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引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教师经过精心设计的引入环节,能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复习引入新课,温故而知新。课堂开头通过复习旧知识而提出新课题,这是课堂引入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用已知的钥匙打开未知的锁。例如,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时,先提问:(1)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2)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动能和势能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在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总量是否发生变化呢?这种方法既巩固了已学的旧知识,又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实验引入新课。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础,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并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能力。如“静摩擦力”一节是这样引入的。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动手做下面实验。将甲、乙两本物理课本的书页依次交叠在一起。压一下书后,提起乙书,甲书没有从乙书中滑落。请一男生尽其力拉两书背,也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甲书。
学生:惊奇,渴望教师揭秘。
教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使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有的议论,有的看书,有的凭生活经验脱口答出是乙书把甲书夹紧了。
教师:使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甲书受到一种不同于重力和弹力的力的作用,这是一种同学们还不认识的力,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有什么性质?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新课。
讲故事引入新课。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故事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等,可以开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如“机械运动”的引入,可以讲一则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空战中,一名法国飞行员正在2000米高空中飞行。忽然,他发现脸旁好像有一个小东西在飞舞,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于是就伸手轻松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仔细一看,把他吓出一身冷汗,他抓住的不是别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时可以提问学生:这名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利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马上引入“机械运动”,可收到极好效果。
古诗词引入新课。古诗词是历代文人广泛接触自然,细致观察自然的产物,有许多诗词有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背景。用古诗词引入新课,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便于创设物理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用宋代苏轼诗《游蒋山》中句“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作引,提问学生:为什么太阳光会被山峰挡住?这样即可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对照比较引入新课。自然界的某些规律,具有十分明显的对称性或相似性。在教学中,常常利用这一特点引出课题。例如,讲“电磁感应”时,先提出问题: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呢?一句话就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对照比较引入新课,过渡自然,不仅可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照比较巩固旧知识、加深理解新课,而且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开门见山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统的引入方法。教师在上课开始时,直奔主题,交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说明本节课内容与以前学习内容的关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中,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每单元的第一节课往往采用这种方法。
定量计算引入新课。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定量计算引入新课,既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工具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还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功的原理”一课时,可通过举例计算运用简单机械和直接用人力把定量的砖块搬上楼房所做的功相等的结论,从而进入“功的原理”的教学。
设置疑问引入新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置疑问是教学过程一种很重要的手段。问题设计得好,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定向思维。如“牛顿第三定律”一节,开始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班级举行拔河比赛,从拉绳来看,赢的一方拉力大,还是输的一方的拉力大?学生们都说:“赢的一方拉力大!”教师这时要告诉学生:“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为什么?”“这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要说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问题”。在如讲“压力和压强”一节时,可向学生提出:在茫茫雪原上,步行的人常会陷入及膝深的雪中,滑雪者却不会陷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思维共振现象。
组织讨论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直接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如在讲“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可这样开始,先做一个实验:在桌子上放一本书,它是静止的,要用力去推它,它就运动起来,停止用力,书就停止运动。这个实验说明:“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这个仅仅凭生活经验,直觉加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就是真理?上面的结论有没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追本求源引入新课。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事追本求源,这是思维的一个普遍要求,一个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观点、新理论发生冲突时,这时教师必须积极地激起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为解决学生的困惑而开始新课教学。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取一角钱硬币一枚,取与一角钱硬币等大小的纸片一张,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教师演示),此时学生会得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教师再取小石子一颗,比石子重的大纸片一张,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教师演示),学生看到的现象是:小石子先于纸片落地。这时教师可提问:由于小石子比纸片轻,能不能由此又得出:物体越轻下落越快呢?矛盾的结论使学生不知所措,陷入沉思,这时教师可接着问学生: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物体的下落?然后教师开始讲新课,学生听得都很认真。
生活常识引入新课。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新课,使现实生活与学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对于《惯性》的教学,可这样引入:我国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颁布了通告,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车驾驶人和前排座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从而引入新课,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直观生动,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能更加优化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讲授《动量》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屏幕显示:(1)一个足球运动员正准备用头去顶一个飞来的足球。(2)一个人正在躲避一块迎面飞来的较大的石块。出现字幕:为什么人敢用头去接触飞行中的足球,而不敢去接触飞行中的石块呢?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
列举物理现象引入新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它有重要的现实性。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结合学生的感受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牛顿第三定律》一节是这样引入的。
教师:大家鼓掌时两手用力相拍(学生鼓掌),手掌上有没有受力的感觉?
