光绪八年(一八八二)至民国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即郑氏二十三岁至七十九岁,延续五十六年,仅小有缺佚,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劳祖德整理,列入中华书局的《中华近代人物日记丛书》,计二百十八万字,二千九百余页。
郑孝胥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应分别对待,作不同评价。但盖棺定论,当看他最后的大节。
辛亥革命之前算第一阶段,郑氏既是杰出诗人,又是主张维新的政治活动家。他才思敏捷,一八八二年乡试第一,长期在张之洞湖广总督幕中,深受器重。张之洞称赞他的诗“沉雄宕逸,簿书旁午中而不损其高雅之趣,此为无匹也”(日记1899/2)。清末名流蒯光典说“苏堪如魏晋人”把他和王鹏运并举。因而著名学者李详赠郑诗有“一世风流魏晋人”之句(李详《学制斋诗钞》三)。郑孝胥的旧体诗甚著声誉,一九O八年评论家陈衍在北京出诗人榜,未设第一名,而列郑孝胥为第二名,评云:“恨无长篇,否则可为第一”。榜中陈三立列第三,陈宝琛第四。李详说郑氏与散原老人“如禅家之有能、秀”。而散原曾举郑氏两句诗说自己“终不能为”。(1916/10)
辛亥革命前的郑孝胥,在政治上主张维新,赞成立宪。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在地方上办了不少洋务。一八九八年九月五日,光绪曾召见他。四天之后,军机大臣面奉上谕:“江苏候补同知郑孝胥以道员候补,(与江标)均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1989/9/9)。政变发生,九月二十八日六君子死难,江标永不叙用,而同时被任命的郑孝胥却未受任何处分。十月六日日记云:
今日王稷堂言,有参黄仲、江建霞、张菊生及余者。又有言拿问张季直者。余笑曰:“今日人尚以被累为耻,将来恐将有以不被累为耻者,则士君子尽矣!”余所同召见者张荫桓、谭嗣同,所同被旨者江标,今皆败。余虽未斥,度非久当出国门矣。
这样的表现,很有气节。他还参加了祭奠林旭、私诔四章京等活动,都说明郑孝胥当时确有无私无畏精神,值得称赞。以后他在张之洞手下任洋务局提调,两广总督芩春煊又调他任洋务处督办、营务处总办,率军驻广西龙州。他筹粮饷,开银号,办教育,派当地子弟到上海或出洋留学。一九O五年赴沪定居,从事路矿、金融、新闻、出版等事业,应该说是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后被任命为湖南布政使,未到任而清室灭亡。
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年,是郑孝胥生平的第二阶段。他誓忠于清王朝,甘为遗老,并在溥仪小朝廷中任职。但他始终以上海的海藏楼为根据地,写诗卖字,与沪上文人墨客文酒往还。尽管政治上思想上应当归为封建余孽一流,但他文学(旧体诗)艺术(书法)上的造诣与贡献,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是不可磨灭的。这二十年的日记,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郑孝胥在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地位,我们从胡适之先生对他的态度可以略见一二。一九二四年十月十六日记:“胡适来访。”十月十八日记:“访胡适不遇。”是胡先生先去拜访他。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记:“高梦旦与胡适之同来,胡求书其父墓碣。”同年五月六日记:“徐志摩、胡适之来观作字。”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记:“胡适之赠北京新出土‘唐仵君墓志’。”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六日记曹蘅约东兴楼午饭,座有胡适之。胡先生这天日记亦记此事,云“座上有柯凤孙(八十二)、郑苏戡(七十二)、江叔海(七十五)、杨子勤(锤义)诸老人。”胡先生日记中虽无议论,无疑是把郑孝胥当作文化界前辈看待的。
