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质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传统的价值观亦受到冲击,而基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今天学校里的学生,明天就是社会的公民,因此立于人类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视角,从人类优秀文化中萃取精华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品质,诸如善良、诚实、自由、平等、自主、尊重、同情(爱)、公正、勇敢、智慧、勤劳、合作、创新,以及民主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并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之,使之在心理层面淀积现代文化的印迹,是培养现代公民的根本路径,也是构建现代社会和培育现代文化的基础。
关键词: 现代公民; 文化心理; 价值观; 理念; 路径; 培育
中图分类号: C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6)05-0080-04
飞速的社会发展,急剧的社会转型,使社会的人不仅浮躁而且难以适应,尤其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历史遗留旧弊,现实选择的盲目和非理性,等等,使得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发现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历史赋予现实中人的责任,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即是这一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公民培育的当然选择。中小学是人的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心理习性都在这个时期淀积,并以文化的方式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未来一生的“行事”,同时建构着新的一代公民。“教育的变革是一种可靠的深刻的、平静而没有危险的历史的演进,它静悄悄地进行,是一种平和自然的方法。儿童通过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心理习性、思想态度,养成一种新的习惯。让一代儿童成长为新人,到他们做成人的时候,社会也就是新人的社会。[1]”
文化心理培育的价值要素的提炼与选择是首要难点,价值判断的失误将使全部努力付诸东流,因此,追索历史与现实,明晰当下与前因,将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理念与价值。同时如何将这些文化要素、价值观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素材,并以学生乐于接收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传播,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立德树人,将核心价值积淀为人的应然行为,需要探索有效的入口和途径。
一、文化心理变革:现实与历史之需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称:中国社会信任度已跌破60分警戒线,总体社会信任降到了“不信任”水平,是非、善恶不分的“社会反向情绪”被强化。这个报告反映了当下的社会心理状态。一百年前杜威在华讲演时说:中国国民道德有二大缺点,一无信用,二好互相倾轧(《自动与自治》)[2];亚瑟·亨·史密斯在《海外看中国》中说:“中国人的商业活动表明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猜疑形式。买方、卖方彼此都不信任……他们只有通过讨价还价才能获利”,“平时说话缺乏诚信”[3];再往前,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传统社会中存在的这些不足,是对文化心理的担忧。历史的相似性,既揭示了它的此在,又揭示了它的渊源。这种存在以文化心理的方式存在于普通人的价值认同之中,文化以经验的方式塑造个体的灵魂,并且建构社会文化心理,最终沉淀于人的心灵深处。于是,历史虽然在变,人的行为、社会的现象却何其相似。
教育既担当文化传承的功能,也具有文化创新的功能。人性的改造须从灵魂入手,须从心理层面积淀优良文化的因子和人类文明的基因,只有基因的变更才是质的变化。自然与社会有新陈代谢,文化也必有新陈代谢,社会的变迁最终表现为文化的变迁。文化通过聚积新经验、新观念,而使变革固着下来。文化的构建依赖于教育,教育是“文化—心理”的过程,教育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新课程十年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由于受制于教育体制的系统弊端以及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设计的背景制约,十年改革困惑与争议并存。尤其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被忽视;而怎样去培养被强化,这是目标与实现路径、道与术的选择存在问题。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不是十年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是社会的问题,也是教育的责任。
十八大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方针,是从中西方人类文化精华中萃取的优秀价值内涵。中华民族素有“汉唐气魄”之谓,站在世界的前沿,承继人类文化之精髓,引领人类文化之风骚,以我国传统文化宽容、博大的精神为基础,站立于人类合作、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共享人类智慧,共同创建新人类的基点,与时俱进,构建中西融合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体系。杜威在指出中国国民道德二大缺点的时候,也同时建议:“今日欲补此缺憾,惟在青年之学生诸君,能于学校内力行自治,不生意见。习惯成为自然,则将来出任社会事务,自能为人信用,自不至有倾轧之恶习。”
“立德树人”。人性的改易非一朝一夕,“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从心理意识的底层来变革社会传统的陋习,变更已经潜意识化的心智模式,让规则成为正道,教育承担着艰难的使命。通过教育,培养新一代人现代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的文化心理,现代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社会诚信、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现代公民,从而达到改造传统社会的目的。社会的规则用“法”来维护,教育对社会规则的贡献在于培养“守规则的人”。
二、现代公民文化心理培育的理念与内涵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质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传统的价值观亦受到冲击,潜规则凌驾于真正规则之上,而基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今天学校里的学生,明天就是社会的公民,因此立于人类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视角,从人类优秀文化中萃取精华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品质,诸如善良、诚实、自由、平等、自主、尊重、同情(爱)、公正、勇敢、智慧、勤劳、合作、创新,以及民主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并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之,使之在心理层面淀积现代文化的印迹。具备这样品质的公民谓之“现代公民”,培养这样的公民的教育谓之“现代公民教育”。
