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经济为样本,以1978至2007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资本投入、技术进步角度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并对缩小区域差距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面临着如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西部地区的落后问题。二是东北老工业地区的衰退和萧条问题。三是东部部分地区的膨胀问题。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表现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城区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短缺、就业竞争激烈、交通涌挤、环境污染的现象,人口密度过大。由此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企业运营环境质量下降;致使房价节节攀升,城市住房紧张;交通体系不堪重负,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的膨胀问题已初步显现。四是中部六省的经济地位相对下滑问题。
1.2 区域经济增长粗放性特征明显
经济增长的粗放性特征明显是区域经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问题。数据显示,东中西东北地区的资本存量增长产出弹性分别为0.7097、0.9623、1.0031和0.8853,技术进步率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9909、1.0063、0.9092、0.9869。虽然技术进步率的产出弹性在各地区都明显高于资本存量产出弹性,但因技术进步率普遍较底,而资本存量增长率普遍较大,区域经济增长仍属投资拉动型,粗放性增长明显。数据显示,1978-199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平均水平为28.6%,从1992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率大幅上升。在经济过热的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率曾达到37.5%。经过几年的治理整顿,1997年降到33.8%,随后从1998年又开始上升,2007年已经达到43.6%。不但高于美国和OECD国家的长期投资比率,而且高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高增长时期的投资比率。
1.3 区域技术进步差距较大,速度变慢
(1)技术进步率除东部地区以外,在样本期间都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东部的年度技术进步率由1979年的1.45上升到2004年的2.15,虽中途出现过几次波动,个别年份还出现了负值,但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中部地区1979年的技术进步率为4.70,而2004年变为负值,为负的1.88,期间也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跟中部地区相似,总体的技术进步率呈下降趋势。(2)各地区技术进步率在初期一般波动较大,而到后期则趋于平缓。这一方面可能跟初期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技术进步率的估算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更趋于理性,大起大落的增长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分析
技术进步的快慢、生产效率的改善是与一国科学研究的投入密不可分的,有学者认为人均人力资本、R&D投入的增长率下降是导致我国技术进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就是看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投入以及其占GDP的比重情况,而我国研究与发展投入的规模和强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1989年我国R&D经费共投入112.3亿元,只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70%,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之后,虽R&D投入规模在不但增加,但因我国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张,从投入强度上看并没有增加,部分年份还出现了下降,如1994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0.50%。从1999年起,我国R&D经费投入快速上升,到2007年达到1966.6亿元,占GDP比重1.44%。
2.2 影响区域投资的因素分析
(1)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自筹资金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利润和折旧,另一方面来源于个人的储蓄存款。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储蓄水平,为其进一步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其他区域的情况则不同,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因缺乏强有力的投资推动力而难以启动,地区经济增长比较缓慢,而持续低速的经济增长又会导致其储蓄能力不强,结果必然是投资因资金供给不足而增长更加乏力。2007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341亿元,其中东部地区9013亿元,占全国的64.63%,而中西东北地区分别只占11.27%、12.38%和11.71%。2003年末,全国居民储蓄总额103617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居民储蓄56071亿元,占全国总额的54.11%,而中西东北地区分别只占全国总额的17.88%、17.45%和10.56%。
(2)金融机构对区域发展支持不均衡。金融机构对区域发展支持不均衡总体表现为金融机构对中西东北地区投资的支持力度不够。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市场主体。从银行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情况下,银行贷款资金将不可避免地大量投放到基础条件比较优越的东部地区。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金融机构贷款共计13788亿元,东中西东北地区分别为7667、2208、1234和725亿元,分别占总额的55.61%、16.01%、8.95%和5.26%。2007年,东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57.1%,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分别只占15.0%、16.5%和7.7%。同时,当前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总部无一例外全部分布在东部地区,对其它地区投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2.3 国家发展战略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另外,中西部地区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所背负的政策性负担,内生地导致了这些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所以,即使承担赶超任务的中西部地区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性补贴,但是其经济绩效也不高。
(2)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由过去的追求区域平衡发展转向以效率为中心的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开发的重点区域由过去的中西部地区转向沿海地区。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由点到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其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使得东部地区与全国其它地区的差距拉大。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3.1 增加教育和研发投入
(1)调整基础教育的投入体制,并进而缩小地区教育差距。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教育投入体制,应将基础教育投入体制重心上移,更多地发挥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主导和调控作用,利用转移支付来减少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建立均衡和完善的教育保障体系。扩大高等教育的资金筹集渠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仍然要发挥主要作用,但同时应该扩大高等教育资金其它筹集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筹资体制。
(2)加强研发投入,优化经费投入和使用结构。世界其它国家经验表明,企业是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的这一比重大多都在70%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企业R&D经费投入比例不高,一方面表明企业的创新激励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重视研究开发的自觉性并不高。同时,从R&D经费的使用结构来看,我国研发活动明显向试验开发一端倾斜。为此,应首先应保证R&D经费长效投入增长机制,加强科技投入,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
