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道家哲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极文化,它在对道家哲学进行解释的时候使用的是形象的方法。不仅如此,在太极文化中也含有社会和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笔者在文中就太极文化对中国舞蹈文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是从阴阳学说和自然之道这两方面进行论证。
【关键词】:太极文化;舞蹈文化;影响
从整体上看所谓的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思想和实践的沉积,从发明物质到创造器物,从思想意识的出现到变革制度,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从教义上来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历史中的每个角落,同时还和文化体制有机的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文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工业社会的文化需求和原始社会的文化需求截然不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以自身为出发点的象征事物,这是文化的根本。笔者在本文中对套机文化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中国古典舞蹈之阴阳学说
1、阴阳动律和太极图示
我们都知道,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本土,我国古代哲学家的深刻思想在其内涵中都有显现。道家文化的精髓是阴阳学说,其在道家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中体现的也比较广泛。在我国古典舞蹈中也深深的被道家文化的精髓所渗透,让舞姿呈现出寂空、灵秀的韵味,这也是古典舞蹈的内涵所在。事实上,这也是传统舞蹈美学思想中体现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就太极图来讲,也形象的对阴阳的概念进行了诠释。
老子以道唯一的思想为基础,生出阴阳二气,在运动的过程中阴阳二气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种舒适的状态。天地万物则在阴阳运动的过程中衍生,对这种道的精妙在太极图式上有深深地体现。从图来看,图中主要是两个黑白分明的“阴阳鱼”形象,不仅如此,道家理论中的阴和阳也被黑白分明的两色所代表,同时运用“S”型曲线把两个元素区分开,其中的重要内涵就是把阴阳区分。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阴阳之理,如天地、动静、黑白、柔刚、缓急、松紧等存在于生活中的对立形式。仅仅以画面的形式来讲,S型曲线把整个圆形分成黑白分明却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部分。就图像来看,黑白分明,但是就其本质来讲,又不是完全分离的,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转换的,这条“S”型曲线便是转换的临界点。不仅如此,鱼的形状是曲线分隔开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的造型,实际上,从远处看,太极图像呈现出两个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小鱼。而黑鱼白眼、白鱼黑眼正是道家文化中比较经典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太极图式从整体上来看,其中蕴含着比较玄奥的哲理。在这个图谱中蕴含着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的哲理,通过这一现象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进行阐述。
对于我国的古典舞蹈,对道教的阴阳学说贯穿于其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以道家的阴阳学说为基础创造出一系列的舞姿。“阳刚”的美体现在:古朴、浑厚、浓重、奔放、疾狂、激烈、尖锐等,而“阴柔”的美则集中体现在:舒缓、优雅、细腻、安静、温柔、平静等各个情感之中。以国内古典舞蹈的“亮相”为例,则是充分的对道家哲学中阳刚和阴柔之间的辩证关系集中地进行体现。我们都知道,作为表演艺术中的一个动作——“亮相”在表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劲头的表达。所谓的劲头主要有“四劲”,猛收的“寸劲”,下压身体的“衬劲”,阳刚的“抻劲”,精明而轻脆的“帅劲”。在对这些行动进行表达的时候要求表演者对力度和幅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这些动作推崇快速而有力度,在表演的时候给人松劲的感觉。就预势来讲,和上文的“亮相”进行对比发现,柔和、舒缓是其动作的表现形式,属于阴的范畴,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用眼神、气息等进行表演,达到表现思想、延伸表演的目的,以便于进一步升华表演,但是不管怎样,这种升华是在阴阳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2、中国古典舞所体现的阴阳思维
我国古代哲学的另一个范畴是“虚实”,对于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当代有很多学者系统的对虚实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心理上来讲,虚实带给人的感觉是朦胧和含蓄,让欣赏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就其艺术表现来讲,其风格更趋向于轻灵、简约、含蓄。恰恰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人们又会有神秘的美感,恬静、安然、超脱的感觉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达到共鸣,实现了清晰、有力、表现抒情、柔和随意的艺术效果。
“刚柔”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感知,同时刚柔的理念也和阴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家看来,阴阳的存在是依附于天地万物的,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天地万物阴阳也就不复存在,它在天地万物之中深刻的渗透。实际上就如今人性的状态来讲,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这种理想状态的表现也存在于现代艺术的理想素质之中,对我国的传统舞蹈来讲也是一样。就其表面而言,柔性的表达存在于每一个舞姿之中,但是在柔性的舞姿之中又充满着刚性的表达,在古代的舞蹈中刚柔二者以近乎完美的状态融合在一起。但是,我们不能够认定这两者的结合是偶然和随机的,笔者认为要想让这两者结合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也就是说两者的结合并非偶然,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够在作品中实现阴柔和阳刚的兼容,并在两者之间随意的变化。
