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品德教学如何实现与社会生活的有机融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ppx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标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因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生活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理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实现教育生活化。
  【关键词】思品生活融合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新课程理念也倡导品德教学应回归生活,强调以儿童现实生活为课程基础。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做到有实效性、针对性。
  一、把学生生活视为思品资源
  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资源,学生的生活世界、直接经验、感知体验都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脱离儿童生活实际、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在品德教学中,我尽力做到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如教学《家长关爱我成长》一课时:课前,我先把班上一名学生婴儿时、幼儿园时、小学时的三张照片做成课件,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用课件展示三张照片,请照片中的学生谈谈成长中的感受,让鲜活的生活现实与教科书结合成一体,引出了教学主题。再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物品,并讲一讲有关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有一位学生带了大大小小十多双手套,都是他妈妈一针一线亲手勾出来的。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人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从而让他们在心中油然升起对家长的爱。
  由于我的教学设计让教材与儿童的真实生活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进入”的通道,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因此,在课堂上的回归生活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让思品学习拥有生活趣味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可以在各种活动中实现。
  1、引导学生借助角色扮演与文本对话。
  课本剧的角色扮演旨在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让学生融入文本之中,让文本中的情境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和体验,并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参与辨析。
  如教学《寸今难买寸光阴》,在“快!快!不能快点吗?”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事例,结合平时的实际进行演出。这些事例有很大一部分是班上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表演起来入情入境,对学生的触动较大。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而且还为师生、生生对话搭建了舞台。表演之后,学生对“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2、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进行价值引导。
  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涵着十分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可供他们观察、体验、探究,从而得出自身的价值判断。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再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
  学生品德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必须在立足课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拓展教学时空。
  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可以在校园内模拟人行横道和红绿灯的场景,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应该如何遵守交通规则,怎样才是真正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三、将思品课堂拓展至生活中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儿童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教学《保护环境》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小河污染特别严重:河两岸几个村子的村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河水中不时可看到死猪、死狗等正在腐烂的动物尸体;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无能为力的。怎样才能让学生所掌握的观点不是纸上谈兵呢?我联合周边村干部,开展了“绿水”行动。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学校到石桥铺场镇这一段河面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河面污染的各种原因;想想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后来在交流中,我发现了各种方案:有在村里设置宣传窗的;有一起合作写了倡议书的;有建议两岸村民设立公共垃圾回收站的……正是在这富含生活性的情境引导下,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思品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实现思品教育的生活化。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不同“问题学生”的成因探究和表现类型分析,提出开展“就诊式”德育教育模式,力求通过多种诊断方式与实施策略进行有效矫正,为构建班级与学校和谐德育进行有效尝试。经过几年操作,目前成效显著,对班级德育工作有较强指导意义。  【关键词】“问题学生” “就诊式”德育模式实践研究成效  一、问题背景  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各种社会不良信息和文化开始侵袭校园。学校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
演示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较为直观的实验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开展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化学反应的现象与规律,从而获得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演
本文经过《分数应用题》的教学实例进行反思,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摘要】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做任何事情一个好的开始是至关重要的,其对事情的发展以及最终的结果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道理在教育方面体现的尤为明显。当代的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要求德智兼备,小学的教学正是一个学生受教育的开始,其德育方面的培养非常重要。 小学教学作为我国教学计划的初始阶段,其对学生早期潜意识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德育教学方面更是如此。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
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技能的同时,还应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本文初步谈谈在阅读、听力、语法、口语、写作等课型中对学生怎
在298.1~323.15 K范围内,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bmim]BF4)与DMSO混合体系的密度和粘度,研究发现:随着DMSO加入量的增加,混合体系的密度和粘度均减小.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语言是用来表达人类的感情的,如何学好并应用好语言不是件简单的事情,英语更是如此。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好奇心强、模仿性强、生性好动,因此,在课堂上只要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实施新课改以来,书面表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对学生的要求也不断在提高。然而,在每年的中考中,农村学生在这一块的得分率特别低,甚至有很多学生得零分。因此,培养和指
高中政治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科目相比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课堂效率低下,教学工作进展缓慢,理论知识转化水平不高.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浅谈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