现代公民文化心理培育的目的在于“以平等为基础的人的解放,发展个性的智能,并让全体成员养成信守旨在使人类延续、发展及和谐的人类活动的共同规则的习惯”。为达此目的,现代公民教育需构建三重基本的价值追求。 (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诚信基于契约,诚实出自心灵;制度基于社会,“善德”源自教育。培养具有善良人性之光的每一个个体,才能造就具有美德的公民群体,教育正是通过对学校每一个未来的个体“公民”的培养,来实现社会的健康与和谐,来推动人类的永续发展。“善德”承载着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内涵,承载着社会的责任、使命和正义。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为表里。
(二)个性发展,适性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学习,是成长,是成为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怀个体生命,让学习成为内在的需要与渴求,在努力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价值。教育的过程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共同体的互动合作发展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自立的能力,促进人的主动发展,培养身心和谐的现代公民。
(三)文化立校,创新育人
教育承载文化心理变革的使命。文化的根沉淀在人的心理,惟有教育,使人做新的生长,使人性静悄悄地改变。未来的社会,是目前学校里的学生的社会,目前学校里的儿童、少年的样子,就是未来的社会的样子。现在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方法、过程潜移默化着未来公民的文化心理状态,文化心理状态最终融汇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化心理底蕴。教育不仅有传递文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有创新文化的功能。
三、现代公民文化心理培育的路径
培养现代公民,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的变换与更新,其核心是“人性教育”。教育是不断的生长,身心生长、知识能力生长、品质生长,因此现代公民的养成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非单纯的德育或学科教育可以达到目的。
(一)设计环境——夯实文化心理培育的基础
品德、知识、能力、文化素养等等都不能像物质一样在生命体中插入或取出,这些因素对生命体的作用依赖于环境,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设置环境。“正人心”需“敦风俗”,“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5]学校当然应设计为能正确地塑造其成员的品质与行为的典型环境。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平等的精神,学校首先应成为一个平等的“社区”。同情、怜悯、慈爱、互助是人的天性,学校则不能成为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血腥的竞技场,学校是一个认识自然法则的地方,但不是一个演绎、习染自然法则的场所,这是人类文明与进步之所在。文化环境不变,则文化心理习性不能变,精神亦不会变。文化环境的设计是教育环境设计的核心。
(二)教什么——核心价值练就文化心理的底色
这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而又最混沌的问题。教育内容是将受教育者引到既定目标的载体,对受教育者产生直接的影响,长期浸润于某种教育内容之中,即便教育内容与兴趣相左,久而久之亦必受其染,所谓“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入芝兰之室,久而自香”。“无意识”左右着人的心灵,而这种无意识或那些不经思索的习惯、动作正是形成于日常的生活、交际、学习之中——生活圈决定你的视野,也决定着你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一旦长期地被“灌输”了某种模式成为习惯定势之后,要再客观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很难。学校教育的“生活圈”以及其所提供的素材就是教育内容,现代公民教育需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并且必须明确内容的选择是以核心价值主导为前提而不是以利益主导为基础。
(三)怎么教——编织通向文化心理的桥梁
这是教育学最花费笔墨的地方,教育心理学也似乎因此而存在,“怎么教”承担着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教育实践都融在这三个字里面。文明,需用文明的方法来传播,这是教育实践的前提;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还须遵从民主的生活方式。遵守教育规律,善于从学生未成熟的爱好中看到发展的兴趣,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重视生命教育;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教会学生学习;构建开放式师生互动与对话课堂,培养学生质疑、探询、反思、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和动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校是未来的社会,社会是今天的学校,学校与社区互动,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长,构建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成长共同体。
(四)谁来教——树立文化容纳的心理自信
古人择师而教,《学记》有云:“择师不可不慎”,教师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先具有“现代公民”的理念,何以培养具有“现代公民”品质的学生;教师不是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何以培养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公民;教师无“诚信”,何以教学生“诚信”。“师道正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优良的公民须先得有优秀的人才为师。有了优秀的人才为师,所谓“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将因有“大智慧”而有“新创造”,此其一。其二,现代公民教育是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的教育,他们需要在一种新的环境中生长。环境是现代公民的“习染之师”,家庭、社区、学校生活或与其生活、活动相关的共同体均是影响其潜意识的“无形之师”。为此,就现实而言“敦风俗”、“正师道”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邱旭光,邓叶丽. 改造文化心理:变更社会潜规则的教育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5):61-62.
