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趣味是指能使人感到愉快,能引起兴趣的特性、爱好。但对任何事物,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去主动思考,并自觉采取行动。根据现有的小班教学计划,在教学上需要将游戏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要重视丰富幼儿多方面的直接经验,将探索、交往等实践活动作为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本文就主要探讨了如何对小班幼儿开展趣味戏剧教学。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教学;戏剧
引言
小班幼儿因为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比较特殊,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心理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比较喜欢游戏等趣味性活动。而戏剧学科的教学又比较枯燥,幼儿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活动,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
1.将戏剧与其他科目相融合
除了专门的戏剧活动可以与孩子进行戏剧知识学习外,在很多其他教学领域,其实也能进行有趣的戏剧活动。例如,健康活动可让孩子感受提供的材料和孩子人数的一一对应关系;科学活动可让孩子了解标记的作用,学习按某一标准分类寻找异同;音乐活动可利用音高变化让孩子感受高低、大小等比较概念……其实,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从教材、课程中找出许多戏剧元素,并且在不经意间和孩子习得或理解某一概念。而且,这样的学习,很多时候收到的效果,远甚于一次戏剧教学活动的效果。例如,开展语言活动“五只小白鹅”,可以和孩子进行点数活动,初步学会诗歌后,我们运用伸出手指的多少变化,和孩子进行了仿编,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小白鹅、手指与数的对应关系,更在诗歌游戏中,练习了手口一致点数、顺数与倒数,还初步接触了累加、累減的相关知识,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戏剧学习都是极其有益的。
2.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学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戏剧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戏剧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戏剧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3.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学习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戏剧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戏剧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戏剧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戏剧知识。
4.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教学
幼儿在操作中认知得比较快,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戏剧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明确语言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足够的、有层次性的、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中会反复练习。幼儿在刚刚学会某个技能,或者刚刚领会某个概念时,会自发地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找到问题,并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戏剧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如幼儿《计算》用书配套提供的实物图片和圆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5.加强师生互动
在幼儿戏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和幼儿的互动交流,利用教师的关爱和鼓励让幼儿树立学习自信心,主动投入到戏剧学习中,通过反复思考掌握所学内容。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戏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对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对戏剧知识的理解程度有了深入了解,能够针对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让幼儿能顺利完成戏剧学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互动交流中,幼儿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拉近他们和教师的距离,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为了获得教师的鼓励,幼儿会主动进行戏剧学习,在积极探索中理解知识,通过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幼儿的戏剧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戏剧思维也获得了发展。
6.小结
总而言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幼儿的具体特点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戏剧教育与游戏、体育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戏剧思维。
参考文献
[1] 陆滢.小班趣味戏剧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好家长,2017(62):64.
[2] 朱萌. 乡镇幼儿园教育计划制订与实施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3] 沈玲玲.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戏剧教学[N]. 科学导报,2011-12-25(011).
关键词:幼儿园;趣味教学;戏剧
引言
小班幼儿因为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比较特殊,因此需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小班幼儿的年龄较小,心理发育尚不完善。因此比较喜欢游戏等趣味性活动。而戏剧学科的教学又比较枯燥,幼儿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因此在这一情况下,教师可以将游戏与教学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又可以满足幼儿的运动需求。经过笔者多年的教学活动,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经验。
1.将戏剧与其他科目相融合
除了专门的戏剧活动可以与孩子进行戏剧知识学习外,在很多其他教学领域,其实也能进行有趣的戏剧活动。例如,健康活动可让孩子感受提供的材料和孩子人数的一一对应关系;科学活动可让孩子了解标记的作用,学习按某一标准分类寻找异同;音乐活动可利用音高变化让孩子感受高低、大小等比较概念……其实,教师只要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从教材、课程中找出许多戏剧元素,并且在不经意间和孩子习得或理解某一概念。而且,这样的学习,很多时候收到的效果,远甚于一次戏剧教学活动的效果。例如,开展语言活动“五只小白鹅”,可以和孩子进行点数活动,初步学会诗歌后,我们运用伸出手指的多少变化,和孩子进行了仿编,不仅帮助孩子们理解了小白鹅、手指与数的对应关系,更在诗歌游戏中,练习了手口一致点数、顺数与倒数,还初步接触了累加、累減的相关知识,这些对孩子今后的戏剧学习都是极其有益的。
2.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教学
日常生活活动在小班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从家长的心理需要考虑,他们也希望老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生活护理而不是学习,所以,将戏剧知识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中就是小班戏剧老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据此,我设计了一些游戏,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学习戏剧知识。如: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我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还避免了浪费饼干的现象。
3.在体育运动中进行学习
许多现成的体育游戏注重的是对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训练,因其简单有趣,深受幼儿的喜爱。如果将戏剧知识融入其中,岂不是既练习了动作技能又巩固了戏剧知识?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对现成的体育游戏进行改编,将戏剧练习融入其中。如;“拍皮球”是个传统的体育游戏,我结合“1”和“许多”的教学和3以内的点数,在原来的游戏中增加了“拍一下”、“拍许多下”、“拍三下”等,让幼儿练习边双脚跳边回答:“跳一下”、“跳许多下”、“跳三下”。改编后的体育游戏更切合教学实际,也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戏剧知识。
4.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教学
幼儿在操作中认知得比较快,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戏剧活动应尽量地从幼儿操作开始,活动的整个过程亦应以幼儿操作为主,在教师的明确语言的启发引导下,让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并获得经验,然后教师在幼儿操作探索的基础上,再引导讨论操作的结果,达到帮助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幼儿在教师准备的足够的、有层次性的、多样性的操作材料中会反复练习。幼儿在刚刚学会某个技能,或者刚刚领会某个概念时,会自发地产生反复练习的需要,找到问题,并想好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同一类活动的材料要有实物、图片、符号三种层次,以此引导幼儿从动作――形象――符号逻辑思维的逐步发展。因为幼儿掌握戏剧概念的过程是由外部动作“内化”为思维活动的。它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能动手操作的实物,如花片、豆子、钮扣、小棍、啤酒瓶盖、石子等。第二阶段是形象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实物图片或原点图片,如幼儿《计算》用书配套提供的实物图片和圆点图片。第三阶段是符号表征阶段:要为幼儿提供数字符号,即数字卡片。
5.加强师生互动
在幼儿戏剧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幼儿的学习自主性,加强和幼儿的互动交流,利用教师的关爱和鼓励让幼儿树立学习自信心,主动投入到戏剧学习中,通过反复思考掌握所学内容。在互动交流中,教师要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戏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教师对幼儿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对戏剧知识的理解程度有了深入了解,能够针对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让幼儿能顺利完成戏剧学习,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在互动交流中,幼儿深刻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拉近他们和教师的距离,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为了获得教师的鼓励,幼儿会主动进行戏剧学习,在积极探索中理解知识,通过不断掌握新的知识,幼儿的戏剧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的戏剧思维也获得了发展。
6.小结
总而言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幼儿的具体特点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从而最大程度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戏剧教育与游戏、体育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幼儿的戏剧思维。
参考文献
[1] 陆滢.小班趣味戏剧活动的实践与探索[J].好家长,2017(62):64.
[2] 朱萌. 乡镇幼儿园教育计划制订与实施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3] 沈玲玲. 浅谈小班幼儿的趣味戏剧教学[N]. 科学导报,2011-12-2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