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日语借词在汉语外来词中占据着特殊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大量日语外来词,并在时下年轻人中逐步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日语外来词的表现形式,探讨日语借词流行的原因,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借用特征,并提出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思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日语借用语 借用现状 借用原因 借用特征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交流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未曾间断。古代的日本人向往中国文化,积极地学习吸收中国的文字和语言。日语自从汉语中借用汉字以来,一直处于学习借鉴的立场。但甲午战争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出现了汉语向日语借用的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明治维新的极大成功,日本同欧美列强并驾齐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目睹日本成功的中国政府,发出了积极向日本学习的号召。这一时期,大量的日语传入中国,并在汉语中固定下来,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邦交的恢复,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日两国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强,两国语言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语的借用群体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社会精英转为普通的人民群众,其中崇尚流行文化的年轻一代是主力军。同时,日语的借用渠道随之改变,由原先直接从日本借用转为经由港台,再传入内地。然而,这一时期的日语借用语大部分都活跃于网络,并没有及时地收录到字典中,造成了这些借用语使用上的不安定性。
本文主要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日语借用语为考察对象,以这一时期的日语借用语使用现状为切口,辅以图表说明。从日语的学习热﹑动漫电子游戏的流行及对外来文化的向往三个方面分析日语的借用原因,依据掌握的资料,以实例分析日语的借用特征。
二、日语借用语特征
1.借形语
日语借形语是将日语的汉字或者语意原样借用到中文中,作为独立词汇使用的词语。据统计,传入中国的日语借形语共分为罗马字(AV、KUSO)、罗马字 汉字(AV女優)、汉字借形语(萌、御姐、苦手)三大类,其中,汉字借形语所占比例最高,使用面最广。例如:
①軽熟女
日语中的“熟女”有两层意思。根据维基百科辞典(wikipedia),熟女在日语里表示:(1)通常指的是40岁以上的成熟女性,也有称呼AV(成人电影)中出现的30岁以上的女性为熟女(并未设定年龄上限)。(2)(最普遍的用法)通常称呼中年女性的代名词。
“轻熟女”这一新词特指25岁到35岁年龄段的女性。具言之,“轻”指外表年轻,“熟”指心态成熟,言行举止优雅。
②雷
原本是日本动漫中的词汇,2008年首次作为社交用语在互联网上出现并日益盛行,是崇尚日本流行文化的“哈日族”群体中颇具人气的流行用语。在动漫中,主人公受到非常强烈的刺激,比喻在不明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极度震惊,宛如被雷击中一般的感觉。如今,“雷”从最初的流行文化的人气用语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常用语。
③腹黒
依据『広辞苑』,“腹黒”有以下两种解释:(1)内心深处隐藏着邪恶,本性不善良。(2)指心术不正、有坏心眼的人。自从借用到中文以来,“腹黒”的词义范围稍作延伸,不仅仅指心术不正,还泛指佯装天真善良的样子,在背地里干尽坏事。
2.音译语
音译语是指直接借用外来语的发音,用汉字来表记发音的词汇。例如:卡拉OK(カラオケ)、卡哇伊(かわいい)、榻榻米(たたみ)等。
此外,日语借用语中,“超~”、“~族”、“~系”、“~控”等单音节语作为接头语或者结尾语也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控”是“コンプレックス”的音译语,借用到中文以来,表现出极强的造词能力,合成了很多新词,极大地丰富了中文的语汇。例如:萝莉控、正太控,マザ控等。
3.意译语
意译语是指把外语中的某个概念移植进来,运用本民族的构词材料和造语规则构成的新词。换而言之,通过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创造新的词汇更加贴切地表达原文意思的方法。意译语分为以下两种:(1)忠于原文意义的翻译语。例如:校园节-学園祭、便利店-コンビニ等。(2)赋予外来事物或概念以新的名称。例如:日式火锅-しゃぶしゃぶ、樱桃小丸子-ちび丸子ちゃん等。然而,由于意译语在互联网上的使用频率不太高,通常情况下并不引人注目。究其原因,意译语的出现是为了语言使用的方便,但从语言的有趣性和新鲜感的角度看,则与音译语相距甚远。
三、日语借用语流行的原因
为何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再次掀起向日语借用的高潮呢?笔者基于手头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探讨日语借用语再度兴盛的原因。
1.日语的学习热
近年来,中国民众尤其是崇尚流行文化的年轻一代,对国外的先进文化抱有极大的学习热情。由于同属于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流行文化毋庸置疑成为年轻人的首选。鉴此,中国的日语学习人数不断增加,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日语学习热潮一直居高不下(见表2)。
由表可见,在中国,不论是日语能力考试的报名人数还是考试人数,都接近全世界总报名人数和考试人数的百分之二十,是海外日语学习的主力军。