[2] 杜威著,袁刚,孙家祥. 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9.
[3] [美]亚瑟·亨·史密斯. 海外看中国[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212,215.
[4] [美]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
Abstract: For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terial culture has obtained great progress, traditional values have been impacted as well, the unspoken rules stand above the rulesbased ones, however, the values based on modern civilization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The students in school today will be citizens of society tomorrow.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uman society, "essential qualities of modern citizens" should be extracted from the human outstanding cultural essences, such as kindness, honesty, freedom, equality, independence, respect and compassion (love), justice, courage, wisdom, industry, cooperation, innovation,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and the attitude of science, which should be trained by scientific methods of education, so as to reach the deposition of modern cultural imprin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It is not only a fundamental path to cultivate modern citizens, but also a foundation to build modern society and cultivate modern culture.
Keywords: modern citizen; cultural psychology; value; idea; path; cultivation
(责任编辑:程勇)
关键词: 现代公民; 文化心理; 价值观; 理念; 路径; 培育
中图分类号: C4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1-2153(2016)05-0080-04
飞速的社会发展,急剧的社会转型,使社会的人不仅浮躁而且难以适应,尤其是价值观念的转变。历史遗留旧弊,现实选择的盲目和非理性,等等,使得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必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发现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历史赋予现实中人的责任,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即是这一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现代公民培育的当然选择。中小学是人的成长的关键时期,人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心理习性都在这个时期淀积,并以文化的方式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未来一生的“行事”,同时建构着新的一代公民。“教育的变革是一种可靠的深刻的、平静而没有危险的历史的演进,它静悄悄地进行,是一种平和自然的方法。儿童通过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心理习性、思想态度,养成一种新的习惯。让一代儿童成长为新人,到他们做成人的时候,社会也就是新人的社会。[1]”
文化心理培育的价值要素的提炼与选择是首要难点,价值判断的失误将使全部努力付诸东流,因此,追索历史与现实,明晰当下与前因,将有助于我们选择正确的理念与价值。同时如何将这些文化要素、价值观念转化为教育教学素材,并以学生乐于接收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传播,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立德树人,将核心价值积淀为人的应然行为,需要探索有效的入口和途径。
一、文化心理变革:现实与历史之需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3年1月发布的《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称:中国社会信任度已跌破60分警戒线,总体社会信任降到了“不信任”水平,是非、善恶不分的“社会反向情绪”被强化。这个报告反映了当下的社会心理状态。一百年前杜威在华讲演时说:中国国民道德有二大缺点,一无信用,二好互相倾轧(《自动与自治》)[2];亚瑟·亨·史密斯在《海外看中国》中说:“中国人的商业活动表明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猜疑形式。买方、卖方彼此都不信任……他们只有通过讨价还价才能获利”,“平时说话缺乏诚信”[3];再往前,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传统社会中存在的这些不足,是对文化心理的担忧。历史的相似性,既揭示了它的此在,又揭示了它的渊源。这种存在以文化心理的方式存在于普通人的价值认同之中,文化以经验的方式塑造个体的灵魂,并且建构社会文化心理,最终沉淀于人的心灵深处。于是,历史虽然在变,人的行为、社会的现象却何其相似。
