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初,纪录片《四个春天》全国公映。
它很“轻”,导演陆庆屹是个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45岁北漂大叔,整部电影由他一个人完成,设备是一台破旧的数码相机,记录的是很日常的种种:贵州小镇,山野风光,砌满白瓷砖的小院里,唱着民歌的老夫妇;同时,它在某些人眼中又重逾千钧,许多人看完后感动、流泪。有人说:“它不是最好的电影,却是让人看过之后最想家的。当我们被快递和外卖包围,沉迷于追剧和游戏时,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生活的真正面貌。”
生活,这正是这部私人化的影片最想讲述的。陆庆屹说:我觉得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人就是自然的产物,人应该爱自然,这个自然不止是世间产生的,包括时间带给你的变化。人应该接受它,就是再烂的状况中,你可以愤怒可以怎样,但你应该知道所有的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
纪录片直击穷山恶水黑社会是一种力量,记录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一种力量。凝视生活,反思生活,琐事中有生活最本真的滋味,俯下身子去拥抱它,你才能无限接近诗意。
春来桃花满树开/一叶小舟荡波来/今天同观那西湖景啊/笑在眉毛喜在怀。
這是陆庆屹的妈妈在做活时经常哼唱的歌。她自称是山歌界的“扛把子”,大笑时总会带上语气词“哉呦”。她喜欢唱山歌,有事没事就会哼起歌来,兴之所至还会扭几个舞步。
山歌种类多,空闲时间,母亲还会想方设法学习新歌。在她的世界,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儿,所有时间都可以凝固,停下来唱支歌。
和母亲的开朗比起来,父亲更含蓄一些,话不多,声音小。他曾经是物理老师,后来也教起了音乐,会演奏20多种乐器,会砍竹子制作长笛,用废弃的鼓制作二胡。
你以为儿子给他们拍纪录片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吗?实际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就开始拍摄家庭录像了,父亲还自学剪辑软件。所以,他们在镜头前从容自得,因为摄像机从来都是这个家庭里的一部分。
记录·有趣
除开对音乐的热爱,两位老人难得的一点,是他们身上没有久经岁月冲洗的寡淡,而是始终保持着对生活浓浓的好奇心和热乎劲。镜头每次扫到他们身上,呈现的画面都是温软的:在自家庭院里,他们一个拉着二胡,一个翩翩起舞;郊外踏青,他们常说的词话是“这样才显得闹热”。爸爸讲以前经历过的困难的事,结尾常常是“好玩”“有意思很”。明明是艰难忧愁的事,就这样轻轻地在带一点笑意的喟叹里过去了。鞋子脱了底,他拔一根枯草作绳,把险些脱落的鞋底捆住,边捆边自顾自地笑,皱纹挤成一团,“好玩得很”。
屋檐上的燕子每个春天都飞回来,全家人都爱,父亲开心得看了又看,母亲也开心,“一梭就下来,一刺就飞到天上去,又昂到高头边去,哉哟,最好看哦”。但一边又惦记着,“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
【个中滋味】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一定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对山歌、对音乐的热爱,不仅仅是一家的爱好,也可以说是一地的风气和氛围,歌声中满满的都是活泼泼的乐观与勤劳坚韧。欢聚别离、诸多磨难,都在明亮的心中消弭于无形。生活之美,不是小资的小情小调,而是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每一刻对生命本真的表达。
【素材运用】兴趣;热爱;音乐改变人生;发现身边的美;生活的艺术……
记录·伤痛
第二个春天,姐姐庆伟回来了。在团聚的日子里,她唱歌、跳舞,在年夜饭上向父母敬酒,陪着父母去登山、踏青、扫墓,走亲访友,她走到哪里,哪个角落好像就有了光。
