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犯了错还开心

来源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ture_007_007_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假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聊天时,恰逢他们期末考试结束。我听到他们的彷徨与疑惑,大都是关于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关于迷雾一样未知的未来。
  当我试着与他们讲一时的分数并没有那么重要时,着实遭到了不少反驳的声音,说期末成绩与名校夏令营或是自主招生的名额或多或少有挂钩,甚至有几个可爱的孩子直白地讲我是已经过了那段水深火热的日子,所以站着说话不腰疼。
  可是,分数真的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么?
  渐渐发现,对考试对分数认识的偏差不仅出现在向我提问的几个孩子身上,还是个普遍的现象。于是,我想写下这篇文章,试图分享我的成长故事,愿你们将未来的路走得更踏实,更坚定,亦更从容。
  其实很多时候,高考因高强度的压力与竞争,成了个异化的过程。高考的存在原本是为了学生学习知识,而高校按照知识积累的多少、质量与匹配程度选拔人才。所谓异化,指的是重视成绩这个标准无可厚非,可结果太多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把重点全放在了分数上,就偏离了高考的初衷。
  这种异化的一大表现,就是考完后唯分数是从。高一上学期的我便是如此,看看自己这里粗心没写单位,那里马虎漏抄了一位数字,把那些大意失荆州的分数一加,再看看名次表上对应的位置,自我安慰一番,这场考试就算画上了个彻底的终结号。得了好成绩便欢喜,考砸了便垂泪,一颗心全被刺目的分数牵引着走。
  然而接连几次失利甚至掉出百名之外,让我开始反省自己对待学习与考试的方法。考试的意义,本在于获取知识,了解不足,进而得到更好的提升,眼里只有那些苍白的分数,实在不该,自然也难以学得拔尖。
  试卷上鲜红的分数虽说刺眼,可说明不了什么,暴露出的问题才是真切要紧的。正如跌倒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跌倒后以怎样的方式爬起来——是拍拍屁股直接上路,还是倒回去一丝不苟地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摔倒?
  跌倒在地,决不可仅仅归结于笼统的“马虎”“大意”,而应当深入思考背后的错因。简单的“马虎”二字,绝不是避免你下一次摔跤的護身符。
  也许,是一开始审题就走了眼,那下次就不要急着动笔,先默念一遍题目,圈准关键词和限定条件再作答。
  也许,是那张凌乱的草稿纸让你看错了数字,那便从当天的作业开始,学会把它用得整齐有序,干净漂亮。
  也许,是初级四则运算总是出错,那便沉心静气多验算一遍,或者买回小学生使用的四则运算册,多加练习——总有水滴石穿,量变积累成质变的一天。
  也许,是在最后忘写了单位,或者是没有加某一个限定条件。那么下一次作答前就先在心里告诉自己那些需要避开的陷阱,牢牢记住看题干单位的有无,对某一个定义域某一个变量的限制。当然,考场上的这一切,都来源于平时日积月累的沉淀与蓄积。
  从高一下学期开始,每一次作业与考试,都伴随着我深入的反省与学习计划的调整,慢慢收敛那与分数挂钩的浮躁的心,踏实地走好每一步,过好每一天。
  初中时,语文一直是我最擅长的科目,可是伴随着高中题型的变化,我的分数变得很糟糕,我起初还不肯承认是自己的知识积累存在问题,而是归结于老师的批卷甚至题出得不好。但这个学期,我开始直视问题,深入分析,拿了一本厚厚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把每一段基础知识都仔细背过看过。
  渐渐地,语文从中游蹿到了130分甚至135分,本来常给我拖后腿的数学也竟然得了几次满分,甚至超越了班上不少数学大神。老师们知道,我是突然杀出的一匹黑马。
  我深知那绝非因我天赋异禀。只因我愿意在犯错后倒带去看我为何而错,然后默默修补漏洞,努力做到完美。哪怕完美终究只是不能实现的幻梦,但至少可以试着接近它,如同林夕所说,理想就是悬在空中的气球,也许够不到,跳起来努力试着去碰到它也是好的。
  尝到甜头后,我便有了个独特的心理:他人害怕考砸,害怕出错,我却盼着犯错,犯了错还开心。当然,这绝对不意味着在考场上忘乎所以一通乱答,或者故意不认真对待考试,而是盼着存在的问题早日暴露,盼着警钟早一日敲响。
  高三下学期三次模拟,我的成绩都不尽如人意,我心里却是欣喜的,因为我一直在努力调整着自己的不足:原本抓不准的政治答题要点,理不清的历史年代表与写得散漫的应试作文,都慢慢被梳理得明晰起来。我深知,犯错与铺垫,都为着造就高考那天更好的自己,犯错越多,对自己的打磨便会更好。
  至于可能与期末考试相关的自主招生,我倒觉得,不要在这上面寄予太大希望。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一类名校最终能拿到自招降分的,大都是奥赛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学生,而其余学校大都更看重笔试面试的表现。夏令营与自主招生都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若有机会更好,没机会也不必失望。我所知的更多人,还是艰难地走着高考的独木桥。
