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席勒反对感性和理性的分裂、自然与规则的对立,认为理想的人应是作为和谐、完整的个体而存在。而这种完整只有通过审美教育、通过游戏,才能培养高尚的人性,使人走向自由的国度。
关键词:席勒 自由 审美 游戏
從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到黑格尔“美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再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哲学家们都对世界是什么、人类何以把握世界不断追求。席勒以其对人的生存话题的积极关注,创立了美育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能够到达?席勒又是基于何种原因构建出这样的愿景?
一.理想的世界
从柏拉图对理式的推崇、对情感的排斥,到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日益被人接受,再到德国理性主义哲学流派的日趋壮大,我们的趣味日益从对古希腊完整和谐人性的崇拜,走向了对近代人理性至上的追捧,概念的势力范围不断壮大,理性主义越来越钳制住我们的情感,感性、理性严重分离。例如,最初就是因和谐的、综合的、统一自然与理性而被世人认可的艺术教育体系,奥尔夫和柯达伊,已经可悲地从综合化走向形式化,从教予人体悟生命、感受生活、贴近真理,走向了绝对化的迷途,从培养完整的人的正确方向,走向了单纯辨识音色、音调、音程的陌路。在嬗变中,享有盛誉的艺术教育体系逐渐地失去了培养完整人的功能,沦为调琴师的准备学校。
尽管唯理性长期束缚人类的情感,人类已经变成了席勒所说的“蛮人”,但席勒在思考之后开出一剂良方,即通过审美教育来找寻人丢失的另一半。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感性和理性不再是异化的对立关系,而是对话的和谐关系,实在与形式不再是互相掐架的敌人,而是一对和睦相处的情侣。
那么这个理想世界为什么是美好的?
完满性。“美是人性的完满实现”,人不能单纯是物质或精神,不能囿于生活的狭小圈子,死板地遵循经验,也不能教条地依赖纯粹的形象,与现实脱节。近代以来的教育不是过度的理性压抑了与生俱来的感性,就是自然的情感恣意发展,毫不顾忌概念的存在,从而使人感性的胳膊和理性的胳膊不一样长,变得不和谐,甚至铸造了“残障”。人是完整、和谐发展着的,不是不讲理的野人,也不是没感情的木头,不是任何一种本性都向极端的,是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力牵引着的。
人文性。席勒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对人本性的再次肯定,是反对理性统治一切,从人本身来了解人而非外界标准。具有现代性的美育是人文的教育,处处体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他批判理性的蒙蔽,提倡对人自然本性的发展与挖掘,是想要把人培养成为敢爱敢恨、热情洋溢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而不是对理性的权威唯唯诺诺、不敢对抗的人。
二.游戏是通向自由的途径
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所面对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理性冲动面对的是抽象出来的形式,而游戏负责将这两者联系。游戏是感性与理性、实在与形式、被动与自由、偶然与必然的统一体,“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审美游戏是通向美、通向自由王国的途径。
现代生活匆匆的节奏让人忘记初心,在慌忙中迷失,慌即心荒,忙即心亡。游戏帮助人自我救赎。审美游戏不同于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游戏,如网络游戏,只是看到了游戏的放松性,是对游戏精神异化的解读,真正的游戏是追求完满、追求心境解放的状态,我们全身心投入,既观照感受,也不忘对人生思索。
三.基于何构建出这样的理想世界?
席勒的理想世界欲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冲突,将碎片化的人性恢复完整。他基于以下三个原因提出了审美教育拯救人类的理念。
基于对现实人性的关照。席勒生活的时代,“人人为‘疾病’所困,一是感性的强制,一是理性的强制。”二者相互分离、不可协调,缺乏理性控制的“野人”和缺乏感性滋养的“蛮人”遍布,人人碎片化地喘息,而不是实在地享受生活的意义,现实促使他主动去思索解决问题的良方。
基于对革命的恐惧。法国大革命各政党轮番上台,并未给人民带来光明与自由,相反,雅各宾派的残暴比封建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得席勒等知识分子恐惧革命、流血的暴力形式,试图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政治改良的方式奠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进入了席勒的注意范围。
基于自身的经验与身份。一方面,席勒站在康德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上,影响自身思考美的问题和美感教育问题,尽管康德辩证地看待问题没有成功,却对席勒有所启发。另一方面,席勒诗人的身份,使得他在思考现实问题时,会自觉地从自身经验出发探讨美是什么,而不是从绝对的哲学思辨的层面去剖析。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杜卫.美育: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创建—重读席勒《美育书简》[J].文艺研究,2001,6
[3]冉祥华.美育:现代人性的自我拯救[J].学术交流,2008,10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
关键词:席勒 自由 审美 游戏
從柏拉图的“理想国”,奥古斯丁的“原罪说”,到黑格尔“美是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再到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哲学家们都对世界是什么、人类何以把握世界不断追求。席勒以其对人的生存话题的积极关注,创立了美育的理想世界。这个理想的世界究竟是怎么样的?我们如何能够到达?席勒又是基于何种原因构建出这样的愿景?
