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彭,看上去很文静,身体单薄,似乎一阵风就能把他吹倒,他实在太平凡了。可是,竟有女同学向我投诉,说他歧视女生,对女生不友好。一个文静孱弱的男生也会歧视女生、用语言攻击女生?我很诧异。于是找他谈了一次话,他默默地听着训导,偶尔点一下头,算是对我作出的反应。这件事似乎就这样平淡地过去了。
有一次,语文老师抽出一本作文簿给我看,封面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一篇题为《错过》的作文:“有的事错过了,就不可能再拥有。我小时候,母亲就改嫁了,我错过了感受母爱的良机,所以我从来就没有感受过母爱的滋味……”我和语文老师一起下乡家访,在宛如牛棚一样阴暗、低矮、破旧不堪的两间屋子里,小彭的父亲,用沧桑的话,缓缓地诉说着他们一路熬过来的日子,他的脸和双手也因为生活的艰难刻上了沧桑的印记。小彭还有个弟弟,早就不读书了,和社会上的二流子一起混,经常夜不归宿。父亲靠给别人砌砖赚点生活费,小彭已是他唯一的希望。说完了,他望着远方,无奈地叹息着。希望,如他的目光一样遥远……
在后来的谈话中,他只是沉默地应对我的问话,显示出一种冷漠、茫然。乍一看,分明就是不领情。但我不甘心,而是耐心、反复地找他谈话。说是谈话,其实是我在唱独角戏,他始终把心灵之窗封闭得紧紧的。我总结出了他的几个缺点:内向、不肯与人交往、不信任女性、没有人生目标。
我尝试着写了封短信给他,题目是《让我带你走上人生的坦途》。第二天,他居然给我回了信,歪歪扭扭的字里行间,坦然地向我展示了一个自卑、无助、孤独、彷徨的内心世界。他还说,这是他第一次收到老师的信。天啊,感谢这个第一次!
我专门安排了活泼又有爱心的班干部和他来往,在学习中、生活上多关照他,有问题也和他讨论。很多个傍晚,我常和他一起在校园里散步,用我的思想感化他。周末放假,我常叫他到我家玩,一起做饭吃饭。渐渐地,他的话多了点,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好起来了。一次放假回来,他从家里带来了一大袋番薯,我从中读懂了,这算作一种感谢的形式。我欣然接受了,感受到的是付出换来的抚慰。
由于嫉恨母亲,他对所有女性都不信任不友好。他的作文和画画不错,我以此作为契机,在班上表扬了他,并让他在课余教其他同学写作、画画。我还让有责任心的女同学接近他。在学习和交流中,他感受到了被肯定被鼓励所带来的温暖。女同学的细心、善良的性格,也使他慢慢改变了对女性的偏见。
可是,他的各学科基础并不扎实,他还未能彻底改变懒散的性格,还未能明确人生的目标。如何把他导上人生的坦途?我再一次问自己。经过反复谈话教育,我让他明白了“人穷志不可短”“英雄莫问出处”。最后,我与他制定了学习计划,包括周末放假的时间都利用上,包括规定每周主动向老师提问多少次,我甚至要求他在一个月内,要让科任老师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常在背后“跟踪”他,比如在周末悄悄监督他,只要看到他在教室里低头看书,我就会有安心的感觉。刚开始,他的耐心不够,但我绝对没有放松过对他的“监视”。一年多过去了,自觉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已成了他的习惯。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本是无私的,但长期的关心,却使他滋生了依赖的坏习惯。如果缺少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就会感到孤立无助。这是我始料不及的。骂他一顿?冷落他?还是任由他?我思考着不同的态度,不,这都不是好办法。我正苦恼,忽然有一天我在花圃边发现他和别的同学一起浇花,我灵机一动,问他:“为什么有的花长势旺盛,而有的矮小些?”他干脆地回答:“因为吸收的养份不同。”我继续问:“那些矮小的花草,有没有因为你对它们少施肥少关照而放弃生长?”他摇了摇头。我借机教育他:“就是嘛,人也一样,不管别人对你是亲是疏,好或不好,都不是永远的。你应该学会顽强,学会独立,摆脱依赖心理,用积极的心态生存下去……”他明白了我的弦外之音,脸红了。
