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营林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要做好营林管理工作,不仅要转变思想观念,还要改革工作方法,提升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才能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深入分析了当前营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以期能够为做好营林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营林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3.040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是在平衡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拥有广阔的森林面积,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1]。森林作为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的营林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前人均资源较低的现状。基于此,针对我国营林管理工作的现状,为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如何做好营林管理工作。
1 营林管理建设的要素及工作内容
营林管理建设要素,主要包括林业基础建设、生态林体系建设、林业安全体系建设以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等要素[2]。不同建设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成整个营林管理建设系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营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真调查迹地,详细勘察造成迹地的原因,比如火烧、砍伐或者病虫害等,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归入档案。2)做好营林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科学地规划营林迹地,尽早根据迹地情况做出安排,以争取更多的项目。3)根据适地适树原则以及生态与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优良的树种。4)对林木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将相应的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5)按照相关规定检查营林情况,做好营林工作质量建设与验收工作,保证林木质量。5)发挥“绿委会”职能,接受其监督管理,林业绿化工作要与居民植树相结合,并贯彻落实生态林补贴制度,保证及时发放补偿金,充分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营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权结构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所有权仍掌握在国家与集体手中,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多次林权改革,但改革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营林管理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此一来,林农营林经营的积极性便会大打折扣。这种林权结构模式主要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与社会意愿,却不符合林业自然发展规律,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营林补助措施仍有待继续完善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然而现阶段的营林补助金额与营林管护人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4]。林农普遍认为当前补偿金额不合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农营林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营林管理维护质量难以保证,这也是当前阻碍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公益林作为国家重点经营的森林资源,营林质量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调动林农营林积极性,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2.3 营林管理体系不完善
众所周知,营林工作不仅十分艰苦,且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种现实情况必然会影响到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营林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营林管理与营林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会影响整体营林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营林管理体系,加强营林队伍建设,提升营林队伍整体素质,保障营林质量,成为当前营林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4 林业监督管理仍有待加强
各级林业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护力度,尤其对私自征用林地、乱砍乱伐等问题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此类情况,林业部门就要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做出处理,尽早消除隐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现阶段林业监管部门对于相关审批制度以及林地用途管理制度等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从而造成某些不法单位与个人有机可乘,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3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建议
3.1 调整林业结构模式,提高营林科技含量
调整林业结构模式能够最大化地挖掘林业经济的内在潜力,提高营林效益,保障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林业部门应大力发展名优特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等特种林木,由简单的原料加工逐渐向精深综合加工发展。同时,林业部门要科学调整林业生产布局,推动产业重组,调整林业产品结构,突出研发重点,着力打造优势产品,将产业链向更深层次延伸,以抢占林产品市场竞争制高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现代营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营林科技含量,进行营林技术创新,已成为营林管理的当务之急。在营林工作过程中,林业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数字模拟等手段,优化、完善营林技术,比如通过克隆技术对苗木基因进行合成改造,能够有效提升树种质量和营林效益。
3.2 完善营林监管体系
经过不断改革发展,我国营林管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与各级林业部门不断增强保护意识密不可分。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加大了对私自征用林地、乱砍乱伐等问题的查处力度,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为林业管理做出了良好示范。
完善营林监管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增强管护意识。林业管理部门必须转变传统重种植、轻管护的观念,要做好营林监管工作,尤其要重点检查林分质量资源保护,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2)加大毁林问题的查处力度,严厉处理毁林事件,以儆效尤。3)积极发动群众。营林监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仅靠林业监管部门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营林保护工作,建立群众举报系统,并认真核实群众举报内容,一旦内容属实,绝不姑息,从而才能真正提高营林管护效果。
3.3 建立健全林业法规
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及《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林业法律体系,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在生态林管理保护等方面,仍缺乏全面的法律保护。所以,我国应建立健全林业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我国的林业保护水平,可以吸收、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从以下三点着手。1)加强管护力度,限额控制年森林采伐量。2)加强林地管理,控制林地总量,严肃查处毁坏林地、乱砍乱伐等行为。3)严格监管木材经营单位。
3.4 加强生态林业管理
加强生态林业管理是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森林分类划分已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应该根据森林生态经营目的,将生态林重新分为商品林与公益林两类。所谓商品林,是指由企业或个人全权负责营林生产管理,营林收益也由投资人所得,实行企业管理体制,推动林业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而公益林是指营林生产管理仍由国家或者国家牵头组织,实行事业管理体制。新的林业管理模式,同时兼备科学性与实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林建设效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涉及营林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最初的营林迹地调查、营林管理、完善营林监管体系、营林技术创新和生态林资源保护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各级林业部门以及营林工作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调整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真正贯彻落实营林管理工作,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楊飞.加强林场营林护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5):56.
[2] 覃雪春,杨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4(7):250.
[3] 黄仲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5):78.
[4] 刘忠海,柳景阳.浅析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企业研究,2013(8):55.
