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整本书阅读任务单实践探微——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xcun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有效突显整本书阅读指导的过程性、个性化与策略性,笔者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为例,开展了深度学习视域下整本书阅读任务单的实践研究,通过设计明确且有梯度的学习任务搭建有效支架,敦促学生围绕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开展扎实有效的深度学习.
其他文献
打造和谐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要讲究张弛有度,教学活动要讲究动静搭配,教学过程要讲究跌宕起伏.教师要把控好和谐语文课堂的教学节奏,奏响学生思维律动的乐章.
深度学习是基于学生自发、自主的内在学习动机,依靠对问题本身探究的内在兴趣维持的一种长期的、全身心投入的持久学习力.[1]深度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经验建构的过程,是学生对方法策略迁移运用的过程,也是触及学生心灵且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是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2]而作业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完善知识体系的重要凭借,也是提升、补充、延续课堂学习的重要保障,更是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有力推手.因此,教师需要优化作业设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学习任务”,虽然编者把它放在单元最后,教者对此仍应重视.第一单元学习任务第三点为:“两篇小说的时代背景不同,表现的青春情怀都是那样感人.阅读时要联系特定的历史背景来理解作品的内涵,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欣赏小说的描写艺术.”从这里,我寻到了教学思路.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是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学习任务群的设计旨在引导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朗读教学非常重视,四个学段的“阅读”部分都率先强调:“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且“教学建议”部分也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可见,朗读是贯穿于整个义务阶段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语文教与学的方法.
期刊
针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设计有情境,但不够真实;问题设计有步骤,但教学程序混乱;问题设计有探究,但不够深刻”的现状,提出“问题化学习”的有效路径:基于文本的语言与学生的发现,设计真实的情境问题;设置问题链,让教学程序步骤清晰;以凸显核心素养的教学路径,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初中作文教学应重视“全景规划的系统性、内部融合的交互性、共同成长的开放性”.这既是一体化作文教学体系建构的出发点、实施路径,更是本体系的特色和创新点.
一、“多篇组合课”在单元中的定位rn多篇组合课与单元是部分与整体、平面与立体、分与总的关系.它既从属于单元大主题和单元任务,又有独立结构,是主题统领下的选文组合.这种编排使单元在内容立意上呈现出结构化特征,为大单元、大任务、大情境的设计提供了教材依据.
期刊
想要提高学生的微写作能力,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在教学中寻找微写作的契机,给学生搭建一个写作平台,让学生充满写作热情,激发内在的写作动力.还要针对学生写作的薄弱环节,采用分格训练,分解写作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系统地进行专题作文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留心生活,从生活中不断获得丰富的微写作素材.
重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这一经典文本,总感觉它与当下教学中的一个热词——“真实情境”高度契合.把握教材文本中存在的真实情境,既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又能引领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就《侍坐》而言,其真实情境是一次关于人生志向(经世济民)的“主题班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