学生:有。
教师:如果一个手掌不动,比如用右手用力拍打左手, 左手掌有没有受力的感觉?右手掌有没有受力的感觉?
学生:两个手掌都有受力的感觉。(拍手后回答)
教师:当右手掌给左手掌一个作用力的同时,左手掌对右手掌也有一个作用力,两个手掌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如果是,它们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进而引出课题。
介绍物理学史引入新课。介绍物理学家或物理学史,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可以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来之不易的。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先介绍物理学史: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如车不推就不走,门不推就不开。这种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有两千多年。直到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才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并由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论断。
介绍物理学史引入新课,不仅是对科学思想本身的学习,也是学生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从已知到未知引入新课。人类认识事物,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同样,学习也是一个不断利用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从已知到未知,是一般的引入方法,话语既要简练又要具有启发性。在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时,可这样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牛顿运动定律以及运动的合成等知识,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研究一种曲线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
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诸方面取得最佳效果,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余健伟.浅谈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引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8).
[2]张芳.对高师物理概念教学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3]杨燕.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0).
复习引入新课,温故而知新。课堂开头通过复习旧知识而提出新课题,这是课堂引入通常采用的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用已知的钥匙打开未知的锁。例如,讲授《机械能守恒定律》一节时,先提问:(1)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与什么因素有关?(2)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动能和势能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在转化时物体的机械能总量是否发生变化呢?这种方法既巩固了已学的旧知识,又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
实验引入新课。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础,是学生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使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又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并能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实验能力。如“静摩擦力”一节是这样引入的。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动手做下面实验。将甲、乙两本物理课本的书页依次交叠在一起。压一下书后,提起乙书,甲书没有从乙书中滑落。请一男生尽其力拉两书背,也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甲书。
学生:惊奇,渴望教师揭秘。
教师:在刚才的实验中,使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学生:有的议论,有的看书,有的凭生活经验脱口答出是乙书把甲书夹紧了。
教师:使甲书不能在乙书中拉动的直接原因,是甲书受到一种不同于重力和弹力的力的作用,这是一种同学们还不认识的力,叫做静摩擦力。静摩擦力有什么性质?让我们带着问题来学习新课。
讲故事引入新课。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故事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趣闻等,可以开发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如“机械运动”的引入,可以讲一则这样的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空战中,一名法国飞行员正在2000米高空中飞行。忽然,他发现脸旁好像有一个小东西在飞舞,飞行员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于是就伸手轻松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仔细一看,把他吓出一身冷汗,他抓住的不是别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时可以提问学生:这名飞行员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本领呢?什么情况下我们也能顺利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马上引入“机械运动”,可收到极好效果。
古诗词引入新课。古诗词是历代文人广泛接触自然,细致观察自然的产物,有许多诗词有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背景。用古诗词引入新课,营造诗情画意的氛围,便于创设物理情境,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时,可以用宋代苏轼诗《游蒋山》中句“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作引,提问学生:为什么太阳光会被山峰挡住?这样即可顺理成章地引入新课,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结论。
对照比较引入新课。自然界的某些规律,具有十分明显的对称性或相似性。在教学中,常常利用这一特点引出课题。例如,讲“电磁感应”时,先提出问题: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能不能产生电流呢?一句话就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对照比较引入新课,过渡自然,不仅可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通过对照比较巩固旧知识、加深理解新课,而且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智力的发展也会产生积极作用。
“开门见山”引入新课。“开门见山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传统的引入方法。教师在上课开始时,直奔主题,交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说明本节课内容与以前学习内容的关系,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之中,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每单元的第一节课往往采用这种方法。
定量计算引入新课。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定量计算引入新课,既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工具是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之一,还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讲授“功的原理”一课时,可通过举例计算运用简单机械和直接用人力把定量的砖块搬上楼房所做的功相等的结论,从而进入“功的原理”的教学。
