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者如果能够从每一个学生的表面走向他们的背后,那么,教育就可能变得更加美丽。当然,走进背后,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教育者拥有更多的教育智慧,更多的爱,更多的教育耐心和等待,也只有这样,才能感化“花开四季”。
关键词:关爱 感化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师,而且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充满智慧的孩子,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关心、细心、耐心和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们班有个学生,我刚接班时,他上课总喜欢搞小动作,一块小小的橡皮擦,他都可以玩得“入情入境”。有时候还会影响别人的学习,拿一张纸揉成一团,丢向别人。有时候又会故意胡乱回答问题,与我做对。对学习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作业书写相当潦草,甚至不做,每次作业都要追着他讨……下课喜欢对同学动手动脚,吵得整间教室乱哄哄的;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至少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他总是嘴上说“好!”“好!”“好!”但一转身又是那副模样。面对这种“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真是无可奈何,把他当成一块“朽木”吧。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我不能就这样放弃一个孩子,如果这样放弃了他,对他将来身心的发展一定是一个大问题,我应该耐心、细心地教育他,用真情去感动他,让她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的关心与期待。
于是,我找他谈了几次话,并多次对其进行家访。从家访中我了解到,他是单亲的孩子,几年前,父亲因为海难去世了,母亲又忙着打工,平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又管不住他,可以说是一个“野孩子”。于是,我从平时的生活开始注意他。经常和他的母亲保持联系,要求其母亲在一段时间内尽量多陪陪他,利用双休日带他出去散散心,买买东西。
有一次,上课铃声响后,我走进教室,他却在教室里乱窜,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看到我走进教室,他急急忙忙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看到他似乎有后悔的表情,就装作没事发生一样,开始上课。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来,虽然很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还是把心中的怒火压了下来,因为我想如果我严厉地批评他,可能会适得其反。我先问了问他上课后在教室里乱跑的原因,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师看到你的表情,就知道你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他抬起头来,用赞同的眼神望了望我。我心里暗暗一喜,我又说:“既然错了,应不应该改呢?”他又点了点头。“那要怎么改呢?”他想了想说:“上课铃声响后,就要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好学习用品,等老师上课。”“看来你比某某同学还更懂事呢!老师期待你在以后能慢慢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个说到做到的孩子哦。”他微笑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堂课,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他已经摆好了学习用品。我会心地微笑了,并及时表扬了他。在那一节课,他上课精神集中了许多,虽然有时会走神,但一经我的提醒,就马上改正过来了。
看着他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我又特意安排他坐在全班学习积极性最好的一个学习小组里学习。一开始,同一小组的同学有一些抵触情绪。我通过和小组长吴萍的谈话,要求吴萍给他机会,不要歧视他,认真耐心地帮助他。上课时多提醒他坐直身姿,小组讨论时尽量把说的机会让给他,如果他不会讲,那应该认真地教他。吴萍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吴鸿起先还不敢举手发言。我看他欲言又止,就故意叫他起来回答,虽然回答得不太完整,但我还是积极地表扬了他。慢慢地,他举手的次数渐渐增多了,有时候还会给大家惊喜呢!在那一天放学,他还主动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认真了,能和同学和睦相处。其他同学也和我说起,说他和以前相比真是判若两人。
于是,我又让他当上班级的劳动委员,安排班级同学的值日,让他管理班级的卫生。通过他的管理,班级的值日井然有序,地板上从不出现一张纸,垃圾桶干干净净,讲台桌一尘不染……在学期末,大家都推荐他成为班上的“积极分子”。
从这位同学的变化中,我感受到,我们老师应善于捕捉住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用真诚去打动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的只是时间和耐心。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
案例分析:
一、尊重学生,用爱感化。
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都不同,做为教师,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首行要尊重学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我们只有尊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病表扬他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面对经常做错事的学生,如果一味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可能会起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关系融洽,能使班级气氛活跃,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生生相助,友情感化
转化一个后进生,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毕竟我们是成年人,有一些事,学生会不愿意与我们交流。所以,同学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之间如果建立起友谊的桥梁,那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诚的沟通,往往会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同时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三、创造机会,感受成功
每个孩子并不是都是一无是处的,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之间去锻炼,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那么他们都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正如叶鸿同学他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劳动委员,这不正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