互联网由于操作便利、影响范围广泛、传播迅速等优点,成为当今知识传播的最主要且重要的媒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日语的借用渠道也发生了悄然改变,由原先单纯地依靠书籍文献,改为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实现中文向日语的借用,借用方式变得日益多元化。
作为日语学习主力军的年轻人,熟悉互联网,对新鲜事物高度敏感,他们是流行用语的使用者和创造家,因而积极地学习日语借用语也在情理之中。
2.动漫和电子游戏的风靡
日本作为动漫和电子游戏大国,一直不断地向世界各国输出着本国文化。与此同时,日语的语汇和构词要素伴随着日本文化的输出,传播到中文和其他国家的语言中。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动漫和电子游戏的用语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根据《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0年在中国内地,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七所大学的BBS用语中,日语借用语总数达到23个,绝大多数是从动漫中借用来的(见表3)。
3.崇尚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全面对世界开放,邻国日本成为中国人模仿的对象。日本的商品、流行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纷纷传入中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娱乐、时尚、餐饮等领域的日语借用语在中国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例如:经济领域的专用词汇“量贩”、“不动产”、“不景气”、“宅急便”等词汇在平日里经常被使用。
另外,“卡拉OK”一词被中文借用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并广泛使用,现在已经在汉语中固定下来,成为汉语的一部分。“生鱼片”、“味增汤”、“铁板烧”、“回转寿司”等日本传统食品也在中国普通民众心中耳熟能详,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借用语由于能够体现日本文化的精髓,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追捧。
与此同时,作为日本文化传播窗口的日语借用语,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着日本流行文化和时尚元素,受到中国年轻人的极大追捧。因此,日语借用语逐渐在汉语中固定下来,形成了汉语新词的一股新生力量。与其说这种语言借用的现象是出于言语表达的需要,不如说这是对外来先进文化的憧憬和向往。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使用这些外来借用语,能够享受到新鲜感、高级感和时尚感的体验,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开始频繁使用借用语。
参考文献:
[1]郭增民.论日语流行语[D].黑龙江大学,2014.
[2]沈文凡,潘怡良.新时期日源借词的引入及其特点[J].日本学论坛,2008(03).
[3]郭伏良.从人民网日本版看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J].汉语学习,2002(05).
[4]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写,周洪波主编.新华新词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3.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日语借用语 借用现状 借用原因 借用特征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两国之间的交流从古至今源远流长,未曾间断。古代的日本人向往中国文化,积极地学习吸收中国的文字和语言。日语自从汉语中借用汉字以来,一直处于学习借鉴的立场。但甲午战争之后,情况发生了逆转,出现了汉语向日语借用的现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明治维新的极大成功,日本同欧美列强并驾齐驱,迈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目睹日本成功的中国政府,发出了积极向日本学习的号召。这一时期,大量的日语传入中国,并在汉语中固定下来,成为汉语的一部分。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邦交的恢复,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日两国在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逐渐增强,两国语言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日语的借用群体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社会精英转为普通的人民群众,其中崇尚流行文化的年轻一代是主力军。同时,日语的借用渠道随之改变,由原先直接从日本借用转为经由港台,再传入内地。然而,这一时期的日语借用语大部分都活跃于网络,并没有及时地收录到字典中,造成了这些借用语使用上的不安定性。
本文主要以改革开放以来的日语借用语为考察对象,以这一时期的日语借用语使用现状为切口,辅以图表说明。从日语的学习热﹑动漫电子游戏的流行及对外来文化的向往三个方面分析日语的借用原因,依据掌握的资料,以实例分析日语的借用特征。
二、日语借用语特征
1.借形语
日语借形语是将日语的汉字或者语意原样借用到中文中,作为独立词汇使用的词语。据统计,传入中国的日语借形语共分为罗马字(AV、KUSO)、罗马字 汉字(AV女優)、汉字借形语(萌、御姐、苦手)三大类,其中,汉字借形语所占比例最高,使用面最广。例如:
①軽熟女
