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二甲双胍

来源 :生物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甲双胍是一种亲水性双胍类物质,主要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且在减轻体重、抗击肿瘤和延长寿命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使用日渐增多.然而,二甲双胍不能被人体代谢,广泛存在于水环境中,对环境安全造成威胁.二甲双胍正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逐步发展,如何解决环境中二甲双胍的污染问题意义重大.综述了二甲双胍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危害及其转化产物胍基脲的潜在危害,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为二甲双胍污染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其他文献
笔者撰写的“EMBOSS软件包序列分析程序实例”一文,已经在《生物信息学》期刊2021年第19卷第1期发表.此文介绍欧洲分子生物学开放软件包(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pen Software Suite,EMBOSS).EMBOSS是欧洲分子生物学网络组织(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Network,EMBnet)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启动的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国际合作项目,是生物信息学领域中较早投入使用的大型开源软件包.本文基于笔者亲身经历,回顾EMBO
通过明晰捕食和寄生的内涵和外延,依据取食方式、致死情况、依赖性、互动关系、个体力量强弱情况等方面对二者进行区别,辨析相关实例,并从概念教学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绿孔雀(Pavomuticus)是我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代表意义的物种.在历史上,绿孔雀曾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但目前在国内只分布于云南省部分地区.在国外有绿孔雀分布的东南亚国家,绿孔雀同样经历了从广布到局部甚至零星分布的严重退缩.关于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和种群现状的研究已开展了不少工作,但仍有许多空缺;而该物种面临的生存威胁给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野生绿孔雀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阐述了绿孔雀在国内外种群和分布区的变迁与现状、栖息地选
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复习中,有机结合植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以植物生长、发育的生命历程为核心线索,引领学生分析生产、生活及科学研究资料,强化概念,拓宽视野,培养好奇心、质疑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促使学生应用知识和科学思维的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繁殖期筑巢是鸟类生活史的重要阶段,是鸟类繁殖成功的关键保障.全球范围的城市化加速推进,使城市中筑巢繁殖的鸟类面临挑战的同时又为其提供了特殊机遇.本文通过搜索现有文献,利用Biblioshiny程序提取并整合关键词,得到城市鸟类生态研究的热点领域,分析了城市气候、食物资源、巢址资源、捕食压力、污染和人为干扰对鸟类筑巢的影响,并对今后城市化对鸟类筑巢影响研究中亟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城市化对鸟类筑巢期、巢址选择及巢材选择产生显著影响,与栖息在村镇生境的鸟类相比,在城市中繁殖的鸟类在筑巢时间、空间和巢材使用上
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1课时)的教学中,以“受精卵发育成一个个体”这一主题为教学主线,通过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等的模型构建,将本节的核心知识串联并融合在任务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步构建科学概念.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是当前群落生态学的热点研究领域.然而,以往研究更多聚焦在森林植物多样性丧失对群落生产力的影响,而对森林凋落物分解的相关研究稍显不足.森林凋落叶分解的快慢直接受控于凋落物分解者分泌的胞外酶的活性,后者更是指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指标之一.本研究依托我国江西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控制实验,通过对不同植物多样性梯度样方内目标树种凋落叶胞外酶活性、理化性质以及腐生真菌的分析,探索树种多样性丧失对胞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以探讨森林树种多样性对地表、地下生态过程
由于生物安全内涵外延和基本要素的模糊性、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的多元性等因素的限制,我国至今尚未形成全面有效的生物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构建生物安全评价体系,研判生物安全现状,本文首先运用规范分析法剖析《生物安全法》中有关“生物安全”定义的特点及不足,从国家安全角度认为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的威胁,维护和保障自身安全与利益的能力和状态.明晰了生物安全的外延,即只有对国家安全利益、民众健康、生态环境保护产生威胁的生物风险,才是生物安全所规制的对象.其次,生物安全基本要素包括自然生物安
利用不同颜色灯带、MP3发声器、电磁铁,制作了体现结构与功能观的神经调节互动模型,分段直观展现神经调节过程,结合系列问题启发教学,帮助学生构建新知识体系,提升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陈述性知识教学的有效性,要求新知识必须与原有知识形成联系.基于“资料型探究活动”的教学设计可达成上述目标,并较好地促进知识的迁移.以“其他植物激素”一节教学为例,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