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1977年,我国考古界在中山国故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对中山国国王庴的墓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极具历史价值的中山三器中山王厝方壶、中山王厝鼎、中山太子圆壶。中山国三器上均刻有精美的铭文,其字形修长,书风精致秀美,飘逸灵动,为研究金文开启新的篇章,本文对近十年有关中山国铭文书法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从三个方面进行概述:一、文字考释;二、审美风格;三、技法分析。
关键词:中山国;铭文;书法
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因城中有山得国名。由中山武公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石家庄市、灵寿、平山、晋州一带的山区,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上三汲鄉附近)。出土的器物中有游牧民族特点的双耳铜釜、扁方壶、兽首青铜短剑和金腕饰、嵌松石金质虎形牌饰,充分反映了北方游牧文化与华夏诸国文化交流与影响。中山国三器上镌刻的文字因其风格特点迥异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十年大量学者就三器铭文进行了文字考释、审美风格分析、技法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文字考释
中山国兴盛于战国时期,而战国时期是汉字的关键演变期,这个时期充斥着大量的字体演变。通常我们将战国文字分为六大系:秦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齐鲁系文字、燕文字和东周王室文字。对于中山国文字的来源,张英菲《战国时期中山国文字来源浅析》认为中山王墓出土的大鼎铭文的修辞和文语表达较当时诸子百家所作的平铺直叙要更高一筹,而其文字与晋系文字在结构上相同或相近,怀疑其来源于文化底蕴深厚的三晋地区。因此,在文字学上通常都将中山国文字归并于晋系文字大系统之内。
除了来源,对于文字考释更重要的一个侧重点为异体字研究,李敏在《战国中山国铭文异体字研究》中对中山王三器铭文中的异体字从异写字和异构字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异写字主要包括:笔画长短不同,三器铭文自行整体规整紧凑,重心上移,横画平直刚劲,竖笔以悬针状收笔,呈现出修长的美感。笔画的曲直不同,笔画的曲直表现为在原字的基础上拉伸、弯曲笔画,是对文字的美化和修饰,并无实际意义。笔画有增省。笔画有分合。得出的结论是:中山国铭文用字尽管存在不规范现象,但仍可作为三晋文字体系之外的独立一系。徐海斌在《中山王器铭文补释三则》中对中山王厝墓出土的斧钱铭文“ 怨”予以考释,推翻了“丸”不见于出土先秦古文字的说法,也为器主的确认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圆壶铭文“烫上”、“氏”、“往”等字词作了改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意。
此外,中山王三器銘文文辞典雅优美,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句,鼎的铭文的主旨就是通过对相邦喜的赞颂,回顾了中山国的发展历程,进而告诫自己的嗣子及后继之君,要从燕国君臣易位而最终导致亡国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希望他们能够牢记仇人在旁,要居安思危,以永葆江山社稷,语言学界认为该器铭文使用了大量的虚词以及词的借音借义,为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词汇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研究中国上古时期的修辞不能不谈到中山王鼎铭文还有从修辞和文法方面进行研究。
陈光田、徐永军在《浅论中山王鼎壶铭文中的修辞格式》中认为其铭文中使用的很多的修辞手法,无论在出土文献还是在传世文献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上古时期修辞的宝贵参考资料。
二、审美风格分析