3.2 调整投资结构
(1)投资总量控制。扩大内需,增加国民收入的消费比重。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严格的投资约束机制。(2)优化投资地区结构。国家财政投入应向欠发达地区适度倾斜。在这种战略重点转移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各区域之间国家投资分配的比例关系,应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标准。(3)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信贷支持的力度。财政贴息对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贷支持方面,国家信贷管理政策也应适度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引导国内资金向这些地区流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应明确其贷款的地区投向主要是中西东北地区,以支持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基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严格控制银行信贷,支持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建设项目。通过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和再贷款浮息制度等措施,收缩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扩张能力。在继续控制中长期贷款过快增长的同时,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引导银行合理调整贷款结构。此外,应适当增加短期贷款规模,及时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流动资金;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的支持。
3.3 优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1)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的一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这一发展战略。
(2)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六省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中部六省中,西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煤炭产量和调出量居各省之冠;其余五省农业较发达,都属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在全国的份额近30%,决定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中部地区要崛起,一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四是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发展;五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七是加强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进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经济管理体制与方法、人力资本等得到了持续改善和发展,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为此,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在继续发挥有利区位和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的同时,重点推进制度和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性科技创新,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之路。要重视区域整合,通过省区间政府的自愿联合,促进商品与要素按经济规律流动、组合,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和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构建与发展,以及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的整合。
参考文献
[1]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2]王志刚等.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运东出版社,2005.
[4]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8,(3).
关键词:区域经济增长;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的问题
1.1 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均衡面临着如下几个突出问题。一是西部地区的落后问题。二是东北老工业地区的衰退和萧条问题。三是东部部分地区的膨胀问题。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表现在一些特大城市出现了城区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短缺、就业竞争激烈、交通涌挤、环境污染的现象,人口密度过大。由此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企业运营环境质量下降;致使房价节节攀升,城市住房紧张;交通体系不堪重负,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东部沿海部分地区的膨胀问题已初步显现。四是中部六省的经济地位相对下滑问题。
1.2 区域经济增长粗放性特征明显
经济增长的粗放性特征明显是区域经经济增长的另一重要问题。数据显示,东中西东北地区的资本存量增长产出弹性分别为0.7097、0.9623、1.0031和0.8853,技术进步率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9909、1.0063、0.9092、0.9869。虽然技术进步率的产出弹性在各地区都明显高于资本存量产出弹性,但因技术进步率普遍较底,而资本存量增长率普遍较大,区域经济增长仍属投资拉动型,粗放性增长明显。数据显示,1978-1991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率的平均水平为28.6%,从1992年开始,固定资产投资率大幅上升。在经济过热的1993年,固定资产投资率曾达到37.5%。经过几年的治理整顿,1997年降到33.8%,随后从1998年又开始上升,2007年已经达到43.6%。不但高于美国和OECD国家的长期投资比率,而且高于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高增长时期的投资比率。
1.3 区域技术进步差距较大,速度变慢
(1)技术进步率除东部地区以外,在样本期间都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东部的年度技术进步率由1979年的1.45上升到2004年的2.15,虽中途出现过几次波动,个别年份还出现了负值,但总体是呈上升趋势的。中部地区1979年的技术进步率为4.70,而2004年变为负值,为负的1.88,期间也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跟中部地区相似,总体的技术进步率呈下降趋势。(2)各地区技术进步率在初期一般波动较大,而到后期则趋于平缓。这一方面可能跟初期统计数据的质量和技术进步率的估算方法有关,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更趋于理性,大起大落的增长方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影响技术进步的因素分析
技术进步的快慢、生产效率的改善是与一国科学研究的投入密不可分的,有学者认为人均人力资本、R&D投入的增长率下降是导致我国技术进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具体来说就是看研究与发展(R&D)经费的投入以及其占GDP的比重情况,而我国研究与发展投入的规模和强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数据显示,1989年我国R&D经费共投入112.3亿元,只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0.70%,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之后,虽R&D投入规模在不但增加,但因我国经济总量在不断扩张,从投入强度上看并没有增加,部分年份还出现了下降,如1994年R&D经费占GDP的比重只有0.50%。从1999年起,我国R&D经费投入快速上升,到2007年达到1966.6亿元,占GDP比重1.44%。
2.2 影响区域投资的因素分析
(1)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存在较大差距。自筹资金是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来源,一方面来源于企业的利润和折旧,另一方面来源于个人的储蓄存款。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而快速的经济增长水平不仅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储蓄水平,为其进一步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而其他区域的情况则不同,其经济的快速增长因缺乏强有力的投资推动力而难以启动,地区经济增长比较缓慢,而持续低速的经济增长又会导致其储蓄能力不强,结果必然是投资因资金供给不足而增长更加乏力。2007年,全国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1341亿元,其中东部地区9013亿元,占全国的64.63%,而中西东北地区分别只占11.27%、12.38%和11.71%。2003年末,全国居民储蓄总额103617亿元,其中东部地区居民储蓄56071亿元,占全国总额的54.11%,而中西东北地区分别只占全国总额的17.88%、17.45%和10.56%。