一.理想的世界
从柏拉图对理式的推崇、对情感的排斥,到笛卡尔“我思故我在”的观点日益被人接受,再到德国理性主义哲学流派的日趋壮大,我们的趣味日益从对古希腊完整和谐人性的崇拜,走向了对近代人理性至上的追捧,概念的势力范围不断壮大,理性主义越来越钳制住我们的情感,感性、理性严重分离。例如,最初就是因和谐的、综合的、统一自然与理性而被世人认可的艺术教育体系,奥尔夫和柯达伊,已经可悲地从综合化走向形式化,从教予人体悟生命、感受生活、贴近真理,走向了绝对化的迷途,从培养完整的人的正确方向,走向了单纯辨识音色、音调、音程的陌路。在嬗变中,享有盛誉的艺术教育体系逐渐地失去了培养完整人的功能,沦为调琴师的准备学校。
尽管唯理性长期束缚人类的情感,人类已经变成了席勒所说的“蛮人”,但席勒在思考之后开出一剂良方,即通过审美教育来找寻人丢失的另一半。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感性和理性不再是异化的对立关系,而是对话的和谐关系,实在与形式不再是互相掐架的敌人,而是一对和睦相处的情侣。
那么这个理想世界为什么是美好的?
完满性。“美是人性的完满实现”,人不能单纯是物质或精神,不能囿于生活的狭小圈子,死板地遵循经验,也不能教条地依赖纯粹的形象,与现实脱节。近代以来的教育不是过度的理性压抑了与生俱来的感性,就是自然的情感恣意发展,毫不顾忌概念的存在,从而使人感性的胳膊和理性的胳膊不一样长,变得不和谐,甚至铸造了“残障”。人是完整、和谐发展着的,不是不讲理的野人,也不是没感情的木头,不是任何一种本性都向极端的,是有一个相反方向的力牵引着的。
人文性。席勒是继文艺复兴之后对人本性的再次肯定,是反对理性统治一切,从人本身来了解人而非外界标准。具有现代性的美育是人文的教育,处处体现着对人的终极关怀,他批判理性的蒙蔽,提倡对人自然本性的发展与挖掘,是想要把人培养成为敢爱敢恨、热情洋溢的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而不是对理性的权威唯唯诺诺、不敢对抗的人。
二.游戏是通向自由的途径
在席勒看来,感性冲动所面对的对象是鲜活的生命,理性冲动面对的是抽象出来的形式,而游戏负责将这两者联系。游戏是感性与理性、实在与形式、被动与自由、偶然与必然的统一体,“只有当人游戏时,他才完全是人”,审美游戏是通向美、通向自由王国的途径。
现代生活匆匆的节奏让人忘记初心,在慌忙中迷失,慌即心荒,忙即心亡。游戏帮助人自我救赎。审美游戏不同于单纯追求感官刺激的游戏,如网络游戏,只是看到了游戏的放松性,是对游戏精神异化的解读,真正的游戏是追求完满、追求心境解放的状态,我们全身心投入,既观照感受,也不忘对人生思索。
三.基于何构建出这样的理想世界?
席勒的理想世界欲调和感性和理性的冲突,将碎片化的人性恢复完整。他基于以下三个原因提出了审美教育拯救人类的理念。
基于对现实人性的关照。席勒生活的时代,“人人为‘疾病’所困,一是感性的强制,一是理性的强制。”二者相互分离、不可协调,缺乏理性控制的“野人”和缺乏感性滋养的“蛮人”遍布,人人碎片化地喘息,而不是实在地享受生活的意义,现实促使他主动去思索解决问题的良方。
基于对革命的恐惧。法国大革命各政党轮番上台,并未给人民带来光明与自由,相反,雅各宾派的残暴比封建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使得席勒等知识分子恐惧革命、流血的暴力形式,试图以一种较为温和的政治改良的方式奠定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因此,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进入了席勒的注意范围。
基于自身的经验与身份。一方面,席勒站在康德建立起来的哲学体系上,影响自身思考美的问题和美感教育问题,尽管康德辩证地看待问题没有成功,却对席勒有所启发。另一方面,席勒诗人的身份,使得他在思考现实问题时,会自觉地从自身经验出发探讨美是什么,而不是从绝对的哲学思辨的层面去剖析。
参考文献
[1]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杜卫.美育:审美现代性话语的创建—重读席勒《美育书简》[J].文艺研究,2001,6
[3]冉祥华.美育:现代人性的自我拯救[J].学术交流,2008,10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