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之长,孩子非得拥有么?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ng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事由:上艺术班的孩子负气出走
  杨琴是个乖巧听话的好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已是城里小有名气的明星了。
  杨琴的从艺之路源于妈妈为她报了现代舞学习班,从前文静的她慢慢爱上了唱歌跳舞,每到周末都会主动催促妈妈送她去兴趣班,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孩子的努力没有白费,首次参赛就在市少儿歌舞比赛中夺得了铜奖。
  没想到,杨琴在最近一次比赛中,因为准备不充分,演砸了,没能进入复赛。失利后,杨琴对练习歌舞的兴趣一下子跌落到了冰点,渐渐不肯去上兴趣班了,每次都哭闹得厉害,去了也不用心学。为此,老师劝杨琴妈妈让孩子退学,等她情绪好转以后再说。但妈妈不同意,成功之路哪有一帆风顺的,受点挫折就不坚持怎么行?于是,妈妈又替杨琴报了提高班,强迫她继续训练。可不管父母如何威胁利诱,杨琴就是不肯上课。气急中,妈妈狠狠地责骂了女儿一顿,没想到,一向乖巧的杨琴竟离家出走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妈妈总算找到了杨琴,她苦口婆心地劝导女儿说:“没有一技之长,将来上学、就业,就少了条成功的捷径,妈妈不能因为一时心软,把你的一生都给毁了啊!”
  
  疑问:没有一技之长,真的会被社会淘汰吗?
  随着电视台众多少儿才艺节目的推出,大量有一技之长的孩子走秀上场,再加上众多钢琴神童、舞蹈天才、歌唱童星坦顺星途的光环作用,如今的家长越来越注重培育孩子的一技之长。于是,每到假期,各种培训班、兴趣班都让孩子忙个不停,家长唯恐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抱着绝不让他们“虚度光阴”的坚定信念,领着孩子奔走于各大兴趣班之间。
  但是,儿童心理研究表明,孩子的自主性发展是随着成长慢慢建立和形成的,他们从开始对社会活动感兴趣,到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爱好方向和交往群体,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非后天生强加硬塞的。因为孩子对世界的种种探索行为需要充分的空间和时间,很多时候,孩子才艺技能上的“退步”或者兴趣爱好的“降温”,不仅是一种休息缓冲,也是一种能量储备,更是一种选择思考。此时,家长过多安排和干涉,反而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致使其出现逆反、对抗、逃避等负面心理。
  放眼大千世界,并非人人都具备非凡才艺,个个都拥有一技之长,积极进取、善良朴实的普通人还是占多数的,他们不具备顶尖才艺,却同样能够通过自食其力获得美好未来。因此,家长应该尽量以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和兴趣爱好,不要期望不当,盲目施压,这只会让孩子的童年留下遗憾,最终耽误了成长。
  建议:科学地让孩子学到一技之长
  设身处地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生理心理各方面不太成熟,其兴趣时刻会发生改变。当孩子的兴趣随着年龄增长出现偏移时,家长应适当给予参考性的建议,督促其选择真正合适自己发展的爱好。当孩子的选择与父母的期望相矛盾时,应当遵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基本原则,毕竟只有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技艺,孩子才会专心学习。
  对兴趣爱好不可盲目求“速成”。若孩子的确对某一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试着创造机会进行培养。但父母不能把孩子往兴趣班一送了事,而应该多从孩子的特点给予辅导,同时要注意适时引导,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当孩子的兴趣出现转移时,责备不但于事无补,甚至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不如给孩子相应的自主权,依据个人兴趣的转变取舍。
  摆正学习与兴趣技艺的位置。对于孩子来说,多学习一门技艺当然是好事,但孩子的主要任务还是读书和掌握知识,不能因为盲目的技艺培训荒废了学业,毕竟,郎朗式的成功之路不可复制。孩子对世界的了解、对生活的认知,都是一个学习、接触、了解、积累的渐进过程。其中,课本知识最能让他们方便快捷地了解社会,掌握生存的本领,懂得生活的意义。
