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物联网时代的日常生活

来源 :理论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3637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对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时代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的介绍和从哲学角度对物联网的“物”以及日常生活的哲学释义的叙述,从而对新时代社会生产力进步带来的变革下的日常生活进行反思。我们必须能够正视当下日常生活领域中的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者和谐。
  【关键词】物联网;物;日常生活
  1.物联网时代的科学内涵
  物联网概念源头公认的是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 1999 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A uto —ID Labs)提出的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国外学者对于物联网的定义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 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对于物联网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也有明晰的框架 :“狭义的物联网是指连接物品到物品的网络, 实现物品的智能转化识别和管理;广义的物联网则是可以看做是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将一切事物数字化 、网络化。物联网的三大关键技术:传感器技术、RFID 标签、,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
  2.物联网时代的哲学释义
  2.1关于“物”的哲学释义
  “物” 就是“与意识相对的一切可感知的客观实在东西。一切主体活动的客观对象 。”“物”与“物质” 不同 ,“物”和“物资”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就像苹果和水果的关系一样。依据西方哲学的传统,人类对于世界的唯物主义认识肇端于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阶段。作为古代素朴唯物主义的早期代表,这些自然哲学家不但认为整个世界是由一种或几种自然元素构成,而且还认为这些自然元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和转化的关系,即“万物兼在流动着、变化着、不断产生和灭亡 的 过 程 之 中”。20世纪初,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辨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础上对物质概念做出了进一步概括“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个哲学上的本体论概念, 泛指除精神之外的宇宙中的一切存在, 物质对应的是精神。作为物质有的与人发生联系, 有的还在人的意识之外 。而“物” 是同人发生联系的、进入人类视线的物质 , 换句话 , 物质进入人的生存活动中则成为“物” 。因此, 物是相对于人的概念 ,物是人所需要的物质,人的生存是不断把物质变为物的过程。没有人也就不存在物。
  2.2物联网与物的关系
  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实体,而实体或本体的问题是关于本质、共相和个体事物的问题。因此,在这里的本体论研究就是探讨本质与现象、共相与殊相、一般与个别等的关系。物联网技术的本体论研究的核心是要探讨物联网技术得以实现的形而上的依据。其中涉及两个概念:一是“物质”(matter);二是“物”(thing)。对于物联网之“物”,“物联网技术之‘物’的层面既包括天然自然物,如山川、河流、动物、植物等,也包括人工自然物——即人类创造的诸多物质成果。物联网是自然与人工双重构架下形成的物的集群与组合。”对于物质,有必要做进一步探讨。“物质”(matter)是个哲学本体论概念,泛指除精神之外的宇宙中的一切存在,物质对应的是精神。“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的物质定义,将客观实在性作为物质的唯一特性,将哲学概念的物质与自然科学领域的物质结构与具体物物质形态的“物”(thing)。
  “物质与物这两个概念各有其内涵,是同一系列的概念,但不是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物是形式因、质料因、目的因与动力因的组合。在这个层面上,物质与物就具有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物联网技术范畴的物质既包括可见之物,也包括虚拟实在本身。由于网络空间的拓展,对现实与虚拟问题的认识是长期而持续的。物联网技术的哲学研究自然也少不了对“虚拟”与“现实”的关注和聚焦。在大数据时代,由海量的信息形成的诸多数据库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必然存在于现实之中,但其存在形式是通过网络载体而实现的,是虚拟的。“数字信息交流方式在使人类进入信息交流的自由王国的同时,对人类社会原有的信息交流秩序形成了冲击,也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信息科学范式之于各个领域的渗透,新时代的信息哲学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同时,又揭示出信息所具有的不同于物质的独特存在方式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世界的物质和信息二重化存在的观点。五是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及其纠缠理论的猜想,对辩证唯物主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了质疑。如信息、量子等存在形态纳入了物质的范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维度。
  3.日常生活的哲学释义
  3.1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马克思哲学语境下的生活作为对“现实的人的生活”的科学抽象 ,既包含日常生活也包含非日常生活。在此, 日常生活的微观基础性与非日常生活的宏观总体性 、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性与个体生活的现实“自在性”是内在统一的。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日常生活是构成“世界的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 , 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微观根基。相对于社会 、国家等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是个以“个人”为主体、家庭为单位、个人生存与发展为价值目标的个体生存活动领域 。日常生活是由日常经济交往、人际交往、文化交往等关系构成的动态过程。日常生活领域是个体生命关系、婚姻关系、家庭关系、交际关系之形成与重复、变迁与重构、延续与创新的基本场所,是现实的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实际发源地 ,是非日常生活领域赖以发生、存在、展开的前提与基础。
