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有一种极端的做法,当自己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教某篇课文时,心里就窜出一种最古老最简单却颇有效果的方法——读!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并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再引领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把好词好句画出来,有感情地去咀嚼、欣赏;最后让学生根据课后问题和教师设计的思考题仔细默读,认真琢磨解题。我敢肯定,其效果远远超过了平时在课堂上指手划脚、侃侃而谈式的“表演”。这种“极端”,我和同仁私下交流过,他们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静下心来反思并做了问卷调查,学生感到有滋有味、效果又最好的课,都离不开大量的读。尤其是把一些难以“讲的课”改用“读的形式”处理后,学生很满意。这种“读的课”,我事先安排“放开”学习任务,“模糊”学习目标。只限定大的框架、范围,要求学生对近期所学内容巩固延伸:读美文延伸也行,绕范围读名家名篇也行;有遗留问题的通过阅读、思考,做题也行;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在活页纸上交流,只要是真情实感,多也行少也行。
让学生自定任务,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各有各解决的任务,各有各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能全身心投入。每当辅导课上,同学们个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饱饮,恰似嗡嗡的蜂群在知识的百花园中尽情地吮吸知识花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学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吸收。
看着这喜人的情景,我陶醉了,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学习语文多么轻松,多么有滋有味,每天早上都有“天天读”(相当于现在的早自习辅导课),我们坐在教室里,拿着语文书,一遍又一遍地读,读熟了就背,背完了就写,一学期下来,整个课本倒背如流,每篇课文还要写两三篇读后感,课后的问题滚瓜烂熟,不论老师怎么考,都是红色成绩。
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坐在我们对面,手拿厚厚的书,好似鲁迅笔下的敬寿吾先生,摇头晃脑地也在读,时儿双眉紧锁,表情严肃;时儿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时儿悲痛欲绝,泪流满面……试问今天的语文老师课堂上被作品惹得哭过笑过的有几人许?我想:李白、杜甫、曹学芹的老师,他们当初不可能讲究什么语法、修辞、逻辑,不可能有什么先进的手段来辅助,谁又能怀疑他们的效果呢?他们肯定像鲁迅的老师一样,因为他们培养出了文坛巨星。而今,我们的教辅读物多如牛毛,标准化试卷似满天繁星,压得学生喘不过气,累得教师直不起腰。这样的教学越搞可离学生越远,难怪于漪老师不无感叹地说,曾经在学校课程里排行“老大”的语文日渐“失宠”了,其地位与价值一路下滑,降到了小四子、小五子的地步了。笔者听过许多老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除了华而不实的务虚课外,剩下的绝大部分就是所谓的务实课——每节课都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注重知识学习,重视方法训练,强调讲深讲透,篇解析为段,段解析为句,句解析为……唯恐有半点的疏漏。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为零,自己讲得唇焦口燥,可学生听得呼呼大睡。这种做法愿望虽然是好的,但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有位老专家听了这样的“务实”课后,形象地纠正道:你若给学生讲“大枣”的知识,不必滔滔不绝地从其形状、色泽、味道、用途等方方面面说来道去,不如让学生亲眼看看大枣且亲口尝尝,这比什么效果都好。要让学生接触语文就得读,读中思考、理解,理解中背诵。专家接着说,他小时候在老师的传统教法下,背熟了“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后来上了中学遇到的老师善讲,要求学生多听。如今自己写起文章来,“三”“百”“千”里的好多东西记忆犹新,而上中学学的东西连半句也想不起来。他要求大家接受新的理念,让学生沐浴在新课改的阳光,该涉猎的名著尽量涉猎,该精读的美文尽力精读,该背诵的要“死死地记,硬硬地背”,“苦读书胸中有本”啊!
