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q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更新教育观念,不要一味的模仿。
  在幼儿教育中,美术教育活动被认为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具有成效的活动之一,它具有很强的趣味性,鲜明的直观性,生动的形象性和较强的操作性,能够满足幼儿创作的天性,有利于幼儿想象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可在旧的美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是模仿性学习,忽视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更谈不上创新。有些孩子非常缺乏成长的乐趣,成为“学习的机器”。这样的孩子也没有“自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自己追求的乐趣。在美术课上,老师都已形成了让幼儿欣赏范例作画的习惯,规规矩矩、安安静静地画画。然后再让幼儿依葫芦画瓢,这就是所谓的好老师吗?教学过程规范化,那么和成人的教学方式有什么不同?还不就是:观察——讲解——作画——评价,似无纰漏。如果没有了范画,更没有足够的目识心记的东西让他们展开联想,又怎么能自如的表现?幼儿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有没有兴趣无人理会,总是千篇一律的设定绘画的总体框架,过多强调儿童用什么线画,怎样涂色等方面的技能技巧训练,以临摹为主;这就是所谓的“框架式”。这种方式在现在看来存在明显的缺陷,根本就没有重视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的环节,很容易陷入消极、被动、无味的情緒之中,阻碍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扼杀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导致幼儿绘画主题、绘画总体水平的停滞不前。
  孩子一般有两种倾向,一种是画得好的孩子,他们喜欢画画,爱画画,画的越来越好;一种是画得不好的孩子,他们讨厌画画,怕绘画,怕画得不好,老师到他面前跟被不敢画,挡住自己的画纸,老师走后才低着头画。这就说明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摆脱不了固定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削弱了幼儿绘画活动中的创新意识,还造成了幼儿怕学、厌学的心理。照这样下去,所有的能力都是白费,起反效果还不如不画。因此,我们要摆脱旧的教学模式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自由想象。让幼儿们画其所爱,画其所想,按自己的兴趣有感而发、由情而画,从而使幼儿对美术活动怀有强烈的兴趣和创作热情。以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二、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绘画可以促使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达,增长幼儿想象力、形象思维和创造力。如果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那么,游戏就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因为幼儿好动、好模仿,行为受情绪的支配,他们把绘画当作一种游戏来对待、来实践。只有在这种绘画的游戏中孩子才感到无拘无束,没有精神压力,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幻想尽情发挥。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探索新事物。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在绘画课上教孩子画房子,有的孩子就说房子就是高高的,住了很多人,对外形特征很拘束,只是那几种。或者是颜色上面也很单一,画苹果,涂颜色时老师说可以让幼儿想象着,想涂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可有的孩子说苹果就是红色的,只能涂红色,要不就不能吃了。颜色很单一,画面看着效果不好。这就证明了孩子缺乏创新和想象力。像这种情况,老师要及时引导幼儿以多角度来想问题,让世界都变成彩色的。现在看来,教育观念在转变,不是一味的模仿,而是增添了引导、鼓励、表扬。这样孩子就会对绘画产生兴趣,同时也会喜欢这位老师的。老师不能一节课都在自己说话,孩子在下面听。而是要引导孩子,让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其他孩子听,这样也能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在画面的色彩上要丰富,教师应正确指导,从而训练幼儿的创新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
  好奇心,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就必须激起幼儿对事物产生好奇心。儿童天生好奇心强,想象大胆,总是不断的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孩子问多了几句就会感到厌烦。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多的问题,什么时候才能不问。对于孩子来说,好奇既是天性也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心理素质。因为好奇,孩子就会有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在探索活动中丰富和积累知识经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一、可以让她从模仿中学到丰富的经验,为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比如,一名22个月的幼儿,成人教她玩沙子,成人先在沙子上印了一个手印,告诉她这是手,她看和听的时候似乎不太用心,但过一会,她把小脚踩在上面让成人看,并指着说“丫丫”,最初在玩沙子时,她并不会用手在上面按手印,成人教她以后她会运用自己的思维去创造性地印上脚印,这就说明她已经从别人描绘的方法中学到了经验。  二、我们要给孩子创造足够
期刊
一、在艺术活动中小班幼儿“合作学习”  1.树立榜样的作用在合作学习中的重要性。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还可以在教师操作时请幼儿帮忙。例如:在涂色时,教师可以假装不会涂,让一位或者几位幼儿帮忙,让师生共同完成作品,使幼儿从中体会合作的
期刊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全新的学科,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不是其它学科的补充或是延伸。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实践性为主,将联系生活、主动探究、掌握方法、积累经验作为价值取向,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就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就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获取知识。其目的是
期刊
在课堂中,学习效率随着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而提高。学生学习核心是学生学习动机,要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核心在于教师在语言。我们只有把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加强,使学生的学习动机转化为更高层的主导学习和“自我”学习,那么学生在任何的时候的学习都是高效率。因此,体育教师的课堂语言在课堂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作用由之可见。  一、体育课堂语言艺术的表达方式  教师课堂语言艺术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是在遵循一定规
期刊
如今的教学不应该是教师的独角戏,课堂也不应该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真正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教学相长是教学前进的方向,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自觉地学习更是我一直努力地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是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的兴趣之火。”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的着眼点应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通过实践我深深
期刊
一、 礼貌让师生双方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  在诸多的美德中,尊重乃爱之核心。教师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书也好,育人也罢,都是师与生的双边活动,这是一个双向交流的复杂程序,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一方能动、另一方被动的动力模式。  在教书时,教师要及时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法,做到“教学相长”;在班务上,办事必须体现民主,避免硬性强制。班主任要彻底摒弃发号施令、指手划脚、评头
期刊
一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的顺利运作有可能缺少很多的硬件配备如:教学楼、活动场地、教学仪器及设施等;但它从来不会缺少的就是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生;间接教育者:家长、社区、社会等等。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教育离不开人的活动。处理好教育者与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与间接教育者、管理者与间接教育者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教育管理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学校的管理者不
期刊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低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浪费了教师有限的教学时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最终导致学生求知欲的降低,丧失学习科学课的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尝试。  1控制问题次数,优化提问质量。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对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应不问或少问,以控制提问数量;对学生没有掌握的内容,则应优化提问质量,因为提问次数过多,不
期刊
幼儿时期是幼儿口语发展的关键期,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应该为幼儿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每个幼儿的口语在“对话”的平台上,得到迅速发展和提高。我尝试着做了如下探索:  一、与幼儿应该平等对话,让幼儿敢说  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伴随着大量的言语谈话,信息交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教
期刊
随着孩子年级的升高,其个性特质越来越固定,个性倾向性也越来越鲜明。学业的成败、社交的能力、师长的态度、同伴的评价对儿童形成自信心理还是自卑心理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小学生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身体发展、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  (一)小学生的身体发展  身体的发展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小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他们从事学校学习活动提供了保证,而脑及高级神经系统的发育更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前提和重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