  日常生活的定义可以概括为“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 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 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 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在人类的生活世界中, “日常生活”主要是指“同个体生命的延续, 即个体生存直接相关, 它是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与之相对的, 是作为“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 它是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的“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饮食男女等行为, 而文化艺术、政治经济、宗教、革命等精神社会层面的活动则被划入非日常生活的范围。中国逐渐进入“以消费促进生产”的社会形态, “日常生活”的地位和重要性随之提高。如果说在“生产”唱主角的以往社会里人们更注重由工作、信仰等内容组成的“非日常生活”的话, 那么在“消费”挑大梁的今天, 人们更倾心的则是由休闲时间、个人享乐等内容组成的“日常生活”。   马克思认为脱离生活实践的纯思辨哲学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和诱惑性,“那些主要不是干预生活本身,而是从事抽象真理的研究的职业,对于还没有坚定原则和牢固、不可动摇的信念的青年是危险的”。“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生活。”“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历史地看,生活过程表现为“现实的生活生产”、“个人的全部活生生的感性活动。”“生活既不是一个自明的概念,也不是直观的经验现实,而是一个需要在哲学概念自我批判过程中才能读懂的现实。”
  3.2物联网时代的日常生活
  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演变,其生活方式本身也相应地发生变化,马克思说: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马克思指出,生产物质的生活方式本身就是人类历史发生发展的首要活动,其内容涉及生活所需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如今,人们受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将“消费至上”内化为人生的最高价值,消费不再是满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必然需要,而是受资本植入影响,被广告、各种营销手段所催生出来的,以追求无限膨胀的欲望和享乐为目的的非理性需要。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盲目浪费型消费、炫耀性的符号消费、网络控制型消费等异化消费方式,既浪费资源并加剧生态危机,同时也是对人类理性尊严的伤害和背。
  就拿我们学生群体的的日常生活举例来说,除了教学楼、宿舍、食堂、我们比起以前的三点一线还多了一个“菜鸟驿站”。我们日常在各个网购平台上下单的包裹都会送到那里,收到提货码后再去领取。通过购物平台下单已经成为我们采集生活用品和各种心仪物件的主要途径,甚至在实体店铺选购时,我们也会打开手机购物平台APP,就算在实物在眼前,我们有时也还是会在手机下单。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批判支配人类命运的“商品拜物教”思想,指出商品将劳动的社会属性置换为劳动产品的物质属性,进而把反映劳动与生产者关系的社会属性还原为与生产者无关的物与物之间的异化社会关系。基于此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说明,人们自身劳动的社会性质转变为商品的物的性质,人们的社会关系不再是单纯的人与人的关系,而是被扭曲、被颠倒的,处于他们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 ,同样 ,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 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 ,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 ,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 …大体说来 ,亚细亚的 、古代 的 、封建 的和现代资产阶级 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 ,不在于生产什么 ,而在于怎样生产 ,用什么劳动资料生 产 。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 ,而且是劳动借 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 。”
  唯物史观意义上的“日常生活”, 其首次出现是在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在本书中他们突出地强调日常生活领域是人类社会真正的历史领域。据此, 他们深刻地批判了以往历史观把日常生活排除在理论视域之外,将之“非历史化”的历史唯心主义症候,从思维方式上深刻指出了唯心史观形成的认识论渊源,总体地呈现出马克思日常生活观的理论框架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以往历史理论对日常生活的漠视时指出:“迄今为止的一切历史观不是完全忽视了历史的这一现实基础 ,就是把它仅仅看成与历史过程没有任何联系的附带因素。因此,历史总是遵照在它之外的某种尺度来编写的;现实的生活生产被看成是某种非历史的东西,而历史的东西则则被看成是某种脱离日常生活的东西 ,某种处于世界之外和超乎世界之上的东西。这样 ,就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 ,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揭示日常生活为全部人类历史提供世俗的基础 ,是马克思历史观的一个新贡献 。
  马克思认为过度消费的本质在于把人的本质规定性异化为某种欲望无度的、任意的、奇想的实现。马克思曾揭示资本的本性: “第一,要求扩大现有的消费量;第二,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范围,以便造成新的需要; 第三,要求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马克思关于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论基础的哲学反思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异化状况的批判; 二是对人的未来生活方式的解放与重构。马克思指出,超越个体生活所需的必要限度必然造成自然生存的对立面,如奢侈等。
  4.结语
  科学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革是巨大的,给作为历史变迁的基本点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在面对新的生活方式给我们冲击时,要做到理性的面对就要理顺其中的关系,坚持对生活本质的理解。坚持看清资本运作的本质。整体上说来,解决一系列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中的新问题、新矛盾, 其共同的价值指向则是使社会更为和谐与健康地发展。所以随着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主要愿景和主要矛盾时,我们必须能够正视当下日常生活领域中关于物的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三者和谐。
  参考文献
  [1]孙其博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N].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2]孟勋.物联网技术综述[J].中国科技信息, 2018(23).46~47
  [3]王保云.物联网研究综述[J] .电子測量与仪器学报, 2009(12).