(2)金融机构对区域发展支持不均衡。金融机构对区域发展支持不均衡总体表现为金融机构对中西东北地区投资的支持力度不够。随着我国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进程的推进,商业银行逐步成为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金融市场主体。从银行自身的利益出发,在国家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情况下,银行贷款资金将不可避免地大量投放到基础条件比较优越的东部地区。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金融机构贷款共计13788亿元,东中西东北地区分别为7667、2208、1234和725亿元,分别占总额的55.61%、16.01%、8.95%和5.26%。2007年,东部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57.1%,而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则分别只占15.0%、16.5%和7.7%。同时,当前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总部无一例外全部分布在东部地区,对其它地区投融资产生不利影响。
2.3 国家发展战略
(1)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当前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及与东部沿海地区差距拉大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另外,中西部地区没有自生能力的企业所背负的政策性负担,内生地导致了这些企业的软预算约束问题。所以,即使承担赶超任务的中西部地区企业能够获得政策性补贴,但是其经济绩效也不高。
(2)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际国内形式的变化,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做出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政策目标由过去的追求区域平衡发展转向以效率为中心的区域的非均衡发展;开发的重点区域由过去的中西部地区转向沿海地区。这些措施的实施,使东部沿海地区形成经济特区、开放城市、开放地区由点到面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其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使得东部地区与全国其它地区的差距拉大。
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3.1 增加教育和研发投入
(1)调整基础教育的投入体制,并进而缩小地区教育差距。需要进一步改革现行的教育投入体制,应将基础教育投入体制重心上移,更多地发挥中央和省级政府在基础教育中的主导和调控作用,利用转移支付来减少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建立均衡和完善的教育保障体系。扩大高等教育的资金筹集渠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政府仍然要发挥主要作用,但同时应该扩大高等教育资金其它筹集渠道,形成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筹资体制。
(2)加强研发投入,优化经费投入和使用结构。世界其它国家经验表明,企业是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世界主要国家的这一比重大多都在70%以上。数据显示,我国企业R&D经费投入比例不高,一方面表明企业的创新激励不足,另一方面也表明企业重视研究开发的自觉性并不高。同时,从R&D经费的使用结构来看,我国研发活动明显向试验开发一端倾斜。为此,应首先应保证R&D经费长效投入增长机制,加强科技投入,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
3.2 调整投资结构
(1)投资总量控制。扩大内需,增加国民收入的消费比重。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严格的投资约束机制。(2)优化投资地区结构。国家财政投入应向欠发达地区适度倾斜。在这种战略重点转移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各区域之间国家投资分配的比例关系,应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化标准。(3)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信贷支持的力度。财政贴息对引导和支持社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信贷支持方面,国家信贷管理政策也应适度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以引导国内资金向这些地区流动。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应明确其贷款的地区投向主要是中西东北地区,以支持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开发、基础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最后,严格控制银行信贷,支持有利于结构调整的建设项目。通过加强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提高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实行差别准备金率和再贷款浮息制度等措施,收缩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扩张能力。在继续控制中长期贷款过快增长的同时,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协调配合,控制信贷风险,引导银行合理调整贷款结构。此外,应适当增加短期贷款规模,及时对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流动资金;加大对农业、能源、交通、高新技术产业、教育、医疗卫生等项目的支持。
3.3 优化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1)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的一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实践证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这一发展战略。
(2)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六省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中部六省中,西是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煤炭产量和调出量居各省之冠;其余五省农业较发达,都属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在全国的份额近30%,决定了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中部地区要崛起,一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四是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发展;五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六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七是加强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3)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进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经济管理体制与方法、人力资本等得到了持续改善和发展,具备了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为此,东部地区要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优先发展高技术产业、出口导向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主力军的作用。在继续发挥有利区位和改革开放先行优势的同时,重点推进制度和技术创新,特别是原始性科技创新,转换经济增长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之路。要重视区域整合,通过省区间政府的自愿联合,促进商品与要素按经济规律流动、组合,加快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和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和大都市圈构建与发展,以及推进粤港澳区域经济的整合。
参考文献
[1]王志刚,龚六堂,陈玉宇.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1978-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2]王志刚等.地区间生产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解[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3]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运东出版社,2005.
[4]魏后凯.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及其收敛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