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在幼儿园户外教学活动中的巧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yang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三十六计虽是古代兵法,但是在当代的幼儿教育中也是可以借鉴和应用的。如果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的体会和应用的话可以有着出其不意的效果。本文就是笔者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四个技法,希望对其他幼儿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三十六计”;幼儿户外;活动;技巧
  【中图分类号】G610
  一计:“声东击西”计
  今天来到穹窿山进行亲子户外教学活动,由于穹窿山有一定的高度,所以从山腰下山的时候,有些孩子就开始不愿意自己走路而要求家长抱了。
  只见辰辰和他的妈妈在台阶上停了下来,原来辰辰太重了,妈妈吃不消了,于是想和辰辰向量一下是否可以自己走,可是辰辰不肯还哭闹了起来。
  这下子妈妈没有了办法,只好依从。
  宝宝看见了这一幕,也不肯走了,于是队伍成了“抱抱团”。
  几位家长针对这样的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大家分析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源于这类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这样的问题。
  1、家长对孩子凡事都包办的习惯
  2、孩子的惰性、依赖性强
  3、孩子的胆怯心理,例如害怕摔跤、受挫折。
  此时,我关注到了唐唐。唐唐是我们班最胖的孩子,但是今天我却看到了最努力最坚持的唐唐。一路上,老师和唐唐妈妈都在用不同的策略鼓励孩子自己走路,一会对唐唐说:“你猜猜这些台阶一共有多少小朋友走过?”一会又引导唐唐观察周围的环境,唐唐不断被新的事物所吸引,很快淡忘了辛苦的步行。
  小结:“声东击西”计其实对孩子十分受用。其实就是有效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
  引导孩子进行一些需要坚持的活动,对于锻炼孩子的意志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户外活动中,家长可以做以下措施:
  1、相信孩子,鼓励孩子自己行走;
  2、设计有趣的游戏或者情景引导孩子自己走路。
  第二计:“抛砖引玉”计
  今天带孩子们到常州圩墩遗址公园的常州第一村展馆参观。
  活动前我们已经就常州圩墩遗址公园的由来对孩子们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我请常来圩墩遗址公园游玩的陈季云小朋友和大家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季云他性格内向、孤僻,不爱和别的孩子交往。集体活动时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不敢在众人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在游戏时不愿意当领导者,总爱躲在别人的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面对困难时害怕、退缩,惧怕尝试新事物、新活动,包括未玩过的玩具、游戏。在活动总选择比较容易的项目,逃避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活动,等等。
  但是,季云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事物,很乐意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大家的鼓励下,季云开始像个小导游般进行了活动地点的介绍,并且越说越激动,越来越多地给这个活动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和以往的经验,在孩子们的掌声和感谢中,我看到季云自豪的神情。
  用好“抛砖引玉”计,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相信孩子并有意识的让孩子承担一些责任。
  2、善于发现孩子的独特之处,放手培养,帮助孩子学会竞争。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是非常投入的、非常自信的。家长应帮助孩子在某个领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使孩子建立自信心,从而促进其他方面的学习。
  另外,孩子实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家长和老师要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放手让孩子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从自己的身上而不仅仅是从别人的赞赏中获得自信。
  3、鼓励教育孩子向困难挑战,让孩子享受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4、正确评价孩子。
  第三计:“隔岸观火”计
  今天的户外教学活动地点是位于常州市西林红梅奶牛场。
  当我带着孩子们参观犊牛舍时,我以为孩子们会害怕,但是相反孩子们恰恰却对养小奶牛的犊牛舍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完全被奶牛“宝宝”吸引了,前面几个孩子在给小奶牛喂草料,中间几个孩子看到小奶牛后非常激动,大声谈笑了起来,这时只听到后面的孩子说“大家小声点,有的奶牛宝宝才生出来,它们会害怕的吧!”还有的孩子很快产生了疑问“我们小宝宝吃奶瓶,奶牛宝宝吃什么呀?”可见他们对小奶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停下脚步,听孩子们一起探讨起来。
  孩子们有的问,有的答,还有孩子大胆地向工作人员咨询起来。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现、比较,其乐无穷。