  [4]冯契等编.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573.
  [5]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林德宏.物质精神二象性[M]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67.
  [8]王治东.物联网技术的哲学释义[J].技术哲学与工程哲学, 2010(12).37~41
  [9]《列宁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89。
  [10]林德宏.物质精神二象性[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67
  [11]吴志荣、胡振华.虚拟与现实:数字信息交流研究[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9 年版,1~2.
  [12]曹瑜.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形而上学(后)现代性的超越之镜[J] .教学与研究, 2018(4)36~44.
  [13]王福民.论马克思哲学的日常生活维度及其当代价值[J] .教学与研究, 2008(5)28~35.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 人民出版社, 1972.
  [15]张贞.从日常生活哲学角度谈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态及其和谐构建[J].理论月刊,2008(2).
  [16]尹鹏等.物联网在生活当中的应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8(24).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56 年,458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77~78.
  [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591~592。
  [20]刘怀玉.日常生活批判:走向微观具体存在论的哲学[N],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5.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5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年,210 .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1 卷)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年,79 .
其他文献
【摘 要】公益诉讼检察对我国的国家体系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公益诉讼检察制度正式确立以后,能够满足我国对于国家治理层面的相关要求,并且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所领导下的法律制度的优越性。本文首先阐述公益诉讼检察制度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公益诉讼检察制度的具体定位,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国家治理;公益诉讼检察;公益诉讼;法律制度  引言  我国的法律法规有其自身的特色,公益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因此对于蔬菜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温室大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是提升果品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温室大棚蔬菜种植中的管理技术和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意在通过科学完备的发展策略,提高温室大棚的产品质量,促进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增长。  【关键词】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创新  引言  我国具有温室大棚种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高校中违法违纪行为时有爆出,民主决策落实不到位、管理运行粗放、经费使用效率有待提升等风险阻碍甚至损害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毋庸置疑,这是高校内部控制的设计与运行存在一定缺陷、亟待优化的表现,也是高校加强内控建设与评价、提升内控水平的内在动力。优化高校内部控制的核心工作之一,是抓紧构建科学、适用的内部控制评价机制,以保证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实和随着环境改变持续优化,也是实现全面从
期刊
要】我国正在改革开放奔小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新时期下,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科研工作的水平也需要更上一层楼,农业的发展需要稳中求进,人民的生活质量需要不断地提升等。这些都是我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需要努力实现的目标。为了能够实现这些目标,各行各业都在勤恳地工作,希望能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统计理论在许多行业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例如,经济、会计、IT、管理、制造等都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几年社会教育的改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都有了很大的调整。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专业性以及研究的深度也都有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这一调整不仅给新的专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方向,还给新专业带来了更多得挑战。对此,本文针对学科调整背景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机遇与发展进行一系列的分析。  【关键词】人文地理;城乡规划;机遇;发展;分析  引言  众所周知,城市规划这一专业在近几十年前就已经设立
期刊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城市道路交通是否拥堵受路网中各交叉口的制约,据有关资料统计,车辆在城市中的行程时间约有1/3耗费在交叉口。因此,在有限的空间、经济和环境条件制约下,如何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关键,交通信号系统作为控制城市路网节点的重要设施,对解决交通拥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期刊
【摘 要】铝制品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通常铝制品的制备工艺是电解制铝,电解制铝是铝生产技术手段中最优秀的应用手段。但是随着能源成本的不断提升,其制铝原材料原始矿料的开采人力成本的增加,使得高能耗的电解铝工艺不复以前的竞争优势,铝的生产制造出现了新的危机。本文通过对电解铝过程中电气设备的分析研究,致力于为制备铝的过程提供有效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电解铝;电气设备;节能;措施  引言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生态环境建设也是人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建设美丽的生态环境,需要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环保意识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和建设。所以,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政府、企业等相关的部门应当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责任,才有利于促进环境的保护,有利于美好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环境保护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绿色生态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生
期刊
【摘 要】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本文通过对中国粮食安全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探索保证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途径,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粮食安全;问题成因;对策  1.中国粮食安全现状与问题  1.1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基本满足人民粮食需求  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相关农业政策,有效地稳定了我国粮食生产产量,增加了我国粮食自给比率,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为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以及居民安全用水需求,供水企业既要加强供水管网管理工作,还要将提升供水运行综合效能作为目标。本文对城市供水管网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阐述了城市供水管网管理的重要性,然后指出了当前城市供水管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缺乏长远规划、信息化建设滞后、管网存在漏损和被破坏风险等,最后围绕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市供水;管网管理;运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