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场戏,名师一堂课。”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是各自闪耀光芒的舞台不同罢了。名师,亦或是千千万万个普通的老师,他(她)的生命是属于讲台的。讲台给了老师一个成长与绽放的机会,老师赋予讲台以生机和活力。“讲台是值得每一个老师好好经营的人生道场。”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如是说。那么,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该如何致力于经营这个道场,助力学生的习作发展呢?且看这两位老师的课例。
于永正习作课《怎样写好人物对话》教学案例片段
师: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谢谢。那我们上课。
生:好!
师:小朋友非常热情。我把刚才的对话写下来了。想不想看看于老师是怎样写的?
生:想!
(幻灯片出示下面的短文,请一名小朋友读这段话)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小朋友齐声说:“欢迎!”
于老师高兴地说:“谢谢。那我们上课吧!”
看到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不禁“大失所望”。在这个教学片段里,既没有出其不意的设计,又缺乏美轮美奂的图片烘托;既找不到華美的辞藻,又鲜见清越的音乐踪迹,有的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简简单单地对话,这招式比较普通,和于老先生在小语届响当当的名声有点不相称。乍一看平淡无奇似常物,可是笔者却认为“细端详巧夺天工真奇绝”。
且再看另一位老师的案例,付军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片段: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在对这句话进行了理解和延伸之后,付军老师四两拨千斤般地轻轻一转,于是便呈现出了下面精彩的课堂:
师:我们学习语文,既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多种形式表达“多”这个主题,请你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潜心细读,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文中的“多”
村庄多:星罗棋布
街道多:如蛛网般交叉
时装多:时装的河流 源源不断
前来订货的人多:络绎不绝
师:作者用了这么多不同的形式来向我们传递“多”的含义,真是巧妙。作者的“说”同样很有特色。请看大屏幕。
“说”的好
“多漂亮的毛衣呀!是自己织的吗?”我问道。
“不是,”她答道,“是维黛安太太织的,她在美国学的。”
师:同样是“说”,你看,作者的语言是那么富于变化。在我们的生活和习作中,不同的场合就应该选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比如,你在喧闹的操场上,想让某个同学和你一起玩,此情此景,你就要用“叫”“喊”等词语。谁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相关的事例?
生:爸爸生气的时候,对我大“吼”。
生:妈妈和爸爸吵架的时候,是大“叫”大“嚷”。
生:春天,小燕子站在树枝上“呢喃”。
生:我出去玩的时候,妈妈总是再三“叮嘱”我注意安全。
师: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多么奇妙!
听了本校付军老师的课,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他那挖掘教材的功夫甚是了得,再加上付老师那清水芙蓉天然无雕的引导艺术,那感觉恰似揽春风入怀引清水溉稻般的酣畅淋漓。带着这样的心情,听课老师都期待着在评课环节付老师能传授点“武功秘笈”。
“看到我班孩子的表达有些单一呆板,缺少灵活多变,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一课在表达上有些特点,所以就进行了这方面的思考。课堂本身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我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对孩子们的习作有一些启发。”听着付主任朴素而真诚的话语,笔者的心里不禁涌起对他的敬佩之情。
比较于老师和本校付老师的课堂,就能发现,他们都牢牢地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语言文字。
于老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就地取材,当场呈现。这样的材料对学生来说是最鲜活的,最有生命力的。在学生进行习作的时候,人物对话时经常遇到的。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于老师在学生理解认知的基础上,对如何写好人物对话进行了总结。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要写好人物对话,第一,要关注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第二,说的形式要富于变化;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就人物对话进行适当的分段。”在学生提笔进行习作和习作讲评的时候,于老师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践行这一理念。当这样的材料活脱脱地流淌在学生笔下的时候,那种心灵的回响是用言语所无法形容的。大教无方,经过这样的习作教学浸润过的学生,他所习得的方法定会使自己受益终生。
付老师从本班学生的学情入手,紧紧地扣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越位、不缺位,恰到好处地以此为原点深入备课,灵活呈现,学生的获益自不待言。正是因为老师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学生在习作上的不足,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为教而教,故布疑阵,故弄玄虚,以展现老师自己的博大精深为追求,才能更好地把课堂锤炼成为学生服务的道场,把指向习作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利用阅读教学服务学生的习作呢?