教育既担当文化传承的功能,也具有文化创新的功能。人性的改造须从灵魂入手,须从心理层面积淀优良文化的因子和人类文明的基因,只有基因的变更才是质的变化。自然与社会有新陈代谢,文化也必有新陈代谢,社会的变迁最终表现为文化的变迁。文化通过聚积新经验、新观念,而使变革固着下来。文化的构建依赖于教育,教育是“文化—心理”的过程,教育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新课程十年改革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由于受制于教育体制的系统弊端以及新课程改革具体目标设计的背景制约,十年改革困惑与争议并存。尤其是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被忽视;而怎样去培养被强化,这是目标与实现路径、道与术的选择存在问题。教育的问题由来已久,不是十年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是社会的问题,也是教育的责任。
十八大所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二十四字方针,是从中西方人类文化精华中萃取的优秀价值内涵。中华民族素有“汉唐气魄”之谓,站在世界的前沿,承继人类文化之精髓,引领人类文化之风骚,以我国传统文化宽容、博大的精神为基础,站立于人类合作、相互依赖、共同发展、共享人类智慧,共同创建新人类的基点,与时俱进,构建中西融合的人类共同价值观体系。杜威在指出中国国民道德二大缺点的时候,也同时建议:“今日欲补此缺憾,惟在青年之学生诸君,能于学校内力行自治,不生意见。习惯成为自然,则将来出任社会事务,自能为人信用,自不至有倾轧之恶习。”
“立德树人”。人性的改易非一朝一夕,“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从心理意识的底层来变革社会传统的陋习,变更已经潜意识化的心智模式,让规则成为正道,教育承担着艰难的使命。通过教育,培养新一代人现代的思想道德观念,现代的文化心理,现代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社会诚信、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的现代公民,从而达到改造传统社会的目的。社会的规则用“法”来维护,教育对社会规则的贡献在于培养“守规则的人”。
二、现代公民文化心理培育的理念与内涵
改革开放三十年,物质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传统的价值观亦受到冲击,潜规则凌驾于真正规则之上,而基于现代文明的价值观尚在形成之中。今天学校里的学生,明天就是社会的公民,因此立于人类社会和谐永续发展的视角,从人类优秀文化中萃取精华作为“现代公民”的基本品质,诸如善良、诚实、自由、平等、自主、尊重、同情(爱)、公正、勇敢、智慧、勤劳、合作、创新,以及民主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并以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之,使之在心理层面淀积现代文化的印迹。具备这样品质的公民谓之“现代公民”,培养这样的公民的教育谓之“现代公民教育”。
现代公民文化心理培育的目的在于“以平等为基础的人的解放,发展个性的智能,并让全体成员养成信守旨在使人类延续、发展及和谐的人类活动的共同规则的习惯”。为达此目的,现代公民教育需构建三重基本的价值追求。 (一)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诚信基于契约,诚实出自心灵;制度基于社会,“善德”源自教育。培养具有善良人性之光的每一个个体,才能造就具有美德的公民群体,教育正是通过对学校每一个未来的个体“公民”的培养,来实现社会的健康与和谐,来推动人类的永续发展。“善德”承载着人类共同的优秀文化内涵,承载着社会的责任、使命和正义。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互为表里。
(二)个性发展,适性教育
教育的本质是学习,是成长,是成为人。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怀个体生命,让学习成为内在的需要与渴求,在努力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价值。教育的过程是以学习为中心的共同体的互动合作发展过程。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自立的能力,促进人的主动发展,培养身心和谐的现代公民。
(三)文化立校,创新育人
教育承载文化心理变革的使命。文化的根沉淀在人的心理,惟有教育,使人做新的生长,使人性静悄悄地改变。未来的社会,是目前学校里的学生的社会,目前学校里的儿童、少年的样子,就是未来的社会的样子。现在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方法、过程潜移默化着未来公民的文化心理状态,文化心理状态最终融汇成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文化心理底蕴。教育不仅有传递文化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它有创新文化的功能。
三、现代公民文化心理培育的路径
培养现代公民,不仅仅是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是文化心理和思维模式的变换与更新,其核心是“人性教育”。教育是不断的生长,身心生长、知识能力生长、品质生长,因此现代公民的养成贯通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而非单纯的德育或学科教育可以达到目的。
(一)设计环境——夯实文化心理培育的基础
品德、知识、能力、文化素养等等都不能像物质一样在生命体中插入或取出,这些因素对生命体的作用依赖于环境,教育的第一步也是设置环境。“正人心”需“敦风俗”,“社会环境无意识地、不设任何目的地发挥着教育和塑造的影响。”[5]学校当然应设计为能正确地塑造其成员的品质与行为的典型环境。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平等的精神,学校首先应成为一个平等的“社区”。同情、怜悯、慈爱、互助是人的天性,学校则不能成为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血腥的竞技场,学校是一个认识自然法则的地方,但不是一个演绎、习染自然法则的场所,这是人类文明与进步之所在。文化环境不变,则文化心理习性不能变,精神亦不会变。文化环境的设计是教育环境设计的核心。
(二)教什么——核心价值练就文化心理的底色