张海同在《中山篆艺术审美探析》中首次提出中山篆中涡旋线和 S 线的运用,不但具有特殊的精神象征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山人特有的审美理念;中山篆的结字遵循“站七坐五蹲三半”的比例和黄金分割律,表明中山人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大觉醒。他认为中山篆的线条意识为书法艺术的线条审美提供了最好范例。其点线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意义,中山篆的结构特点同样精致典雅。中山篆的结构和西周或更早时期的官方文字字形比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官方铭文字形整体上变得颀长,整齐规范,向规则的长方形过渡,但中山篆并不因为字形的整饰而变得僵死,它带有很多雅化的艺术气质。中山篆字形整体上是修长的,但它不像《王子午鼎》铭文那样“细腰“柔媚,更没有南方崇尚鸟神的鸟虫篆特征,也不像《曾侯乙》、《十年陈侯午敦》、《越王勾践剑》铭文的修长无度,有“夭夭者易折之感”。仔细揣摩中山篆的字形特征,我们会发现中山篆的字形重心位置就是黄金分割点。中山篆单个纵向线条的粗细变化,也遵循黄金分割审美定律。
王茁在《坭兴陶与战国金文书法刻字的双剑合璧》中分析中山王铭文书法艺术特色:其上铭文主要为契刻篆书,单刀刻就,字形体态修长、婀娜摇曳、纤劲遒美、精丽潇洒,风格特异,契刻者用刀果敢利落,削铁如泥,结体得心应手,线条灵活多变,通篇文字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其以整饬秀劲、变化多姿之美艳鹤立于春秋战国所有青铜器铭之间。”
汪占革在《浅析中山王厝器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中提到《中山王厝》三器铭文均为凿刻,其竖画如银针立案,曲画精婉柔韧,方折冷峻清爽其结体修长清秀,章法整齐严谨、行列分明,清新悦目。是装饰性很强的美丽繁茂的鸟虫篆变体。它上承商代甲骨文瘦硬劲峭,下启秦篆重心上移的修长体貌。
三、技法分析
汪占革在《浅析中山王厝器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中提到在进行厝器书法创作时,首先应解决的是笔法,书写时,先将自己的心情放松,精神集中,执笔稳健,用笔灵活,一画之内凝神静气,屏住呼吸,不使毛笔抖动防止线条软弱乏力。起笔多尖笔中锋,空中笔尖触纸,笔在画中行,收笔时锋虽露而不柔弱。横画用笔粗细基本一致,逆起回收,平直沉稳,骨力内含,这与铁线篆的横画书写相仿,圆弧线条多一气呵成,相连笔画锋不外露,一任自然。方折处多搭锋,提按动作不易明显,以求得笔画交接处的空灵之美。为了增强厝器铭文冷艳挺拔,华丽富贵的贵族之气。可用朱砂代墨,加之生熟适宜的仿古工艺宣,弹性较强的长锋狼毫笔。三者组合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厝器书法本身的那种远古装饰气息。
中山王三器铭文为研究中山国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填补了史籍中关于中山国君世系记录的缺漏。其风格秀美,精致典雅也成为金文书风中独树一帜的典型代表,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及多方面的应用。
作者简介
王晓卉,(1990-)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书法。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中山国;铭文;书法
中山国是嵌在燕赵之内(位于今河北省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一个由鲜虞人建立的国家,因城中有山得国名。由中山武公建立,经历了戎狄、鲜虞和中山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被中原诸国视为华夏的心腹大患,同样经历了邢侯搏戎,晋侯抗鲜虞,魏灭中山和赵灭中山的阶段。中山文化主要分布在今石家庄市、灵寿、平山、晋州一带的山区,定都灵寿(今河北平山县上三汲鄉附近)。出土的器物中有游牧民族特点的双耳铜釜、扁方壶、兽首青铜短剑和金腕饰、嵌松石金质虎形牌饰,充分反映了北方游牧文化与华夏诸国文化交流与影响。中山国三器上镌刻的文字因其风格特点迥异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近十年大量学者就三器铭文进行了文字考释、审美风格分析、技法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一、文字考释
中山国兴盛于战国时期,而战国时期是汉字的关键演变期,这个时期充斥着大量的字体演变。通常我们将战国文字分为六大系:秦系文字、晋系文字、楚系文字、齐鲁系文字、燕文字和东周王室文字。对于中山国文字的来源,张英菲《战国时期中山国文字来源浅析》认为中山王墓出土的大鼎铭文的修辞和文语表达较当时诸子百家所作的平铺直叙要更高一筹,而其文字与晋系文字在结构上相同或相近,怀疑其来源于文化底蕴深厚的三晋地区。因此,在文字学上通常都将中山国文字归并于晋系文字大系统之内。