可惜这位文化界前辈老人不自爱惜,九一八事变后跑到东北,一九三二年三月当上了“满洲国”总理。由“一世风流魏晋人”变成封建遗老,再一变沦为卖国的大汉奸,这就是郑孝胥一生的最后结局。从一九三二年到他逝世的一九三八年,这七年的日记中,再也看不到海藏楼中友朋酬唱诗酒流连的场面,而是整天被日本人包围,与日本人周旋,为日本人写字,给日本人作有关“王道”的讲演,陪日本人一起照相,等等,一副穷形尽相的傀儡面目。溥仪的师傅陈宝琛则坚决反对小皇帝去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儿皇帝,始终不到伪满任职,以逊清遗老终其身,郑孝胥与他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然,和溥仪一样,作为日本侵略者的奴才,郑孝胥开始就遭受屈辱。一九三二年九月五日记:“驹井(国务院总务厅长官,实即操纵郑的人物)怒,出不逊语,咆哮而去。”两天之后记云:“宪兵言,出入人等皆须稽查。……午后,筑紫又来,告以驹井无礼及宪兵监视情形。”同年十月二十三日记云:
询余何所不便。余谓:日满官吏偏重不均。今国务院满洲不足三十人,而日本百数十人,无怪人民之不信也。
但尽管如此,直到一九三五年五月他辞去总理职务,郑孝胥作为汉奸始终心安理得,自我感觉良好。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所记对他儿子的话可以为证:
吾忆平生:辞边防,裁督办,抵上海,一乐也;以上(指溥仪)出
德医院,入日本使馆,二乐也;今建满洲国,任事三年,辞总理,
三乐也。从此以后,终不入官,乐亦足矣。
实际上,郑孝胥不论入官与否,始终身为伪满重臣,从最后结局看,历史对他是决无恕词的!
郑孝胥不像李慈铭,他的日记未先存有留给人看的念头,故而记述主观思想和客观事件都比较真实。他交游广泛,日记亘五十余年,涉及的人和事极多,是近代现代史料的宝藏。大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张勋复辟、博仪出宫、伪满洲国建立等,日记中都有不少可供参证的资料。日记中对于人物及环境的描绘,也引起读史者的兴趣。如一八八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见李鸿章后记云:
中堂颀然,赤面白髭,望之甚伟。声亮而和,谈吐颇有条理。
一八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记见文廷云:
号强识多学,庞然肥黝,眉目轩豁,谈吐甚似晦若(于式枚)。
一八八三年三月二十五日记拜访乡试座师宝廷云:
先至书厅,几榻殊草草,旁列残花数盆。奴仆羸敝,院落静无人声。雨后莓苔初生,湿土中渐作绿意。有顷,竹坡方出,服敝服,裂处露棉几尺许。
清流派人物、“江山九姓美人麻”的宝竹坡之清苦生活如在目前。而郑孝胥笔下显宦徐桐的府邸,则另是一番景象:
厅中书史环列,中悬姚伯昂联,左右壁则门人颂德之文,院体,书以金笺,大率皆已掇巍科者。盖京师以鼎甲为重,若其文翰,则俗弱鄙稚,无入目者。(1883/4/2)
两则日记成为鲜明对比。李慈铭为人猖介,好发脾气,日记中亦有反映,如称“其人褊狭,故诗境亦如之”(1890/6/30)。同年十月一日又载,诣下斜街长椿寺,二席中七人,李慈铭在座。“于座间忽怒,亵语谩骂。余与隔席,不详何语也”。《越缦堂日记》缺光绪十六年以后部分,盖为樊增祥取去,故无从比对。郑孝胥对于书法的见解,如谓“包(世臣)极推邓石如,然邓甚俗”(1913/10/16),又称“赵叔油滑入俗,不可为训”。(1919/2/26)他虽不写篆隶,但这些评价都不同流俗,颇具卓识。