一、求真——了解学生习作的“最近发展区”
“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样的话自然是妇孺皆知的。但是,真正把话落到实处却不容易。仅就教育教学而言,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培根事业,拔高或是降低了要求显然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要想最大限度的让教育教学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非静心研究学情不可。
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之际,我们在习作田园里的耕耘才刚刚拉开帷幕。学生的表达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上下文连贯与否,开篇点题了没有,选材是否恰当……这一连串的问题都等待着我们来解决,以便在下一次习作中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学生的习作学情就像高高飘扬在老师心中的一面鲜红的旗帜,每时每刻都在告诉我们,这是根本,这是基石,这是原点。
二、语言——以丰厚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旨归
一篇篇构思精巧的习作,无不是由语言汇集而成的。没有鲜活的语言,就没有妙语迭出的佳作。泛泛而谈的语言,空洞乏味,令人望而生厌;直击肯綮的语言,详实有致,叫人赏心悦目;词不达意的语言,模糊不清,使人如坠云雾;娓娓道来的语言,如诗如画,让人眉开目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变万化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那么语言的源头又藏在何处呢?“杂志报刊”、名家大作、街头巷尾、山川河岳……一句话,在五彩斑斓的生活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课堂学习生活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为老师,活用教材,挖掘字里行间的文本秘妙,探寻习作规律,让学生在流连文字的同时,习得语言,获得习作的表达,引领学生走在一条鲜花漫道、绿荫如盖的康庄大道上,美哉妙哉。
在新课改风起云涌的浪潮下,论孰是孰非,徒增烦恼。探求一条为学生的语言生命着上浓重底色的康庄大道,或许才是教育的归宿。
于永正习作课《怎样写好人物对话》教学案例片段
师: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谢谢。那我们上课。
生:好!
师:小朋友非常热情。我把刚才的对话写下来了。想不想看看于老师是怎样写的?
生:想!
(幻灯片出示下面的短文,请一名小朋友读这段话)
上课了,于老师走进教室,亲切地对小朋友说:“小朋友,我姓于,叫于永正,来自江苏徐州。欢迎我吗?”
小朋友齐声说:“欢迎!”
于老师高兴地说:“谢谢。那我们上课吧!”
看到于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不禁“大失所望”。在这个教学片段里,既没有出其不意的设计,又缺乏美轮美奂的图片烘托;既找不到華美的辞藻,又鲜见清越的音乐踪迹,有的只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简简单单地对话,这招式比较普通,和于老先生在小语届响当当的名声有点不相称。乍一看平淡无奇似常物,可是笔者却认为“细端详巧夺天工真奇绝”。
且再看另一位老师的案例,付军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片段: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达到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这句话是全文的主旨句。在对这句话进行了理解和延伸之后,付军老师四两拨千斤般地轻轻一转,于是便呈现出了下面精彩的课堂:
师:我们学习语文,既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又要关注语言的表达形式。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用了多种形式表达“多”这个主题,请你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学生潜心细读,师生交流)
(课件出示)文中的“多”
村庄多:星罗棋布
街道多:如蛛网般交叉
时装多:时装的河流 源源不断
前来订货的人多:络绎不绝
师:作者用了这么多不同的形式来向我们传递“多”的含义,真是巧妙。作者的“说”同样很有特色。请看大屏幕。
“说”的好
“多漂亮的毛衣呀!是自己织的吗?”我问道。
“不是,”她答道,“是维黛安太太织的,她在美国学的。”
师:同样是“说”,你看,作者的语言是那么富于变化。在我们的生活和习作中,不同的场合就应该选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比如,你在喧闹的操场上,想让某个同学和你一起玩,此情此景,你就要用“叫”“喊”等词语。谁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相关的事例?