除了来源,对于文字考释更重要的一个侧重点为异体字研究,李敏在《战国中山国铭文异体字研究》中对中山王三器铭文中的异体字从异写字和异构字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异写字主要包括:笔画长短不同,三器铭文自行整体规整紧凑,重心上移,横画平直刚劲,竖笔以悬针状收笔,呈现出修长的美感。笔画的曲直不同,笔画的曲直表现为在原字的基础上拉伸、弯曲笔画,是对文字的美化和修饰,并无实际意义。笔画有增省。笔画有分合。得出的结论是:中山国铭文用字尽管存在不规范现象,但仍可作为三晋文字体系之外的独立一系。徐海斌在《中山王器铭文补释三则》中对中山王厝墓出土的斧钱铭文“ 怨”予以考释,推翻了“丸”不见于出土先秦古文字的说法,也为器主的确认提供了依据同时对圆壶铭文“烫上”、“氏”、“往”等字词作了改读,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文意。
此外,中山王三器銘文文辞典雅优美,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句,鼎的铭文的主旨就是通过对相邦喜的赞颂,回顾了中山国的发展历程,进而告诫自己的嗣子及后继之君,要从燕国君臣易位而最终导致亡国的事件中吸取教训,希望他们能够牢记仇人在旁,要居安思危,以永葆江山社稷,语言学界认为该器铭文使用了大量的虚词以及词的借音借义,为研究上古时期的语音、词汇等问题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因此,研究中国上古时期的修辞不能不谈到中山王鼎铭文还有从修辞和文法方面进行研究。
陈光田、徐永军在《浅论中山王鼎壶铭文中的修辞格式》中认为其铭文中使用的很多的修辞手法,无论在出土文献还是在传世文献中都是非常罕见的,可以作为研究中国上古时期修辞的宝贵参考资料。
二、审美风格分析
张海同在《中山篆艺术审美探析》中首次提出中山篆中涡旋线和 S 线的运用,不但具有特殊的精神象征而且充分体现了中山人特有的审美理念;中山篆的结字遵循“站七坐五蹲三半”的比例和黄金分割律,表明中山人对书法艺术的审美大觉醒。他认为中山篆的线条意识为书法艺术的线条审美提供了最好范例。其点线优美且富有文化内涵和精神象征意义,中山篆的结构特点同样精致典雅。中山篆的结构和西周或更早时期的官方文字字形比较,已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一时期的官方铭文字形整体上变得颀长,整齐规范,向规则的长方形过渡,但中山篆并不因为字形的整饰而变得僵死,它带有很多雅化的艺术气质。中山篆字形整体上是修长的,但它不像《王子午鼎》铭文那样“细腰“柔媚,更没有南方崇尚鸟神的鸟虫篆特征,也不像《曾侯乙》、《十年陈侯午敦》、《越王勾践剑》铭文的修长无度,有“夭夭者易折之感”。仔细揣摩中山篆的字形特征,我们会发现中山篆的字形重心位置就是黄金分割点。中山篆单个纵向线条的粗细变化,也遵循黄金分割审美定律。
王茁在《坭兴陶与战国金文书法刻字的双剑合璧》中分析中山王铭文书法艺术特色:其上铭文主要为契刻篆书,单刀刻就,字形体态修长、婀娜摇曳、纤劲遒美、精丽潇洒,风格特异,契刻者用刀果敢利落,削铁如泥,结体得心应手,线条灵活多变,通篇文字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其以整饬秀劲、变化多姿之美艳鹤立于春秋战国所有青铜器铭之间。”
汪占革在《浅析中山王厝器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中提到《中山王厝》三器铭文均为凿刻,其竖画如银针立案,曲画精婉柔韧,方折冷峻清爽其结体修长清秀,章法整齐严谨、行列分明,清新悦目。是装饰性很强的美丽繁茂的鸟虫篆变体。它上承商代甲骨文瘦硬劲峭,下启秦篆重心上移的修长体貌。
三、技法分析
汪占革在《浅析中山王厝器书法的学习与创作》中提到在进行厝器书法创作时,首先应解决的是笔法,书写时,先将自己的心情放松,精神集中,执笔稳健,用笔灵活,一画之内凝神静气,屏住呼吸,不使毛笔抖动防止线条软弱乏力。起笔多尖笔中锋,空中笔尖触纸,笔在画中行,收笔时锋虽露而不柔弱。横画用笔粗细基本一致,逆起回收,平直沉稳,骨力内含,这与铁线篆的横画书写相仿,圆弧线条多一气呵成,相连笔画锋不外露,一任自然。方折处多搭锋,提按动作不易明显,以求得笔画交接处的空灵之美。为了增强厝器铭文冷艳挺拔,华丽富贵的贵族之气。可用朱砂代墨,加之生熟适宜的仿古工艺宣,弹性较强的长锋狼毫笔。三者组合相得益彰。更加突出了厝器书法本身的那种远古装饰气息。
中山王三器铭文为研究中山国历史提供了重要史料,填补了史籍中关于中山国君世系记录的缺漏。其风格秀美,精致典雅也成为金文书风中独树一帜的典型代表,值得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以及多方面的应用。
作者简介
王晓卉,(1990-)聊城大学美术学院2015级研究生,专业为美术,研究方向书法。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