可生活哪里会一成不变?时光流逝,镜头下父母的皱纹在不断加深,腿脚愈发不灵便,生老病死更是逃不过的宿命。在第三个春天,庆伟不幸离世,整个家庭都好像失去了元气。大家上坟去看姐姐,在她的坟头栽种花草。陆爸爸经常呆坐在电脑跟前,回顾以往的家族影像。
女儿不在了,他们把爱都寄托在外孙身上。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多久才能回来一次。
送外孙回东北时,母亲站在门口,向外孙远去的方向张望……
过完年,又一个春天就来了。他们去打理女儿的墓碑,在女儿的坟前,他们唱起了女儿喜欢的歌。
病痛给这个家留下了伤疤,但这个坎终究得迈过去。天上云飞,地上鱼游,日子还在继续,生活还得继续。
【个中滋味】生活由不同的层面构成,A面是开心的,B面是不开心的,但不管开心和痛苦,都是我们平凡的一生。生活本身不会停留在任何事情上,活着的人就要跨过一道道坎。但那些打不倒的,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就像黑夜映衬出黎明的可贵一样,那些流逝的人和物都终将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人生。
【素材运用】直面生活;坚强与自爱;生活的勇气……
记录·复苏
因为姐姐的离开,陆庆屹一度停止了记录,最后还是妈妈鼓励他继续下去。于是,在影片后半部分,你能看到爸爸妈妈是如何从丧女之痛中缓慢复苏的。爸爸拿起笛子说“一年多没摸啦,都灰完了”,嘟嘟试吹了几声。让人想到,1999年家中意外失火,父亲从灰烬中先找出自己的小提琴,独自在天井井台上拉起来,声音残破,却让人内心平和。年年过年要熏的香肠,在停了一年之后也熏了起来。
逢年过节,他们吃饭会给姐姐添一副碗筷;在姐姐的坟前,他们种上一排辣椒——这样吃草的牛就不会过来捣乱了……
生活永远没法恢复到姐姐去世前那种完满的欢乐,但相互陪伴的人还是要重新捡拾起快乐的片段,并把这快乐告知泉下的人,要使其也不寂寞。就像那种在坟上的七八朵一起开的桃花,“好多哦,那时你没看见,这蓬花漂亮得很……”
记录·奇迹
第四个春天快来临时,陆家小院天顶上栽种了瀑布似的迎春花。父亲说母亲本就是个思维跳跃的人,这边做着饭,就忽然想起要浇花。母亲得了一捧金银花,插进玻璃瓶,爱不释手,低头嗅了一下又一下,连连感叹“真香呦,好安逸啊”。 一部影片观看下来,让人记忆深刻的总是她的笑,眼睛眯成两道弧线,牙齿雪白,极有感染力。陆庆屹把母亲笑着的照片发到网上,有人留言说“很久没见到这种发自内心的笑了”。
这琐屑但温柔的种种,就好像在印证是枝裕和说过的话:“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个中滋味】与其说生活是一个网、一个圆圈、一个复杂且难以参透的集合,不如说生活就是一如既往的重复,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岁岁年年中重复那些看似繁复的日常。陆家也是如此。导演不厌其烦地纪录这些,没有强劲的戏剧冲突,但点点滴滴都充盈着爱的张力。有时候,世界的纷扰让许多人叫嚷着乏味,却忘记了父母辈这种浪漫又务实的时刻,才是平凡生活底色上令人心安的闪光。
【素材运用】平凡的诗意;珍惜人生……
分享·底色
陆庆屹的老家,在贵州南部独山县一个名叫麻尾的小镇,小镇上只有一条街,和一条小溪相伴。离开家乡20年之后,他爱上了摄影,用照片的形式记录贵州老家的街道和邻居,没想到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让他重新反思自己与家乡,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他开始用春节回家的机会,自觉地记录起父母的日常琐碎生活。他提到一个电影中没有拍摄到的细节:“有一次,妈妈唱山歌去了,当晚住在别人家,爸爸在那坐立不安地等,听见开门声就迎过去,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妈就乐了。爸爸才发现我在旁边,脸羞红了,进房间去躲着,像小孩。”他想分享的,正是这一份“安逸温暖”的生活底色。
分享·传承