  合理安排时间。家长不能为了让孩子学习一技之长,把孩子课堂之外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每天像上了弦一样,这样的心态学什么都不会好。此外,当孩子产生逆反情绪时,威逼利诱或赶鸭子上架都是徒劳的,孩子内因转变不过来,对成长自然有弊无利。所以,家长应该明白地告诉孩子,能掌握一技之长自然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修养,有积极快乐面对生活的心态。
  总之,在成长路上,孩子在学习上不能放松,在兴趣发展方面也不可缺少,唯有如此,他们才能既不“虚度光阴”,又觉得生活充满快乐和有意义。
其他文献
在年轻妈妈中,西式烘焙日益流行;妈妈们热衷于做出各式各样的饼干、蛋糕、甜点来犒赏孩子。  从亲子关系的角度,自然值得提倡;但从健康的角度,却要打个折扣了:玩过烘焙的妈妈都知道,要想东西好吃,糖、奶油等可要往里放不少。  为什么不改用酵母蒸馒头呢?既能和宝宝一起增进感情,又能为健康加油,最妙的是,它需要的工具和原料都非常简单,价格更是便宜。  酵母特有益,尤其对孩子  酵母是一种真核单细胞微生物,具
儿子在幼儿园上画画兴趣班。  一天上午,小朋友们都兴致勃勃地学画漂亮的手套,可儿子的心思早已飞往窗外,因为已有小伙伴在教室外等着他一起玩呢。一阵忙碌之后,儿子画好一只手套,涂好颜色,便兴冲冲地跑去交给了老师。  “老师,我画完了。你看!”儿子扬起手中的图画。  “咦,怎么只有一只手套啊?不是要求你们画一双吗?”只见老师眉头紧锁。  “这是一双手套呀。”儿子振振有词。  “明明只有一只啊!”老师满脸
东东妈妈的问题    东东今年1岁多,可以到处去看、去拿取东西了。他从早到晚不停地活动,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乐,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烦恼。比如,东东学会了用手拉开冰箱门,便反复地拉开、关上;东东学会开电视机了,便不停地按开关按钮,开机、关机;东东喜欢把玩具从窗户扔到外面,我捡回来,他再扔出去……乐此不疲。东东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没有更好的活动来代替他目前的这些活动呢?    帮妈妈分析问题:    ●
女儿天生个性内敛,不喜欢争强好胜,我常常“怒其不争”,担心她不求上进。为激发其竞争意识,总免不了呵斥和教训。要不是一次意外的事情,女儿可能至今都不会信任我这个妈妈。  那天去幼儿园接她,在门口看见很多小朋友手里都拿着小红花。“妈妈,小红花!老师说我歌唱得好。”侧头看,只见一个小姑娘正在自豪地跟妈妈炫耀。顿时,一股羡慕之情涌上心头,因为女儿很少得小红花。正想着,女儿蹦跳着来到我身边,说,“妈妈,我们
[丹麦]西斯高德 原著  沈苑苑 绘画  韦苇 改编  1、渔夫们捉来了一只大海龟,这会儿它四脚朝天躺在海滩上。它的脚在空中乱蹬,那脚爪像一把把尖刀,锋利极了。
在女儿的识字过程中,我一直很纠结。  女儿上幼儿园后,我给她报了识字班。识字兴趣班老师把识字卡融入到各种游戏中去,引导孩子在玩中学。比如老师教了字卡的读音后,通过捉迷藏、钓鱼、猜猜看等游戏方法加强印象。而且还将生字串在一起,编成琅琅上口的儿童诗。  这样一学期下来,厚厚的一本识字书,女儿能像模像样地将书上的儿童诗读得一字不差,看来,识字班的教学效果真不错。正当我心里偷着乐时,问题来了。当我单独指着
飘飘……  飘飘……  雪花儿飘飘……    我想准是  天上的老爷爷  将白胡子成把成把地剪掉。    我想准是站在云端的老爷爷  一下把他的拐杖扔掉,  开心地  放声哈哈大笑。    老爷爷,老爷爷,  你可要在云端站稳哦。  千万别让大风  吹掉你头上那顶  雪白雪白的绒帽哦!    眼泪  [捷克]赫鲁宾    谁要哭谁哭去吧,  我倒不哭。那玩意儿我不喜欢。  我还为哭鼻子的小朋友感到
爸爸是航航最崇拜的人,航航要效仿爸爸做的每一件事情:洗手前,航航认为“爸爸不洗,我也不洗的”;吃饭时,航航坚持“爸爸不吃,我也不吃的”;该睡觉了,航航声明“爸爸不去睡觉,我也不去睡觉的”;熄灯后,爸爸突然想起还有工作没做完,便坐起来开电脑,航航也不盖被子地坐在那儿,并坚持“爸爸不躺下,我也不躺下的,我什么都要学爸爸”。这可真愁坏了航航的爸爸和妈妈。    孩子心理分析    的确,如航航的爸爸妈妈
两鬓花白,肥大的身庞上穿着已经洗得退色的T恤,脸上被岁月刻满了深深地皱纹,他,就是我的姥爷。  秋风凛凛,姥爷躺在安乐椅上,风扇在天花板上悠悠地旋轉,正如姥爷那般惬意。突然,一阵“嗵哧嗵哧”的声音从厨房传出来,姥姥手握一把烟,眉头“竖”了起来,正怒气冲冲地朝客厅“杀”来,“老头子,如果我再年轻二十岁,我绝对跟你离婚!”姥姥破口大骂道。姥爷猛地惊醒过来,连连答应:“好好好,我不藏烟了!”这件事可说来
在给小米报班之前,我认真地和她谈了一次话,主题为“学舞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再三强调:如果你决定了,就必须坚持练习枯燥的基本功,把兴趣变成一种习惯——  人人都以为我这么做是为了把她培养成舞蹈大师,你们都错了。我是要她成为坚持大师、意志大师、恒心大师。  入门期:做好准备而来  那时的小米才4岁,可她真的听懂了我的要求,也坚定了自己的决心。从第一节舞蹈课开始,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认真练习,刻苦复