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分享。作者结合自身十几年的成功教学经验,主要阐述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如何采取灵活有效的策略,让英语课堂“动”起来,使农村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大大提高。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理论基础 执行过程 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发展的系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也应该是鲜活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遗留问题:一是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能主动参与;二是教学方式依然陈旧,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三是英语实践的机会少,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大部分教师仅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而忽视了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语言失去了交流的功能,“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宰着大部分课堂,学生成了“护士”名下的“病人”,成了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课堂上缺乏民主、平等,几乎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只有教,没有学。即使是有“师生互动”,也只是简单的“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甚差。那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英语课堂活起来呢?那就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英语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二、理论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分享。这样的教育实践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欣赏和关注,而不是训斥和指责。课堂教学不应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叶澜教授将其比喻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并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的课堂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思维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师要具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要对自己所教科目感兴趣,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用智慧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动起来。这就要求老师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策略,留足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动”起来。
三、执行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想动”。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单一不变或过于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一直以来课堂上学生往往懒洋洋地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的火花才会迸发。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吃透教材,居高临下,对整个单元要学到的人物事件,以及单词、短语、句子预先心中有数。教师娴熟地讲课,可以牢牢吸引住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环环以趣扣,层层见效率的功效;其次,开放课堂,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教师如导演,学生如演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受教的启动,教受学的制约,彼此形成双向交流;最后,运用电教媒体,营造英语氛围,投石激浪,设疑激思。电教媒体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及生动形象的特征,它通过形、声、光、色的刺激,既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置身于真实语言情境中。学生在这种语言氛围中,深深地感受英语的魅力,激发了内在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时,我把书中用到的各种球都拿到课堂上,有篮球、网球、乒乓球、棒球、足球等。学生们一看见,马上兴趣大增,纷纷举手要求练习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Does he/she have a basketball?等问答练习,气氛非常活跃。我又及时引导他们用物品各小组编写对话,引出Let’s play basketball.That sounds good/boring/relaxing.等句型,各小组上台表演对话,最后谈谈各自家里的运动收藏品,并选出最佳小组。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物品表达的方法并能进行对话。
(二)创设英语情境,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敢动”。
“一言堂”的教学,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苦,学生累,效率低。“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动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和发展人的认识;只有在能动的实践过程中,个体才能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吸收外界信息;只有发展了以视觉为主体的感知能力,才能沿着有效途径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创设英语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把知识置于情境当中,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实践,在听、说、读、写、唱、玩的过程中,愉快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
新教材的内容、结构的编排尤其注意这些方面,每一个单元是一个很好的专题,每个对话都是个很好的情境。扮演角色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可根据对话、课文内容,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也可制作简单的道具,并用讲台作舞台,让学生演短剧。这种方法可使演的和看的学生都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在轻松的气氛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如在教七年级上Unit12第一个片段中,我没有一下子画出手表,而是一步步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猜的活动中来,学生根据老师简笔画的一部分可以尽情想象会是什么物体,在不知不觉中就联系到以前所学的单词;在第二个片段中,当老师把时间定格在6点钟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说出I often do my homework at six o’clock.I often play football at six o’clock.I often do some cooking with my mother at six o’clock.后面的句型练习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在第三个片段中,全体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时钟及给出的短语,就能说“I often...”。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之间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相互启迪与促进,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因经常做“配角”或“观众”而导致学习情趣和能力发展滞后,使得整个课堂都“动”了起来,从而达到了“真实交际”的目的。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策略,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会动”。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要的前提。卢梭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使教与学和谐统一。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让学生喜欢你,做学生的“朋友”或“父母”,既有朋友的热情,又有父母的严格要求,尊重其人格,欣赏其个性,课堂教学上多用“Please”,“Thank you”,“Great”,“Interesting”,“That i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等等。要把真诚的微笑带给每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旨在培养在校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师生互动的主体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更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情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因此,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到与学生双向交流,才能使教学活动健康、融洽、和谐,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学习英语的策略。英语学习策略的形成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依靠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形成寻找“渔”的见识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的学生,活跃农村的英语课堂,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仅能动,而且会动,让每位农村学生都爱上英语课堂。
(四)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互动”。
一节课如果平平淡淡,那不叫上课,那叫“催眠”;如果一味追求所谓的“积极”与“热闹”,堂堂课学生都处在动态中,这也不叫上课,这叫“赶集”。英语课堂教学要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动”,朗读,对话、合作互动学习、游戏等“动态”学习;所谓“静”,是指学生的聆听、观察、思考、想象等“静态”学习。所谓“张”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的“展”,节奏的“快”,以及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或参与合作互动学习那种紧张而有序的状态。这里的“弛”是指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节奏加快、教学高潮过后的一段相当“缓冲”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导演”的教师如何让“演员们”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无论张还是弛,无论动还是静,都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例如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6这一课时的主体部分(即主要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 up(师生互动)
(呈现一张天气预报图)Make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语言准备: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in Shanghai /Beijing?It’s cloudy /windy/ raining/sunny。
提示:如何询问天气?