  成长本身,必然既有遍地野花芬芳,又有穿越荆棘的艰难涉险。我们都曾跌倒在地,颓然叹息,但切莫一坐不起,切莫无视牵绊,定应俯首细查,再整装上路。前路方长,漫漫时光,愿以我的成长感悟助你一臂之力。漫漫长路,我们一同走过。
其他文献
在翻阅《爱德华的奇幻之旅》之前,凝望着书封插图的我,仿佛在一瞬间变化成了那只身穿鲜红色外衣的小兔子。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一步步地挪动着双脚,迈向不远处那扇等待开启的房门。而此时的我也感到了几分困惑,那闪烁着橘黄色光晕的房屋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那个在美丽的梦境中出现的面庞是否会如约出现在偌大而温暖的房间由……  伴随着浮于脑际的种种猜想,一只名叫爱德华的瓷玩具兔子的故事开始慢慢贴近了我那颗跳动的心
期刊
四年前,我们初遇,少不更事的几十个孩子挤在一个班级。  刚进初中的我,扎着不规矩的马尾,灰头土脸,大大咧咧。而你,就安静地坐在我前面。伊始,自我介绍,你有些羞涩,倾斜的阳光细碎地打在你清瘦的身体上。你的眼睛似乎总是没有焦点,却又明亮澄澈得与众不同,隐约带着一种不被理解的忧伤,让人不由得就想到《夏至未至》里王子般的傅小司。  缘分刚刚好,你成了我第一任同桌。  你说话总是温和的语调,不喧哗,不聒噪,
期刊
事件要点  近日,一则20年来500多名北大保安考学深造的新闻,在朋友圈刷屏。来自山西的张君成被媒体称为“北大保安读书第一人”,他1995年到北大做保安,1998年取得成人教育北大法律专业的专科文凭,如今已是一所中专副校长。2001年,高中没有毕业的清华十五食堂厨师张立勇因在英语托福考试中获得630分而名动一时,被清华学生称为“馒头僧”。  观察角度  是什么改变了他们,让他们成了不一样的保安? 
期刊
那年夏天的开始就是一片混乱的躁动。  班主任在讲台上絮絮叨叨了两个小时。高二最后一学期的期末考试卷都已经被我揉搓成了软塌的卫生纸状;电风扇呼呼地吹,后排的男生发出了轻微的呼噜声,还可以听到他偶尔用袖口擦拭口水的摩擦声;左侧的女生已经看完了一本言情杂志,封面的帅哥让人心生向往;整个教室沉闷得好像暴雨前的宁静。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班主任宣布“搬家”的那一刻。  学校从几年前开始一直稳居全省的升学前三
期刊
提及高三,或许每个人都能侃侃而谈几个小时。别人可以说长篇大论的奋斗史,轮到我,说出的却只能是近似于浪子回头的逆袭史。  回头看看,我的高一、高二不出类拔萃,不过也不一塌糊涂,凭着自以为是的“底子”,混迹在实验班。那时候,同样是复述网上的段子,别人口中说的是“成也高考,败也高考”,我嘟囔的是“五四爆发因为五一只有三天假”;别人眼中的大考小考,是我眼中的没有作业和晚自习的小假期。那时候一心觉得奋不顾身
期刊
1  同桌王欢第一次扬起那张苍白、孱瘦的脸,主动向我搭讪的时候,是在我获得成都市青少年原创歌曲大赛冠军的第二天。  彼时心高气傲的我,还沉浸在全班同学的追捧中。一扭头,只听得他一句小小的、怯懦的声音。  “金子,我想跟你学吉他。”  窗外星星点点的光晕,就这样落在他义无反顾的脸上。我惊讶地张大了嘴:“你?学吉他?确定吗?”  弥漫在王欢眼中一闪而过的勇气,伴随着我高调的质疑,逐渐黯淡下去。只见他不
期刊
盛世挽歌  李存勖本不姓李,他出身于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祖父朱邪赤心因平叛有功,被赐国姓李。到了父亲李克用一代,更是被封为晋王,镇守一方,好不威风。  这本是无上的荣耀。但很可惜,李存勖出生的时候,大唐帝国早已失去了百年前恩泽四海、万国来朝的辉煌,宛如西山落日,奄奄一息,君王沉溺声色,文武不堪大用,说是一摊扶不上墙的泥巴,也不为过。  公元907年,梁王朱温势力进一步扩大,皇帝李祝徒有虚名,坐
期刊
我们的“家庭生活”  ●最近学习太拼了,眼睛都累花了。周五晚上回家,顺便买了瓶眼药水。坐在沙发上,把眼药水点上,然后闭目养神片刻。一睁开眼睛,坏了,一片漆黑,突然什么都看不到了。我大声喊妈,说买到有毒的眼药水了,我瞎了。然后,我听见老妈说:“你最近是读书读傻了吧,停个电把你吓成这样!”  ●这天做完作业,闲着没事,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我问老妈:“什么是幸福?”老妈扭头对老爸说:“我想吃苹果。”老爸
期刊
“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总而言之,这个人永远有一种难以克制的愿望——把自己包在壳里,给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套子,使他可以与世隔绝,不受外界的影响。现实生活令他懊丧、害怕,弄得他终日惶惶不安。”
期刊
小事一:笔记这把利器  笔记,在学习时是很重要的存在,如果知识还没进入你的大脑,那么它至少应该存在于你的笔记里。书本是初学时的思维,要准备考试,还是要看笔记,那是一个整理后的综合思维。那么问题来了,笔记怎么记?  根据过来人的总结,我把笔记视作绸缎,它应当是顺滑的,是一个流畅的知识体系记录。高考后面的大题分基础级和难度级,基础级就是考知识体系,只要捋顺了框架,答这一部分还是有把握的。笔记还可以说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