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中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对如何才能加强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进行探讨,并就如何加强对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综合管理,提高其使用效率与降低成本提出了意见,
关键字:工程施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已由单一的功能逐步向机、电、液一体化的多功能化发展,并且出现智能化的趋势。工程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用的机械种类与数量在逐年的增加;随着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新的工程机械已经成为工程又好又快的有力保证,也是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招标中能够胜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市场改革不断进行的前提下,要想使公路建设能又好又快的实施,按时按量地完成事先已经预定好的目标,就必须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真正使其又好用,又好管。
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维修管理模式不合时宜。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制,不太顾及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和经济管理。因而这种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生产经营型的维修管理不仅要考虑设备生产的需要,更要追求维修的经济型和维修的经济管理。由于缺乏前期论证,之前在其他项目中运行的机械设备被调来征用,而它们的大多数都是技术状态较差、不符合工程需要的旧品,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新的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最终导致施工赶不上计划的进度,蒙受不应该有的损失。
1.2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在规范完整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没有制定出来的情况下,导致了人们对机械设备保养的忽视,从而对人使用机械的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这就出现了操作人员只注重使用的一面,不注重保养这一面,对于机械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
1.3重使用、轻管理。为了追求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进度和效益,新工程建设的项目部往往是牺牲设备的保养和寿命,让机械设 备加班加点的工作。这种只注重使用而忽视保养的行为直接后果是机械技术状态的下滑以及使用寿命的缩短。
1.4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1.5维修管理基础设施跟不上。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润滑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机械设备往往在高负荷的工作中不堪重负,最终出现故障,严重的甚至是报销,影响施工的进度。
2工程机械维修及保养的原则
2.1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目前,在施工现场应用较多的土石方机械和路面机械,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先进的进口设备。这些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发生故障后修理较为困难,应以状态监测(检测)的维修模式为主;而一些小型简单机械,如钢筋加工机械、钻探设备、木工机械、破碎设备等,因其结构简单,发生故障后损失不大,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有关水泥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和沥青土加工的设备,应采用计划预防修理为主、状态修理为辅相结合的维修模式,根据生产情况适时安排有计划的维修,并按一定的标准和周期对其进行点检。
2.2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工程机械各个零部件的工况、运动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执行元件,应采用状态监测(检测)维修模式;对于那些高速运转部件或事关安全的部件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发动机等,应采用计划与预防相结合的维修模式;而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之类的部件,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2.3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同类设备(甚至是同一设备)在不同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期望性能,如满负荷工作和降负荷工作时的要求便不一样。其次,同类设备(同一设备)在不同的现场环境下发生相同的故障可能会有着不同的故障后果。
3 加强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3.1对机械设备作业的合理规范化与维护的科学常态化。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使用说明书上的说明,要坚持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实行按时、按人、按岗的责任制,坚决执行持证上岗,严禁禁止无证人员的违规操作。同时为了消除可能出现的对机械设备安全不利的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要经常性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对事故的预见性、防范性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在对设备的检查上,可以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当一定要以常规的点检标准化的形式来规范检查工作,动态管理的模式能真正的实现。
3.2对机械设备配置的效率化与设备管理的专门化。在施工的设计阶段要有一个具体的施工实施方案和对具体机型的正确选择。对于具体的施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计算,得出每个方案的结果,从而在它们之间做出最优化的选择。这样就能使工程的进度与设备的使用协调一致的进行。为能够使设备配套的效率化,还必须把机械设备内部的配套关系解决好。
3.3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达到管理标准化。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严格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而且制度必须覆盖住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和报废的全过程。要适用、可操作性强。制度一经实施,就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修理作业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按照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技术检验、故障分析判断、解体鉴定、制订修复方案,修理过程要执行自检、专检记录的填写和最终竣工的验收。
3.4加强岗前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培训和考核要有针对性,合格发证上岗,不合格下岗淘汰,接受再培训,操作人员上岗或转岗之前都必须按照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操作、维护保养培训,并进行认真的上岗考核,要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熟练、会维护设备、懂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及如何处理等。此外,管理、技术人员更应该加强学习,不仅要在理论上充分掌握设备的性能、操作、维护规程和维修技巧,而且要他们对重点设备也能熟练操作,在培训时给操作人员进行示范、指导。
4结束语