日记中的记述有可补订史实者,如一八九八年七月二十七日记:“阅报,黄仲进呈南皮《劝学篇》,奉旨须行各省。”目前有的近代史著述称,戊戌政变之后,张之洞为了表白自己不同于康梁,撰写《劝学篇》进呈,以取宠于西太后。据日记,则此书之进呈在政变失败之前也。一九一一年十二月九日记:
余初不知馥能。已亥李鸿章出视河工,疏调馥参赞。疏中举其学行志节,几过曾胡,余默识之。未几,馥任川藩,时与计事,则一昏黯庸下人也。而仆从需索,几步李瀚章后尘。余忆鸿章疏,至失笑。
费氏所讥,与诗中所嘲相同。然周馥协助李鸿章办理北洋新政,既多所赞画,又躬亲其事,甚得器重。其晚年所著《负喧闲语·处世门》云:
(李)文忠尝告人曰:“周某用心极细,虑事最精。且廉正有魄力,非时人所及也”。
所引李语当非虚构美化,李鸿章更不可能赏识昏黯庸下之人,郑孝胥日记中亦谓沃丘仲子之书不免有道听途说也。
周作人《饭后随笔》中回忆在江南水师学堂作学生时事,一九O六年见到两江总督周馥。“周玉山的印象”条说他“站在体操场上,穿了棉袍马褂,棉鞋也很朴素,像是一个教书先生模样。”末尾说:“实在那一天他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印象,可以说在五十年中所见新旧官吏中没有一个人及得他来的。并不因为他叫我们办局子,乃是为了他的朴素诚恳的态度,不忘记我们两个留校的学生,这在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大概是不会得有的。”(此条一九九五年六月承马艳红同志检示)
本书整理者劳祖德,笔名谷林、劳柯,博雅多识(参看于飞《绿窗下的旧风景》,载《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五期)。这部书的整理水平,为近年来同类书中所罕见。如改正原稿笔误之毕士厘为单士厘,即可说明。然二百余万字的手稿,劳氏钞录标点,个别错误终所难免。谨就所见者拈出,以供读此书者参考。
第4页几处“湘乡”应作“湘阴”,指左宗棠。66页“免半月读”当是“半日”。1763页王定庵应是王静庵。2040页罗之经应是罗子经。2091页毕士澄应是毕庶澄,谐行在当作诣行在。2198页静元应是隐元。2203页正藏院应是正仓院。2231页《愈野堂诗》愈当作。2315页“赐陈、朱、胡、陈各一千元”,第二陈字应作郑,即郑孝胥本人,其前三人则依次为陈宝琛、朱益藩、胡嗣瑷也。2424页平田骐一郎应作平沼。2509页杉村永吉、2510页杉村永治皆当作永造。一九七三年中日友协代表团访日,参观出光美术馆,此人曾负责接待。2563页《弘道观记》观当作馆。2626页“干秋”乃千秋之误。总之,误字不多,校对堪称精审。错误多在日文专名,当由不谙日文之故也。
学殖荒落,愧不能文。谨以读书札记纪念傅孟真先生百岁诞辰。
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写成
附记此文原应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征稿之约。寄去后,以“体例不合”理由,婉言退回。一九九五年四月自美返京,《读书》编辑部乐为刊布,庶几我纪念孟真先生之初衷亦从而得遂也。
(《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六月版,98元)
郑孝胥的一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应分别对待,作不同评价。但盖棺定论,当看他最后的大节。
辛亥革命之前算第一阶段,郑氏既是杰出诗人,又是主张维新的政治活动家。他才思敏捷,一八八二年乡试第一,长期在张之洞湖广总督幕中,深受器重。张之洞称赞他的诗“沉雄宕逸,簿书旁午中而不损其高雅之趣,此为无匹也”(日记1899/2)。清末名流蒯光典说“苏堪如魏晋人”把他和王鹏运并举。因而著名学者李详赠郑诗有“一世风流魏晋人”之句(李详《学制斋诗钞》三)。郑孝胥的旧体诗甚著声誉,一九O八年评论家陈衍在北京出诗人榜,未设第一名,而列郑孝胥为第二名,评云:“恨无长篇,否则可为第一”。榜中陈三立列第三,陈宝琛第四。李详说郑氏与散原老人“如禅家之有能、秀”。而散原曾举郑氏两句诗说自己“终不能为”。(1916/10)