日语中的“熟女”有两层意思。根据维基百科辞典(wikipedia),熟女在日语里表示:(1)通常指的是40岁以上的成熟女性,也有称呼AV(成人电影)中出现的30岁以上的女性为熟女(并未设定年龄上限)。(2)(最普遍的用法)通常称呼中年女性的代名词。
“轻熟女”这一新词特指25岁到35岁年龄段的女性。具言之,“轻”指外表年轻,“熟”指心态成熟,言行举止优雅。
②雷
原本是日本动漫中的词汇,2008年首次作为社交用语在互联网上出现并日益盛行,是崇尚日本流行文化的“哈日族”群体中颇具人气的流行用语。在动漫中,主人公受到非常强烈的刺激,比喻在不明事情真相的情况下极度震惊,宛如被雷击中一般的感觉。如今,“雷”从最初的流行文化的人气用语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常用语。
③腹黒
依据『広辞苑』,“腹黒”有以下两种解释:(1)内心深处隐藏着邪恶,本性不善良。(2)指心术不正、有坏心眼的人。自从借用到中文以来,“腹黒”的词义范围稍作延伸,不仅仅指心术不正,还泛指佯装天真善良的样子,在背地里干尽坏事。
2.音译语
音译语是指直接借用外来语的发音,用汉字来表记发音的词汇。例如:卡拉OK(カラオケ)、卡哇伊(かわいい)、榻榻米(たたみ)等。
此外,日语借用语中,“超~”、“~族”、“~系”、“~控”等单音节语作为接头语或者结尾语也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控”是“コンプレックス”的音译语,借用到中文以来,表现出极强的造词能力,合成了很多新词,极大地丰富了中文的语汇。例如:萝莉控、正太控,マザ控等。
3.意译语
意译语是指把外语中的某个概念移植进来,运用本民族的构词材料和造语规则构成的新词。换而言之,通过充分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创造新的词汇更加贴切地表达原文意思的方法。意译语分为以下两种:(1)忠于原文意义的翻译语。例如:校园节-学園祭、便利店-コンビニ等。(2)赋予外来事物或概念以新的名称。例如:日式火锅-しゃぶしゃぶ、樱桃小丸子-ちび丸子ちゃん等。然而,由于意译语在互联网上的使用频率不太高,通常情况下并不引人注目。究其原因,意译语的出现是为了语言使用的方便,但从语言的有趣性和新鲜感的角度看,则与音译语相距甚远。
三、日语借用语流行的原因
为何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再次掀起向日语借用的高潮呢?笔者基于手头收集整理的资料,分析探讨日语借用语再度兴盛的原因。
1.日语的学习热
近年来,中国民众尤其是崇尚流行文化的年轻一代,对国外的先进文化抱有极大的学习热情。由于同属于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流行文化毋庸置疑成为年轻人的首选。鉴此,中国的日语学习人数不断增加,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以上海为代表的国际大都市,日语学习热潮一直居高不下(见表2)。
由表可见,在中国,不论是日语能力考试的报名人数还是考试人数,都接近全世界总报名人数和考试人数的百分之二十,是海外日语学习的主力军。
互联网由于操作便利、影响范围广泛、传播迅速等优点,成为当今知识传播的最主要且重要的媒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日语的借用渠道也发生了悄然改变,由原先单纯地依靠书籍文献,改为通过多媒体的帮助实现中文向日语的借用,借用方式变得日益多元化。
作为日语学习主力军的年轻人,熟悉互联网,对新鲜事物高度敏感,他们是流行用语的使用者和创造家,因而积极地学习日语借用语也在情理之中。
2.动漫和电子游戏的风靡
日本作为动漫和电子游戏大国,一直不断地向世界各国输出着本国文化。与此同时,日语的语汇和构词要素伴随着日本文化的输出,传播到中文和其他国家的语言中。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动漫和电子游戏的用语被广泛应用于网络。根据《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0年在中国内地,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七所大学的BBS用语中,日语借用语总数达到23个,绝大多数是从动漫中借用来的(见表3)。
3.崇尚外来文化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全面对世界开放,邻国日本成为中国人模仿的对象。日本的商品、流行文化、先进的科学技术纷纷传入中国。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娱乐、时尚、餐饮等领域的日语借用语在中国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例如:经济领域的专用词汇“量贩”、“不动产”、“不景气”、“宅急便”等词汇在平日里经常被使用。
另外,“卡拉OK”一词被中文借用以后,在日常生活中迅速普及并广泛使用,现在已经在汉语中固定下来,成为汉语的一部分。“生鱼片”、“味增汤”、“铁板烧”、“回转寿司”等日本传统食品也在中国普通民众心中耳熟能详,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语借用语由于能够体现日本文化的精髓,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追捧。
与此同时,作为日本文化传播窗口的日语借用语,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着日本流行文化和时尚元素,受到中国年轻人的极大追捧。因此,日语借用语逐渐在汉语中固定下来,形成了汉语新词的一股新生力量。与其说这种语言借用的现象是出于言语表达的需要,不如说这是对外来先进文化的憧憬和向往。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使用这些外来借用语,能够享受到新鲜感、高级感和时尚感的体验,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开始频繁使用借用语。
参考文献:
[1]郭增民.论日语流行语[D].黑龙江大学,2014.
[2]沈文凡,潘怡良.新时期日源借词的引入及其特点[J].日本学论坛,2008(03).
[3]郭伏良.从人民网日本版看当代汉语中的日语借词[J].汉语学习,2002(05).
[4]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写,周洪波主编.新华新词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