二、民族舞蹈的自然之道
虽然在中国古典舞蹈中蕴含着太极精神,但是太极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并不止中国古典舞蹈,就国内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来讲,因为不同地域的气候、生活习性等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导致了国内民族舞蹈的样式比较多,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但是,深入民族舞蹈作品的本质后看,很多都有“天人合一”以及“顺应自然”的挂念和价值取向,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来讲是民族舞蹈受太极文化所导致的,这也是对太极文化精髓的继承。
如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流传至今的《十二兽神舞》,该作品的形象是远古先民对自然态度转变过程的显现。在远古时代,由于先民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自身的能力也有限,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万物都有灵性,并孕育了图腾文化。如今,图腾文化的印记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图腾文化的原型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就彝族而言,虎是该民族的图腾在彝族的“十二属相轮回纪日”中,处于第一位的是虎,同时对虎崇拜的典型表现还有艺术作品《十二兽神舞》。这部作品给我们展示的是表演者代表他们心目中的虎神降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设计的情节主要是猛虎猛扑家禽,通过艺术的手法向观众展示逼真、原生态的自然形象,让我们对远故艺术文化的内涵增强了理解。对地处中国北方的一些狩猎民族,他们也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等,他们的崇拜对象则是“鹰”。这一点在北方的很多民族中都可以找到例子加以佐证。如,萨满神是蒙古民族的信仰,在萨满神话中他们认为上天的使者是“鹰”,同时,对萨满巫师来讲,他们在进行祭祀的时候,他们跳的舞蹈也是以鹰为主题编写的舞蹈。
结束语:
就中国古代社会来讲,一旦民族形成了心理素质,那么该心理素质将会在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参考。而我们传统的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太极文化,不仅是我国哲学发展内涵的代表,同时也是我国先民智慧的象征,他们率先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思考。我国舞蹈文化深受太极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气质和韵味,使其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化之一。
参考文献:
[1]万道明,胡伟.中国古典舞与太极图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4).
[2]罗雄岩.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类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
[3]刘晓华.论太极范畴的自然哲学意蕴[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01).
[4]江毅.浅谈舞蹈艺术与太极文化[J].黑龙江教育,2003(05)
[5]周大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舞蹈文化[J].大舞台,2002(04).
【关键词】:太极文化;舞蹈文化;影响
从整体上看所谓的文化就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思想和实践的沉积,从发明物质到创造器物,从思想意识的出现到变革制度,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从教义上来看,文化是一种意识,存在于人类的社会历史中的每个角落,同时还和文化体制有机的融合。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文化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如工业社会的文化需求和原始社会的文化需求截然不同。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以自身为出发点的象征事物,这是文化的根本。笔者在本文中对套机文化对我国舞蹈文化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
一、中国古典舞蹈之阴阳学说
1、阴阳动律和太极图示
我们都知道,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本土,我国古代哲学家的深刻思想在其内涵中都有显现。道家文化的精髓是阴阳学说,其在道家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社会中体现的也比较广泛。在我国古典舞蹈中也深深的被道家文化的精髓所渗透,让舞姿呈现出寂空、灵秀的韵味,这也是古典舞蹈的内涵所在。事实上,这也是传统舞蹈美学思想中体现古代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就太极图来讲,也形象的对阴阳的概念进行了诠释。
老子以道唯一的思想为基础,生出阴阳二气,在运动的过程中阴阳二气相互融合、相互适应、相互影响,最终形成一种舒适的状态。天地万物则在阴阳运动的过程中衍生,对这种道的精妙在太极图式上有深深地体现。从图来看,图中主要是两个黑白分明的“阴阳鱼”形象,不仅如此,道家理论中的阴和阳也被黑白分明的两色所代表,同时运用“S”型曲线把两个元素区分开,其中的重要内涵就是把阴阳区分。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阴阳之理,如天地、动静、黑白、柔刚、缓急、松紧等存在于生活中的对立形式。仅仅以画面的形式来讲,S型曲线把整个圆形分成黑白分明却又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两部分。就图像来看,黑白分明,但是就其本质来讲,又不是完全分离的,在一定的情况下,这两者是可以转换的,这条“S”型曲线便是转换的临界点。不仅如此,鱼的形状是曲线分隔开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的造型,实际上,从远处看,太极图像呈现出两个向相反方向运动的小鱼。而黑鱼白眼、白鱼黑眼正是道家文化中比较经典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太极图式从整体上来看,其中蕴含着比较玄奥的哲理。在这个图谱中蕴含着自然界中万物相生相克的哲理,通过这一现象对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进行阐述。