Step 2:Learning target language
A1:试读(ss)略 A2:跟读:(T and Ss) A3:了解:(Ss)
提示:给不会读的单词做上记号;给重点单词做笔记。
Step 3:Experiencing target language(体验新语言)
A1:Listening practice (Ss)
A2:Role play(Ss)提示:尽量模仿录音中的语气和语调。
A3:Do it yourself(Ss):利用天气图表上的信息与你的同伴对话.
提示:能询问并回答有关天气的问题了吗?向大家展示一下!
A4:Just try!习题:完成情景对话(略);写出你的对话。
A5:Time for questions;提示:有问题,赶快问!
在上例中,看到的第一步是师生互动导入的环节。老师借助一张天气预报图展开对“天气”这个话题的探讨。天气本身就是一个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也较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天气预报图对他们来说应该比较新颖,一下子就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第二步是对上一环节里出现的目标语言的学习,先让他们自己读,再由老师带读,进行纠正。在随后的听力或其他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听并模仿。在A3的“了解”步骤中,教师对一些重点单词,如weather,rain等,作较深入讲解。可通过大量的例句,(要求学生记录)给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帮助他们了解,也加深他们对单词用法的印象。第三步是教师从多方面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要求他们积极利用刚才学的新目标语言。练习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主要以提高他们的活动参与性为主。最后,教师利用“Time for questions”这个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及时提问,及时解决。整堂课设计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并让他们在愉快中汲取了知识的养分,促进了学生的茁壮成长。
(五)反思课堂教学,为农村英语课堂“动起来”积累经验。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课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评价能力。课堂教学活动固然重要,而课后的反思更是弥足珍贵。教师只有反思和分析教育教学行为中的不足,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段,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思促教,为农村英语课堂教学动起来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四、效果
平时上课我都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课堂动起来,几年下来我上的课深受有关老师、领导、学生的好评。我所教的学生对英语兴趣很浓厚,有四位同学还在《学英语》报、《英语辅导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英语小作文,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干劲。我校每个月进行一次片联考,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我任教两个班的合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其他班。
五、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勤于反思,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和谐地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想动、敢动、会动,就一定能使农村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赵长明.英语教学中的反思环节探析.中小学英语教育,2007,(8).
