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太极拳作为民族传统体育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试着通过了解学生在学习中不太积极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希望这些方法对提高太极拳教学的质量有所帮助。
关键词:太极拳 体育教学 教法
中图分类号:G852.11
“太极”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拳是以太极之理立论的一种拳术。在演练整套太极拳时,人体由静而动,动而复静,静而动,动则分,成千变万化的拳势。动极复静,静之则合,复归太极。
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有利于心理的调适,所以太极拳被列入高中教材。
在高中太极拳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容易出现反感、厌倦情绪,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两种:(一)、太极拳其本身缓慢柔圆、体松心静的运动特点与青少年好动,寻求快节奏生活的心理习性不吻合。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喜欢高强度、高对抗性的运动,像街舞、球类活动等,由于对太极拳的认识不足,错误认为太极拳是公园里老年人的专属运动,没有竞争与对抗。失去了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二)、教师在教授太极拳时,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跟着老师照葫芦画瓢,老师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做,不要问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在缓慢、古板、单调的学习中,就会把学习太极拳看同初尝一杯咖啡,苦涩难咽。自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给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且与我们现在新课程的学习目标背道而驰。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因素的产生,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不妨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进教学中。
一、动作与攻防技术相结合
练习武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身。但武术与其他一些体育项目不同的是,武术必须有攻防动作的意识,即在练习武术套路时一招一势都要有攻防意义,这样才能练出武术的特点。
高中太极拳套路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动都蕴含着防守反击,无一动为主动攻击对方。如将它们运用到实战中,就是很好的防身术,所以在太极拳的教学讲解中,我们可以融入攻防技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太极拳套路中有些动作简单,有些动作繁难,然而看似平常无用的动作,却奥妙无穷。如“搂膝拗步”一式,看起来很平常,可在实战中,如果对方用腿攻击我下肢时,那么这一招就非常实用。先用一手将对方攻击腿搂挡过去,然后出掌反击对方。原本单调乏味的动作现在终于有了用处。又如“揽雀尾”一式,看似很复杂,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把它分解成四个技击动作,让学生们学习。“ 掤”,掤的含义是屈臂迎架住对方的来手,以观其变,术语称“听劲”。当对方出手攻击我头部或胸部时,侧身将其闪过,同时用一手抓住对方手腕,向斜下引拉,迈脚转体,另一臂前平屈向上攻击对方肘关节;“捋”, 捋的含义是一手附其肘关节,顺势向后牵引,同时转腰侧身使其扑空,也称“化劲”。在对方出拳过猛,身体前冲时,两手前后抓住对方攻击臂,向体侧斜下方捋带,很容易将对方摔倒;“挤”, 挤的方法是当对手感到落空,急欲抽身后退之际,用前臂贴紧对方,用快速挤压之力攻击对方使其向上反抗,至重心升高,再快速发力前推,取得更大的攻击效果;“按”,当对方被挤推向后倒重心失去时,两手迅速拿住对方双肩向体前按压,再推出去。一连串繁难的动作变成了连绵不断、攻击对方的绝招。学生们发现太极拳原来是如此博大精深,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然就会主动要求学习太极拳。这样一来,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老师教起来自然省力气。
二、注重太极拳的动作路线和方向
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很容易在动作方向上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完成单个动作时,特别是在每动之间重心转换过程中对方向的把握;二是整套动作总体方向的把握。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关键要把握住完成单个动作时落脚的位置及脚尖的方向。例如,左右搂膝拗步中,左弓步向右弓步转换时要求重心后坐,左脚尖外展大约45°,重心再前移。这里脚尖的外展幅度要特别强调,因为这决定了动作的方向。对于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在太极拳中,有些动作如左右搂膝拗步、云手、左右倒卷肱都有反复,若这些动作多做或少做一次,那么后面的动作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可能导致整个动作方向的错误,因而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记住动作反复的次数。还有在教学初期,尽可能按相同的起势方向进行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方向的把握,使其产生方向上的定型,当学生练到较熟练后就要有意识采用不同起势方向进行练习,以促进其巩固与提高。
三、将推手变游戏,融入教学
当学生学习了一些动作之后,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感,总想将动作运用到实际中,去检验一下,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如果不让他们去实践,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真让他们像散手一样对打,课堂局面很难控制,一旦出现了伤害事故就是课堂教学的重大失误。这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太极推手的基本方法介绍给学生们。练习的时候,两人一组,相对而立。遵照规定使用掤、捋、挤、按、采;挒等方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去,以此来决定胜负。太極推手转变成角力游戏,学生不但接触到了实战练习,而且在游戏中学会了太极拳中的许多手法与脚法。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学会了难学的动作,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进行太极拳动作套路教学的同时,合理利用多媒体观看视频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练太极拳之初,先让学生看几遍太极拳名家的表演片段,通过观看标准、美观的太极动作,去发现太极拳是柔美中蕴含阳刚,形成感性认识,了解太极拳的初略。当学生初步学会太极拳时再让他们看视频,让学生自己去感觉、体会动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照着进行纠正,这样对纠正学生的动作有很好的帮助,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事情时,我们不妨将其比做咖啡,将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比作一块方糖。咖啡很苦,但加入方糖之后,苦涩变芳香。