设置疑问引入新课。“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设置疑问是教学过程一种很重要的手段。问题设计得好,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引导定向思维。如“牛顿第三定律”一节,开始可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两个班级举行拔河比赛,从拉绳来看,赢的一方拉力大,还是输的一方的拉力大?学生们都说:“赢的一方拉力大!”教师这时要告诉学生:“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为什么?”“这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是牛顿第三定律所要说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学习这个问题”。在如讲“压力和压强”一节时,可向学生提出:在茫茫雪原上,步行的人常会陷入及膝深的雪中,滑雪者却不会陷下去,这是什么原因呢?教师从这个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的设疑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思维共振现象。
组织讨论引入新课。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直接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讨论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如在讲“运动和力的关系”时可这样开始,先做一个实验:在桌子上放一本书,它是静止的,要用力去推它,它就运动起来,停止用力,书就停止运动。这个实验说明:“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这个仅仅凭生活经验,直觉加观察得出的结论是否就是真理?上面的结论有没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观点。
追本求源引入新课。黑格尔曾经说过:“凡事追本求源,这是思维的一个普遍要求,一个特性。”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观点、新理论发生冲突时,这时教师必须积极地激起学生的思维,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为解决学生的困惑而开始新课教学。 例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时,取一角钱硬币一枚,取与一角钱硬币等大小的纸片一张,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教师演示),此时学生会得出:物体越重下落越快的结论。教师再取小石子一颗,比石子重的大纸片一张,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教师演示),学生看到的现象是:小石子先于纸片落地。这时教师可提问:由于小石子比纸片轻,能不能由此又得出:物体越轻下落越快呢?矛盾的结论使学生不知所措,陷入沉思,这时教师可接着问学生: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物体的下落?然后教师开始讲新课,学生听得都很认真。
生活常识引入新课。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引入新课,使现实生活与学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对于《惯性》的教学,可这样引入:我国公安部于1992年11月15日颁布了通告,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所有小客车驾驶人和前排座乘车人必须使用安全带。为什么要这样规定?从而引入新课,这样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利用多媒体引入新课。多媒体教学对于学生来说直观生动,把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能更加优化教学,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例如,讲授《动量》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屏幕显示:(1)一个足球运动员正准备用头去顶一个飞来的足球。(2)一个人正在躲避一块迎面飞来的较大的石块。出现字幕:为什么人敢用头去接触飞行中的足球,而不敢去接触飞行中的石块呢?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思维和情绪都处于最佳状态,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
列举物理现象引入新课。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随处可见,它有重要的现实性。教师根据课堂的需要,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结合学生的感受提出问题引入新课,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牛顿第三定律》一节是这样引入的。
教师:大家鼓掌时两手用力相拍(学生鼓掌),手掌上有没有受力的感觉?
学生:有。
教师:如果一个手掌不动,比如用右手用力拍打左手, 左手掌有没有受力的感觉?右手掌有没有受力的感觉?
学生:两个手掌都有受力的感觉。(拍手后回答)
教师:当右手掌给左手掌一个作用力的同时,左手掌对右手掌也有一个作用力,两个手掌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不是所有的物体之间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如果是,它们之间又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进而引出课题。
介绍物理学史引入新课。介绍物理学家或物理学史,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可以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来之不易的。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先介绍物理学史:20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当时人们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一个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如车不推就不走,门不推就不开。这种观点统治人们的思想有两千多年。直到17世纪,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才指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并由伽利略、笛卡儿和牛顿对力和运动的关系提出了科学的论断。
介绍物理学史引入新课,不仅是对科学思想本身的学习,也是学生了解科学本质、培养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
从已知到未知引入新课。人类认识事物,总是从已知到未知。同样,学习也是一个不断利用已知去探求未知的过程。从已知到未知,是一般的引入方法,话语既要简练又要具有启发性。在学习《平抛物体的运动》时,可这样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牛顿运动定律以及运动的合成等知识,今天我们就要运用这些知识来研究一种曲线运动——平抛物体的运动。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
当然,引入新课的方法远不止这些。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法,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诸方面取得最佳效果,为新课的展开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愉快地进入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1]余健伟.浅谈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引入[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09(08).
[2]张芳.对高师物理概念教学的思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3]杨燕.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