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近年在中职学校课程改革中,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课程乡土化,语文课工具性人文性逐步迈入乡土特色化,培养为地方建设提供服务的人才。
一、泉州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新常态要求加强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创造附加值的能力,要求“要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2.社会各界对烹饪从业者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生活模式发生了转变。社会各界对烹饪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要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懂得饮食营养、科学烹饪又有人文素养的“蓝领星级”人才。所以教育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
3.泉州市对烹饪从业者增强语文素养的需要
经济新常态要求地方发展的动力应紧紧依靠自己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地方创新。泉州地方发展优势之一是旅游,而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多元宗教文泉州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
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初探
陈祈蓉
(南安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泉州 362300)化及追求和平统一的民族精神在泉州大地上交融汇合形成的鲜明独特的泉州饮食文化是旅游文化一大亮点。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后,要求烹饪从业者“提升文化品位,增加餐饮文化的附加值。“泉州美食千年得,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深具地域特色、传统的泉州饮食文化就在我们生活周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如何让中职烹饪专业学生以更好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接受、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传播的问题,摆在了泉州烹饪专业教育者面前。
4.促进学生个性成长需要,促进语文教师发展需要
工具性、人文性融合的语文教学,可为烹饪专业课学习打好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人文素养,提升其文化品位。但因社会、烹饪各界、学校只注重烹饪专业技能训练,缺乏和忽略烹饪文化的内涵取向,就要让语文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调动烹饪专业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等人文素质。
二、泉州市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的实践
1.结合专业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二度开发
尽量选取有关泉州饮食文化、烹饪学习、生活及烹饪职业工作情景、烹饪职业理想、素养、烹饪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等相关素材,进行烹饪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实践教学。
《说文解字》:在正确认读、书写3500个汉字基础上添加与烹饪有关的烹食文字。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很差,对一些常用的汉字和有关烹饪饮食的文字不会读也不会写。通过基础汉字的强化训练能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通过有关烹饪饮食文字的整理让学生对与本专业有关的语文知识感兴趣。
《烹饪应用文写作》:中职生学习的特点及专业特点,要求应用文的写作应讲究实用性和现实性,突出专业倾向。应用文的写作就烹饪专业常见、使用频率高的应用文进行反复训练,特别是要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字词及烹饪专业术语反复推敲,让学生在短期内快速地掌握应用文写作。
《烹饪口语》:诵读、讲故事、介绍、讲述、对话、演讲等口语训练,加强烹饪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在各种工作场合的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在加强学生相关口语训练的同时,强调学生说一口比较通顺的普通话,并学会在说的同时认真倾听。
《美食文化》《美食诗文》:阅读欣赏感悟诗文,让学生全面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进而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及与欧美风格迥异的饮食特点,通过对这些诗文及美食文化阅读欣赏感悟,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融合
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可以结合本地特色,紧跟时代步伐,大胆改革语文教学。烹饪专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其中之一。结合烹饪专业需要,重视课内、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根据职业、行业等问题,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书本学习与实际生活应用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职业理想和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生成。
3.创新烹饪语文教学方式,采用烹饪语文现场实践教学模式
中职语文教师如果对烹饪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对烹饪职业发展毫不敏感,语文课将失去生命力。尝试让语文教师到烹饪专业学习、实践,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烹饪专业学习结合的创新教学手段,尽最大可能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通过课堂反思,加深对中职烹饪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融合的实践心得,并思考语文教师“双师型”建设问题。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融合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运用多种媒体,打破单一沉闷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通过媒介科技锻炼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并尝试让学生从网上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资源中获得人文素养,为将来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准备。
一、泉州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的必要性
1.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经济发展,职业教育新常态要求加强重视中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创造附加值的能力,要求“要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2.社会各界对烹饪从业者需要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饮食生活模式发生了转变。社会各界对烹饪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需要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高,懂得饮食营养、科学烹饪又有人文素养的“蓝领星级”人才。所以教育要更加注重市场和消费心理分析,更加注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以满足社会各界的需要。
3.泉州市对烹饪从业者增强语文素养的需要
经济新常态要求地方发展的动力应紧紧依靠自己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地方创新。泉州地方发展优势之一是旅游,而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多元宗教文泉州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
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初探
陈祈蓉
(南安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泉州 362300)化及追求和平统一的民族精神在泉州大地上交融汇合形成的鲜明独特的泉州饮食文化是旅游文化一大亮点。泉州当选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后,要求烹饪从业者“提升文化品位,增加餐饮文化的附加值。“泉州美食千年得,养在深闺人未识”,其实深具地域特色、传统的泉州饮食文化就在我们生活周围,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如何让中职烹饪专业学生以更好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接受、传承,并在此基础上创新、传播的问题,摆在了泉州烹饪专业教育者面前。
4.促进学生个性成长需要,促进语文教师发展需要
工具性、人文性融合的语文教学,可为烹饪专业课学习打好文化基础,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人文素养,提升其文化品位。但因社会、烹饪各界、学校只注重烹饪专业技能训练,缺乏和忽略烹饪文化的内涵取向,就要让语文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以调动烹饪专业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人格,自由精神”等人文素质。
二、泉州市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融合的实践
1.结合专业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二度开发
尽量选取有关泉州饮食文化、烹饪学习、生活及烹饪职业工作情景、烹饪职业理想、素养、烹饪企业文化、行业发展等相关素材,进行烹饪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的实践教学。
《说文解字》:在正确认读、书写3500个汉字基础上添加与烹饪有关的烹食文字。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很差,对一些常用的汉字和有关烹饪饮食的文字不会读也不会写。通过基础汉字的强化训练能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通过有关烹饪饮食文字的整理让学生对与本专业有关的语文知识感兴趣。
《烹饪应用文写作》:中职生学习的特点及专业特点,要求应用文的写作应讲究实用性和现实性,突出专业倾向。应用文的写作就烹饪专业常见、使用频率高的应用文进行反复训练,特别是要对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字词及烹饪专业术语反复推敲,让学生在短期内快速地掌握应用文写作。
《烹饪口语》:诵读、讲故事、介绍、讲述、对话、演讲等口语训练,加强烹饪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力度,提高学生在各种工作场合的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在加强学生相关口语训练的同时,强调学生说一口比较通顺的普通话,并学会在说的同时认真倾听。
《美食文化》《美食诗文》:阅读欣赏感悟诗文,让学生全面了解本地区的饮食文化特点,进而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及与欧美风格迥异的饮食特点,通过对这些诗文及美食文化阅读欣赏感悟,可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2.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的融合
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可以结合本地特色,紧跟时代步伐,大胆改革语文教学。烹饪专业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其中之一。结合烹饪专业需要,重视课内、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根据职业、行业等问题,确定活动内容,设计活动项目,创设活动情境,组织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通过书本学习与实际生活应用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兴趣,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职业理想和情感,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生成。
3.创新烹饪语文教学方式,采用烹饪语文现场实践教学模式
中职语文教师如果对烹饪专业知识一无所知,对烹饪职业发展毫不敏感,语文课将失去生命力。尝试让语文教师到烹饪专业学习、实践,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烹饪专业学习结合的创新教学手段,尽最大可能调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通过课堂反思,加深对中职烹饪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融合的实践心得,并思考语文教师“双师型”建设问题。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烹饪专业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融合
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合理运用多种媒体,打破单一沉闷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有益自学的教学环境,通过媒介科技锻炼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并尝试让学生从网上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资源中获得人文素养,为将来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