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课堂只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的良好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实践性是该课程的四大特性之一,“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是该课程的基本课程理念之一。实践性体现在活动中,在课程内容中,三大内容板块中都提出了具体的活动建议。可见,课程标准是非常强调实践活动的。
加强学科实践性的意义
加强学科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兴趣的东西过目不忘,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视而不见。思想品德课设置了种种活动,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无意中很好地在活动中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程很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能力从实践中来。在创设的各种活动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四有”公民。在活动中,学生有了实践道德知识的机会,通过践行既有助于掌握知识、陶冶情感,还有助于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性活动的主要形式
思想品德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课前实践活动、课内实践活动、课后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是对教材的预习。上课前,根据课本内容,组织学生访问、调查、收集资料,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打下基础。比如,在科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的《关注弱势群体》一节中,因为很多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而进城务工者很多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课前,要求孩子们打电话跟父母交流,或者上网查找,了解农民工的生活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既使他们知道了父母工作的艰辛,又了解了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在课堂中,由于学生课前参与了实践活动,有了感性体验,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课内实践活动 课本上的故事往往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甚远,他们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课堂上,可根据教材实际,采用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体验。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内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形式:一是小组讨论。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择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二是课堂辩论。教师可组织方式多种多样的辩论小组,围绕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普遍关心的、有争议的热门话题展开辩论。三是探究。比如讲中日关系时,可引导学生思考钓鱼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为什么强烈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这些题材的发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四是新闻发布。在上课前,用与课文相关的时政热点导入。比如,钓鱼岛问题每天的最新进展,莫言获诺贝尔奖等时政热点,这些都是多数学生关心的话题。通过交流这些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此外,还有演讲比赛、观看录像、知识竞赛等其它形式的课内实践活动。
课后实践活动 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内实践活动的延伸、升华和巩固。课内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课时的不足,许多实践活动都无法当场在课堂上实施。同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学校也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校外活动。这样,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家庭度过,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更多的实践需要到家庭去完成。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走近父母》一课,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不影响父母休息;第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端饭、洗碗、扫地等;第三,学习上不让父母操心。为了能和学生家长进一步沟通,该教师还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在一周之内填上实践内容,再由家长填上意见,返回给教师。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同学生一起讨论了孝敬父母的一些做法,使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孝敬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性活动,是践行新课标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需要,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的需要。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活动的研究,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福旺中学)
加强学科实践性的意义
加强学科实践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往往对兴趣的东西过目不忘,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视而不见。思想品德课设置了种种活动,目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无意中很好地在活动中学,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程很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能力从实践中来。在创设的各种活动中,使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四有”公民。在活动中,学生有了实践道德知识的机会,通过践行既有助于掌握知识、陶冶情感,还有助于发展能力、提高觉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性活动的主要形式
思想品德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品德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课前实践活动、课内实践活动、课后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 课前实践活动是对教材的预习。上课前,根据课本内容,组织学生访问、调查、收集资料,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感性认识,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打下基础。比如,在科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同在阳光下”的《关注弱势群体》一节中,因为很多学生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而进城务工者很多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课前,要求孩子们打电话跟父母交流,或者上网查找,了解农民工的生活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既使他们知道了父母工作的艰辛,又了解了农民工的生活现状。在课堂中,由于学生课前参与了实践活动,有了感性体验,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
课内实践活动 课本上的故事往往与学生的生活距离甚远,他们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课堂上,可根据教材实际,采用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体验。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课内实践活动主要有以下形式:一是小组讨论。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不同状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并选择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二是课堂辩论。教师可组织方式多种多样的辩论小组,围绕一个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普遍关心的、有争议的热门话题展开辩论。三是探究。比如讲中日关系时,可引导学生思考钓鱼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中国为什么强烈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这些题材的发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四是新闻发布。在上课前,用与课文相关的时政热点导入。比如,钓鱼岛问题每天的最新进展,莫言获诺贝尔奖等时政热点,这些都是多数学生关心的话题。通过交流这些热点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有效性。此外,还有演讲比赛、观看录像、知识竞赛等其它形式的课内实践活动。
课后实践活动 课后实践活动是课内实践活动的延伸、升华和巩固。课内实践活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由于课时的不足,许多实践活动都无法当场在课堂上实施。同时,出于安全的考虑,学校也不可能组织太多的校外活动。这样,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会在家庭度过,家庭教育对孩子们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更多的实践需要到家庭去完成。比如,一位老师在教学《走近父母》一课,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不影响父母休息;第二,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端饭、洗碗、扫地等;第三,学习上不让父母操心。为了能和学生家长进一步沟通,该教师还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在一周之内填上实践内容,再由家长填上意见,返回给教师。之后,在课堂上教师同学生一起讨论了孝敬父母的一些做法,使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孝敬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进行实践性活动,是践行新课标的需要,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需要,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性的需要。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活动的研究,充分利用各种活动,提高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率。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浦北县福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