  “隔岸观火”计旨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当幼儿提出问题后,不急于回答,而是让他们先七嘴八舌地议论,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充分思考。幼儿讨论时,我不是旁观者,这时要做两件事,一是“听”,二是“说”。即听一听孩子们在说什么,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找不说话的孩子说话,激励人人动口,积极讨论。
  第四计:“假痴不癫”计
  我们小班级部今天组织幼儿进行了一次户外活动——参观社区活动。活动中我们来到了一片绿化带,里面有好多棵大树。
  听到我说可以休息一会儿,孩子们便三三两两到树林里玩耍了。这时,我看到宁宁和翔翔朝着一棵柳树走去,这棵柳树不算高,枝叶却比较繁茂。只见宁宁先到树下,她用手拉拉一个枝条,接着翔翔也去拉,不一会儿,地上有好几片被他们用力扯下的树叶和细枝条。看到这一情况,我便走了过去,孩子们看到我过去,便纷纷靠过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纷纷在问是谁破坏了树木,地上的叶子是谁弄得等等。
  我把树用拟人化的手法,以树的口吻讲述了小朋友破坏树木的做法所引起的坏影响,这时候我看到宁宁和翔翔脸上的表情变得忐忑,非常害怕被收到责怪。其他的孩子看到这一情况,我并没有马上揭示答案,也没有责怪这两个孩子。而是引导孩子们一起捡起了树枝和落叶。回幼儿园的途中,我发现两个孩子一直看着我,害怕我什么时候要提起这件事。
  终于到了教室,我悄悄把他们拉到旁边,和他们交流,这两个忐忑的孩子终于放下了心头大石。
  “假痴不癫”计在这个案例中使用恰当。小班的孩子年龄下,有时候规则意识和是非观念还不强,需要我们成人不断引导和予以纠正。但是往往许多成人选择直接训斥,殊不知这样粗暴的方法很可能使孩子变得胆小怯懦而解决不了问题。我始终坚持友善解决幼儿生活学习中的问题,培养一个宽容的孩子。
  三十六计虽是古代兵法,却隐藏着许多教育契机,只要正确利用,对于我们的教学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课堂语言趣味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 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当前社会对于学前儿童融合教育的以及少许建议,主要阐述融合教育对于幼儿教师的要求和看法。通过学前融合教育模式的训练,以及社会和学前教师共同合作,使幼儿在以后的学习、人际沟通和主动性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为其进入小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幼儿;融合教育;建议  中图分类号:G612  一、融合教育的概念界定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原是一
摘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重视的问题。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课堂三部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巧妙导入;精心组织;灵活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十
HLA-DM基因是1991年发现的人MHC-Ⅱ类基因区的新成员,分为HLA-DMA和HLA-DMB两个区,分别编码HLA-DMA分子和HLA-DMB分子,共同组成HLA-DM异二聚体分子.DM基因存在基因多态性,DMA和DMB等位基因分别有4个和5个,即DMA*0101-0104和DMB*0101-0105.绝大多数DM分子位于APC细胞的内体和溶酶体中,有少数DM分子位于朗罕氏细胞、B细胞及不成
【中图分类号】G623.5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过程是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提出的质量决定着学习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与思维方式。本研究结合分析和教学实例,针对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做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实施对策,确保数学课堂教学能使学生领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艺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式,都是不断在“提出问题→分
【摘要】  儿童对于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或探索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开展科技教育时,可以把握科学课程的特点来有效开展科技教育,使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探究和乐于探究,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式开展科技教育:一是利用儿童好奇心理,激起探究欲望;二是尊重儿童的科学前概念
摘要: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形式下,文本解读仍旧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亮点而存在,因为文本解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老师和学生能否紧扣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多角度地解读文本,关系着语文教学的成败。本文从文本解读的概念入手,通过简单分析教师文本解读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自从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