提到“原生家庭”,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阴影或创伤。但导演的父母,却给了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并不富裕,但尽情地生活,对待生活有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忍与感染力。陆庆屹回忆,小学时自己喜欢赖床,但母亲有绝招,不掀被子也不揪耳朵,就挨近儿子的脸轻笑,很快笑容传染,他忍不住大笑着起床。母亲在做活时,常念叨着:以后如果我们不在了也好,要记住家里的传统,再怎么有钱,也要考虑居安思危,不要失去了自己生活的能力。有这样的父母,家便成为了真正具有传承力的鲜活的所在。
分享·离别
因为生活,人们离开故土去外面打拼,父母年轻时为了生活离开老家,后来定居于此,三个子女由西南小城出发,分别住在沈阳、杭州和北京。每年春节,都是欢娱与阵痛交织。孩子离家前一天,父母会起个大早,把要给他们带走的东西列出单子。忙到夜深,一家人围坐在厨房的炉边闲聊,谁都不忍心开口说出那句“去睡觉吧”。
陆庆屹把这些都拍摄下来,有意无意间提醒我们,陪伴对于亲人的意义。最后,他在电影海报上,写下了八个字,这句话也是他颠簸半生后最深的感悟:“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个中滋味】陆庆屹太懂,要想收获真实的感动,就得呈现生活的毛边。天井中的小水池、母亲的发型、屋檐上的燕子、阳台上的花,甚至智能手机、电脑、家庭录像,这些有意无意间飘忽的镜头,展示的都是生活的毛边。它不精致,但真实而有质感。因为有悠长的时间作为积累,各种各样的情绪得以从镜头前自然而然地蓬勃而出。
【素材运用】生活的底色;傳承;离别与陪伴……
思考·内涵
四季,三餐,二人,一生。
和其他纪录片相比,《四个春天》的内涵更为本真:劝人停下来,回到生活之中,将得以寄托的东西从一成不变的日程、可以衡量的物质与浅薄的关系中退回来,去凝视生活,先意识到自己最终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才能认识到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本质和最为细腻的感情,很可能你想要苦苦追寻的幸福不过就是一蔬一饭,从清晨到日暮,有人陪着你对抗生活的苦难,共享活着的快乐。
生命就是一季又一季的轮回。若要四季都如春,须得有两样东西,一是对生活一如既往的热爱,二是内心恒久不变的温柔。
思考·解读
文学有三大主题:生死、战争、爱情。《四个春天》的主题也有三个:一是这对老夫妻在花式劳动与自娱自乐中所创造的融洽晚景,二是人与当地食物、当地环境、当地习俗的关系,三是这个家庭中难得的内聚力。导演用最平凡的生活片段阐述了人生的重大命题哲学:生死、别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都使人深信,真实的生活中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
思考·速用
◎片段速用一:
“天堂地狱,一样是哑口无言,唯人间可以嬉笑怒骂,再加上恬淡的噜苏、险恶的雄辩,至死尚有话说的烈士、隐士,都使人间丰饶可恋,虽云如梦,其味逼真。”只有我们生活在这一片蓝天下,有山峦岿然,有大河汤汤,有人群熙攘……这就是俗世生活的可爱之处。
我们总是有所牵挂,心心念念所向,即是生活繁华所在。因为时代的缘故,这世上少了传奇与神话,大约人生的悲喜,也不会有太多大开大合的面目。生活的强大与薄弱处,皆因有了人之常情作底,人于是学会不奢望,只保留了本能的执着。正是由于这份本能的执着,一切灰色都重新有了色彩,一切沉寂都重归热闹。在百无聊赖的岁月里,这份执着是一切乐趣的来源。这份执着让我们哼起古老的歌谣,拾起陈旧的乐器,捡起泛黄的书页,在寂寞里远眺,在孤独里歌唱,在破碎中复苏,在绝境中重生。它让我们记录下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四个春天》告诉我们,万般情怀总是诗,我们完全可以活成最恣意的篇章。
——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李惠娴
◎片段速用二:
人生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因为如此,承受不起太多的我们才更应该学会放下,努力去抚平心中的沟壑,让净水冲淡烦恼忧愁带来的苦楚。真正的生活态度应该是缅怀但不沉溺,感怀但更期待。因为我们真正能把握的只有现在,总是追忆过去有什么意义呢?这只会让你活在过去,结果喧喧复嚣嚣,停停又走走,让“现在”又变成下一段“过去”。走过了就别再回头了,大千世界正在前方向你招手。若司马子长放不下烦恼纠葛,如何成就皇皇巨著?若昭君纠缠于宫廷争斗,又何来芳名千古?没有谁能一世无垢,不如将过往拿来奉酒,深谙声色不过皮毛骨肉,过去的事早该尘封,悔恨与烦恼不值得铭记。随过往云烟散去吧,如此才能发现生活最本真的样子。正如《四个春天》中所提到的,“人心缓慢的复苏过程,如同深冰的河流,总会在又一年春天裂开缝隙,洒进光。”生活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圈,醒来时,一切都会完好无损,在起点再次遭遇最初的美好。