对于我国的古典舞蹈,对道教的阴阳学说贯穿于其发展的整个过程,并以道家的阴阳学说为基础创造出一系列的舞姿。“阳刚”的美体现在:古朴、浑厚、浓重、奔放、疾狂、激烈、尖锐等,而“阴柔”的美则集中体现在:舒缓、优雅、细腻、安静、温柔、平静等各个情感之中。以国内古典舞蹈的“亮相”为例,则是充分的对道家哲学中阳刚和阴柔之间的辩证关系集中地进行体现。我们都知道,作为表演艺术中的一个动作——“亮相”在表现的过程中追求的是劲头的表达。所谓的劲头主要有“四劲”,猛收的“寸劲”,下压身体的“衬劲”,阳刚的“抻劲”,精明而轻脆的“帅劲”。在对这些行动进行表达的时候要求表演者对力度和幅度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这些动作推崇快速而有力度,在表演的时候给人松劲的感觉。就预势来讲,和上文的“亮相”进行对比发现,柔和、舒缓是其动作的表现形式,属于阴的范畴,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用眼神、气息等进行表演,达到表现思想、延伸表演的目的,以便于进一步升华表演,但是不管怎样,这种升华是在阴阳相互作用下的产物。
2、中国古典舞所体现的阴阳思维
我国古代哲学的另一个范畴是“虚实”,对于此在文学艺术上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当代有很多学者系统的对虚实进行分析和研究。就心理上来讲,虚实带给人的感觉是朦胧和含蓄,让欣赏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就其艺术表现来讲,其风格更趋向于轻灵、简约、含蓄。恰恰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表演者在表演的时候人们又会有神秘的美感,恬静、安然、超脱的感觉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达到共鸣,实现了清晰、有力、表现抒情、柔和随意的艺术效果。
“刚柔”长期以来被人们所感知,同时刚柔的理念也和阴阳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家看来,阴阳的存在是依附于天地万物的,也就意味着没有了天地万物阴阳也就不复存在,它在天地万物之中深刻的渗透。实际上就如今人性的状态来讲,刚中有柔,柔中有刚,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依存,这种理想状态的表现也存在于现代艺术的理想素质之中,对我国的传统舞蹈来讲也是一样。就其表面而言,柔性的表达存在于每一个舞姿之中,但是在柔性的舞姿之中又充满着刚性的表达,在古代的舞蹈中刚柔二者以近乎完美的状态融合在一起。但是,我们不能够认定这两者的结合是偶然和随机的,笔者认为要想让这两者结合是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也就是说两者的结合并非偶然,只有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够在作品中实现阴柔和阳刚的兼容,并在两者之间随意的变化。
二、民族舞蹈的自然之道
虽然在中国古典舞蹈中蕴含着太极精神,但是太极文化精神的传承者并不止中国古典舞蹈,就国内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来讲,因为不同地域的气候、生活习性等各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导致了国内民族舞蹈的样式比较多,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但是,深入民族舞蹈作品的本质后看,很多都有“天人合一”以及“顺应自然”的挂念和价值取向,这一点很大程度上来讲是民族舞蹈受太极文化所导致的,这也是对太极文化精髓的继承。
如今,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流传至今的《十二兽神舞》,该作品的形象是远古先民对自然态度转变过程的显现。在远古时代,由于先民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自身的能力也有限,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万物都有灵性,并孕育了图腾文化。如今,图腾文化的印记并没有离我们远去,图腾文化的原型我们仍然能够找到,就彝族而言,虎是该民族的图腾在彝族的“十二属相轮回纪日”中,处于第一位的是虎,同时对虎崇拜的典型表现还有艺术作品《十二兽神舞》。这部作品给我们展示的是表演者代表他们心目中的虎神降临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设计的情节主要是猛虎猛扑家禽,通过艺术的手法向观众展示逼真、原生态的自然形象,让我们对远故艺术文化的内涵增强了理解。对地处中国北方的一些狩猎民族,他们也有自己的图腾崇拜,因为自身所处的环境、生活习惯等,他们的崇拜对象则是“鹰”。这一点在北方的很多民族中都可以找到例子加以佐证。如,萨满神是蒙古民族的信仰,在萨满神话中他们认为上天的使者是“鹰”,同时,对萨满巫师来讲,他们在进行祭祀的时候,他们跳的舞蹈也是以鹰为主题编写的舞蹈。
结束语:
就中国古代社会来讲,一旦民族形成了心理素质,那么该心理素质将会在本民族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作为参考。而我们传统的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太极文化,不仅是我国哲学发展内涵的代表,同时也是我国先民智慧的象征,他们率先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思考。我国舞蹈文化深受太极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出特有的气质和韵味,使其成为我国特有的文化之一。
参考文献:
[1]万道明,胡伟.中国古典舞与太极图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04).
[2]罗雄岩.论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类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04).
[3]刘晓华.论太极范畴的自然哲学意蕴[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5(01).
[4]江毅.浅谈舞蹈艺术与太极文化[J].黑龙江教育,2003(05)
[5]周大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舞蹈文化[J].大舞台,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