这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而又最混沌的问题。教育内容是将受教育者引到既定目标的载体,对受教育者产生直接的影响,长期浸润于某种教育内容之中,即便教育内容与兴趣相左,久而久之亦必受其染,所谓“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入芝兰之室,久而自香”。“无意识”左右着人的心灵,而这种无意识或那些不经思索的习惯、动作正是形成于日常的生活、交际、学习之中——生活圈决定你的视野,也决定着你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一旦长期地被“灌输”了某种模式成为习惯定势之后,要再客观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就很难。学校教育的“生活圈”以及其所提供的素材就是教育内容,现代公民教育需有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并且必须明确内容的选择是以核心价值主导为前提而不是以利益主导为基础。
(三)怎么教——编织通向文化心理的桥梁
这是教育学最花费笔墨的地方,教育心理学也似乎因此而存在,“怎么教”承担着教育工作的全过程,教育实践都融在这三个字里面。文明,需用文明的方法来传播,这是教育实践的前提;遵循科学的教育方法,还须遵从民主的生活方式。遵守教育规律,善于从学生未成熟的爱好中看到发展的兴趣,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注重学生价值观念的养成,重视生命教育;构建以学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教会学生学习;构建开放式师生互动与对话课堂,培养学生质疑、探询、反思、创造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自己内在的发展需求和动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校是未来的社会,社会是今天的学校,学校与社区互动,在生活中教育,在教育中生长,构建以自主管理为基础的成长共同体。
(四)谁来教——树立文化容纳的心理自信
古人择师而教,《学记》有云:“择师不可不慎”,教师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先具有“现代公民”的理念,何以培养具有“现代公民”品质的学生;教师不是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何以培养具有“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公民;教师无“诚信”,何以教学生“诚信”。“师道正则善人多,善人多则……天下治”,优良的公民须先得有优秀的人才为师。有了优秀的人才为师,所谓“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将因有“大智慧”而有“新创造”,此其一。其二,现代公民教育是要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的教育,他们需要在一种新的环境中生长。环境是现代公民的“习染之师”,家庭、社区、学校生活或与其生活、活动相关的共同体均是影响其潜意识的“无形之师”。为此,就现实而言“敦风俗”、“正师道”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邱旭光,邓叶丽. 改造文化心理:变更社会潜规则的教育探索[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2(5):61-62.
[2] 杜威著,袁刚,孙家祥. 民治主义与现代社会——杜威在华讲演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9.
[3] [美]亚瑟·亨·史密斯. 海外看中国[M]. 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212,215.
[4] [美]约翰·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M]. 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3.
Abstract: For thirty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material culture has obtained great progress, traditional values have been impacted as well, the unspoken rules stand above the rulesbased ones, however, the values based on modern civilization are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forming. The students in school today will be citizens of society tomorrow. Therefo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human society, "essential qualities of modern citizens" should be extracted from the human outstanding cultural essences, such as kindness, honesty, freedom, equality, independence, respect and compassion (love), justice, courage, wisdom, industry, cooperation, innovation, the spirit of democracy, and the attitude of science, which should be trained by scientific methods of education, so as to reach the deposition of modern cultural imprinting in the psychological level. It is not only a fundamental path to cultivate modern citizens, but also a foundation to build modern society and cultivate modern culture.
Keywords: modern citizen; cultural psychology; value; idea; path; cultivation
(责任编辑: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