——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牛永旗
(指导教师/江苏省扬州公道中学 吴正兵)
编辑/关晓星
它很“轻”,导演陆庆屹是个从未受过专业训练的45岁北漂大叔,整部电影由他一个人完成,设备是一台破旧的数码相机,记录的是很日常的种种:贵州小镇,山野风光,砌满白瓷砖的小院里,唱着民歌的老夫妇;同时,它在某些人眼中又重逾千钧,许多人看完后感动、流泪。有人说:“它不是最好的电影,却是让人看过之后最想家的。当我们被快递和外卖包围,沉迷于追剧和游戏时,它试图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生活的真正面貌。”
生活,这正是这部私人化的影片最想讲述的。陆庆屹说:我觉得人需要去凝视自己的生活。人就是自然的产物,人应该爱自然,这个自然不止是世间产生的,包括时间带给你的变化。人应该接受它,就是再烂的状况中,你可以愤怒可以怎样,但你应该知道所有的这些事情的发生是必然的。
纪录片直击穷山恶水黑社会是一种力量,记录柴米油盐酱醋茶也是一种力量。凝视生活,反思生活,琐事中有生活最本真的滋味,俯下身子去拥抱它,你才能无限接近诗意。
春来桃花满树开/一叶小舟荡波来/今天同观那西湖景啊/笑在眉毛喜在怀。
這是陆庆屹的妈妈在做活时经常哼唱的歌。她自称是山歌界的“扛把子”,大笑时总会带上语气词“哉呦”。她喜欢唱山歌,有事没事就会哼起歌来,兴之所至还会扭几个舞步。
山歌种类多,空闲时间,母亲还会想方设法学习新歌。在她的世界,好像没有什么特别要紧的事儿,所有时间都可以凝固,停下来唱支歌。
和母亲的开朗比起来,父亲更含蓄一些,话不多,声音小。他曾经是物理老师,后来也教起了音乐,会演奏20多种乐器,会砍竹子制作长笛,用废弃的鼓制作二胡。
你以为儿子给他们拍纪录片是什么新奇玩意儿吗?实际上,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他们就开始拍摄家庭录像了,父亲还自学剪辑软件。所以,他们在镜头前从容自得,因为摄像机从来都是这个家庭里的一部分。
记录·有趣
除开对音乐的热爱,两位老人难得的一点,是他们身上没有久经岁月冲洗的寡淡,而是始终保持着对生活浓浓的好奇心和热乎劲。镜头每次扫到他们身上,呈现的画面都是温软的:在自家庭院里,他们一个拉着二胡,一个翩翩起舞;郊外踏青,他们常说的词话是“这样才显得闹热”。爸爸讲以前经历过的困难的事,结尾常常是“好玩”“有意思很”。明明是艰难忧愁的事,就这样轻轻地在带一点笑意的喟叹里过去了。鞋子脱了底,他拔一根枯草作绳,把险些脱落的鞋底捆住,边捆边自顾自地笑,皱纹挤成一团,“好玩得很”。
屋檐上的燕子每个春天都飞回来,全家人都爱,父亲开心得看了又看,母亲也开心,“一梭就下来,一刺就飞到天上去,又昂到高头边去,哉哟,最好看哦”。但一边又惦记着,“我喊你爸少高兴一点,到时候这些燕子一走,心又灰几天”。
【个中滋味】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一定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对山歌、对音乐的热爱,不仅仅是一家的爱好,也可以说是一地的风气和氛围,歌声中满满的都是活泼泼的乐观与勤劳坚韧。欢聚别离、诸多磨难,都在明亮的心中消弭于无形。生活之美,不是小资的小情小调,而是日常琐碎的生活里,每一刻对生命本真的表达。
【素材运用】兴趣;热爱;音乐改变人生;发现身边的美;生活的艺术……
记录·伤痛
第二个春天,姐姐庆伟回来了。在团聚的日子里,她唱歌、跳舞,在年夜饭上向父母敬酒,陪着父母去登山、踏青、扫墓,走亲访友,她走到哪里,哪个角落好像就有了光。
可生活哪里会一成不变?时光流逝,镜头下父母的皱纹在不断加深,腿脚愈发不灵便,生老病死更是逃不过的宿命。在第三个春天,庆伟不幸离世,整个家庭都好像失去了元气。大家上坟去看姐姐,在她的坟头栽种花草。陆爸爸经常呆坐在电脑跟前,回顾以往的家族影像。