辛亥革命前的郑孝胥,在政治上主张维新,赞成立宪。戊戌变法失败后,他在地方上办了不少洋务。一八九八年九月五日,光绪曾召见他。四天之后,军机大臣面奉上谕:“江苏候补同知郑孝胥以道员候补,(与江标)均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上行走”(1989/9/9)。政变发生,九月二十八日六君子死难,江标永不叙用,而同时被任命的郑孝胥却未受任何处分。十月六日日记云:
今日王稷堂言,有参黄仲
这样的表现,很有气节。他还参加了祭奠林旭、私诔四章京等活动,都说明郑孝胥当时确有无私无畏精神,值得称赞。以后他在张之洞手下任洋务局提调,两广总督芩春煊又调他任洋务处督办、营务处总办,率军驻广西龙州。他筹粮饷,开银号,办教育,派当地子弟到上海或出洋留学。一九O五年赴沪定居,从事路矿、金融、新闻、出版等事业,应该说是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面。后被任命为湖南布政使,未到任而清室灭亡。
辛亥革命后的二十年,是郑孝胥生平的第二阶段。他誓忠于清王朝,甘为遗老,并在溥仪小朝廷中任职。但他始终以上海的海藏楼为根据地,写诗卖字,与沪上文人墨客文酒往还。尽管政治上思想上应当归为封建余孽一流,但他文学(旧体诗)艺术(书法)上的造诣与贡献,在我国现代文化史上是不可磨灭的。这二十年的日记,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点。郑孝胥在当时文化艺术界的地位,我们从胡适之先生对他的态度可以略见一二。一九二四年十月十六日记:“胡适来访。”十月十八日记:“访胡适不遇。”是胡先生先去拜访他。一九二八年四月二十一日记:“高梦旦与胡适之同来,胡求书其父墓碣。”同年五月六日记:“徐志摩、胡适之来观作字。”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记:“胡适之赠北京新出土‘唐仵君墓志’。”一九三一年二月二十六日记曹
可惜这位文化界前辈老人不自爱惜,九一八事变后跑到东北,一九三二年三月当上了“满洲国”总理。由“一世风流魏晋人”变成封建遗老,再一变沦为卖国的大汉奸,这就是郑孝胥一生的最后结局。从一九三二年到他逝世的一九三八年,这七年的日记中,再也看不到海藏楼中友朋酬唱诗酒流连的场面,而是整天被日本人包围,与日本人周旋,为日本人写字,给日本人作有关“王道”的讲演,陪日本人一起照相,等等,一副穷形尽相的傀儡面目。溥仪的师傅陈宝琛则坚决反对小皇帝去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儿皇帝,始终不到伪满任职,以逊清遗老终其身,郑孝胥与他不可同日而语了。
当然,和溥仪一样,作为日本侵略者的奴才,郑孝胥开始就遭受屈辱。一九三二年九月五日记:“驹井(国务院总务厅长官,实即操纵郑的人物)怒,出不逊语,咆哮而去。”两天之后记云:“宪兵言,出入人等皆须稽查。……午后,筑紫又来,告以驹井无礼及宪兵监视情形。”同年十月二十三日记云:
询余何所不便。余谓:日满官吏偏重不均。今国务院满洲不足三十人,而日本百数十人,无怪人民之不信也。
但尽管如此,直到一九三五年五月他辞去总理职务,郑孝胥作为汉奸始终心安理得,自我感觉良好。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一日所记对他儿子的话可以为证:
吾忆平生:辞边防,裁督办,抵上海,一乐也;以上(指溥仪)出
德医院,入日本使馆,二乐也;今建满洲国,任事三年,辞总理,
三乐也。从此以后,终不入官,乐亦足矣。
实际上,郑孝胥不论入官与否,始终身为伪满重臣,从最后结局看,历史对他是决无恕词的!
