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读写联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ze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中的练笔要在深入关联中强化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在深入链接中强化写作策略的体悟与接纳。教师要做到读写对应,以学生理解的视角指导练笔;触类旁通,以联系未知的情境指导练笔;认知共振,以生发情感的通道指导练笔。
  [关键词]练笔指导;新视角;读写联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7-0070-01
  课堂练笔是深化文本理解、提升学生语用实践能力的重要策略。但在教学实践中,很多练笔的设计、指导都存在读写分离的现象,形成了对练笔效益的制约。我们应强化课堂练笔在表达方式与内容情感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深入链接中获取对知识、经验和方法之间的个性化表达,灵活地将阅读所得转化为练笔实践中的策略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语用表达能力。
  一、读写对应,以学生理解的视角指导练笔
  课堂练笔一个显著性的标志就是要将文本所读与学生的实践所写从内容到形式进行有机统一,并在文本阅读中提供认知模板。学生在练笔过程中所遭遇的每个问题、困惑,都可以从文本阅读中探寻到解决的方法,从而在一一对应的联系中,真正解决练笔障碍。
  如《金蝉脱壳》一文中对脱壳过程的描写,教师就采取了三个环节来教学:首先,教师以表示先后顺序的“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指导学生感受、梳理这一过程的层次与结构;其次,利用图文对照的方式帮助学生概括脱壳过程中的基本动作,在有序表达的基础上丰富表达内容;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哪里是最奇特动人的,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精妙。而在此基础上,教师播放了小鸡出壳的视频,要求学生尝试写一段类似的文字。如何进行指导呢?教师在一一對应的思想下,指导学生运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规划整段文字的层次结构,再相应地补充小鸡出壳的前后动作,最后在遣词造句之时,关注自身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体验融入表达实际中,从而引导学生顺利完成练笔。
  在这样的过程中,阅读与写作之间高度匹配,学生在从读到写的过程中获取了新策略、新方法,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方法的实践运用。
  二、触类旁通,以联系未知的情境指导练笔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悟、掌握了相关的写作方法,而后与自身原始的认知结构进行深入整合,促进了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而在这一过程中,新策略运用的语境与教材课文中的语境并不完全一致,学生难以从教材中求得现成的方法来解决练笔中所遇到的困难。这就意味着读与写之间的关联更深,需要教师有效、得当地引导才能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参与。
  如《爱之链》作为一篇小说,作者在开头环境描写中借助人物的视角选择了寒风、雪花、破旧汽车等元素,有效衬托了乔伊因为失业的悲凉心境。教学这一环境描写时,教师以凸显人物心境、紧扣情感遣词造句作为指导要点。相应的,教师也设计了变换环境续写的练笔,以“乔伊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开头,点明此处所要展现的情感与文章开头的完全不同。这种反向链接的方式,重新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认知空间。但文末的“乔伊醒来”又规定了其所处的环境是自己的房间,这又对学生的视阈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房间中的摆设、物件、装饰等角度出发,营造出贫困但不杂乱的环境氛围,并借助灯火、炉火等具有象征性的事物,映衬乔伊内心对生活的憧憬。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紧扣学生在练笔过程中出现的未知点进行深入研读,在教材文本的解读与探寻过程中,实现了情境运用的扩展与迁移,为学生的课堂练笔扫除了障碍。
  三、认知共振,以生发情感的通道指导练笔
  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实践练笔时,应将文本作为熏染学生内在情感的有效载体。教师需要深入考量:学生涌动的情感应该达到怎样的程度,从感情奔涌到言语表达之间的断层又该如何弥补。只有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情感型练笔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如《虎门销烟》的课后练习4中要求学生以“我站在林则徐塑像前”为题,写一段话。指导练笔时,教师应该强化课堂练笔与课文事件、人物、情境的联系。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感受虎门销烟的场面壮观、数量之大,并拓展必要的资料,让学生感受林则徐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感受其高尚的人格。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领学生对林则徐的塑像进行深入观察,紧扣人物的眼神、表情、身姿,尝试着与文本中的事件、人物的言行进行整合,在联想之下将自己的感触与思考表达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在练笔之时就会变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
  总之,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不能止步于表面,而要在深入关联之中强化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联系,在深入链接中强化写作策略的体悟与悦纳,为学生的语言使用奠定基础。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三年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是学生从写话到习作过渡的至关重要的阶段。在教学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与发现”习作时,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通过习作例文的前置、穿插和后置,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探究方法、揣摩习作语言,使学生习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例文;统编教材;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摘要]随着互联网 时代的到来,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育信息化研究备受瞩目,课前和课中结合,线上和线下混合式学习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最大优势,不是显性的因材施教,知识的习得,而是隐性的学生深度思维的发展,学习力的提升。以一篇习作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为例,从课前找准微课的融合点,课中串起学习单这条线,直奔教学目标这个面,以点、线、面三位一体结合为策略,谈一谈翻转课堂教学中学生深度思维
[摘 要]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对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要重视朗读指导,培养他们的朗读习惯和朗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个人读、小组读、比赛读,课内朗读和课外朗读相结合等方式,让学生认识文本、走进文本、享受文本,让孩子爱上阅读。  [关键词]朗读指导;一年级;阅读;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
[摘 要]自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用”以来,阅读教学开始积极践行表达本位的理念,即在教学中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和作者的写作策略,借以丰富学生的写作方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就需要从文本的体裁入手,遵循文体独有的创作特点,积极开展学生的语用实践训练。提出要循序渐进,在解构思维下把握人物的语言价值;类比辨析,在聚合考量下感知作者的表达构思;统整联系,在理性思维下体验文本的表达秘
[摘 要]“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教学该内容,借助亲子共读记录单进行导读的方式开展阅读实践,并在课堂上反馈指导,加强阅读,助力儿童爱上阅读,快乐成长。  [关键词]亲子共读;记录单;阅读;成长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2-0074-02  “和大人一起读”是部编教材“语文园地”中新设的栏目,倡导学
[摘 要]统编教材是以语文要素进行单元编排的。落实语文要素需要以单元教学为主线,进行系统组合、递进学习。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为例,实施单元要素递进学习的具体策略为:找准着力点,系统规划递进学习;绘制线路图,逐步实施递进学习;优化细节处,主动压实递进学习。  [关键词]统编教材;单元要素;递进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时,教师围绕文本做文章,深度解析文本内涵,链接文本语境,探索文本意象,展开文本活动,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体验中形成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要建立文本和生本融合意识,成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全面塑造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紧贴生活  统编版语文教材相较于以往的教材来说,对于口语交际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口语交际训
[摘 要]低年段看图写话是小学生作文的根基。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看图写话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性指导,要让学生在看图写话中做到会看、会想、会说、会写。同时注重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关键词]看图写话;会看;会想;会说;会写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3-0093-01
[摘 要]为思考而教学是优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就是赐予他们成长的力量。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物化学生的思维图式、思维过程;同时,将学生的认知过程进行展开与呈现,便于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干预,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提高。思维导图在促进学生语言图式、内容图式、结构图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思维图式 灵性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摘 要]准确把握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素养体系,重视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反复重现知识和能力,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经之路。语文教师应当研究不同类型课堂的特点以及教学策略,夯实自身的文化底蕴并以之感染和引导学生,方能用好统编教材,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观摩活动;统编教材;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