女儿不在了,他们把爱都寄托在外孙身上。可是谁也不知道,他多久才能回来一次。
送外孙回东北时,母亲站在门口,向外孙远去的方向张望……
过完年,又一个春天就来了。他们去打理女儿的墓碑,在女儿的坟前,他们唱起了女儿喜欢的歌。
病痛给这个家留下了伤疤,但这个坎终究得迈过去。天上云飞,地上鱼游,日子还在继续,生活还得继续。
【个中滋味】生活由不同的层面构成,A面是开心的,B面是不开心的,但不管开心和痛苦,都是我们平凡的一生。生活本身不会停留在任何事情上,活着的人就要跨过一道道坎。但那些打不倒的,终将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就像黑夜映衬出黎明的可贵一样,那些流逝的人和物都终将会让我们更加珍惜人生。
【素材运用】直面生活;坚强与自爱;生活的勇气……
记录·复苏
因为姐姐的离开,陆庆屹一度停止了记录,最后还是妈妈鼓励他继续下去。于是,在影片后半部分,你能看到爸爸妈妈是如何从丧女之痛中缓慢复苏的。爸爸拿起笛子说“一年多没摸啦,都灰完了”,嘟嘟试吹了几声。让人想到,1999年家中意外失火,父亲从灰烬中先找出自己的小提琴,独自在天井井台上拉起来,声音残破,却让人内心平和。年年过年要熏的香肠,在停了一年之后也熏了起来。
逢年过节,他们吃饭会给姐姐添一副碗筷;在姐姐的坟前,他们种上一排辣椒——这样吃草的牛就不会过来捣乱了……
生活永远没法恢复到姐姐去世前那种完满的欢乐,但相互陪伴的人还是要重新捡拾起快乐的片段,并把这快乐告知泉下的人,要使其也不寂寞。就像那种在坟上的七八朵一起开的桃花,“好多哦,那时你没看见,这蓬花漂亮得很……”
记录·奇迹
第四个春天快来临时,陆家小院天顶上栽种了瀑布似的迎春花。父亲说母亲本就是个思维跳跃的人,这边做着饭,就忽然想起要浇花。母亲得了一捧金银花,插进玻璃瓶,爱不释手,低头嗅了一下又一下,连连感叹“真香呦,好安逸啊”。 一部影片观看下来,让人记忆深刻的总是她的笑,眼睛眯成两道弧线,牙齿雪白,极有感染力。陆庆屹把母亲笑着的照片发到网上,有人留言说“很久没见到这种发自内心的笑了”。
这琐屑但温柔的种种,就好像在印证是枝裕和说过的话:“生命本身就是奇迹。”
【个中滋味】与其说生活是一个网、一个圆圈、一个复杂且难以参透的集合,不如说生活就是一如既往的重复,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在岁岁年年中重复那些看似繁复的日常。陆家也是如此。导演不厌其烦地纪录这些,没有强劲的戏剧冲突,但点点滴滴都充盈着爱的张力。有时候,世界的纷扰让许多人叫嚷着乏味,却忘记了父母辈这种浪漫又务实的时刻,才是平凡生活底色上令人心安的闪光。
【素材运用】平凡的诗意;珍惜人生……
分享·底色
陆庆屹的老家,在贵州南部独山县一个名叫麻尾的小镇,小镇上只有一条街,和一条小溪相伴。离开家乡20年之后,他爱上了摄影,用照片的形式记录贵州老家的街道和邻居,没想到引起了强烈反响。这让他重新反思自己与家乡,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他开始用春节回家的机会,自觉地记录起父母的日常琐碎生活。他提到一个电影中没有拍摄到的细节:“有一次,妈妈唱山歌去了,当晚住在别人家,爸爸在那坐立不安地等,听见开门声就迎过去,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妈就乐了。爸爸才发现我在旁边,脸羞红了,进房间去躲着,像小孩。”他想分享的,正是这一份“安逸温暖”的生活底色。
分享·传承
提到“原生家庭”,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阴影或创伤。但导演的父母,却给了孩子最好的原生家庭——并不富裕,但尽情地生活,对待生活有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忍与感染力。陆庆屹回忆,小学时自己喜欢赖床,但母亲有绝招,不掀被子也不揪耳朵,就挨近儿子的脸轻笑,很快笑容传染,他忍不住大笑着起床。母亲在做活时,常念叨着:以后如果我们不在了也好,要记住家里的传统,再怎么有钱,也要考虑居安思危,不要失去了自己生活的能力。有这样的父母,家便成为了真正具有传承力的鲜活的所在。
分享·离别
因为生活,人们离开故土去外面打拼,父母年轻时为了生活离开老家,后来定居于此,三个子女由西南小城出发,分别住在沈阳、杭州和北京。每年春节,都是欢娱与阵痛交织。孩子离家前一天,父母会起个大早,把要给他们带走的东西列出单子。忙到夜深,一家人围坐在厨房的炉边闲聊,谁都不忍心开口说出那句“去睡觉吧”。