阅读课快要结束的五分钟,学生把写在活页纸上的感受,互动交流后。我发现同学们在这里真正找到了语文的真谛:语文不仅是一种“使用”的交际工具,更是一种“享受”的思想智慧,它唤醒学生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顾念,吁求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缱绻和憧憬。它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更是一种精神。可悲的是在满堂灌的课堂里没有这种灵魂,在高考卷中少了这种精神。语文沦为各种试卷中的“ABCD”、“筛选信息”、“修改病句”。这里没有太白、子美、雪芹;这里不可能有太白、子美、雪芹。如今,新课改的春风已吹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要在语文的百花园里,师生共赏,诗意互动。
刘军,教师,现居甘肃会宁。
我静下心来反思并做了问卷调查,学生感到有滋有味、效果又最好的课,都离不开大量的读。尤其是把一些难以“讲的课”改用“读的形式”处理后,学生很满意。这种“读的课”,我事先安排“放开”学习任务,“模糊”学习目标。只限定大的框架、范围,要求学生对近期所学内容巩固延伸:读美文延伸也行,绕范围读名家名篇也行;有遗留问题的通过阅读、思考,做题也行;学习过程中,把自己的感受简要地写在活页纸上交流,只要是真情实感,多也行少也行。
让学生自定任务,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各有各解决的任务,各有各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能全身心投入。每当辅导课上,同学们个个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饱饮,恰似嗡嗡的蜂群在知识的百花园中尽情地吮吸知识花蜜。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恨不得一下子把所学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消化、吸收。
看着这喜人的情景,我陶醉了,仿佛回到了童年。那时,学习语文多么轻松,多么有滋有味,每天早上都有“天天读”(相当于现在的早自习辅导课),我们坐在教室里,拿着语文书,一遍又一遍地读,读熟了就背,背完了就写,一学期下来,整个课本倒背如流,每篇课文还要写两三篇读后感,课后的问题滚瓜烂熟,不论老师怎么考,都是红色成绩。
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语文老师坐在我们对面,手拿厚厚的书,好似鲁迅笔下的敬寿吾先生,摇头晃脑地也在读,时儿双眉紧锁,表情严肃;时儿精神抖擞,气宇轩昂;时儿悲痛欲绝,泪流满面……试问今天的语文老师课堂上被作品惹得哭过笑过的有几人许?我想:李白、杜甫、曹学芹的老师,他们当初不可能讲究什么语法、修辞、逻辑,不可能有什么先进的手段来辅助,谁又能怀疑他们的效果呢?他们肯定像鲁迅的老师一样,因为他们培养出了文坛巨星。而今,我们的教辅读物多如牛毛,标准化试卷似满天繁星,压得学生喘不过气,累得教师直不起腰。这样的教学越搞可离学生越远,难怪于漪老师不无感叹地说,曾经在学校课程里排行“老大”的语文日渐“失宠”了,其地位与价值一路下滑,降到了小四子、小五子的地步了。笔者听过许多老师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除了华而不实的务虚课外,剩下的绝大部分就是所谓的务实课——每节课都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注重知识学习,重视方法训练,强调讲深讲透,篇解析为段,段解析为句,句解析为……唯恐有半点的疏漏。给学生阅读的时间为零,自己讲得唇焦口燥,可学生听得呼呼大睡。这种做法愿望虽然是好的,但扼杀了学生的灵性。有位老专家听了这样的“务实”课后,形象地纠正道:你若给学生讲“大枣”的知识,不必滔滔不绝地从其形状、色泽、味道、用途等方方面面说来道去,不如让学生亲眼看看大枣且亲口尝尝,这比什么效果都好。要让学生接触语文就得读,读中思考、理解,理解中背诵。专家接着说,他小时候在老师的传统教法下,背熟了“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后来上了中学遇到的老师善讲,要求学生多听。如今自己写起文章来,“三”“百”“千”里的好多东西记忆犹新,而上中学学的东西连半句也想不起来。他要求大家接受新的理念,让学生沐浴在新课改的阳光,该涉猎的名著尽量涉猎,该精读的美文尽力精读,该背诵的要“死死地记,硬硬地背”,“苦读书胸中有本”啊!
阅读课快要结束的五分钟,学生把写在活页纸上的感受,互动交流后。我发现同学们在这里真正找到了语文的真谛:语文不仅是一种“使用”的交际工具,更是一种“享受”的思想智慧,它唤醒学生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顾念,吁求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缱绻和憧憬。它是一种崇高的灵魂,更是一种精神。可悲的是在满堂灌的课堂里没有这种灵魂,在高考卷中少了这种精神。语文沦为各种试卷中的“ABCD”、“筛选信息”、“修改病句”。这里没有太白、子美、雪芹;这里不可能有太白、子美、雪芹。如今,新课改的春风已吹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我们要在语文的百花园里,师生共赏,诗意互动。
刘军,教师,现居甘肃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