高考过去,他被东莞理工大学录取了。
有一次,语文老师抽出一本作文簿给我看,封面上赫然写着他的名字。一篇题为《错过》的作文:“有的事错过了,就不可能再拥有。我小时候,母亲就改嫁了,我错过了感受母爱的良机,所以我从来就没有感受过母爱的滋味……”我和语文老师一起下乡家访,在宛如牛棚一样阴暗、低矮、破旧不堪的两间屋子里,小彭的父亲,用沧桑的话,缓缓地诉说着他们一路熬过来的日子,他的脸和双手也因为生活的艰难刻上了沧桑的印记。小彭还有个弟弟,早就不读书了,和社会上的二流子一起混,经常夜不归宿。父亲靠给别人砌砖赚点生活费,小彭已是他唯一的希望。说完了,他望着远方,无奈地叹息着。希望,如他的目光一样遥远……
在后来的谈话中,他只是沉默地应对我的问话,显示出一种冷漠、茫然。乍一看,分明就是不领情。但我不甘心,而是耐心、反复地找他谈话。说是谈话,其实是我在唱独角戏,他始终把心灵之窗封闭得紧紧的。我总结出了他的几个缺点:内向、不肯与人交往、不信任女性、没有人生目标。
我尝试着写了封短信给他,题目是《让我带你走上人生的坦途》。第二天,他居然给我回了信,歪歪扭扭的字里行间,坦然地向我展示了一个自卑、无助、孤独、彷徨的内心世界。他还说,这是他第一次收到老师的信。天啊,感谢这个第一次!
我专门安排了活泼又有爱心的班干部和他来往,在学习中、生活上多关照他,有问题也和他讨论。很多个傍晚,我常和他一起在校园里散步,用我的思想感化他。周末放假,我常叫他到我家玩,一起做饭吃饭。渐渐地,他的话多了点,和其他同学的关系也好起来了。一次放假回来,他从家里带来了一大袋番薯,我从中读懂了,这算作一种感谢的形式。我欣然接受了,感受到的是付出换来的抚慰。
由于嫉恨母亲,他对所有女性都不信任不友好。他的作文和画画不错,我以此作为契机,在班上表扬了他,并让他在课余教其他同学写作、画画。我还让有责任心的女同学接近他。在学习和交流中,他感受到了被肯定被鼓励所带来的温暖。女同学的细心、善良的性格,也使他慢慢改变了对女性的偏见。
可是,他的各学科基础并不扎实,他还未能彻底改变懒散的性格,还未能明确人生的目标。如何把他导上人生的坦途?我再一次问自己。经过反复谈话教育,我让他明白了“人穷志不可短”“英雄莫问出处”。最后,我与他制定了学习计划,包括周末放假的时间都利用上,包括规定每周主动向老师提问多少次,我甚至要求他在一个月内,要让科任老师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常在背后“跟踪”他,比如在周末悄悄监督他,只要看到他在教室里低头看书,我就会有安心的感觉。刚开始,他的耐心不够,但我绝对没有放松过对他的“监视”。一年多过去了,自觉学习,在潜移默化中已成了他的习惯。
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本是无私的,但长期的关心,却使他滋生了依赖的坏习惯。如果缺少了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他就会感到孤立无助。这是我始料不及的。骂他一顿?冷落他?还是任由他?我思考着不同的态度,不,这都不是好办法。我正苦恼,忽然有一天我在花圃边发现他和别的同学一起浇花,我灵机一动,问他:“为什么有的花长势旺盛,而有的矮小些?”他干脆地回答:“因为吸收的养份不同。”我继续问:“那些矮小的花草,有没有因为你对它们少施肥少关照而放弃生长?”他摇了摇头。我借机教育他:“就是嘛,人也一样,不管别人对你是亲是疏,好或不好,都不是永远的。你应该学会顽强,学会独立,摆脱依赖心理,用积极的心态生存下去……”他明白了我的弦外之音,脸红了。
高考过去,他被东莞理工大学录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