陆庆屹把这些都拍摄下来,有意无意间提醒我们,陪伴对于亲人的意义。最后,他在电影海报上,写下了八个字,这句话也是他颠簸半生后最深的感悟:“跨越山海,勿忘回家。”
【个中滋味】陆庆屹太懂,要想收获真实的感动,就得呈现生活的毛边。天井中的小水池、母亲的发型、屋檐上的燕子、阳台上的花,甚至智能手机、电脑、家庭录像,这些有意无意间飘忽的镜头,展示的都是生活的毛边。它不精致,但真实而有质感。因为有悠长的时间作为积累,各种各样的情绪得以从镜头前自然而然地蓬勃而出。
【素材运用】生活的底色;傳承;离别与陪伴……
思考·内涵
四季,三餐,二人,一生。
和其他纪录片相比,《四个春天》的内涵更为本真:劝人停下来,回到生活之中,将得以寄托的东西从一成不变的日程、可以衡量的物质与浅薄的关系中退回来,去凝视生活,先意识到自己最终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才能认识到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本质和最为细腻的感情,很可能你想要苦苦追寻的幸福不过就是一蔬一饭,从清晨到日暮,有人陪着你对抗生活的苦难,共享活着的快乐。
生命就是一季又一季的轮回。若要四季都如春,须得有两样东西,一是对生活一如既往的热爱,二是内心恒久不变的温柔。
思考·解读
文学有三大主题:生死、战争、爱情。《四个春天》的主题也有三个:一是这对老夫妻在花式劳动与自娱自乐中所创造的融洽晚景,二是人与当地食物、当地环境、当地习俗的关系,三是这个家庭中难得的内聚力。导演用最平凡的生活片段阐述了人生的重大命题哲学:生死、别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都使人深信,真实的生活中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
思考·速用
◎片段速用一:
“天堂地狱,一样是哑口无言,唯人间可以嬉笑怒骂,再加上恬淡的噜苏、险恶的雄辩,至死尚有话说的烈士、隐士,都使人间丰饶可恋,虽云如梦,其味逼真。”只有我们生活在这一片蓝天下,有山峦岿然,有大河汤汤,有人群熙攘……这就是俗世生活的可爱之处。
我们总是有所牵挂,心心念念所向,即是生活繁华所在。因为时代的缘故,这世上少了传奇与神话,大约人生的悲喜,也不会有太多大开大合的面目。生活的强大与薄弱处,皆因有了人之常情作底,人于是学会不奢望,只保留了本能的执着。正是由于这份本能的执着,一切灰色都重新有了色彩,一切沉寂都重归热闹。在百无聊赖的岁月里,这份执着是一切乐趣的来源。这份执着让我们哼起古老的歌谣,拾起陈旧的乐器,捡起泛黄的书页,在寂寞里远眺,在孤独里歌唱,在破碎中复苏,在绝境中重生。它让我们记录下生活最本真的模样。《四个春天》告诉我们,万般情怀总是诗,我们完全可以活成最恣意的篇章。
——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李惠娴
◎片段速用二:
人生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正因为如此,承受不起太多的我们才更应该学会放下,努力去抚平心中的沟壑,让净水冲淡烦恼忧愁带来的苦楚。真正的生活态度应该是缅怀但不沉溺,感怀但更期待。因为我们真正能把握的只有现在,总是追忆过去有什么意义呢?这只会让你活在过去,结果喧喧复嚣嚣,停停又走走,让“现在”又变成下一段“过去”。走过了就别再回头了,大千世界正在前方向你招手。若司马子长放不下烦恼纠葛,如何成就皇皇巨著?若昭君纠缠于宫廷争斗,又何来芳名千古?没有谁能一世无垢,不如将过往拿来奉酒,深谙声色不过皮毛骨肉,过去的事早该尘封,悔恨与烦恼不值得铭记。随过往云烟散去吧,如此才能发现生活最本真的样子。正如《四个春天》中所提到的,“人心缓慢的复苏过程,如同深冰的河流,总会在又一年春天裂开缝隙,洒进光。”生活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圆圈,醒来时,一切都会完好无损,在起点再次遭遇最初的美好。
——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牛永旗
(指导教师/江苏省扬州公道中学 吴正兵)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