[2]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唐芳.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www.pep.com.cn)
关键词: 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理论基础 执行过程 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具有生命力的、发展的系统。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也应该是鲜活的、富有生命活力的。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农村英语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遗留问题:一是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不能主动参与;二是教学方式依然陈旧,禁锢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三是英语实践的机会少,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大部分教师仅把英语作为语言知识来传授,而忽视了对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语言失去了交流的功能,“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主宰着大部分课堂,学生成了“护士”名下的“病人”,成了被动的“知识接收器”。课堂上缺乏民主、平等,几乎没有交流、没有互动,只有教,没有学。即使是有“师生互动”,也只是简单的“Answer the teacher’s questions”。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甚差。那么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英语课堂活起来呢?那就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英语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二、理论基础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向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和分享。这样的教育实践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欣赏和关注,而不是训斥和指责。课堂教学不应只是一个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叶澜教授将其比喻为“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并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生成的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生成的课堂是活力四射,个性张扬,思维百花齐放的课堂。教师要具有广博和专精的知识,要对自己所教科目感兴趣,精心备好每一节课,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用智慧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动起来。这就要求老师优化教学过程,创新教学策略,留足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课堂“动”起来。
三、执行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想动”。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对学习来说“兴趣”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单一不变或过于呆板的课堂教学方式,容易造成沉闷的课堂气氛,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而一直以来课堂上学生往往懒洋洋地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火花,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的火花才会迸发。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呢?
首先,教师自己必须吃透教材,居高临下,对整个单元要学到的人物事件,以及单词、短语、句子预先心中有数。教师娴熟地讲课,可以牢牢吸引住学生,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环环以趣扣,层层见效率的功效;其次,开放课堂,双向交流。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教师如导演,学生如演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受教的启动,教受学的制约,彼此形成双向交流;最后,运用电教媒体,营造英语氛围,投石激浪,设疑激思。电教媒体具有真实性、直观性及生动形象的特征,它通过形、声、光、色的刺激,既使学生感到新鲜有趣,又使学生置身于真实语言情境中。学生在这种语言氛围中,深深地感受英语的魅力,激发了内在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5 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时,我把书中用到的各种球都拿到课堂上,有篮球、网球、乒乓球、棒球、足球等。学生们一看见,马上兴趣大增,纷纷举手要求练习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Does he/she have a basketball?等问答练习,气氛非常活跃。我又及时引导他们用物品各小组编写对话,引出Let’s play basketball.That sounds good/boring/relaxing.等句型,各小组上台表演对话,最后谈谈各自家里的运动收藏品,并选出最佳小组。一节课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物品表达的方法并能进行对话。
(二)创设英语情境,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敢动”。
“一言堂”的教学,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老师苦,学生累,效率低。“思维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只有在主体和客体不断相动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和发展人的认识;只有在能动的实践过程中,个体才能作为一个开放系统,不断地吸收外界信息;只有发展了以视觉为主体的感知能力,才能沿着有效途径完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创设英语情境,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把知识置于情境当中,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实践,在听、说、读、写、唱、玩的过程中,愉快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能力的目的。
新教材的内容、结构的编排尤其注意这些方面,每一个单元是一个很好的专题,每个对话都是个很好的情境。扮演角色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师可根据对话、课文内容,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也可制作简单的道具,并用讲台作舞台,让学生演短剧。这种方法可使演的和看的学生都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在轻松的气氛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如在教七年级上Unit12第一个片段中,我没有一下子画出手表,而是一步步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猜的活动中来,学生根据老师简笔画的一部分可以尽情想象会是什么物体,在不知不觉中就联系到以前所学的单词;在第二个片段中,当老师把时间定格在6点钟时,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可以说出I often do my homework at six o’clock.I often play football at six o’clock.I often do some cooking with my mother at six o’clock.后面的句型练习全体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在第三个片段中,全体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时钟及给出的短语,就能说“I often...”。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学生之间在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相互启迪与促进,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因经常做“配角”或“观众”而导致学习情趣和能力发展滞后,使得整个课堂都“动”了起来,从而达到了“真实交际”的目的。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策略,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会动”。