生:爸爸生气的时候,对我大“吼”。
生:妈妈和爸爸吵架的时候,是大“叫”大“嚷”。
生:春天,小燕子站在树枝上“呢喃”。
生:我出去玩的时候,妈妈总是再三“叮嘱”我注意安全。
师:你看,我们祖国的语言是多么奇妙!
听了本校付军老师的课,真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他那挖掘教材的功夫甚是了得,再加上付老师那清水芙蓉天然无雕的引导艺术,那感觉恰似揽春风入怀引清水溉稻般的酣畅淋漓。带着这样的心情,听课老师都期待着在评课环节付老师能传授点“武功秘笈”。
“看到我班孩子的表达有些单一呆板,缺少灵活多变,在备课的时候,我就发现这一课在表达上有些特点,所以就进行了这方面的思考。课堂本身就是为学生服务的,我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对孩子们的习作有一些启发。”听着付主任朴素而真诚的话语,笔者的心里不禁涌起对他的敬佩之情。
比较于老师和本校付老师的课堂,就能发现,他们都牢牢地把握住了语文教学的核心——语言文字。
于老师为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就地取材,当场呈现。这样的材料对学生来说是最鲜活的,最有生命力的。在学生进行习作的时候,人物对话时经常遇到的。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于老师在学生理解认知的基础上,对如何写好人物对话进行了总结。他语重心长地告诉学生:“要写好人物对话,第一,要关注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第二,说的形式要富于变化;第三,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就人物对话进行适当的分段。”在学生提笔进行习作和习作讲评的时候,于老师不厌其烦地帮助学生践行这一理念。当这样的材料活脱脱地流淌在学生笔下的时候,那种心灵的回响是用言语所无法形容的。大教无方,经过这样的习作教学浸润过的学生,他所习得的方法定会使自己受益终生。
付老师从本班学生的学情入手,紧紧地扣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越位、不缺位,恰到好处地以此为原点深入备课,灵活呈现,学生的获益自不待言。正是因为老师的心里时时刻刻装着学生在习作上的不足,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为教而教,故布疑阵,故弄玄虚,以展现老师自己的博大精深为追求,才能更好地把课堂锤炼成为学生服务的道场,把指向习作的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利用阅读教学服务学生的习作呢?
一、求真——了解学生习作的“最近发展区”
“万丈高楼平地起”,这样的话自然是妇孺皆知的。但是,真正把话落到实处却不容易。仅就教育教学而言,每一节课的教学都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培根事业,拔高或是降低了要求显然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要想最大限度的让教育教学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非静心研究学情不可。
当学生完成一篇习作之际,我们在习作田园里的耕耘才刚刚拉开帷幕。学生的表达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上下文连贯与否,开篇点题了没有,选材是否恰当……这一连串的问题都等待着我们来解决,以便在下一次习作中能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学生的习作学情就像高高飘扬在老师心中的一面鲜红的旗帜,每时每刻都在告诉我们,这是根本,这是基石,这是原点。
二、语言——以丰厚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旨归
一篇篇构思精巧的习作,无不是由语言汇集而成的。没有鲜活的语言,就没有妙语迭出的佳作。泛泛而谈的语言,空洞乏味,令人望而生厌;直击肯綮的语言,详实有致,叫人赏心悦目;词不达意的语言,模糊不清,使人如坠云雾;娓娓道来的语言,如诗如画,让人眉开目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千变万化的语言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那么语言的源头又藏在何处呢?“杂志报刊”、名家大作、街头巷尾、山川河岳……一句话,在五彩斑斓的生活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课堂学习生活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作为老师,活用教材,挖掘字里行间的文本秘妙,探寻习作规律,让学生在流连文字的同时,习得语言,获得习作的表达,引领学生走在一条鲜花漫道、绿荫如盖的康庄大道上,美哉妙哉。
在新课改风起云涌的浪潮下,论孰是孰非,徒增烦恼。探求一条为学生的语言生命着上浓重底色的康庄大道,或许才是教育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