郑孝胥不像李慈铭,他的日记未先存有留给人看的念头,故而记述主观思想和客观事件都比较真实。他交游广泛,日记亘五十余年,涉及的人和事极多,是近代现代史料的宝藏。大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张勋复辟、博仪出宫、伪满洲国建立等,日记中都有不少可供参证的资料。日记中对于人物及环境的描绘,也引起读史者的兴趣。如一八八五年六月二十六日见李鸿章后记云:
中堂颀然,赤面白髭,望之甚伟。声亮而和,谈吐颇有条理。
一八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记见文廷
号强识多学,庞然肥黝,眉目轩豁,谈吐甚似晦若(于式枚)。
一八八三年三月二十五日记拜访乡试座师宝廷云:
先至书厅,几榻殊草草,旁列残花数盆。奴仆羸敝,院落静无人声。雨后莓苔初生,湿土中渐作绿意。有顷,竹坡方出,服敝服,裂处露棉几尺许。
清流派人物、“江山九姓美人麻”的宝竹坡之清苦生活如在目前。而郑孝胥笔下显宦徐桐的府邸,则另是一番景象:
厅中书史环列,中悬姚伯昂联,左右壁则门人颂德之文,院体,书以金笺,大率皆已掇巍科者。盖京师以鼎甲为重,若其文翰,则俗弱鄙稚,无入目者。(1883/4/2)
两则日记成为鲜明对比。李慈铭为人猖介,好发脾气,日记中亦有反映,如称“其人褊狭,故诗境亦如之”(1890/6/30)。同年十月一日又载,诣下斜街长椿寺,二席中七人,李慈铭在座。“于座间忽怒,亵语谩骂。余与隔席,不详何语也”。《越缦堂日记》缺光绪十六年以后部分,盖为樊增祥取去,故无从比对。郑孝胥对于书法的见解,如谓“包(世臣)极推邓石如,然邓甚俗”(1913/10/16),又称“赵
日记中的记述有可补订史实者,如一八九八年七月二十七日记:“阅报,黄仲
余初不知馥能。已亥李鸿章出视河工,疏调馥参赞。疏中举其学行志节,几过曾胡,余默识之。未几,馥任川藩,时与计事,则一昏黯庸下人也。而仆从需索,几步李瀚章后尘。余忆鸿章疏,至失笑。
费氏所讥,与诗中所嘲相同。然周馥协助李鸿章办理北洋新政,既多所赞画,又躬亲其事,甚得器重。其晚年所著《负喧闲语·处世门》云:
(李)文忠尝告人曰:“周某用心极细,虑事最精。且廉正有魄力,非时人所及也”。
所引李语当非虚构美化,李鸿章更不可能赏识昏黯庸下之人,郑孝胥日记中亦谓沃丘仲子之书不免有道听途说也。
周作人《饭后随笔》中回忆在江南水师学堂作学生时事,一九O六年见到两江总督周馥。“周玉山的印象”条说他“站在体操场上,穿了棉袍马褂,棉鞋也很朴素,像是一个教书先生模样。”末尾说:“实在那一天他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印象,可以说在五十年中所见新旧官吏中没有一个人及得他来的。并不因为他叫我们办局子,乃是为了他的朴素诚恳的态度,不忘记我们两个留校的学生,这在刘坤一张之洞魏光焘大概是不会得有的。”(此条一九九五年六月承马艳红同志检示)
本书整理者劳祖德,笔名谷林、劳柯,博雅多识(参看于飞《绿窗下的旧风景》,载《读书》一九九四年第五期)。这部书的整理水平,为近年来同类书中所罕见。如改正原稿笔误之毕士厘为单士厘,即可说明。然二百余万字的手稿,劳氏钞录标点,个别错误终所难免。谨就所见者拈出,以供读此书者参考。
第4页几处“湘乡”应作“湘阴”,指左宗棠。66页“免半月读”当是“半日”。1763页王定庵应是王静庵。2040页罗之经应是罗子经。2091页毕士澄应是毕庶澄,谐行在当作诣行在。2198页静元应是隐元。2203页正藏院应是正仓院。2231页《愈野堂诗》愈当作
学殖荒落,愧不能文。谨以读书札记纪念傅孟真先生百岁诞辰。
一九九四年十月一日写成
附记此文原应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征稿之约。寄去后,以“体例不合”理由,婉言退回。一九九五年四月自美返京,《读书》编辑部乐为刊布,庶几我纪念孟真先生之初衷亦从而得遂也。
(《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一九九四年六月版,9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