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必要的前提。卢梭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英语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互动,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使教与学和谐统一。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善于运用理性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让学生喜欢你,做学生的“朋友”或“父母”,既有朋友的热情,又有父母的严格要求,尊重其人格,欣赏其个性,课堂教学上多用“Please”,“Thank you”,“Great”,“Interesting”,“That is a good idea”,“I’m glad to hear that”,等等。要把真诚的微笑带给每位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旨在培养在校学生成为完整的人,师生互动的主体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英语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过程,更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两个角色之间情感交融、共鸣的过程。情感互动在师生互动中居于核心地位。
因此,教师必须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到与学生双向交流,才能使教学活动健康、融洽、和谐,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掌握学习英语的策略。英语学习策略的形成对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依靠学生的能力,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使学生形成寻找“渔”的见识及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的学生,活跃农村的英语课堂,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不仅能动,而且会动,让每位农村学生都爱上英语课堂。
(四)动静结合,张弛有度,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互动”。
一节课如果平平淡淡,那不叫上课,那叫“催眠”;如果一味追求所谓的“积极”与“热闹”,堂堂课学生都处在动态中,这也不叫上课,这叫“赶集”。英语课堂教学要做到“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动”,朗读,对话、合作互动学习、游戏等“动态”学习;所谓“静”,是指学生的聆听、观察、思考、想象等“静态”学习。所谓“张”是指课堂教学内容的“展”,节奏的“快”,以及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或参与合作互动学习那种紧张而有序的状态。这里的“弛”是指教学内容展开、教学节奏加快、教学高潮过后的一段相当“缓冲”的阶段。在课堂教学中,作为“导演”的教师如何让“演员们”积极参与教学互动,无论张还是弛,无论动还是静,都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例如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 6这一课时的主体部分(即主要教学过程)。
Step 1:Warming up(师生互动)
(呈现一张天气预报图)Make conversations with students.
语言准备: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in Shanghai /Beijing?It’s cloudy /windy/ raining/sunny。
提示:如何询问天气?
Step 2:Learning target language
A1:试读(ss)略 A2:跟读:(T and Ss) A3:了解:(Ss)
提示:给不会读的单词做上记号;给重点单词做笔记。
Step 3:Experiencing target language(体验新语言)
A1:Listening practice (Ss)
A2:Role play(Ss)提示:尽量模仿录音中的语气和语调。
A3:Do it yourself(Ss):利用天气图表上的信息与你的同伴对话.
提示:能询问并回答有关天气的问题了吗?向大家展示一下!
A4:Just try!习题:完成情景对话(略);写出你的对话。
A5:Time for questions;提示:有问题,赶快问!
在上例中,看到的第一步是师生互动导入的环节。老师借助一张天气预报图展开对“天气”这个话题的探讨。天气本身就是一个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他们也较感兴趣的话题,再加上天气预报图对他们来说应该比较新颖,一下子就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第二步是对上一环节里出现的目标语言的学习,先让他们自己读,再由老师带读,进行纠正。在随后的听力或其他的教学活动中,注意听并模仿。在A3的“了解”步骤中,教师对一些重点单词,如weather,rain等,作较深入讲解。可通过大量的例句,(要求学生记录)给学生创设一个个具体的情境,帮助他们了解,也加深他们对单词用法的印象。第三步是教师从多方面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要求他们积极利用刚才学的新目标语言。练习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主要以提高他们的活动参与性为主。最后,教师利用“Time for questions”这个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及时提问,及时解决。整堂课设计动静结合,张弛有度,并让他们在愉快中汲取了知识的养分,促进了学生的茁壮成长。
(五)反思课堂教学,为农村英语课堂“动起来”积累经验。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课后的反思具有批判性,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评价能力。课堂教学活动固然重要,而课后的反思更是弥足珍贵。教师只有反思和分析教育教学行为中的不足,总结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段,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思促教,为农村英语课堂教学动起来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动起来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四、效果
平时上课我都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让课堂动起来,几年下来我上的课深受有关老师、领导、学生的好评。我所教的学生对英语兴趣很浓厚,有四位同学还在《学英语》报、《英语辅导报》等刊物上发表了英语小作文,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干劲。我校每个月进行一次片联考,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我任教两个班的合格率、优秀率明显高于其他班。
五、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是学生的示范者,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素质高低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有着必然的联系。英语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勇于创新、勤于反思,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和谐地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农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想动、敢动、会动,就一定能使农村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赵长明.英语教学中的反思环节探析.中小学英语教育,2007,(8).
[2]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唐芳.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www.pep.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