要想真正管好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管理上一个台阶,不管它有多么的复杂,涉及的内容有多么的多,只要我们时刻保持一个谨慎的、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它,就一定能提高施工现场设备的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邢东永;《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J];公路与运输;2011年04期
[2周伟强;《高速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2012年15期
[3]伍俊峰;《施工企业进行设备管理探讨》[J];江西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关键字:工程施工;工程机械;设备管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机械已由单一的功能逐步向机、电、液一体化的多功能化发展,并且出现智能化的趋势。工程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能用的机械种类与数量在逐年的增加;随着量变到质变的转变,新的工程机械已经成为工程又好又快的有力保证,也是能否在竞争激烈的招标中能够胜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当今市场改革不断进行的前提下,要想使公路建设能又好又快的实施,按时按量地完成事先已经预定好的目标,就必须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科学、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真正使其又好用,又好管。
1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维修管理模式不合时宜。传统的计划预期检修制,不太顾及维修的经济性要求和经济管理。因而这种管理模式是生产型的,而生产经营型的维修管理不仅要考虑设备生产的需要,更要追求维修的经济型和维修的经济管理。由于缺乏前期论证,之前在其他项目中运行的机械设备被调来征用,而它们的大多数都是技术状态较差、不符合工程需要的旧品,这样就势必会影响到新的项目工程进度和质量,最终导致施工赶不上计划的进度,蒙受不应该有的损失。
1.2维修管理系统不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有些单位的管理机构没有全面的管理规章制度,或有制度而不能按制度执行,造成维修管理水平低下。在规范完整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没有制定出来的情况下,导致了人们对机械设备保养的忽视,从而对人使用机械的活动没有得到有效的制约,这就出现了操作人员只注重使用的一面,不注重保养这一面,对于机械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的解决。
1.3重使用、轻管理。为了追求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进度和效益,新工程建设的项目部往往是牺牲设备的保养和寿命,让机械设 备加班加点的工作。这种只注重使用而忽视保养的行为直接后果是机械技术状态的下滑以及使用寿命的缩短。
1.4管理技术相对落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检测技术得不到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和控制技术越来越先进的现代设备,很难凭经验及时发现故障隐患。
1.5维修管理基础设施跟不上。有些较先进的设备,对配件的质量以及燃料、润滑油、液压油的质量要求较高,一些采购人员业务知识欠缺,责任心不强,购置了一些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使一些较先进的机械设备,由于使用了劣质配件和劣质油料,造成机械设备的早期损坏,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机械设备往往在高负荷的工作中不堪重负,最终出现故障,严重的甚至是报销,影响施工的进度。
2工程机械维修及保养的原则
2.1不同的设备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目前,在施工现场应用较多的土石方机械和路面机械,多为液压、电子技术较先进的进口设备。这些设备结构复杂、技术先进,发生故障后修理较为困难,应以状态监测(检测)的维修模式为主;而一些小型简单机械,如钢筋加工机械、钻探设备、木工机械、破碎设备等,因其结构简单,发生故障后损失不大,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对有关水泥混凝土加工、运输、浇筑和沥青土加工的设备,应采用计划预防修理为主、状态修理为辅相结合的维修模式,根据生产情况适时安排有计划的维修,并按一定的标准和周期对其进行点检。
2.2不同的部件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工程机械各个零部件的工况、运动方式、可靠度要求等都不尽相同,对于那些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的液压动力、控制、执行元件,应采用状态监测(检测)维修模式;对于那些高速运转部件或事关安全的部件如行驶设备的转向系、制动系、发动机等,应采用计划与预防相结合的维修模式;而如铲斗、挖斗、履带行走系及车架之类的部件,可采用事后维修模式。
2.3相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应用场合采用不同的维修模式。同类设备(甚至是同一设备)在不同应用场合,有着不同的期望性能,如满负荷工作和降负荷工作时的要求便不一样。其次,同类设备(同一设备)在不同的现场环境下发生相同的故障可能会有着不同的故障后果。
3 加强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3.1对机械设备作业的合理规范化与维护的科学常态化。对于机械设备的操作要严格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以及使用说明书上的说明,要坚持技术性与纪律性并重,实行按时、按人、按岗的责任制,坚决执行持证上岗,严禁禁止无证人员的违规操作。同时为了消除可能出现的对机械设备安全不利的因素,避免事故的发生,要经常性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其对事故的预见性、防范性以及事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在对设备的检查上,可以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而定,当一定要以常规的点检标准化的形式来规范检查工作,动态管理的模式能真正的实现。
3.2对机械设备配置的效率化与设备管理的专门化。在施工的设计阶段要有一个具体的施工实施方案和对具体机型的正确选择。对于具体的施工实施方案,可以通过对不同方案进行经济计算,得出每个方案的结果,从而在它们之间做出最优化的选择。这样就能使工程的进度与设备的使用协调一致的进行。为能够使设备配套的效率化,还必须把机械设备内部的配套关系解决好。
3.3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达到管理标准化。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严格的管理制度必不可少,而且制度必须覆盖住设备从选型、采购、使用、维修、管理和报废的全过程。要适用、可操作性强。制度一经实施,就要一丝不苟地执行。修理作业也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要按照正常的修理工作程序,完成修理之前的技术检验、故障分析判断、解体鉴定、制订修复方案,修理过程要执行自检、专检记录的填写和最终竣工的验收。
3.4加强岗前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培训和考核要有针对性,合格发证上岗,不合格下岗淘汰,接受再培训,操作人员上岗或转岗之前都必须按照设备操作使用说明书进行专业化、系统化操作、维护保养培训,并进行认真的上岗考核,要确保操作人员操作技能熟练、会维护设备、懂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及如何处理等。此外,管理、技术人员更应该加强学习,不仅要在理论上充分掌握设备的性能、操作、维护规程和维修技巧,而且要他们对重点设备也能熟练操作,在培训时给操作人员进行示范、指导。
4结束语
要想真正管好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管理上一个台阶,不管它有多么的复杂,涉及的内容有多么的多,只要我们时刻保持一个谨慎的、谦虚的态度去对待它,就一定能提高施工现场设备的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邢东永;《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和使用》[J];公路与运输;2011年04期
[2周伟强;《高速公路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措施》[J];科技创新;2012年15期
[3]伍俊峰;《施工企业进行设备管理探讨》[J];江西有色金属;2009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