参考文献:
1、 武术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6
2、 李德印 太极拳教范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关键词:太极拳 体育教学 教法
中图分类号:G852.11
“太极”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术语,指派生万物的本源。太极拳是以太极之理立论的一种拳术。在演练整套太极拳时,人体由静而动,动而复静,静而动,动则分,成千变万化的拳势。动极复静,静之则合,复归太极。
经常练习太极拳,对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有利于心理的调适,所以太极拳被列入高中教材。
在高中太极拳的教学中,一些学生容易出现反感、厌倦情绪,并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两种:(一)、太极拳其本身缓慢柔圆、体松心静的运动特点与青少年好动,寻求快节奏生活的心理习性不吻合。许多学生特别是男生喜欢高强度、高对抗性的运动,像街舞、球类活动等,由于对太极拳的认识不足,错误认为太极拳是公园里老年人的专属运动,没有竞争与对抗。失去了学习太极拳的兴趣。(二)、教师在教授太极拳时,不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跟着老师照葫芦画瓢,老师怎样做学生就怎样做,不要问为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在缓慢、古板、单调的学习中,就会把学习太极拳看同初尝一杯咖啡,苦涩难咽。自然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给教学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而且与我们现在新课程的学习目标背道而驰。
怎样才能避免这些因素的产生,提高教学质量呢?我们不妨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融进教学中。
一、动作与攻防技术相结合
练习武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健身。但武术与其他一些体育项目不同的是,武术必须有攻防动作的意识,即在练习武术套路时一招一势都要有攻防意义,这样才能练出武术的特点。
高中太极拳套路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动都蕴含着防守反击,无一动为主动攻击对方。如将它们运用到实战中,就是很好的防身术,所以在太极拳的教学讲解中,我们可以融入攻防技击,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太极拳套路中有些动作简单,有些动作繁难,然而看似平常无用的动作,却奥妙无穷。如“搂膝拗步”一式,看起来很平常,可在实战中,如果对方用腿攻击我下肢时,那么这一招就非常实用。先用一手将对方攻击腿搂挡过去,然后出掌反击对方。原本单调乏味的动作现在终于有了用处。又如“揽雀尾”一式,看似很复杂,但我们可以在教学中把它分解成四个技击动作,让学生们学习。“ 掤”,掤的含义是屈臂迎架住对方的来手,以观其变,术语称“听劲”。当对方出手攻击我头部或胸部时,侧身将其闪过,同时用一手抓住对方手腕,向斜下引拉,迈脚转体,另一臂前平屈向上攻击对方肘关节;“捋”, 捋的含义是一手附其肘关节,顺势向后牵引,同时转腰侧身使其扑空,也称“化劲”。在对方出拳过猛,身体前冲时,两手前后抓住对方攻击臂,向体侧斜下方捋带,很容易将对方摔倒;“挤”, 挤的方法是当对手感到落空,急欲抽身后退之际,用前臂贴紧对方,用快速挤压之力攻击对方使其向上反抗,至重心升高,再快速发力前推,取得更大的攻击效果;“按”,当对方被挤推向后倒重心失去时,两手迅速拿住对方双肩向体前按压,再推出去。一连串繁难的动作变成了连绵不断、攻击对方的绝招。学生们发现太极拳原来是如此博大精深,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自然就会主动要求学习太极拳。这样一来,学生学起来有兴趣,老师教起来自然省力气。
二、注重太极拳的动作路线和方向
学生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很容易在动作方向上出现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完成单个动作时,特别是在每动之间重心转换过程中对方向的把握;二是整套动作总体方向的把握。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关键要把握住完成单个动作时落脚的位置及脚尖的方向。例如,左右搂膝拗步中,左弓步向右弓步转换时要求重心后坐,左脚尖外展大约45°,重心再前移。这里脚尖的外展幅度要特别强调,因为这决定了动作的方向。对于第二个问题,主要是在太极拳中,有些动作如左右搂膝拗步、云手、左右倒卷肱都有反复,若这些动作多做或少做一次,那么后面的动作方向就会发生改变,这可能导致整个动作方向的错误,因而要求学生在练习过程中记住动作反复的次数。还有在教学初期,尽可能按相同的起势方向进行练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方向的把握,使其产生方向上的定型,当学生练到较熟练后就要有意识采用不同起势方向进行练习,以促进其巩固与提高。
三、将推手变游戏,融入教学
当学生学习了一些动作之后,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感,总想将动作运用到实际中,去检验一下,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如果不让他们去实践,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真让他们像散手一样对打,课堂局面很难控制,一旦出现了伤害事故就是课堂教学的重大失误。这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太极推手的基本方法介绍给学生们。练习的时候,两人一组,相对而立。遵照规定使用掤、捋、挤、按、采;挒等方法,双方粘连黏随,寻机借劲发力将对方推出去,以此来决定胜负。太極推手转变成角力游戏,学生不但接触到了实战练习,而且在游戏中学会了太极拳中的许多手法与脚法。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学会了难学的动作,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吗?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进行太极拳动作套路教学的同时,合理利用多媒体观看视频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练太极拳之初,先让学生看几遍太极拳名家的表演片段,通过观看标准、美观的太极动作,去发现太极拳是柔美中蕴含阳刚,形成感性认识,了解太极拳的初略。当学生初步学会太极拳时再让他们看视频,让学生自己去感觉、体会动作,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对照着进行纠正,这样对纠正学生的动作有很好的帮助,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遇到一些很难解决的事情时,我们不妨将其比做咖啡,将提高学习兴趣的方法比作一块方糖。咖啡很苦,但加入方糖之后,苦涩变芳香。
参考文献:
1、 武术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6
2、 李德印 太极拳教范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