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以往只从育的形式和结果讨论教育的公益性,本文主要从教育的过程中讨论教育的公益性,即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平等地对待学生,以保障教育的公益性。教师平等对待学生包括三个方面:“有教无类”的课堂教学、“一视同仁”的评价学生、“爱无差等”的师生关系三条原则。
【关键词】教育公益性 平等
教育公益性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平等,即教师要平等地一视同仁对待学生。
一、教育过程公益性的理论依据
首先,教师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公益性的内存要求。平等是教育公益性追求的最终社会目标之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而且平等享有社会教育资源。教育平等的目标应当定位于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在受教育的条件、年限、基本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教育平等的最终目标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向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使其天赋得以充分发展的教育机会,也就是取得学业成功机会的相同。
其次,教师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公益性的动态要求。我们把教育看成一个从提供到产生结果的动态过程,整个过程包括教育的提供、教育的过程以及教育的结果三部分。这样就产生了与教育的提供相关的公益性问题;与教育的进行相关的公益性问题;与教育的结果相关的公益性问题。以往,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有两套逻辑:其一是从教育的客观属性出发,这种理解不看教育的提供形式,也不看是什么年代的教育,只要教育存在,其公益性就存在;二是从教育的社会属性出发来理解教育的公益性,教育的提供形式来考虑的。其实,教育过程公益性问题还应涉及教育质量及教育公平等问题,教师在施教的过程当中,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给予每位学生以充分的关注,以体现教育进行当中的公益性。
二、教师平等对待学生的原则
(一) “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
“有教无类”是我国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其中教即教育,类即等级、类别,包括高等级的贵族或低等级的贫民,亦指各行各业的人。连贯起来,其含义就是不分贵族贫民、不分行业类别、不分华夏夷狄都有接受教育的资格。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的对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期望以及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否平等,是教师公正平等观的关键。
(二)“一视同仁”的评价原则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其成绩优劣或其他因素,带有感情地评价。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由于常常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尤其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别。首先感情中立原则,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来评价学生,应当理智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行为遵循感情中立原则,客观地评价他们的行为,不偏袒不偏爱。一视同仁,意味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受外在利益的影响不平等地对待学生。
只有在感情中立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行为,不伤害学生的尊严,才能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使学生看到优缺点,才能使学生感受教师的公正德性,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使教育活动事半功倍地顺利进行。
(三)“爱无差等”的原则
在传统“师道尊严”观念下,教师被赋予一种高高在上的色彩,教师与学生是主体和客体关系,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然而随着个体主体性的高扬,学生与教师之间主体间性关系,即师生之间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往往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个体,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情不能平等地与每个个体良好沟通。
“爱无差等”的平等师生关系思想首先意味着教师将学生看成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个学生。在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强调儿童不仅仅是被保护对象,而且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权利”。因此,将儿童视为平等的人格主体予以尊重是当今世界的普遍性要求之一。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与学的关系既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将自己的爱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晓霞.论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39.
[2]俞万祥.谈教育的公益性、社会性和崇高性——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的谈话》和体会[J].基础教育研究,2001(4):10.
[3]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J].求是杂志,2005(14):48.
[4]郭元祥.论师生关系的实质[J].江苏教育研究,1998(4).
[5]王宏.师德建设中的教育公正[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
[6]唐育林.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J].湖南教育,1997(11).
[7]刘俊策,徐会荣. 论树立教师公正的教育观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1).
【关键词】教育公益性 平等
教育公益性的重要价值取向是平等,即教师要平等地一视同仁对待学生。
一、教育过程公益性的理论依据
首先,教师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公益性的内存要求。平等是教育公益性追求的最终社会目标之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有而且平等享有社会教育资源。教育平等的目标应当定位于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均等,在受教育的条件、年限、基本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中平等地对待全体学生。教育平等的最终目标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向每个社会成员提供使其天赋得以充分发展的教育机会,也就是取得学业成功机会的相同。
其次,教师平等对待学生是教育公益性的动态要求。我们把教育看成一个从提供到产生结果的动态过程,整个过程包括教育的提供、教育的过程以及教育的结果三部分。这样就产生了与教育的提供相关的公益性问题;与教育的进行相关的公益性问题;与教育的结果相关的公益性问题。以往,对教育公益性的理解有两套逻辑:其一是从教育的客观属性出发,这种理解不看教育的提供形式,也不看是什么年代的教育,只要教育存在,其公益性就存在;二是从教育的社会属性出发来理解教育的公益性,教育的提供形式来考虑的。其实,教育过程公益性问题还应涉及教育质量及教育公平等问题,教师在施教的过程当中,必须一视同仁,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给予每位学生以充分的关注,以体现教育进行当中的公益性。
二、教师平等对待学生的原则
(一) “有教无类”的教学原则
“有教无类”是我国古代孔子的“有教无类”见于《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有教无类”。其中教即教育,类即等级、类别,包括高等级的贵族或低等级的贫民,亦指各行各业的人。连贯起来,其含义就是不分贵族贫民、不分行业类别、不分华夏夷狄都有接受教育的资格。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否给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养程度不同的学生以平等的对待,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期望以及教师给予学生的“学习机会”是否平等,是教师公正平等观的关键。
(二)“一视同仁”的评价原则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其成绩优劣或其他因素,带有感情地评价。在评价学生的时候,由于常常戴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尤其对待成绩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之间的差别。首先感情中立原则,教师不能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来评价学生,应当理智客观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行为遵循感情中立原则,客观地评价他们的行为,不偏袒不偏爱。一视同仁,意味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受外在利益的影响不平等地对待学生。
只有在感情中立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的基础上,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行为,不伤害学生的尊严,才能真正起到评价的作用,使学生看到优缺点,才能使学生感受教师的公正德性,树立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使教育活动事半功倍地顺利进行。
(三)“爱无差等”的原则
在传统“师道尊严”观念下,教师被赋予一种高高在上的色彩,教师与学生是主体和客体关系,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然而随着个体主体性的高扬,学生与教师之间主体间性关系,即师生之间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但是由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往往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个体,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情不能平等地与每个个体良好沟通。
“爱无差等”的平等师生关系思想首先意味着教师将学生看成是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每一个学生。在1989年联合国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强调儿童不仅仅是被保护对象,而且是积极和创造性的“权利主体”,拥有“包括生存、发展和充分参与社会、文化、教育生活以及他们个人成长与福利所必需的其他活动的权利”。因此,将儿童视为平等的人格主体予以尊重是当今世界的普遍性要求之一。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教与学的关系既是一种制度性的授受关系,也是一种人格上完全平等的人际关系,将自己的爱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参考文献】
[1]杨晓霞.论教育公益性与产业性关系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39.
[2]俞万祥.谈教育的公益性、社会性和崇高性——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的谈话》和体会[J].基础教育研究,2001(4):10.
[3]张维平.维护教育的公益性[J].求是杂志,2005(14):48.
[4]郭元祥.论师生关系的实质[J].江苏教育研究,1998(4).
[5]王宏.师德建设中的教育公正[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1) .
[6]唐育林.教师应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J].湖南教育,1997(11).
[7]刘俊策,徐会荣. 论树立教师公正的教育观念[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