关键词:关爱 感化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师,而且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特别是小学班主任,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充满智慧的孩子,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关心、细心、耐心和爱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我们班有个学生,我刚接班时,他上课总喜欢搞小动作,一块小小的橡皮擦,他都可以玩得“入情入境”。有时候还会影响别人的学习,拿一张纸揉成一团,丢向别人。有时候又会故意胡乱回答问题,与我做对。对学习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作业书写相当潦草,甚至不做,每次作业都要追着他讨……下课喜欢对同学动手动脚,吵得整间教室乱哄哄的;每天都有学生向我告状。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至少不能影响到其他同学。他总是嘴上说“好!”“好!”“好!”但一转身又是那副模样。面对这种“屡教不改”的学生,我真是无可奈何,把他当成一块“朽木”吧。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我不能就这样放弃一个孩子,如果这样放弃了他,对他将来身心的发展一定是一个大问题,我应该耐心、细心地教育他,用真情去感动他,让她感受到老师、同学对他的关心与期待。
于是,我找他谈了几次话,并多次对其进行家访。从家访中我了解到,他是单亲的孩子,几年前,父亲因为海难去世了,母亲又忙着打工,平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又管不住他,可以说是一个“野孩子”。于是,我从平时的生活开始注意他。经常和他的母亲保持联系,要求其母亲在一段时间内尽量多陪陪他,利用双休日带他出去散散心,买买东西。
有一次,上课铃声响后,我走进教室,他却在教室里乱窜,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看到我走进教室,他急急忙忙走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看到他似乎有后悔的表情,就装作没事发生一样,开始上课。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来,虽然很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但还是把心中的怒火压了下来,因为我想如果我严厉地批评他,可能会适得其反。我先问了问他上课后在教室里乱跑的原因,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老师看到你的表情,就知道你已经意识到自己错了。”他抬起头来,用赞同的眼神望了望我。我心里暗暗一喜,我又说:“既然错了,应不应该改呢?”他又点了点头。“那要怎么改呢?”他想了想说:“上课铃声响后,就要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好学习用品,等老师上课。”“看来你比某某同学还更懂事呢!老师期待你在以后能慢慢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一个说到做到的孩子哦。”他微笑地点了点头。到了下一堂课,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他已经摆好了学习用品。我会心地微笑了,并及时表扬了他。在那一节课,他上课精神集中了许多,虽然有时会走神,但一经我的提醒,就马上改正过来了。
看着他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我又特意安排他坐在全班学习积极性最好的一个学习小组里学习。一开始,同一小组的同学有一些抵触情绪。我通过和小组长吴萍的谈话,要求吴萍给他机会,不要歧视他,认真耐心地帮助他。上课时多提醒他坐直身姿,小组讨论时尽量把说的机会让给他,如果他不会讲,那应该认真地教他。吴萍满心欢喜地答应了。吴鸿起先还不敢举手发言。我看他欲言又止,就故意叫他起来回答,虽然回答得不太完整,但我还是积极地表扬了他。慢慢地,他举手的次数渐渐增多了,有时候还会给大家惊喜呢!在那一天放学,他还主动帮助值日生打扫卫生。同学们都对他刮目相看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在他自己的努力下,他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认真了,能和同学和睦相处。其他同学也和我说起,说他和以前相比真是判若两人。
于是,我又让他当上班级的劳动委员,安排班级同学的值日,让他管理班级的卫生。通过他的管理,班级的值日井然有序,地板上从不出现一张纸,垃圾桶干干净净,讲台桌一尘不染……在学期末,大家都推荐他成为班上的“积极分子”。
从这位同学的变化中,我感受到,我们老师应善于捕捉住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让学生内心深处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爱,用真诚去打动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要的只是时间和耐心。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
案例分析:
一、尊重学生,用爱感化。
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都不同,做为教师,我们要正视学生的差异。“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关爱学生,首行要尊重学生。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群活生生的人,他们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我们只有尊重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病表扬他们,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之间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
面对经常做错事的学生,如果一味劈头盖脸地对学生进行指责,可能会起反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且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既能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作用,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关系融洽,能使班级气氛活跃,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生生相助,友情感化
转化一个后进生,靠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毕竟我们是成年人,有一些事,学生会不愿意与我们交流。所以,同学的帮助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之间如果建立起友谊的桥梁,那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学生与学生之间真诚的沟通,往往会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同时感受到无穷的快乐!
三、创造机会,感受成功
每个孩子并不是都是一无是处的,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和可爱之处。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之间去锻炼,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那么他们都能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正如叶鸿同学他摇身一变,由“捣蛋鬼”转变为劳动委员,这不正是闪闪发光的金子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让我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种,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