(责任编辑:赵中正)
关键词 林业;可持续发展;营林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23.040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无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还是在平衡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拥有广阔的森林面积,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率较低[1]。森林作为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的营林管理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当前人均资源较低的现状。基于此,针对我国营林管理工作的现状,为促进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探讨了如何做好营林管理工作。
1 营林管理建设的要素及工作内容
营林管理建设要素,主要包括林业基础建设、生态林体系建设、林业安全体系建设以及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等要素[2]。不同建设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共同构成整个营林管理建设系统,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营林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认真调查迹地,详细勘察造成迹地的原因,比如火烧、砍伐或者病虫害等,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归入档案。2)做好营林前的准备工作,比如科学地规划营林迹地,尽早根据迹地情况做出安排,以争取更多的项目。3)根据适地适树原则以及生态与市场的实际需求,选择优良的树种。4)对林木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将相应的管理措施真正落实到位。5)按照相关规定检查营林情况,做好营林工作质量建设与验收工作,保证林木质量。5)发挥“绿委会”职能,接受其监督管理,林业绿化工作要与居民植树相结合,并贯彻落实生态林补贴制度,保证及时发放补偿金,充分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 营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林权结构模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前,我国森林资源所有权仍掌握在国家与集体手中,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多次林权改革,但改革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营林管理仍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如此一来,林农营林经营的积极性便会大打折扣。这种林权结构模式主要体现了公有制经济与社会意愿,却不符合林业自然发展规律,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营林补助措施仍有待继续完善
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然而现阶段的营林补助金额与营林管护人的预期存在较大差距[4]。林农普遍认为当前补偿金额不合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农营林管理的积极性,从而导致营林管理维护质量难以保证,这也是当前阻碍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生态公益林作为国家重点经营的森林资源,营林质量会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质量,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调动林农营林积极性,成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
2.3 营林管理体系不完善
众所周知,营林工作不仅十分艰苦,且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种现实情况必然会影响到营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营林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严重制约了营林管理与营林技术的有效应用,从而会影响整体营林质量。因此,建立完善的营林管理体系,加强营林队伍建设,提升营林队伍整体素质,保障营林质量,成为当前营林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2.4 林业监督管理仍有待加强
各级林业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管护力度,尤其对私自征用林地、乱砍乱伐等问题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此类情况,林业部门就要及时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协调,做出处理,尽早消除隐患,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然而,现阶段林业监管部门对于相关审批制度以及林地用途管理制度等的监管力度仍需加强,从而造成某些不法单位与个人有机可乘,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3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建议
3.1 调整林业结构模式,提高营林科技含量
调整林业结构模式能够最大化地挖掘林业经济的内在潜力,提高营林效益,保障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当前市场的实际需求,林业部门应大力发展名优特经济林、速生丰产林等特种林木,由简单的原料加工逐渐向精深综合加工发展。同时,林业部门要科学调整林业生产布局,推动产业重组,调整林业产品结构,突出研发重点,着力打造优势产品,将产业链向更深层次延伸,以抢占林产品市场竞争制高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现代营林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营林科技含量,进行营林技术创新,已成为营林管理的当务之急。在营林工作过程中,林业部门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数字模拟等手段,优化、完善营林技术,比如通过克隆技术对苗木基因进行合成改造,能够有效提升树种质量和营林效益。
3.2 完善营林监管体系
经过不断改革发展,我国营林管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与各级林业部门不断增强保护意识密不可分。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加大了对私自征用林地、乱砍乱伐等问题的查处力度,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为林业管理做出了良好示范。
完善营林监管体系,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1)增强管护意识。林业管理部门必须转变传统重种植、轻管护的观念,要做好营林监管工作,尤其要重点检查林分质量资源保护,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2)加大毁林问题的查处力度,严厉处理毁林事件,以儆效尤。3)积极发动群众。营林监护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仅靠林业监管部门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因此,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营林保护工作,建立群众举报系统,并认真核实群众举报内容,一旦内容属实,绝不姑息,从而才能真正提高营林管护效果。
3.3 建立健全林业法规
目前,我国已形成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细则》《林地管理暂行办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以及《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林业法律体系,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在生态林管理保护等方面,仍缺乏全面的法律保护。所以,我国应建立健全林业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我国的林业保护水平,可以吸收、借鉴其他领域的成功经验,从以下三点着手。1)加强管护力度,限额控制年森林采伐量。2)加强林地管理,控制林地总量,严肃查处毁坏林地、乱砍乱伐等行为。3)严格监管木材经营单位。
3.4 加强生态林业管理
加强生态林业管理是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森林分类划分已无法满足当今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应该根据森林生态经营目的,将生态林重新分为商品林与公益林两类。所谓商品林,是指由企业或个人全权负责营林生产管理,营林收益也由投资人所得,实行企业管理体制,推动林业经济的市场化、产业化,而公益林是指营林生产管理仍由国家或者国家牵头组织,实行事业管理体制。新的林业管理模式,同时兼备科学性与实用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有效提升生态林建设效率,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涉及营林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最初的营林迹地调查、营林管理、完善营林监管体系、营林技术创新和生态林资源保护等。这些工作都需要各级林业部门以及营林工作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调整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真正贯彻落实营林管理工作,以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楊飞.加强林场营林护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6(5):56.
[2] 覃雪春,杨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4(7):250.
[3] 黄仲敏.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营林管理措施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5):78.
[4] 刘忠海,柳景阳.浅析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企业研究,2013(8):5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